Soong Mei-ling, “Addresses to the House of Respresentatives and to the Senate,” 1943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土豆网的音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74ealECOVw/

另一个音频的地址:崇拜夫人 蒋宋美龄 - CITY BOBO 的圈地运动——不想醒来 - 歪酷博客 Ycool Blog

文字来源:soong mei-ling, “addresses to the house of respresentatives and to the senate,” february 18, 1943.



Soong Mei-ling, “Addresses to the House of Respresentatives and to the Senate,” February 18, 1943.



Release Date: 02/18/1943
宋美龄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众议院的演说

Mr. Speaker and Member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any time it would be a privilege for me to address Congress, more especially this present august body which will have so much to do in shaping the destiny of the world. In speaking to Congress I am literally speaking to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Seventy-seventh Congress,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fulfilled the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ts trust by declaring war on the aggressors. That part of the duty of the people’s representatives was discharged in 1941. The task now confronting you is to help win the war and to create and uphold a lasting peace which will justify the sacrifices and sufferings of the victims of aggression.
Before enlarging on this subject, I should like to tell you a little about my long and vividly interesting trip to your country from my own land which has bled and borne unflinchingly the burden of war for more than 5 1/2 years. I shall not dwell, however, upon the part China has played in our united effort to free mankind from brutality and violence. I shall try to convey to you, however imperfectly, the impressions gained during the trip.
First of all, I want to assure you that the American people have every right to be proud of their fighting men in so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 am particularly thinking of those of your boys in the far-flung, ut-of-the-way stations and areas where life is attended by dreary drabness—this because their duty is not one of spectacular performance and they are not buoyed up by excitement of battle. They are called upon, day after colorless day, to perform routine duties such as safeguarding defenses and preparing for possible enemy action. It has been said, and I find it true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 that it is easier to risk one’s life on the battlefield than it is to perform customary humble and humdrum duties which, however, are just as necessary to winning the war. Some of your troops are stationed in isolated spots quite out of reach of ordinary communications. Some of your boys have had to fly hundreds of hours over the sea from an improvised airfield in quests often disappointingly fruitless, of enemy submarines.
They, and others, have to stand the monotony of waiting—just waiting. But, as I told them, true patriotism lies in possessing the morale and physical stamina to perform faithfully and conscientiously the daily tasks so that in the sum total the weakest link is the strongest.
Your soldiers have shown conclusively that they are able stoically to endure homesickness, the glaring dryness, and scorching heat of the Tropics, and keep themselves fit and in excellent fighting trim. They are amongst the unsung heroes of this war, and everything possible to lighten their tedium and buoy up their morale should be done. That sacred duty is yours. The American Army is better fed than any army in the world. This does not mean, however, that they can live indefinitely on canned food without having the effects tell on them. These admittedly are the minor hardships of war, especially when we pause to consider that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starvation prevails. But peculiarly enough, oftentimes it is not the major problems of existence which irk a man’s soul; it is rather the pin pricks, especially those incidental to a life of deadly sameness, with tempers frayed out and nervous systems torn to shreds.
The second impression of my trip is that America is not only the cauldron of democracy, but the incubator of democratic principles. At some of the places I visited, I met the crews of your air bases. There I found first generation Germans, Italians, Frenchmen, Poles, Czechoslovakians, and other nationals. Some of them had accents so thick that, if such a thing were possible, one could not cut them with a butter knife. But there they were—all Americans, all devoted to the same ideals, all working for the same cause and united by the same high purpose. No suspicion or rivalry existed between them. This increased my belief and faith that devotion to common principles eliminates differences in race, and that identity of ideals is the strongest possible solvent of racial dissimilarities.
I have reached your country, therefore, with no misgivings, but with my belief that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building and carrying out a true pattern of the Nation conceived by your forebears, strengthened and confirmed. You, as epresentative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have before you the glorious opportunity of carrying on the pioneer work of your ancestors, beyond the frontiers of physical and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 Their brawn and thews braved undauntedly almost unbelievable hardships to open up a new continent. The modern world lauds them for their vigor and intensity of purpose, and for their accomplishment. Your have today before you the immeasurably greater opportunity to implement these same ideals and to help bring about the liberation of man’s spirit in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purpose, we of the United Nations must now so prosecute the war that victory will be ours decisively and with all good speed.
Sun-tse, the well-known Chinese strategist said, “In order to win, know thyself and thy enemy.” We have also the saying: “It takes little effort to watch the other fellow carry the load.”
In spite of these teachings from a wise old past, which are shared by every nation,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belittle the strength of our opponents.
When Japan thrust total war on China in 1937 military experts of every nation did not give China even a ghost of a chance. But when Japan failed to bring China cringing to her knees as she vaunted, the world took solace in this phenomenon by declaring that they had overestimated Japan’s military might.
Nevertheless, when the greedy flames of war inexorably spread in the Pacific following the perfidious attack on Pearl Harbor, Malaya, and lands in and around the China Sea, and one after another of these places fell, the pendulum swung to the other extreme. Doubts and fears lifted their ugly heads and the world began to think that the Japanese were Nietzschean supermen, superior in intellect and physical prowess, a belief which the Gobineaus and the Houston Chamberlains and their apt pupils, the Nazi racists, had propounded about the Nordics.
Again, now the prevailing opinion seems to consider the defeat of the Japanese as of relative unimportance and that Hitler is our first concern. This is not borne out by actual facts, nor is it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whole to allow Japan to continue not only as a vital potential threat but as a waiting sword of Damocles, ready to descend at a moment’s notice.
Let us not forget that Japan in her occupied areas today has greater resources at her command than Germany.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he longer Japan is left in undisputed possession of these resources, the stronger she must become. Each passing day takes more toll in lives of both Americans and Chinese.
Let us not forget that the Japanese are an intransigent people.
Let us not forget that during the first 4 1/2 years of total aggression China has borne Japan’s sadistic fury unaided and alone.
The victories won by the United Sates Navy at Midway and the Coral Sea are doubtless steps in the right direction—they are merely steps in the right direction—for the magnificent fight that was waged at Guadalcanal during the past 6 months attests to the fact that the defeat of the forces of evil though long and arduous will finally come to pass. For have we not on the side of righteousness and justice staunch allies in Great Britain, Russia, and other brave and indomitable peoples? Meanwhile the peril of the Japanese juggernaut remains. Japanese military might must be decimated as a fighting force before its threat to civilization is removed.
When the Seventy-seventh Congress declared war against Japan, Germany, and Italy, Congress for the moment had done its work. It now remains for you, the presen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to point the way to win the war, to help construct a world in which all peoples may henceforth live in harmony and peace.
May I not hope that it is the resolve of Congress to devote itself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ost-war world? To dedicate itself to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brighter future that a stricken world so eagerly awaits?
We of this generation who are privileged to help make a better world for ourselves and for posterity should remember that, while we must not be visionary, we must have vision so that peace should not be punitive in spirit and should not be provincial or nationalistic or even continental in concept, but universal in scope and humanitarian in action, for modern science has so annihilated distance that what affects one people must of necessity affect all other peoples.
The term “hands and feet” is often used in China to sign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thers. Since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is now so universally recognized, can we not also say that all nations should become members of one corporate body?
The 160 years of traditional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great peoples, China and America,which has never been marred by misunderstandings, is unsurpassed in the annals of the world.
I can also assure you that China is eager and ready to cooperate with you and other peoples to lay a true and lasting foundation for a sane and progressive world society which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for any arrogant or predatory neighbor to plunge future generations into another orgy of blood. In the past China has not computed the cost to her manpower in her fight against aggression, although she well realized that manpower is the real wealth of a nation and it takes generations to grow it. She has been soberly conscious of her responsibilities and has not concerned herself with privileges and gains which she might have obtained through compromise of principles. Nor will she demean herself and all she holds dear to the practice of the market place.
We in China, like you, want a better world, not for ourselves alone, but for all mankind, and we must have it. It is not enough, however, to proclaim our ideals or even to be convinced that we have them. In order to preserve, uphold, and maintain them, there are times when we should throw all we cherish into our effort to fulfill these ideals even at the risk of failure.
The teachings drawn from our late leader, Dr. Sun Yat-sen, have given our people the fortitude to carry on. From 5 1/2 years of experience we in China are convinced that it is the better part of wisdom not to accept failure ignominiously, but to risk it gloriously. We shall have faith that, at the writing of peace, American and our other gallant allies will not be obtunded by the mirage of contingent reasons of expediency.
Man’s mettle is tested both in adversity and in success. Twice is this true of the soul of a nation.

