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叛变投降日本的将领一览(zt)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77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伪军。这也是世人皆知的中华民族最大的耻辱之一。

根据战后统计,8年抗日,国M党中央委员投敌的有20人,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帅投敌58人,投敌的正规军队达58万,竟是80万皇协军的62%。《张宏志:中日战三部曲》

58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我告诉大家在1944年前,八路军的人数在百团大战前是40万,百团大战以后是30万

在1945年4月朱德在七大上做著名报告《论解放区战场》提到“我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全军总数计九十一万正规军”。

具体明细为:

1939年 何行健 國民黨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 在苏南率部50000人投敌
1939年 蔡雄飞 晋绥军副师长 在晋西北率部投敌
1941年2月 李长江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 率所部8个支队投敌
1941年2月 丁丛堂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一纵队司令 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1941年2月 顾秀五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二纵队司令 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1941年2月 陈才初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六纵队司令 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1941年2月 秦庆霖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七纵队司令 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1941年2月 范杰 苏鲁战区游击纵队第十一纵队司令 随副总指挥李长江投敌
1941年2月 杨仲华 國民黨江苏保安第八旅旅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941年2月 刘月亭 新编第5军副军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941年5月 公秉藩 國民黨第30师师长 率该师及第3、第9、第17、第80、第93各军之一部共22000人投敌
1941年6月 毕泽宇 國民黨第69军军长 率所部投敌
1942年2月 赵瑞 國民黨骑兵第1军第1师师长 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1942年2月 杨诚 國民黨骑兵第1军第5师师长 率所部在晋西投敌
1942年4月 孙良诚 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 在鲁西率69军、暂3旅、特务旅全部投敌
1942年4月 王清浣 新编第6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赵云祥 新编第30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陈光然 新编第181师师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黄贞泰 新编第13旅旅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郭俊峰 特务旅旅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丁树本 冀察战区游击第1纵队司令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夏维礼 冀察战区游击第2纵队司令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4月 孙玉田 警备处长 随孙良诚投敌
1942年6月 徐继泰 苏北四县游击总指挥 率所部投敌
1942年6月 景顺阳 第3战区游击支队司令 率所部投敌
1943年1月 吴化文 國民黨山东新编第4师师长 率所部于怀安投敌
1943年1月 于怀安 國民黨山东新编第4师副师长 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1943年1月 宁春林 山东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1943年1月 吕其赓 苏北游击纵队第1纵队司令 率所部随吴化文投敌
1943年2月 厉文礼 山东游击队第2纵队司令 本人被俘投敌
1943年2月 王劲哉 國民黨第128师师长 率8个将官及所部投敌
1943年2月 赵天时 國民黨第381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任兰圃 國民黨第382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薛豪平 國民黨第383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潘胜富 國民黨独立第1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苏景华 國民黨独立第2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张海平 國民黨独立第3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苏振东 國民黨独立第5旅旅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李德兴 國民黨独立第128师参谋长 随王劲哉投敌
1943年2月 吴漱泉 國民黨第351旅旅长 被俘投敌
1943年2月 韩子乾 國民黨第113师师长 被俘投敌
1943年3月 金亦吾 第6战区挺进总司令兼第2纵队司令 率所部投敌
1943年4月 孙殿英 新编第5军军长 率所部投敌
1943年4月 张良才 苏北游击纵队第2支队司令 率所部投敌
1943年5月 庞炳勋 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4集团军总司令 与孙殿英联名通电 判国投敌
1943年5月 赵星彩 第24集团军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李震汾 第24集团军第106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侯如墉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司令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于光辉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副司令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杨志稀 冀察战区挺进第4纵队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杨汝贤(杨明清)新编第5军副军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冯养田 新编第5军参谋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杨克友 暂编第3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王瑞庆 暂编第3师副师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王廷英 暂编第4师师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王瑞亭 暂编第4师副师长 随庞孙投敌
1943年5月 齐子修 山东保安第5师师长 被俘投敌
1943年5月 邱吉胜 山东保安第8旅旅长 被俘投敌
1943年6月 荣子恒 苏鲁战区鲁南112师副师长兼334旅旅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943年6月 刘景良 山东保安第4师师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943年7月 陈孝强 國民黨预备第8师师长 率所部全部投敌
1944年9月 贺凯宪 渝方陈又新军所属第2旅旅长 率所部4个团12000人于河南投敌

