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庆的争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Track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Track

知名会员
注册
2008-11-03
消息
254
荣誉分数
47
声望点数
138
看到网上关于在国会山上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活动引起的争论,各执一词,很是激烈.建议大家先搞清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取的什么结果,达到什么目标,再作争论.否则是不会有结果的.最后陷于人身攻击.与庆祝中国国庆气氛不符.
 
有的朋友担心, 在国会山广场搞庆祝活动, 地点是否太敏感了, 是否反客为主,是否会造成华人和其它族裔朋友之间的隔阂。 这些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总以客人的心态出发, 总以客人自居, 当然会出现‘反客为主’的想法。 如果心态放正, 华人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勤奋工作,我们照章纳税, 我们享有法律赋于的公民的权利。 国会山是公众场所, 既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我们理所当然地有在国会山搞庆祝活动的权利。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什么地方搞, 而是怎么搞的问题。 如果象法轮功那样, 逢中必反,遇华必骂,事事都提到政治上说事,当然会产生负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本来就是喜庆之事。作为第三大族裔的华人,在一个大些的场所搞庆祝活动, 促进各族裔交流,本来就无可非议。
去年, 中国汶川特大震灾后, 加拿大人民伸出了援手, 共捐款4000多万加元, 尽管加拿大只有3000多万人,却是全球捐款第二多的国家。 据说,集会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由来自四川的代表,答谢加拿大各族人民对中国汶川震灾的巨大关怀和帮助。
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我是非常看好这次国会山庆祝活动的
 
有的朋友担心, 在国会山广场搞庆祝活动, 地点是否太敏感了, 是否反客为主,是否会造成华人和其它族裔朋友之间的隔阂。 这些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总以客人的心态出发, 总以客人自居, 当然会出现‘反客为主’的想法。 如果心态放正, 华人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勤奋工作,我们照章纳税, 我们享有法律赋于的公民的权利。 国会山是公众场所, 既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我们理所当然地有在国会山搞庆祝活动的权利。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什么地方搞, 而是怎么搞的问题。 如果象法轮功那样, 逢中必反,遇华必骂,事事都提到政治上说事,当然会产生负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本来就是喜庆之事。作为第三大族裔的华人,在一个大些的场所搞庆祝活动, 促进各族裔交流,本来就无可非议。
去年, 中国汶川特大震灾后, 加拿大人民伸出了援手, 共捐款4000多万加元, 尽管加拿大只有3000多万人,却是全球捐款第二多的国家。 据说,集会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由来自四川的代表,答谢加拿大各族人民对中国汶川震灾的巨大关怀和帮助。
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我是非常看好这次国会山庆祝活动的

看了你这一段话,感觉有不少人和你的想法一致,换句话说,你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落入一个特定的模式。

在这个思考模式中,愿望是好的,但达到愿望的过程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第一,“心态很重要:要以主人的心态”。楼上这样呼吁道。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楼上的说法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他们的脚色定义。做“主人”是做“主人”的义务和尽“主人”的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自己就是主人。当一个人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而实际上却行“客人”的事,这样的行动可能往往会在别人眼中是鲁莽和粗鲁的,或是不恰当的。

楼上说,华人也是加拿大的主人。这句话没错,但你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如果你首先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指有中国籍的人,而不是指华裔加拿大人),那么,你首先就将自己看作是加拿大的客人,要行客人的事。

第二,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不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中国在1949年前就存在了。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是有政治颜色的。这个政治事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有价值的事件,这只是中国内部改变政府的一个事件(一般称之为一国之内政)。这与加拿大其他族群何关?说通过这次在国会山的庆祝来“促进各族裔交流”不是一厢情愿就是骗人的文字游戏。如果你纪念1945战胜日本侵略,也许你能获得其他族裔人们的关心,因为那涉及一个各族裔普遍关心的人权话题--独立和自由(普世价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国民党的政府60周年在一个党派政府更替频繁的国家可能获得不了多少观众。

而这一6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性的,纪念这一事件能“促进各族裔的交流”恐怕更是一个不经过考虑的修饰说法。不说各族裔,能够加强在加中国人各派(台湾、香港、大陆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交流就很清楚是个不可能的事。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看了你这一段话,感觉有不少人和你的想法一致,换句话说,你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落入一个特定的模式。