---------------------------------------------------------------------------
附:宋美龄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参议院的临时演说
The committee appointed by Vice president, preced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Senate (Edwin A. Halsey), and the Sergeant at Arms (Wall Doxey), and consisting of Mr. Barkley, Mr. McNary, Mr. Connally, Mr. Capper, And Mrs. Caraway, entered the Chamber at the main door and escorted Mme. Chiang Kai-shek to a seat at the desk immediately in front of the Vice President.
(Mme. Chiang Kai-shek was greeted with prolonged applause, Senators and guests of the Senate rising.)
The VICE PRESIDENT. Senators, distinguished guests, Mme. Chiang Kai-shek, wife of the Generalissimo of the armies of China, will now address you.
[Applause]
ADDRESS BY MME. CHIANG KAI-SHEK
Mr. President, Members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overwhelmed by the warmth and spontaneity of the welcom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of whom you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I did not know that I was to speak to you today at the Senate except to say, “How do you do? I am so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to bring the greetings to my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America. However, just before coming here, the Vice President told me that he would like to have me say a few words to you.
I am not a very good extemporaneous speaker; in fact, I am no speaker at all; but I am not so very much discouraged, because a few days ago I was at Hyde Park, and went to the President’s library. Something I saw there encouraged me, and made me feel that perhaps you will not expect overmuch of me in speaking to you extemporaneously. What do you think I saw there? I saw
many things. But the one thing which interested me most of all was that in a glass case there was the first draft of tone of the President’s speeches, a second draft, and on and on up to the sixth draft. Yesterday I happened to mention this fact to the President, and told him that I was extremely glad that he had to write so many drafts when he is such a well-known and
acknowledgedly fine speaker. His reply to me was that sometimes he writes 12 drafts of a speech. So, my remarks here today, being extemporaneous, I am sure you will make allowances for me.
The traditional friendship between your country and mine has a history of 160 years. I feel, and I believe that I am now the only one who feels this way, that there are a great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your people and mine, and that these similarities are the basis of our friendship.
I should like to tell you a little story which will illustrate this belief. When General Doolittle and his men went to bomb Tokyo, on their return some of your boys had to bail out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 One of them later told me that he had to mail out of his ship. And that when he landed on Chinese soil and saw the populace running toward him, he just waved his arm and shouted the only Chinese word he knew, “Mei-kuo, Mei-kuo,” which means “America,” [Applause.] Literally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it means “Beautiful country.” This boy said that our people laughed and almost hugged him, and greeted him like a long lost brother. He further told me that the thought that he had come home when he saw our people; and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he had ever been to China. [Applause.]
I came to your country as a little girl. I know your people. I have lived with them. I spent the formative years of my life amongst your people. I speak your language, not only the language of your hearts, but also your tongue. So coming here today I feel that I am also coming home. [Applause.]
I believe, however, that it is not only I who am coming home; I feel that if the Chinese people could speak to you in your own tongue, or if you could understand our tongue, they would tell you that basically and fundamentally we are fighting for the same cause [great applause]; that we have identity of ideals’ that the “four freedoms,” which your President proclaimed to
the world, resound throughout our vast land as the gong of freedom, the gong of freedom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death knell of the aggressors. [Applause.]
I assure you that our people are willing and eager to cooperate with you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se ideals, because we want to see to it that they do not echo as empty phrases, but become realities for ourselves, for your children, for our children’s children, and for all mankind. [Applause.]
How are we going to realize these ideals? I think I shall tell you a little story which just came to my mind. As you know, China is a very old nation. We have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When we were obliged to evacuate Hankow and go into the hinterland to carry on and continue our resistance against
aggression, the Generalissimo and I passed one of our fronts, the Changsha front. One day we went in to the Heng-yang Mountains, where there are traces of a famous pavilion called “Rub-the-mirror” pavilion, which perhaps interest you to hear the story of that pavilio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near that spot was an old Buddhist temple. One of the young monks went there , and all day long he sat cross-legged, with his hands clasped before him in and attitude of prayer, and murmured “Amita-Buddha! Amita-Buddha! Amita-Buddha!” He murmured and chanted day after day, because he hoped that he would acquire grace.
The Father Prior of that temple took a piece of brick and rubbed it against a stone hour after hour, day after day, and week after week. The little acolyte, being very young, sometimes cast his eyes around to see what the old Father Prior was doing. The old Father Prior just kept on this work of rubbing the brick against the stone. So one day the young acolyte said to him, “Father Prior, what are you doing day after day rubbing this brick of stone?” The Father Prior replied, “I am trying to make a mirror out of this brick.” The young acolyte said,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 mirror out of a brick, Father Prior.” “Yes,” said the Father Prior, “and it is just as impossible for you to acquire grace by doing nothing except
murmur ‘Amita-Buddha’ all day long, day in and day out.” [Applause.]
So my friends, I feel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not only to have ideals and to proclaim that we have them, it is necessary that we act to implement them. [Applause.] And so to you, gentlemen of the Senate, and to you ladies and gentleman in the galleries, I say that without the active help of all of us, our leaders cannot implement these ideals. It’s up to you and to me to take to heart the lesson of “Rub-the-Mirror” pavilion.
I thank you. [Great applause, Senators and their guests rising.]
Following her address, Mme. Chiang Kai-shek and the distinguished visitors accompanying her and the others guests of the Senate were escorted from the Chamber.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

来源:免费论文网http://www.100paper.com 2008-6-6 15:22:06 网友评论 条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本文 ※我要投稿!