  从1941年-1945年9月,除1944年春日军重新向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了一次带战略性的进攻外,正面战场只进行了几次有限规模的局部作战,其间并没有其它重大战事发生。此外,由于日本急欲尽快结束对华战争,对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一打一拉的策略,以促成蒋介石、汪精卫合流,达到“以华治华”的图谋,因而在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影响下,国民党内的“曲线救国”理论甚嚣尘上,导致国民党军先后有78万人投敌(其中将级军官67名),充当伪军,配合日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侵华日军的主力主要是对着解放区作战的。

  从战略相持阶段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作战重心逐渐由中国战场转移到南太平洋战场,对中国战场采取巩固其占领区的方针,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及特务活动的所谓“总力战”’,采取连续“扫荡”、“蚕食”、“清乡”、“治安强化”以及“囚笼政策” 和灭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企图彻底毁灭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达54万人,占其侵华(不含东北)总兵力的62%,伪军14.5万人,达100%。1940年日军对敌后解放区作战使用的兵力47万人,占全部侵华日军的58%。1941年至1942年,日军更加强调集中力量打击共产党,使用其侵华兵力70%左右的约40余万人(不含侵占东北的日军),对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清乡”,企图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到1943年冬美英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敌后解放区战场还抗击了占侵华日军58%的约35万人、伪军90%的约73.5万人。

  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1944年,国民党军在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一号作战)中,全线大溃败,丢失了豫、湘、桂等省大部和洛阳、长沙、桂林等146个大小城市。而华中、华北、华南敌后战场解放区军民则已普遍向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歼灭敌人,收复失地,把日伪军进一步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
 