在这个思考模式中,愿望是好的,但达到愿望的过程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第一,“心态很重要:要以主人的心态”。楼上这样呼吁道。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楼上的说法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他们的脚色定义。做“主人”是做“主人”的义务和尽“主人”的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自己就是主人。当一个人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而实际上却行“客人”的事,这样的行动可能往往会在别人眼中是鲁莽和粗鲁的,或是不恰当的。

楼上说,华人也是加拿大的主人。这句话没错,但你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如果你首先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指有中国籍的人,而不是指华裔加拿大人),那么,你首先就将自己看作是加拿大的客人,要行客人的事。

第二,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不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中国在1949年前就存在了。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是有政治颜色的。这个政治事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有价值的事件,这只是中国内部改变政府的一个事件(一般称之为一国之内政)。这与加拿大其他族群何关?说通过这次在国会山的庆祝来“促进各族裔交流”不是一厢情愿就是骗人的文字游戏。如果你纪念1945战胜日本侵略,也许你能获得其他族裔人们的关心,因为那涉及一个各族裔普遍关心的人权话题--独立和自由(普世价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国民党的政府60周年在一个党派政府更替频繁的国家可能获得不了多少观众。

而这一6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性的,纪念这一事件能“促进各族裔的交流”恐怕更是一个不经过考虑的修饰说法。不说各族裔,能够加强在加中国人各派(台湾、香港、大陆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交流就很清楚是个不可能的事。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cool::cool::cool:
 
去庆祝。那帮争论不休的,只要是中国的事情,他们就像苍蝇一样转个不停。自己不觉得烦,也无视别人看着他们恶心。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您的意思是你要是和一个中国人有矛盾就不能结识外族朋友?啥逻辑?
 
您的意思是你要是和一个中国人有矛盾就不能结识外族朋友?啥逻辑?

这是不能类比的,因为您的例子和上文所讨论的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有区别的。
 
回答Latimer提出的两个问题。

一。 Latimer的话有些语焉不详。 绕了半天,说白了,就是说加拿大的华裔公民和移民, 如果在国会山广场搞了庆祝中国国庆的活动, 实际上是没有明白‘主人’的定义, 作了‘客人’的事情。

作为加拿大的公民和移民, 作任何事情必需遵守加拿大的法律, 不能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利益。
在此前提下, 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华人公民, 享有和其他族裔公民一样的权利。 基于此,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中华会馆, 理直气壮地,主办这一活动。这不知违犯了那款那条, 更谈不上客人作法。
有些华人移民加拿大后, 小心谨慎, 生怕得罪白人, 也处处与中国划清界限, 生怕有什么事情牵连到自己, 影响到自己。 其实, 华裔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也鼓励发展民族文化。你的黑头发,黄皮肤也打上了中国烙印, 怕也无用, 去年的西藏事件,也说明了华人要自强。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人数不多,在哪个国家都处于强势地位,赖于他们的主人心态和民族自信心。
与此对照, 那种畏畏缩缩,仰人鼻息的想法才正是客居它乡的心态。

二。 人们文化的交流, 族裔的交流是通过具体的活动, 通过感知而形成的, 国会山广场,各族演员的表演, 富有中国特色的舞龙,舞狮,秧歌, 腰鼓等, 难道不是展示中华文化, 促进各族裔人民了解, 交流的很好活动吗? 怎么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 Latimer是不是认为, 只有坐在家里读报,看电视, 才是最好的族裔的交流的方法。
中国六十年前的政权更换, 的确带有政治颜色。 现在时代变了, 不能还用冷战时期的观点看问题。 加拿大政府只承认一个中国, 加中长期是友好国家,目前加拿大政府有改善加中关系的势头。 在国会山广场庆祝一个友好国家的国庆,并有灾区人民代表向加拿大人民致谢, 为什么在Latimer眼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至于楼上说到, 中国人各派意见不一, 这不奇怪, 有人逢中必反, 可以制造一千名中国间谍的神话。 他们支持, 那才真是天方夜谈了。
 
看了你这一段话,感觉有不少人和你的想法一致,换句话说,你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落入一个特定的模式。