【作 者】古琳晖/李峻
【作者简介】古琳晖,南京政治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
李峻,历史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
【内 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 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国 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
【摘 要 题】抗日战争史研究
【关 键 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对外宣传
【正 文】
全 面抗战爆发以后,中、日两国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国际舆论动员也必然是围绕着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运行的。国民政府为保障“争取与国”和“争取外援”之基 本国策的执行,通过多种机构、组织,动用了大量人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开展国际舆论动员,通过对外宣传,争取盟友的同情和支 持,“苦撑待变”,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以及经济和军事的支援,也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作用。①
    一
对 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组织抵抗的同时,也日益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化的大国,日本的异军突起必将影 响到其它列强在中国的权益;作为大国,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意义还是战略意义上,在未来远东的政治版图中都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中日之间的战争,其影响不 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大国的反应。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国政府在战争中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还要力争在中国拥有重大权益的列强对我施以 同情并进行援助,而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则是争取这种同情与援助的重要途径。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连日用英语向世界各国广播,以此混淆视听,试图将 战争的责任嫁祸于中国。针对日本这一颠倒黑白的行径,有关人士向军事委员会建议:“此种国际宣传战,中国不可忽略。”② 国民政府高层对此予以高度重视,7月22日,何应钦指示参谋本部:“与中央宣传部洽商,每晚增加对国际上广播,与日方对抗。”③ 以正视听。随着战争的迅速扩大,国民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于9月8日增设了军事委员会第五部,负责国际宣传与国际舆论动员工作。11月 6日第五部被取消,在军事委员会宣传部内增设国际宣传处,接管原第五部的工作。1938年2月,国际宣传处改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由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负 责,曾虚白任处长。
国际宣传处由总部和附属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国际宣传处初创时期总部设于武汉,辖(英文)编撰科、外事科、对敌科、总务科、 对敌宣传研究委员会和新闻摄影室。武汉失守后,国宣处总部移驻重庆,内部组织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相继添设电务室、书报室,摄影室扩展为摄影科,并负责 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的工作。(英文)编撰科在国宣处内专门负责对外文字宣传,主要工作为采集新闻、编发通讯、出版刊物和翻译书籍。外事科是国宣处开展对外 活动宣传的重要部门,其主要工作是“招待来华的国际团体和国际名流,并向国民党军政要人引见;联络驻华各使领馆人员、外侨及外籍新闻记者、作家;与国外重 要的报社、通讯社保持联系;举办新闻会议,协助记者采访,以及承担外文电讯的检查工作”④。对敌科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日军侵华罪行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对在 华日军、日本国内人民和散居世界各地的日本侨民进行反战宣传,其成员几乎是清一色的留日学生。摄影科负责派遣人员分赴抗战前线拍摄新闻照片和纪录电影,然 后全部空运至香港,再由驻香港办事处分别寄送海外各地。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专司国际广播,开设有英、法、德、俄、日语播音,是国宣处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喉 舌。附属机构是国宣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总部互为指臂,密不可分。国宣处成立不久,即在上海、香港、伦敦、纽约、日内瓦、柏林、莫斯科等地设立了7个支 部。总部西迁重庆后,附属机关添设了中国海外通讯社和成都编辑委员会,原有的7个支部改为香港、上海、伦敦和纽约4个办事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增设驻 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加尔各答、悉尼、蒙特利尔、墨西哥城、巴黎等地办事处。此外,国宣处还在海外组建“别动队”,“这些人直接受命于国宣处总部,在 国外进行独立的个人宣传活动,如搜集情报,在大型集会上演讲、游说、募捐”⑤。
整个抗战期间,除国际宣传处专门负责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外, 国民政府外交部亦承担部分国际舆论动员的任务。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主要集中于情报司和各驻外使领馆。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情报司受到经费拨付和人员配 置的限制,工作难以迅速拓展,只能由各驻外使领馆兼办。至1940年,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编辑出版英文版中国年鉴、英文周刊和英文版 现代中国丛书,并“编辑西方宣传专册”,“联络中外著名报社及通讯社,使对我作公正宣传”⑥,“编发《国内要闻一周通讯》”,“资助中央通讯社摄影部及中 国新闻摄影社,摄影对外宣传照片”,“就国内重要政情军讯等,撰拟中西文字新闻稿,拍发宣传电,在国内外宣传”。至1942年,情报司开始建立起“独立之 情报网”,“以自由西报记者名义于古比雪夫、纽约、堪培拉、奥太瓦派遣专员办理情报工作”⑦。1943年,外交部将情报网的范围扩大至瑞士、伦敦、安哥 拉、里斯本及印度五处,并改后五处的特派员为“新闻专员”,一年拨给经费120万元。为进一步加强国际舆论动员工作,自1943年起,外交部尤“重于对美 国、近东、南美诸国及对敌之宣传”,并且着手改善《自由西报》的工作,继续“协助纽约中国新闻社及驻外各通讯员开展对美及对其他各地宣传”,进一步“充实 世界社,积极对轴心国之宣传”,并“建立驻外使领馆无线电通讯网,灵通宣传电之发布”⑧。
国民政府进行国际舆论动员还大力依托国民党海外部和 各驻海外党部。国民党驻海外党部的触角延伸极广,能够达到政府驻外机构所无力达到之处,他们在海外编印党报和侨报,对基层宣传力度极大。如 1941~1942年间,中国伊斯兰教领袖之一吴建勋就曾以“中央海外部南洋西亚及北非各国党务特派员”的身份,访问南洋和中东的10余个伊斯兰教国家, “谒其君主,近其民众”,“推进国民外交,联络各民族感情”⑨。吴建勋足迹所达的这些国家中往往中国驻外机构未曾设立或不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 府机构工作的不足。
抗日战争时期承担国际舆论动员任务的不唯上述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国民政府诸多军政要员及在海外的各界人士也参与了这一事务。此外,在国民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一些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也成为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力量。
    二
综 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依国际形势之变化及战事之进程,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 员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国际间的舆论同情与战争支援。为此,国民政府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主持正义,制裁侵略,“注重于明是非辨利害,俾中立诸强国断然下排击 侵略者之决心”⑩;另一方面大量搜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进行宣传,以证明中国上下一体的抗战决心及其持久性。由于此时美、英等国声称中立,忌讳宣传, 国民政府在国际舆论动员方面主要是幕后操纵,采取不显露组织痕迹的隐蔽形式,以避免宣传的嫌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根据远东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调整 了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将过去间接的、隐蔽的宣传改为公开的、直接的宣传。此时,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取享受同盟国的平等待遇,提高 国际地位。综合这两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 传力度。进行国际舆论动员,开展国际宣传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国际舆论宣传的平台,使自己的声音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为此,国民政府以文字宣传、广播宣传、艺 术宣传等形式,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国际宣传阵地。国宣处成立不久即在汉口策动成立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由该会自1937年12月25日起协助汉口 市广播电台以国民外交立场对国际间广播英语演讲与法语新闻;1939年2月,中央短波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并于1940年1月由国宣处管理,定名为中国 国际广播电台,以英、日、法、俄等语言广播新闻类为主的节目;国宣处还与BBC、CBC、NBC、CBS等外国广播电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相互交流节 目。在文字宣传方面,国宣处在国外设立的办事处与所在地的民间团体广泛合作,出版报刊和宣传册。1938年4月,香港办事处创刊《战时中国》,香港沦陷 后,该刊自1942年1月起在纽约印刷发行,从未脱期;纽约办事处成立不久即成立了泛太平洋通讯社,并创办英文半月刊《现代中国》;上海办事处利用公共租 界的特殊环境,共发行12种对外宣传刊物,其中英语7种、法语2种、俄语1种、日语1种。电影是艺术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在美国上 映《保卫我们的国土》、《热血忠魂》、《大无畏之重庆》、《中国反攻》等抗日题材的影片,其中,1941年8月,国宣处拍摄的影片《中国反攻》在美国 6000家电影院上演,轰动全美。