共产党抗日阵亡将领名单

一、 八路军:114名
1、王平陆 1902-1938 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1937年12月30日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1938年1月1日牺牲
 2、陈锦秀 1912-1938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
  3、理琦 1908-1938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 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1938年3月31日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 1915-1938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鲁东地区工委书记 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 1913-1938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1938年4月16日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 1914-1938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 1938年5月11日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 1917-1938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 1909-1938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
  10、陈宇环 1896-1938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 1911-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 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 1902-1938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 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3、韩明柱 1913-1938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10月8日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 1911-1938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8年11月21日在日军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 1902-1938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日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
  16、宣侠父 1898-1938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 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 1915-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 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
  18、杨万林 1911-1938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 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 1908-1938 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1938年12月26日在敌机空袭中牺牲
  20、黄政 1908-1938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 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 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 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 1913-1939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日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 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193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 1904-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0日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
  25、高唏 1913-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6、蒋洪高 1909-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 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
  27、苏甦 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 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 1902-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1939年7月22日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 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 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
  30、魏大光 1911-1939 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 1915-1939 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1939年9月28日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
  32、王铭森 ?-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11月15日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 1913-1939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 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
  34、余化臣 1908-1939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 190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 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 1912-1939 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 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 1901-1939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12月12日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第二部分 1940年1月-1941年12月
  39. 曹志尚1902-1940 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 1940年2月于山东省嘉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 阎祖皋 1914-1940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 姜林 1918-1940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 彭德大 1914-1940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12日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43. 冷赤斋 1915-1940 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遇害
  44. 马玉堂 1910-1940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45. 闻允志 1900-1940 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 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 李荣 1901-1940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 董天知 1910-1940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1940年8月20日于山西省潞城县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 徐秋 1898-1940 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 王溥 1910-1940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 郝玉明 1910-1940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 马振华 1907-1940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 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 郭建中 ?-1940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 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 苏精诚 1912-1941 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7日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 张铎 1915-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 贾源. ?-1941 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 朱宝琛 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 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 杜希龄 1906-1941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 晏显升. ?-1941 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 杨忠,原名欧阳吉善 1909-1941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9月4日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 刘海涛 1907-1941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 刘涛 1911-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 戴克信 1918-1941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 王立人 1910-1941 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 曹有民 1912-1941 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 刘子超 1905-1941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 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 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 熊德成 1907-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第三部分 1942年1月-1942年12月
  68. 郭国言 1913-1942 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 范子侠. 1908-1942 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 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 包森 1916-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1942年2月27日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 刘德明 1911-1942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2月17日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 杨成德 ?-1942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 陆升勋 1907-1942 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 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 刘诚光 1915-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 刘诗松. 1911-1942 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 郭六顺. 1912-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 杨宏明 1910-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 孙益民 1913-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 陈元龙 1912-1942 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 左权 1906-1942 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 孙开楚 1909-1942 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 彭光 1914-1942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 谢瀚文 1908-1942 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 肖伟成 1906-1942 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 常德善 1911-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 王远因 1917-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 袁心纯 1913-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 王炳三 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 石景芳 1912-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 1942年6月在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 杜子孚 1910-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 张友清 1905-1942 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 熊德臣 1907-1942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 魏金山 191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 孔庆同 1913-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 汪洋 1912-1942 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 王泊生1915-1942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 赖国清 1918-1942 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 于寄吾 1905-1942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 于一心 1910-1942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 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 1916-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102唐克威 1913-1943 原名徐德乾,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1943年1月27日,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 1912-1943 原名徐荣耀,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 ?-1943 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3年2月3日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 1913-1943 原名郑树筠,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1943年3月15日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 1912-1943八路军、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25日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 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43年8月30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 1909-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8月30日,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 1916-1943八路军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 陕西省高陵县人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9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 1908-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 1907-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 1909-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1943年9月28日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 1912-1943八路军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二、 新四军:43名
1、田英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1938年4月7日被当地国民党袭杀
2、王荣春 历任新四军2支队3团1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1939年1月6日当涂博望对日作战中阵亡
3、萧国生 历任新四军1支队1团政治处宣教股长,2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率一个连掩护主力突围时阵亡。
4、胡发坚 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江抗第三路副司令员,1939年3月收缴大刀会土匪武装时阵亡。
5、王赤 江抗第三路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春在武进坂上镇西王村追击日军时中弹阵亡。
6、黄道 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前往新四军军部商讨工作途中患病,遭注射毒针身亡。
7、涂正坤 新四军上校参仪,驻平江留守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27集团军突袭新四军平江通讯处,遭杀害。
8、罗梓铭 八路军总部少校副官,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中校主任,中共湘赣特委书记,平江惨案遭国民党捕杀
9、吴(火昆) 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1939年9月8日对日作战回师时遭忠义救国军突袭阵亡。
10、时雨 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科科长,1939年9月在无锡梅村对日作战中阵亡
11、文明地 历任新四军4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9团政治处主任,5支队教导大队政治教导员,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秋率部在嘉山县石坝圩伏击日军时阵亡
12、曹云露 新四军游击2纵队政治委员,第21集团军游击5大队3中队政治教导员,夏家山惨案突围后1939年10月遭黄冈自卫队所杀
13、王恩九 新四军驻确山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竹沟惨案中前往确山县政府说理时遭捕杀
14、刘震英 历任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六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月27日反扫荡作战中与日伪夜战中阵亡。
15、丁宇宸 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1940年2月反顽作战中阵亡
16、陈文甫 宿西独立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宿县独立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1940年3月17日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友邻国民党军南渡浍河,率该团一营与日军血战竟日,不幸阵亡,同时阵亡的还有副营长张凡锡。
17、鲁雨亭 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处长,永城县县长,1938年率游击队投奔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1940年4月1日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18、桂逢洲 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参谋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兼3大队队长,新编第九团团长,1940年4月21日无为照明山反顽作战中阵亡。
19、田丰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0年3月22日与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交涉释放被扣人员时被扣留,4月被活埋
20、曾昭铭 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上干队党支部书记,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3月22日护送张云逸家属等人前往江北指挥部途中遭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扣押杀害。
21、杨木贵 历任新四军3支队5团军需,支队军需主任,1940年4月26日反扫荡作战中率支队军需处突围时阵亡
22、李宗南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豫鄂挺进纵队作战科长,1940年5月25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23、仇兆柱 安徽人民自卫军第一路第三直属大队政治指导员,安徽第六行政区抗日剧团副团长,灵壁县特务中队指导员,灵壁县政治工作队队长,调入新四军后任灵北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6月对日作战中,组织抢救伤员时遭当地土顽袭杀。
24、刘树藩 历任新四军5支队组织干事,总支书记,巡视员,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8团政治委员,1940年6月24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25、杨业珍 新四军鄂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陂安南县大队政委,1940年6月与顽军作战中阵亡
26、官楚印 新四军游击6大队代理政治委员,8大队大队长,独立团团长,1940年7月黄陂王家河与日军作战时阵亡
27陈昭礼 新四军军长叶挺秘书,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第70军上校参议兼战时干训班主任,1940年8月13日遭军统特务杀害。
28、苏震 新四军豫鄂纵队《挺进报》编辑,襄西独立团政治委员,赴任途中遭国民党武装袭杀
29、顾士多 新四军4支队9团团长,4支队7团副团长,江北游击纵队2团副团长,1940年8月无为石涧埠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30、徐绪奎 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江抗第三路参谋长,挺进纵队2团团长,苏北指挥部9团团长,1940年9月6日反顽作战中阵亡
31徐世奎 新四军4支队8团留守处政治部主任,4支队7团政治委员,1940年9月,日军15,17师团各一部附伪军一部共1.7万人扫荡津浦路东根据地,率7团回师路东打击扫荡日军,11日在盱(目台)龙王山与日伪激战中阵亡。
33、王友德 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队政治处主任,1940年9月在京山坪坝保卫战中率部与千余日军激战阵亡。
34、高昆 新四军4支队7团副营长,9团参谋长,1940年,国民党138师,游击10纵及驻定远,滁县日军对新四军津浦路西根据地实施夹击,10月28日在全椒复兴集战斗中阵亡。
35、廖毅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政治处主任,1940年10月病故。
36、邹志辉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团队大队长,应城县大队大队长,1940年11月5日攻打黄家滩日伪据点时阵亡。
37、王丰庆 新四军1支队2团3营政治教导员,1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新编第六团副团长兼政治处主任,独立1团团长,1940年11月10日掩护苏皖区委书记邓仲铭经过武进县吊桥镇时遭到日军千余人攻击,掩护突围时阵亡。
38、李复 新四军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1940年11月10日接应邓仲铭时在吊桥镇遭千余日军合击,战斗中阵亡。
40、漆承宏 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2团副参谋长 1940年11月反扫荡作战中阵亡
41、周大灿 新四军游击支队1团3营营长,八路军4纵队5旅13团副团长,6旅17团副团长,1940年12月12日遭叛变之团长刘子仁扣押,突围时阵亡。
42、糜云辉 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1大队政治委员,1总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八路军4纵队6旅17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12月12日被叛变之17团团长刘子仁,18团团长吴信容豫皖边保安司令耿蕴斋扣押,突围时阵亡。
43、焦勇 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大队长,4团参谋长,4团2营营长,1940年11月29日曹甸反顽作战中阵亡