在这个思考模式中,愿望是好的,但达到愿望的过程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第一,“心态很重要:要以主人的心态”。楼上这样呼吁道。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楼上的说法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他们的脚色定义。做“主人”是做“主人”的义务和尽“主人”的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自己就是主人。当一个人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而实际上却行“客人”的事,这样的行动可能往往会在别人眼中是鲁莽和粗鲁的,或是不恰当的。

楼上说,华人也是加拿大的主人。这句话没错,但你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如果你首先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指有中国籍的人,而不是指华裔加拿大人),那么,你首先就将自己看作是加拿大的客人,要行客人的事。

第二,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不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中国在1949年前就存在了。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是有政治颜色的。这个政治事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有价值的事件,这只是中国内部改变政府的一个事件(一般称之为一国之内政)。这与加拿大其他族群何关?说通过这次在国会山的庆祝来“促进各族裔交流”不是一厢情愿就是骗人的文字游戏。如果你纪念1945战胜日本侵略,也许你能获得其他族裔人们的关心,因为那涉及一个各族裔普遍关心的人权话题--独立和自由(普世价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国民党的政府60周年在一个党派政府更替频繁的国家可能获得不了多少观众。

而这一6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性的,纪念这一事件能“促进各族裔的交流”恐怕更是一个不经过考虑的修饰说法。不说各族裔,能够加强在加中国人各派(台湾、香港、大陆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交流就很清楚是个不可能的事。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well said.
 
有的朋友担心, 在国会山广场搞庆祝活动, 地点是否太敏感了, 是否反客为主,是否会造成华人和其它族裔朋友之间的隔阂。 这些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总以客人的心态出发, 总以客人自居, 当然会出现‘反客为主’的想法。 如果心态放正, 华人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勤奋工作,我们照章纳税, 我们享有法律赋于的公民的权利。 国会山是公众场所, 既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我们理所当然地有在国会山搞庆祝活动的权利。


是的,你有这样的权利,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在这个地方干嘛都行.

只不过,如果你是个入了加拿大籍的人,你心里的国庆是十月一日,有点奇怪.

你不是说你是这里的主人吗?这里的主人都是七月一过的国庆节.

过新年,多端午,舞狮子,划龙舟,你想干什么都行.可这个国庆聚会,实在有点怪!!!!
 
看了你这一段话,感觉有不少人和你的想法一致,换句话说,你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落入一个特定的模式。

在这个思考模式中,愿望是好的,但达到愿望的过程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第一,“心态很重要:要以主人的心态”。楼上这样呼吁道。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楼上的说法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他们的脚色定义。做“主人”是做“主人”的义务和尽“主人”的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自己就是主人。当一个人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而实际上却行“客人”的事,这样的行动可能往往会在别人眼中是鲁莽和粗鲁的,或是不恰当的。

楼上说,华人也是加拿大的主人。这句话没错,但你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如果你首先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指有中国籍的人,而不是指华裔加拿大人),那么,你首先就将自己看作是加拿大的客人,要行客人的事。

第二,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不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中国在1949年前就存在了。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是有政治颜色的。这个政治事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有价值的事件,这只是中国内部改变政府的一个事件(一般称之为一国之内政)。这与加拿大其他族群何关?说通过这次在国会山的庆祝来“促进各族裔交流”不是一厢情愿就是骗人的文字游戏。如果你纪念1945战胜日本侵略,也许你能获得其他族裔人们的关心,因为那涉及一个各族裔普遍关心的人权话题--独立和自由(普世价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国民党的政府60周年在一个党派政府更替频繁的国家可能获得不了多少观众。

而这一6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性的,纪念这一事件能“促进各族裔的交流”恐怕更是一个不经过考虑的修饰说法。不说各族裔,能够加强在加中国人各派(台湾、香港、大陆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交流就很清楚是个不可能的事。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cool::cool::cool::cool:
 
看了你这一段话,感觉有不少人和你的想法一致,换句话说,你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落入一个特定的模式。

在这个思考模式中,愿望是好的,但达到愿望的过程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第一,“心态很重要:要以主人的心态”。楼上这样呼吁道。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楼上的说法似乎并没有搞清楚他们的脚色定义。做“主人”是做“主人”的义务和尽“主人”的责任,而不是让自己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自己就是主人。当一个人在行动时想象自己是“主人”而实际上却行“客人”的事,这样的行动可能往往会在别人眼中是鲁莽和粗鲁的,或是不恰当的。