二是注重军事行动与舆论动员的配合;以大规模会战吸引国际舆论视线。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援,有赖于自身的苦战 与战果。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为抵抗日本侵略,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会战,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友好人士的目光。美国记者斯诺在卢沟桥事变的 第二天即驱车赶至,目击了二十九军与日军的激烈战斗。在当晚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斯诺质问日军头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为了寻 找一个失踪的士兵,竟动用成千的兵力?斯诺对日军的质问,向国际社会宣示了日本制造事变的本来面目和中国抗日的正义性。蒋介石倾力在淞沪地区与日军会战, 除了要引敌南下,打破其速战速决逼降中国的企图外,也因为上海是西方列强的经济中心,希望列强,尤其是美英,在其自身利益因日本的侵略而受到损害时,能干 预战事和援助中国。会战持续了三个月,国际报道的文章比1919年协约国突破德国防线的报道还要多。美国人每天可读到日本人在上海用汽油弹轰炸中国老百姓 的报道。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受惊的孩子在废墟上号啕大哭的照片,给人以强烈震撼。1938年6月至10月间,以国共双方共同接受的“保卫大武汉” 为口号,中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会战。此时,“大约有40名战地记者齐集武汉,报道这座城市的保卫战”(11)。他们的报道内容大都是揭露日寇的侵略罪 行,赞扬中国军民的英勇精神。当武汉会战最紧张阶段,斯诺与周恩来、邓颖超、叶挺、郭沫若、郁达夫等中国各方面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还采访军界领导 人,为1941年出版的《为亚洲而战》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他坚信中国虽打了败仗,但处在得胜的一边。台儿庄大捷,美国记者采访后即刻致电本国报社,进行宣 传。一系列大规模会战的展开,使抗日战争初期国际舆论的导向表现出了空前的统一,即激烈谴责和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对受难的中国表示深切的同情,鼓励和支 持中国坚持抗战,积极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促进中国抗战情绪日渐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三是不失时机地利用外交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影响各 国政府的决策。抗日战争时期,宋子文以特使和外交部长身份长期驻美,亲自挂帅从事国际舆论动员。他以《青年中国报》、《国民日报》和中央通讯社及中国通讯 社驻美国分社为宣传基地,大规模地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美国政界、财界、报界人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胡适赴美宣传,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际舆论 动员的一个大动作。1937年9月,胡适以北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身份赴美开展国民外交,行程1.6万英里,演讲百余次,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决 心,争取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宋美龄的赴美宣传掀起了国民政府对美宣传攻势的高潮。1942年11月18日至1943年7月24日,宋美龄出访美 国和加拿大,历时七个半月,行程5万余英里,多次发表演说。她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到各地,给无数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美国舆论界激起了轩然大波。 1943年2月18日,她应邀出席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并作了她最著名的演说,在美国政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美国人罗伯特·达莱克曾说道:宋 美龄“鼓吹援助中国抗日的言论影响之大以致参谋长联合会议认为这可能动摇美国的欧洲第一的战略”(12)。
四是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 力量推进舆论宣传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在国际舆论动员方面采取间接、隐蔽的方针。在这一策略思想的指导下,国宣处在国外的办事处均聘请外籍人 士主持,如纽约办事处由前美联社驻华记者李复负责筹办,伦敦办事处由伦敦《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和上海麦伦书院校长夏晋麟主持。这些外籍人员熟悉当地 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颇具号召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由间接、隐蔽状态转向公开化,各驻外办事处负责人也多改为中国人,但在技 术方面仍借用外籍人士在其本国协助推进宣传工作。董显光对争取外国记者十分重视,他提出要变外国人的喉舌为“我们的喉舌”,变外国人的笔墨为“我们的笔 墨”,要求国际宣传处要以“店员”对待“顾客”的态度来对待外国记者。1939年1月17日,蒋介石密电董显光,要他“对于美联社在港在沪人员尤应特别联 络招呼,务使发出消息,有利于我”(13)。国宣处1940年度“劝说美国人士来华”的计划中的第一类对象,便是新闻工作者、作家、摄影师等,要“利用其 以观察所得,为我宣传”(14)。为此,国民政府从以下方面尽力协助外国记者工作:派员引谒国民政府党政军当局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派员引导外国记者参 观内地各项新兴建设事业;派员陪同外国记者赴前线观察并介绍“晋谒”当地军政要员;派员陪同外国记者赴各地拍摄电影或照片;函请各地军政当局予以便利;代 向军事机构请领采访证明书;核发摄影执照;为外国记者拍发电讯提供便利;设法予以生活、交通便利;尽量为外国记者新闻写作搜集材料,供其参考。
    三
全 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国际舆论动员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方针,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战时国民政府执行“争取与 国”与“争取外援”的基本国策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在对美宣传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在美宣传攻势强盛,使美国人对侵华真相知之甚少。 由于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美国政府和民众一度对华援助消极,美国的一些商人为牟取暴利,甚至不断地向日本供应石油、钢铁等物资,对中国的抗战十分不 利。针对这一情况,国民政府于1938年初拟订了赴美宣传办法,核心内容是争取美国舆论的同情,促使美国对日实施制裁。经过努力,终于使美国政策有所改 变,1938年6月11日美国开始对日实行“道义封锁”,禁运成型飞机和发动机。蒋介石则趁热打铁,于16日电令国民党中宣部“设法在美国宣传中国需要物 资援助之意”(15)。针对美国在中日问题上采取“中立主义”的政策,国民政府一方面不断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另一方面又利用一切机会揭露日本称霸亚洲和 世界的野心,使美国认识到其在太平洋的切身利益受到日本的威胁,从而放弃“中立”政策,制日援华。为此,国民政府在对美宣传上不遗余力,多线出击,经年累 月,坚持不懈。经过国民政府新闻宣传和外交的努力,1939年6月,美国首批援华物资卡车510辆、军布300吨运往中国。在援华的同时,美国亦开始采取 制日措施,于7月25日宣布对日禁运汽油与废铁,次日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民政府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对美宣传,积极推动美国民 间的援华制日运动,使美国援华制日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援华物资不断增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 员对于其争取享受同盟国的平等待遇,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产生了一定作用。1943年1月11日,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订新约,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取 消在华特权。随后,挪威、巴西、荷兰、比利时、加拿大等国也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中国正式跻身于“四强”(中、美、英、苏)行列,以大国身份出席开罗会议, 发表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在宣言中以“我三大盟国”号称,宣告了维护中国权益的条款,如将日本窃取之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中国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依据联合国“大国一致”的原则,可行使否决权。当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是国际社会对中国 的恩赐,首先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不但在抗日战争中起了极大的作 用,而且在保障战后世界和平上将起极大的作用,在保障东方和平上则将起决定的作用。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 大的努力”(16)。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国民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而有 针对性的国际舆论动员,迅速将中日冲突诉诸国际社会,争取各国的同情,促使苏、美、英等国政府采取援华制日的政策和措施,最终推动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 的建立,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国赢得大国地位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如引起巨大轰动效应的宋美龄访美,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使美国更加了解中国。 《大公报》社评指出:“由于蒋夫人的华府之行,使新大陆人士能普遍地由心灵深处理解新中国的作战目的……点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17) 国民政府在对美宣传中,明确地显示亲美情节,展示强大的综合国力,承诺战后将极力牵制苏联,维护美国全球及亚太利益,使得美国不顾苏、英反对而支持中国成 为世界大国。
以上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对外宣传和国际舆论动员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其在对外宣传和国际舆论动员方面所确立的“多作正面宣传、争取主动,以增加我在国际上的信誉”(18) 这一原则,不是立足于维护抗战大局,而是为国民党捞取一党之利服务,使“正面宣传”摈弃了民族大义,夹杂了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对于同情中共、有“左 倾”嫌疑的外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加阻挠,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大造反共舆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同仇敌忾、全民抗战的整体形象,削弱了国际舆论动员 的效果,削减了国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在抗战期间亦作了大量国际舆论动员的工作,但本文主要考察当时国民政府作为中央政权在国际舆论动员中所起的作用。
②③《卢沟桥事件第十二次会报》,《民国档案》1987年第2期。
④⑤武燕军:《抗战时期的国际宣传处》,《民国档案》1990年第2期,第119、118页。
⑥⑦⑧⑨陈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外交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75、277、285页。
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二四(2)宗70卷。
(11)[美]肯尼思·休梅克:《美国人与中国共产党人》,郑志宁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12)[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陈启迪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4页。
(13)(14)(15)《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外宣传纪事》,《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年第1期,第84、85、83页。
(1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3页。
(17)《蒋夫人在华府》,《大公报》1943年2月20日。
(18)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871页。