三、 东北抗日联军:42名
1、李学忠 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第二军一部在抚松县东岗大碱场密营与敌人发生战斗,李学忠在战斗中牺牲。
2‘史忠恒 第二军第五师师长 1936年10月 史忠恒率部在图佳铁路老松岭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3、夏云杰 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率部队在汤原西北活动时,遭伏击,身受重伤,牺牲。
4、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率军部及第四师一部在今靖宇县小汤河活动时,遭敌袭击,壮烈牺牲。
5、曹国安,第一军第二师师长1936年12月21日率部在长白县七道沟附近与伪靖安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6、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第一军第一师建立在本溪县和尚帽子的密营遭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宋铁岩壮烈牺牲。
7、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率部在小南河与日伪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8、周树东,第二军第四师政委1937年4月24日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附近与安图县伪治安队交战,英勇牺牲。
9、李福林,第三军哈东游击司令1937年4月在通河与敌作战中牺牲。
10、郝贵林第三军第四师师长1937年7月率部在勃力青龙山一带活动时,遭到日伪军的攻击,激战中壮烈牺牲。
11、张甲洲 (张进思) ,原巴彦游击队长1937年8月28日在抗联独立师接应下,由富锦赴独立师营地途中遭敌袭击,不幸牺牲。
12、王仁斋,第一军第三师师长1937年10月率部于清原大扬堡附近遭敌人袭击,壮烈牺牲。
13、金 根,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12月3日在桦川县七星砬子被叛徒杀害。
14、马德山,第六军第一师师长1938年4月率部在萝北与敌激战中牺牲。
15、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在桦川县李贵屯牺牲。
16、张相武,第四军第一师师长1938年5月27日率部途经富锦县国强街基附近遭敌包围,壮烈牺牲。
17、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在勃利县通天沟遭叛徒杀害。
18、常有均,第三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4日率远征部队到达海伦后,在通北一撮毛活动时被叛徒杀害。
19、吴景才,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在方正县老道庙与敌作战中负重伤,不久牺牲。
20、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在五常县一面坡西南方错草顶子宿营时,被叛徒杀害。
21、徐光海,第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23日在宝清县张家窑与敌作战中牺牲。
22、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牺牲。
23、雷 炎,龙南指挥部第四支队长1939年2月16日率部在海伦与望奎交界的李洛涿屯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24、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与五军主力部队在突围中于穆棱泉眼河伏击前来追击的日伪军,战斗中壮烈牺牲。
25、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在率部队攻克安图县敌军重要据点大沙河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6、李文彬,第二路军五军三师师长1939年9月13日率部在宝清遭敌袭击牺牲。
27、冯治纲,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2月4日率部队在内蒙阿荣旗任家窝堡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28、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在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
29、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在今靖宇县龙泉镇西瓮村圈不幸被叛徒杀害。
30、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率部队在大饶河县大岱河伏击伪军的战斗中牺牲。
31、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日伪军偷袭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驻地德都县朝阳山,在抗敌战斗中牺牲。
32、张兰生,中共北满省委委员1940年7月20日与赵敬夫在同一次战斗中牺牲。
33、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阿荣镇鸡冠山与敌遭遇,战斗中,高禹民牺牲。
34、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在宁安县镜泊湖南湖头小湾湾沟被日军包围,激战中壮烈牺牲。
35、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五常县石头亮子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
36、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与汪雅臣在同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37、韩仁和,中共南满省委委员、第一路军参谋兼警卫旅政委1941年2月8日在宁安县镜泊湖上湾沟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38、魏拯民,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牡丹岭突围时壮烈牺牲。
39、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率部在莫力达瓦旗郭泥屯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
40、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率小部队在袭击鹤岗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遭混入队内的特务枪击,受伤被俘后英勇牺牲。
41、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到巴彦、木兰、东兴一带检查工作后,在返回总指挥部途中于青峰岭被敌包围,壮烈牺牲。
42、陶净非,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陶净非率小部队执行任务时牺牲。