楼上说,华人也是加拿大的主人。这句话没错,但你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人。如果你首先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指有中国籍的人,而不是指华裔加拿大人),那么,你首先就将自己看作是加拿大的客人,要行客人的事。

第二,6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不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中国在1949年前就存在了。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是有政治颜色的。这个政治事件不是一个普遍公认的有价值的事件,这只是中国内部改变政府的一个事件(一般称之为一国之内政)。这与加拿大其他族群何关?说通过这次在国会山的庆祝来“促进各族裔交流”不是一厢情愿就是骗人的文字游戏。如果你纪念1945战胜日本侵略,也许你能获得其他族裔人们的关心,因为那涉及一个各族裔普遍关心的人权话题--独立和自由(普世价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国民党的政府60周年在一个党派政府更替频繁的国家可能获得不了多少观众。

而这一60年前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本身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文化性的,纪念这一事件能“促进各族裔的交流”恐怕更是一个不经过考虑的修饰说法。不说各族裔,能够加强在加中国人各派(台湾、香港、大陆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交流就很清楚是个不可能的事。

最后,楼上说“如果国会山活动, 突出和谐, 突出互融,突出加中友好,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而且是一个向加拿大人民答谢的活动 。 影响越大, 正面效果越好。”整个这一段就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连在加中国人各派都没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和谐互融,如何能跨越族裔和文化的和谐互融?

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水平!:cool::cool::cool:
 
回答Latimer提出的两个问题。

一。 Latimer的话有些语焉不详。 绕了半天,说白了,就是说加拿大的华裔公民和移民, 如果在国会山广场搞了庆祝中国国庆的活动, 实际上是没有明白‘主人’的定义, 作了‘客人’的事情。

作为加拿大的公民和移民, 作任何事情必需遵守加拿大的法律, 不能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利益。
在此前提下, 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华人公民, 享有和其他族裔公民一样的权利。 基于此,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中华会馆, 理直气壮地,主办这一活动。这不知违犯了那款那条, 更谈不上客人作法。
有些华人移民加拿大后, 小心谨慎, 生怕得罪白人, 也处处与中国划清界限, 生怕有什么事情牵连到自己, 影响到自己。 其实, 华裔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也鼓励发展民族文化。你的黑头发,黄皮肤也打上了中国烙印, 怕也无用, 去年的西藏事件,也说明了华人要自强。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人数不多,在哪个国家都处于强势地位,赖于他们的主人心态和民族自信心。
与此对照, 那种畏畏缩缩,仰人鼻息的想法才正是客居它乡的心态。

二。 人们文化的交流, 族裔的交流是通过具体的活动, 通过感知而形成的, 国会山广场,各族演员的表演, 富有中国特色的舞龙,舞狮,秧歌, 腰鼓等, 难道不是展示中华文化, 促进各族裔人民了解, 交流的很好活动吗? 怎么变成了“华丽的修饰词语”。 Latimer是不是认为, 只有坐在家里读报,看电视, 才是最好的族裔的交流的方法。
中国六十年前的政权更换, 的确带有政治颜色。 现在时代变了, 不能还用冷战时期的观点看问题。 加拿大政府只承认一个中国, 加中长期是友好国家,目前加拿大政府有改善加中关系的势头。 在国会山广场庆祝一个友好国家的国庆,并有灾区人民代表向加拿大人民致谢, 为什么在Latimer眼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

至于楼上说到, 中国人各派意见不一, 这不奇怪, 有人逢中必反, 可以制造一千名中国间谍的神话。 他们支持, 那才真是天方夜谈了。

Bravo, well said :cool::cool::cool: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人数不多,在哪个国家都处于强势地位,赖于他们的主人心态和民族自信心。
与此对照, 那种畏畏缩缩,仰人鼻息的想法才正是客居它乡的心态。

they control the economic pluses of the countries they inhabited, but they don't celebrate the national birthday of Israel in Canada's Parliament or U.S's capitol hill.

they work behind the scenes. they don't prancing around like a monkey! they know who they are. they don't need others' attention or cause a scene.

that's why they are smarter than you!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