来源:http://www.100paper.com/100paper/wenhua/lishixue/20080606/48281.html
 
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中国对美关系史上一次精彩的外交宣传 . (2006-3-31) .刘福敏 阅读8097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72)
(提要) 在中国抗日战争相当艰苦的时期,宋美龄远赴美国求援。她巧妙地利用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机制,成功地引导美国朝野重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推动美 国政府加强对华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宋美龄访美是中国对美关系史上一次精彩的外交宣传。宋美龄的特殊身份、个人背景和才能是此行成功所不可 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 对美外交; 宋美龄;抗日战争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与此同时,中国正式对日本宣战,并对德国、意大利宣战。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发表,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不久,盟军成立了包括中国、印度 支那、泰国等在内的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但是,美、英主张“先欧后亚”的战略,对中国战场并未足够重视。已经过五年半的抗战的中国 损失惨重,国民政府的经济状况恶化。特别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中国的抗战更加困难。美国对中国的援助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 需要。 不仅如此,盟军的多次首脑高级会议均将中国领导人蒋介石排除在外,中国也未能参加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火分配委员会。蒋介石对盟国忽视中国战场的态度十 分不满,与美国派驻中国的军事代表史迪威矛盾重重。
为了缓和中美之间的矛盾,罗斯福总统派上次总统选举中的失败者——共和党总统候选 人威尔基访华。在威尔基的提议下,蒋介石于1942年11月派宋美龄出访美国,希望美国能够进一步重视亚洲战场,加强对中国抗日的援助。宋美龄的这次美国 之行,时间长达7个月,足迹遍及美国诸多大城市,接触范围包括美国政界人士、社会名流、新闻媒体、普通公众等等。她在各地宣传中国的抗日业绩,呼吁美国加 强对华援助。她成功地引导美国朝野重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推动美国政府加强对华援助。宋美龄以其地位、美貌、智慧和才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 “宋美龄旋风”。宋美龄的这次访美在中国对美外交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外交活动不但影响了美国领导人,而且成功地引导了美国的民意,堪称各国对美 外交之典范。
一、宋美龄1942-1943访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 在宋美龄的美国之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几个美国人。
宋 美龄1942-1943年访美的提议者、访美行程的主要制定者分别是美国人威尔基和卢斯。没有威尔基的提议,宋美龄的1942-1943访美难以成行;没 有卢斯的精心安排,宋美龄的访美不会引发“宋美龄旋风”;而美国总统和夫人对宋美龄的高规格接待,使得宋美龄访美从一开始就颇为引人注目。威尔基、卢斯和 罗斯福总统或是基于宗教信仰,或是基于政策主张,或是基于实际利益,都主张美国政府更加重视亚洲战场,并加强对中国的援助。他们是能够直接影响政府决策或 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人物,均在宋美龄访美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之行的倡议者——威尔基
1942年秋天,威尔基以总 统私人代表的身份访问了中国。与蒋介石夫妇进行了一系列会谈之后,威尔基向他们建议,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下,要转变政府目前的对华政策,必须设法影响并且引 导美国的公众舆论。与英国相比较,中国在美国的宣传显得相形见绌,因此,美国朝野不知道中国抗战的艰难、牺牲的巨大,更不了解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 献,以及获得的援助太少等现状。 他竭力主张宋美龄访美,“我是多么坚决地相信,让我的同胞了解亚洲的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这个地区派出一个有智慧、有口才和有道义 力量的人来进行帮助……”。他认为宋美龄必将成为“十全十美的大使”。
威尔基的极力倡导最终说服了蒋介石夫妇。不仅如此,威尔基回国 后向美国公众报告了他的中国之行。当威尔基先生于1942年10月26日晚上通过美国所有的电台向美国人民广播他的报告时,听众之多是任何一个不担任公职 的公民前所未有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在翌日的报道表达了全美国的情绪,该报说:“ 威尔基先生宣传的是一个崇高的真理,既牵涉到美国在世界上的责任,也牵涉到美国在国内的责任。”
威尔基的报告引发了美国公众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为宋美龄访问美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美国之行的高参——卢斯
卢斯是宋美龄访美能够大获成功的一个关键人物。宋美龄在美国的活动计划大都“是那位编剧大师卢斯 制定的”。 卢斯的父亲是十九世纪后期来华的老传教士,他本人在中国度过了童年,因而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卢斯是20世纪美国新闻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之一。他创办了《时代》、《生活》等著名刊物,成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时代》公司。 卢斯是共和党的重要人物,他主张美国实行“亚洲第一”的政策。卢斯多次访华,并且与宋氏家族建立了密切联系,“ 宋氏家族使出版商、《时代》杂志公司的卢斯佩服得五体投地。卢斯在他自己办的杂志上扩大了他们的名声……”。 在20世纪40年代,《时代》周刊对中国抗战的报道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许多美国人正是通过《时代》周刊了解了抗战中的中国,了解到宋美龄是一位了不起的 中国女性。因此,当宋美龄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时,公众要去一睹其风采。
在宋美龄巡游演讲期间,卢斯利用个人影响在各大城市发动各界名流加 入到欢迎宋美龄的活动之中,精心安排宋美龄与当地的政界人士、社会名流、新闻媒体和公众进行接触。卢斯利用自己控制的舆论工具,采用多种方式为宋美龄做宣 传。不仅如此,卢斯还直接参与对华捐赠的工作:他帮助过去的传教士加赛德把八个援华慈善机构合并成为对华救济联合会,说服拉门德、保罗•霍夫曼、威尔基、 塞尔兹尼克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同他一起担任对华救济联合会理事会的理事。卢斯本人捐献了六万美元,他还亲自向所有《时代》杂志的订阅者发出捐款的呼吁。
总统和第一夫人
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对宋美龄进行了高规格的接待。他们先后邀请宋美龄在白宫和私人住处海德公园小住,并 分别陪同宋美龄出席国会演说和新闻发布会,这在美国接待外宾史上是破例的事情。宋美龄到达美国的第二天,罗斯福的夫人埃利诺就到医院探望,并把宋美龄视为 子女般亲切款待。宋美龄展示了与美国总统和夫人的亲密的私人关系,这扩大了宋美龄访美的影响力,使得她的美国之行异常引人注目。
2、 游说美国国会议员。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行政分支的决策要获得国会的通过。如果宋美龄能够说服美国国会议员,那么她的求援行动就成功了一半。
宋 美龄是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她的演说在美国朝野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她演说的主题是强调中美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控诉日军在中国的暴行,歌颂 中国人民的抗日业绩,阐述正义战争必胜,呼吁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予以更有力的支援,以求世界和平。宋美龄虽为求援,但她不卑不亢,慷慨激昂,充满正气,深 深打动了国会内外的听众。“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 这句话在今天听来依然令人鼓舞。
罗斯福夫人称赞宋美龄的演说“不仅盛极一时,抑且举世无双”,“当我看到蒋夫人身着中国服装,沿着阶梯走 向讲台,被四周站立的人群包围时,我不得不为她的成就而感到荣幸之至。当她演讲时,她俨然是一位斗士!”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勃罗姆说:“蒋夫人演讲 时态度之优雅,揭示世界局势之透彻,运用英语之流利灵巧,不但使每一听众能了解其意义,且能与其抱取同一见解,莅美外宾之影响美国民众者,从无若蒋夫人之 甚!”议员凡登堡被宋美龄的演说感动得流下眼泪,并说:“蒋夫人在参议院之即席演讲,为本人列席国会17年以来最佳之演讲词,预料国会必能实际援华,不徒 以空言塞责。”
她的演说通过美国的四大广播网现场直播,各大报纸全文刊出,在美国公众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美国朝野人士纷纷写信向宋美龄致敬或邀请宋美龄去观光、演讲,每天收到信函多达三四千封。美国各界报刊杂志纷纷发表社论和评论,多达3000余篇。
3、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利用新闻媒体造势。
在美国,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美国的大部分媒体都是商业机构,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媒体多少具有倾向性的报道能够影响公众的态度,进而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
宋 美龄非常重视借美国的“无冕之王”为自己造势。在国会演讲的第二天,宋美龄与罗斯福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美国各报记者出席人数达173 人,人数之多,实属空前。宋美龄每到一地,卢斯都安排她与新闻记者会谈或者召开记者招待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巡游演讲所产生的宣传效果。
宋美龄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表现可以与她在国会的演说相媲美,她的个人才能和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在众多记者面前发挥得淋漓尽致。
记者:舆论上对于援助中国,确无二致,但曾微闻有人说中国并未充分利用人力作战,夫人对此有何见解?
宋:吾人不能徒手作战,有若干配备,即用若干人力,吾人毫无空军掩护,便以抗战4年,所谓中国未充分利用人力一说,完全不值一驳。
记者:在华美国空军对于中国军民之影响如何?
宋:战事初期时,吾人只有飞机数百架,后随战事紧张与持久而逐渐丧失。…迨贵志愿空军来华,屡创日机,造成辉煌之战绩,…中国现所需要者为军火,其要点在如何可使得到飞机与汽油,贵国总统已经克服了许多困难,余意此一问题,还须请总统解答。
记者:夫人有无具体办法,使吾人对华援助可以迅速增加?
宋:顷间总统曾谓上帝许君等如何快,君等即如何快,余可补充一句:上帝助自助者。盖中国战士以血肉抵抗共同敌人,美国对华之援助,在中国观之,乃在尽其友情与盟义。”
一位专栏作家对这次记者招待会做了这样的评价:“总有一天,他们可能让海伦•海斯来扮演这个角色,但是她决不会比蒋夫人演得好。”
4、 直面美国公众——巡游演讲于美国各大城市。
美国公民一生要参加的选举几乎居于世界各国之首。他们手中的选票不仅能 够决定选举中哪位候选人能够当选,还能够影响这位当选者在任期内的决策。联邦参议员的某个决定往往受制于家乡选民,众议员的决定更是要看他所在选区的选民 的脸色行事。因此,美国的公众舆论虽然不能直接决定政府的决策,却往往能够对之产生相当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宋美龄在美国七个大城市进行 巡回演讲,与美国公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再一次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陈廷一的《宋氏三姊妹全传》一书中比较详尽地列出了宋美龄的行程安排:3月2日晚,纽 约,宋美龄出席了在麦迪逊花园举行的有2万余人参加的市民欢迎会;3月22日,宋美龄出席芝加哥市2万余市民在大运动场举行的欢迎大会;3月25日,宋美 龄出席旧金山市政厅的群众欢迎大会,并检阅了群众游行队伍;…4月4日,宋美龄参加了洛杉矶市民在好莱坞广场举行的盛大欢迎会。这是宋美龄访美以来听众最 多、最为辉煌、最为热烈的一次欢迎会,是美国民众欢迎宋美龄的最高潮。
在这一系列演说中,宋美龄运用广博的中西文化知识、流利的英语,紧紧围绕国会演讲的主题,引发了美国公众对中国战场形势的普遍关注。不仅如此,所到之处,宋美龄就到当地华侨中发表演讲,向他们介绍国内抗战的主要情况,唤起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热情。
顾 维均在回忆录里记载:“他(孔令侃)说蒋夫人行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美国公众对远东战争感到关心,从而促使美国采取积极支援中国的政策。蒋夫人预料如果能唤起 美国大众认识远东战区的重要性,他们可能受激发而给白宫施加压力。…孔说新近白宫曾派人到全国各处去收集群众对总统的反应。这些人回来报告说发现各地的人 民,都对政府疏忽太平洋和远东战区的政策表示不满。”
二、宋美龄访美对中国抗战的作用。
宋美龄成功地利用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机制。她以其特殊的身份、出众的才华游说 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缩短了国民政府与美国最高决策层之间的距离。她借助新闻媒体和巡回演说使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赢得了他们的同情和 尊敬。“宋美龄旋风”使得美国朝野对加强对华援助事宜基本取得一致意见。
宋美龄离开美国回重庆时,罗斯福即致电给蒋介石称,在与蒋夫人进 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后,他感到两国领导人有必要就亚洲的军事合作及战后一系列问题作认真商讨。 不久,罗斯福极力说服丘吉尔,邀请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到1944年前后,中美两国在援华飞机数量,空运物质吨位和废除《排华法案》等问题的交涉上都有重 大突破。1943年12月7日,美国正式废除《排华法案》,1944年上半年,美国援华空军飞机超过500架,下半年,通过“驼峰”的来华美援物质每月达 到46600余吨。
随宋美龄回到中国的还有一笔笔或多或少的捐款。波士顿市市长赠给宋美龄一张支票,以救济中国难童;好莱坞各界向宋 美龄捐献美金6千元;美国荣誉会南加省分会赠献美金1千元;… 在美国的华侨更是慷慨解囊。如波士顿华侨抗日救援会一次就捐赠法币30万元;芝加哥各侨团捐美金6万8千元,法币2万元;旧金山16人组成的募捐团一日捐 得法币23万元;其余团体及个人捐美金2万余元,法币35万3千元;… 对华救济联合会收到的捐款总额在1942年底就达到了1700万美元。有些捐款来自象卢斯这样有才有势的人物,但也有一些捐款来自美国的小城镇。
宋 美龄访美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抗战中的中国军民。《新华日报》评论,“她为国家为民族赢得了无限的光荣盛誉,使中国六年抗战,为世界和平和民主而奋斗的光辉 战绩,在国际之间更加显著,国际地位因此高扬,外援因此广泛地开展,直接有助于中国的抗战,有助于中国与盟邦的相互了解。这些功绩,对抗战的帮助是不可计 量的。”
自日本侵华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求外援以约束日本的行为。“九•一八事件”之后,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日本退出 国联之后,国民政府又寄希望于《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的主要签字国美国。国民政府试图依靠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来对付挑战东亚国际秩序的日本。然而,软 弱无力的国联无法约束日本,美国无力也不愿单独对付日本。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这为国民政府争取 外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当时,中国已经坚持抗日达5年半之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盟国的援助对中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宋美龄的访 美使国民政府一直追求的“外交救国”路线达到了成功的顶点。
三、对宋美龄个人作用的评价。
宋美龄长达7个月的访美活动使她几乎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她被评为时代年度人物,而 在过去的75年中,女性只有5次获得过这份殊荣。西格雷夫说过这样一段话: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 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10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领导人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30年。
西格 雷夫对宋美龄的评价难免有夸张之嫌,因为宋美龄访美之所以能有如此成果,还得益于其他的因素。首先,1943年上半年,中国战场被美国视为结束对日作战的 最佳陆上基地。而且,罗斯福预计中国在抗日战争后能够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他将中国视为战后美国在亚洲的合作者。美国政府在当时实行“联华抗日”的政策。其 次,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美国人民刚刚经受了战争的创伤。中国人民坚持抗战长达5年多之久,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牺牲精神,因而赢得了美国朝野的同情和尊 敬。
尽管如此,宋美龄的个人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忽视的。如果把宋美龄访美比作一场话剧,卢斯集编剧和导演的角色于一身,而宋美龄则是 一个最出色的演员。在当时的中国,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宋美龄更好地担负起这个艰巨的使命。她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较之一般的外交官员有更大的活动能量。以 争取美国飞机援助为例,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宋子文长期在美国活动,终不见成效,原因之一是“无法与罗斯福见面”,只得转请自己的小妹出面在白宫迳与总统交 涉,这才获致具体结果。 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在美国求学长达10年之久,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蒋夫人对东方可以代表西方,对西方可以代表东方,吾人能有蒋夫人其人,深信双方 必能入弟兄手足,真诚合作,达到最后胜利”。 她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在由男性主导的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
历史赋予了宋美龄一次难得的机 遇。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宋美龄成功地把一个新的中国带给了西方世界,成为当时中西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呈现给外 部世界的是一种可任人宰割的形象。宋美龄以她自己的崭新的风貌和对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日的大力宣传,改变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陈旧看法。
在中 国抗日战争相当艰苦的时期,宋美龄成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一位特殊的代言人,卓有成效地在美国进行了一次外交宣传。在一些美国人的帮助下,她巧妙地利 用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机制,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决策者,而且还成功地引导了美国的公众舆论。近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实行“以夷制夷”的弱国外交,苦求生 存。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是中国第一次影响世界强国的内政,在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外交工作具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联系方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610072)
lfm200166@sina.com

来源:http://www.sass.cn/news.asp?NewsID=3114&BigClassID=12&SmallClassID=30&SpecialID=0
 
  • [图文] 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宋美龄
宋美龄(1897-2003)祖籍海南岛,生于清光绪年间,美国小布什时期去世,享年106岁,跨越了三个世纪,成为了一个非常长寿的女人,她的一生在人 类历史上写上了辉煌的篇章,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巨大。她本人也被美国10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仅次于大名鼎鼎的胡适(32个博士学位),以 致于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还公开致信称赞和感谢她。


宋美龄其父宋耀如早年去美国打工求学,他选择在教会学校读书,并获得神学学位,1886年宋耀如回到上海传教,并开办圣经印刷厂,成为上海最早的买办之 一。感受过东西方文化、社会差异的宋耀如对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暗中用金钱和行动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了让子女站上中国改革的浪尖,宋耀如决 定让他的子女接受西方的教育。

1908年10岁的宋美龄飘洋过海来到美国求学,因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能在美国读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宋美龄的求学之路得益于其父的传教士身份和殷 实的家底。乔治亚州唯思里安女子学校是宋氏三姐妹读书的地方,宋美龄是班上最喧闹最爱吹牛的一个,至今该校还保留着三姐妹的历史照片。1913年宋美龄转 学至麻州美国著名的女子大学卫斯里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哲学,接受西方文化彻底熏陶,精通六国语言,并获得该校最高荣誉“度蓝学者”的称号,宋美龄因 此曾多次说过自己只有脸孔是属于东方的。在美国没有几个女孩子能在卫斯里读书,宋美龄能到此接受教育,并获得最高学位,可以说她不仅比绝大部分中国女孩子 优秀,而且比绝大部分美国女孩子优秀,这为她以后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7年宋美龄结束了10年的留美生活回到上海,这时中华民国已成立,属于军阀混战的时代。以宋美龄的学历可选择的工作太多了,可她却选择了为租界童工 服务的工作。1920年冬天宋美龄在上海孙中山的寓所遇到了蒋介石,她的容貌和才华让蒋介石折服,但此时蒋介石已有原配毛福梅,生了长子蒋经国,另有侧室 姚烨诚和陈洁如,而宋美龄也与当时南京市**刘记文定婚。而宋家大姐宋蔼龄看出蒋介石慢慢会有权有势,成为国家的领导,进而撮和她和蒋介石的恋情,再加上 宋美龄有崇拜军人的倾向,他俩人的感情发展迅速。1927年蒋介石因“宁汉分争”被迫下野,同年12月1**在上海大华宾馆完成了与宋美龄世纪婚礼,从此 蒋、宋、孔三大家族联姻,蒋介石得到了江浙财团和山西富豪的支持。


婚后宋美龄一直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1928年宋美龄创办“遗族学校”,1938年3月她邀集邓颖超等各党派女士创办“战时儿童保育 会”“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妇指会”)。特别是“遗族学校”,他将在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遗孤集中抚养,这给阵亡将士的家人感觉到国家没有忘记他们, 只是个人能力有限,8年抗战共收养了三万多名难童。在“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宋美龄还要求科级以上官员的夫人每个星期必须抽一定时间去“妇指会”去缝制军 衣 ,并鼓励全国妇女效仿,为起表率作用宋美龄也经常缝制军衣。在她的筹划和带动下,妇女被组织起来,慰问信和数以百万计的军衣送往前线,军衣虽轻,但这份后 方军民的感情确沉甸甸的,温暖着将士们的心,鼓舞他们奋勇杀敌。


1936年宋美龄在上海治病,此时蒋介石在西北视察,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国内一片混乱,宋美龄马上回到南京,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力排众议主张 “西安事变”必须和平解决,南京局势马上稳定。宋美龄、宋子文和张学良的顾问澳洲人端纳同去西安斡旋,并在西安完成了三项工作:1、稳住蒋介石的情绪,使 他相信局势可以很好解决。2、安抚张学良、杨虎成激进的情绪。3、稳住中国共产党,并促成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的会谈,此前蒋介石不同意和周恩来见面。 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回到南京,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张学良晚年回忆说,回到南京后蒋介石几次想枪毙他,一直是宋美龄在暗中保 护,才活了101岁,对此他非常感激。


1936年宋美龄出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虽然宋美龄很容易晕机,但她深知空军的重要性,并不遗余力地参与空军建设。宋美龄只接受过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教 育,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她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航空理论、飞机设计等知识,而且亲自和外商谈判购买飞机。在此期间宋美龄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聘请陈纳德为中 国空军总教官,这一聘请被称为“伯乐识马”。陈纳德在二战前首创“空中优势”理论,但其本人因不失时机抨击他的上司,所以他的理论不被同僚理解,在美军服 役近20年,才以上尉军衔退役。1937年5月陈纳德来华,以上校军衔帮助中国建设空军,他将一个由250人和100架飞机的航空队,发展为20万人 1000多架飞机的战无不胜的铁军,他和他“飞虎队”成为了一个传奇,而宋美龄被称为“飞虎队”的荣誉队长。1990年美国进行一次“谁是二战期间亚欧战 场的英雄”的民意测验,结果陈纳德和艾森豪威尔分享这项荣誉。陈纳德在第一次会见宋美龄后,敬佩不已,在日记中称宋美龄为“我永远的公主”,1947年战 后陈纳德回到中国迎娶中央日报记者陈香梅时,还特意到南京请示宋美龄,这一举动让未婚妻有些不能理解,由此可见陈纳德对宋美龄的尊敬。由于宋美龄从采购飞 机到聘请外国专家和飞行员到参加战略会议和研究空军战术的毫不懈怠,她为组织空军抗战,投入了很大精力,据说宋美龄可以认识空军的每一架飞机和每一个飞行 员,有时还亲自进行动员并迎接他们归来。在宋美龄创办的“遗族学校”养了很多优质奶牛,宋美龄要求每天将新鲜牛奶送到空军基地,让飞行员不限量的喝。而且 她在出席很多重要活动时都要配带中国飞鹰徽章,所以宋美龄被誉为“中国空军之母”。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同年10月22日宋美龄以第一夫人和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去上海劳军,因日机扫射车速过快,汽车翻入水沟,宋美龄三根肋骨 折断,当场昏迷,并留下后遗症,直到1942年在美国才彻底治愈。12月南京保卫战开打,此时的国民政府及其各部委和国民党中央常委等机构已内迁至重庆, 宋美龄却陪伴在蒋介石身边在南京督战,她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在南京街头充当“国籍播音员”,在外国记者面前宣传中国人民英勇抗日和揭露日军暴行,直到 12月7日才随蒋介石离开南京,13日南京被日军占领。


2003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记者专题文章《一代风流宋美龄横跨三个世纪》纪念宋美龄逝世,文章叙述了她上火线支前的动人事迹,现摘录一段如下: 宋美龄在武汉保卫战中,冒着枪林弹雨,四次到前线,五次差点送了命。在桂永清军长被蒋介石下死命令24小时内夺回兰封县城,而手下两个师的兵力拼死强攻全 部阵亡后,桂与部下光杆师长李良荣无言相对、泪如雨下之时,在这时头戴钢盔,身着军服的宋美龄竟然出现在阵地。在第71军死守河南金富山的第9天,前沿阵 地战壕里的团长沈芝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宋美龄来到阵地。军长宋希廉闻报后要来奉陪,也被宋美龄严令挡在了山头指挥所。宋美龄不但带来了最急需的武 器弹药,还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信,还有她自己真情的鼓励,“你们打得好,打得日寇闻风丧胆!”。在江西九江万家岭吴奇伟的第四军前沿阵地上,宋美龄和军长 夫人龙文娱两位女中豪杰都是军服绑腿,步履矫健,出没在日寇飞机狂轰乱炸之下的防空洞里,仅一步之差就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


1942年11月宋美龄躺在单架上从成都出发前往美国治病。 1943年2月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问美国,受到国家元首级的待遇。此次出访宋美龄肩负三大重任:1、向美国人民宣传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日。2、 改变美国政府重欧轻亚的政策。3、争取更多的美国援助,但又不能丧失国家的尊严。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了20分钟的演讲,这也是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 位平民第二位女性登上国会演讲台,因为她的精彩演讲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此次演讲被列为美国国会历史上重要的演讲之一。在五个多月的访问期间,宋美龄先 后访问了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在全美刮起了一阵宋美龄旋风,她被老美称为“中国英勇抗战精神的化身”。这次出色的访问虽然没有改变美国政府重欧轻亚的政 策,但赢得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理解和同情,也加快了援华的步伐,同年底美国政府废除了“排华法案”,宋美龄从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43年11月宋美 龄随蒋介石到开罗与美、英首脑会务,此次会谈,确定了中国领土的收回问题、澎湖列岛和台湾回归问题、朝鲜半岛的独立问题、日本战争赔款问题、日本天皇的废 除或保留问题、中英美在亚洲协同作战等问题,并签订了《开罗宣言》,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次会谈确立了中国强 国地位,跻身于世界四强。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兼翻译,出色完成外交任务,被誉为开罗三巨头以外的另一巨头,丘吉尔私下对罗斯福说“这个中国女人不简 单”。罗斯福返美后对记者说:“在开罗,我所知道都是蒋夫人向我讲的她丈夫如何如何,以及她是怎样想的,她总是在那儿回答所有问题,我可以了解她,却看不 透蒋先生。” 宋美龄在开罗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从某方面讲已超过了蒋介石,达到了她政治生涯的顶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宋美龄也有她自私的一面,那就是维护孔、宋家族的利益。从抗战的中后期开始国民党出现了腐败现象,孔祥熙、宋子文在任财政部长时 期,由于其制订的财政政策加速了通货膨胀的发生,民怨沸腾,被迫辞职。1948年蒋介石委派蒋经国到上海整顿经济秩序,蒋经国到上海进行“打老虎”行动, 也打到了大老虎,查到了孔令凯的杨子公司囤积居奇,蒋经国下令逮捕了孔令凯,查封了杨子公司,这样做蒋经国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孔令凯是孔祥熙的儿子, 宋美龄的侄儿。为了此事宋美龄后来打电话给在北平的蒋介石,之后孔令凯被释放。此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1950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后,蒋介石再次就任总统,这时宋美龄要求孔、宋家族成员在政府中任职,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从此孔、宋家族离开中国到美国发展。


宋美龄、蒋介石在台湾度过了婚后最安详的生活,在此期间宋美龄一直把持着台湾的外交工作,1976年蒋介石逝世,台湾进入蒋经国时代,宋美龄因此不能再在 外交上发挥作用,于是离开台湾长住美国。1988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成为代总统,宋美龄曾提出国民党主席应由国民党全体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应由中期常 会产生,但毕竟宋美龄已退出台湾政坛隐居美国,国民党中期常会还是通过了李登辉成为国民党代主席的议案,台湾政治进入李登辉时代。随后国民党十三全会选举 李登辉为国民党主席,宋美龄在十三全会发表了“老干新枝”的讲话,然后离开了台湾,1991年宋美龄回台小住后就再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来李登辉跟国民 党决裂,国民党内部纷争导致民进党掌握台湾政权,“台独”势力抬头。


宋美龄在美国生活很单纯,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1995年美国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7月26日国会再次邀请宋美龄到国会演讲,二战的巨头都纷纷谢 世,唯独她依然健在,她送走的人太多,宋美龄在美国生活精神上是寂寞的,一个百岁女人去找什么人跟自己聊天。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纽约的寓所于 睡梦中过世,她的一生是不平凡的,有功也有过,但她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应该得到后人的肯定。
















































































来源:
[图文] 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宋美龄

铁血网
 
她征服了美国!


美国媒体评价说,美国人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是她1943年“征服”美国之旅。宋美龄在美国会发表二十分钟的演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

是年2月17日,她抵达华盛顿,受到白宫国宾之礼欢迎。


2月18日,她在罗斯福总统夫人的陪同下在国会众议院发表演说,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人民,唤起美国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支持。


演说引起全场多次热烈的掌声,她的演说由收音机转播全美后,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她。


2月19日,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的记者招待会上,她与罗斯福总统夫妇共同接受172名记者采访。穿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着中国空军军徽的宋美龄以一流的口才赢得了大牌记者的好评。


此后,她还在好莱坞发表演说,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世界大牌影星,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捐出巨款支持中国抗战。


2月17日,宋美龄自纽约乘火车抵达华盛顿,患有小儿麻痹而不良与行的罗斯福总统迎于座车内。​
实拍宋美龄美国演讲盛况

议员和旁听席上皆座无虚席,国会议员们凝神聆听宋美龄演讲​
宋美龄抵达洛杉矶市政厅

洛杉矶市长Fletcher Bowron讲话,欢迎宋美龄到访​
洛杉矶好莱坞圆形剧场,洛杉矶市民为到访的宋美龄举行盛大的欢迎会 ,宋美龄发表了演讲

洛杉矶好莱坞圆形剧场欢迎会上,与其他官员一起就坐的宋美龄​


洛杉矶唐人街上欢迎的人群​


实拍宋美龄美国演讲盛况​
洛杉矶唐人街,宋美龄到达时接受献花

洛杉矶旧唐人街,致欢迎词​


1943年5月在好莱坞露天剧场面对美国3万名观众所进行的演讲,呼吁美国民众支持中国抗战。​
好莱坞人头攒动的露天剧场

实拍宋美龄美国演讲盛况​
实拍宋美龄美国演讲盛况

















来源:
1. http://bbs.tiexue.net/post2_3524242_1.html
2. [组图]宋美龄1943年访美演讲盛况
历史类纪录片片库
CCTV.com[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