共产党抗日阵亡将领名单 - 军史秘闻 - 中国网和平论坛 网聚中华民族的力量 - Powered by Discuz!
 
zt

  共产党方面于本日发表两个重要文件,其一题名为“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其二题名为“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蒋介石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曾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今观此二项材料,究竟真如蒋先生所说呢?还是相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凡属国人,必须明辩之矣。

  兹将两个文件分列于次: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抗击了全部侵华敌军共三十六个师团六十万人的58%(三十五万人),

  国民党仅仅抗击42%(二十五万人)。共产党又抗击了全部伪军六十二万人的90%以上(五十六万人),国民党仅仅牵制伪军不足10%。

  其详情如次:

  第一,日寇侵华全部兵力,就1943年6月分材料,共计二 十七个半师团,十五个独立旅团,两个独立骑兵旅团。如以两个旅团折合一个师团计算,共为三十六个师团兵力。其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即八路军、新四军所抗击者为二十一个师团,占总兵力58%。国民党军队所抗击者为十五个师团,占总兵力42%。此种比例,仅就分布状况计算:如按作战实情计算,则共产党军队所抗击者较上述数目还多些。至于海南岛、广九路区域共产党游击部队所抗击的敌军,尚未计算在内。

  第二,华北敌军十一个师团,十个独立旅团,两个骑兵旅团,合计为十七个师团。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抗击了83%,国民党军队仅仅抗击17%。计:第二十六师团(师团长柴山),分布于大同、归绥、朔县、集宁地区。第二十七师团(原田雄吉),分布于天津秦皇岛段北宁路沿线。第三十六师团(冷本),分布于晋东南沁县、晋城、潞城地区。第四十一师团(清水规炬),分布于天津、沧县、献县地区(主力近有南调讯)。第五十九师团(柳川),分布于山东泰安、淄川、惠民、邱县、寿张地区。第一百一师团(林村),河北定县邢台段平汉沿线、及德石路西段。独立第一旅团(小松),河北河南交界之沙河、淇县、大名、林县地区。独立第二旅团(中田),察哈尔万全、阳原、蔚县地区。独立第三旅团(毛利末广),山西沂县、五台、繁峙、宁武地区。独立第四旅团(津田酒),山西榆次、盂县、辽县地区。独立第六旅团(奥村),北平附近。独立第七独团(正井义人),山东河北

  交界之德州、庆云、蒲台、章邱地区。独立第八旅团(喜田),河北石家庄、邢台、广宗、宁晋地区。独立第九旅团(池上贤吉),冀中衡水、武强、饶阳、晋县地区。独立第十五旅团(田中信南),河北定兴、定县、平汉路两侧。

  以上共六个师团,九个独立旅团,全部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八路军)所抗击。

  以下五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两个骑兵旅团,为共产党军队(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之敌军:计:第十七师团(酒井康),江苏砀山,淮安、赣榆地区,共产党抗击70%,国民党抗击30%。第三十二师团(石井衣雄)山东济宁、滕县、临沂、莒县地区,共产党抗击80%,国民党抗击20%。第三十五师团(板西,又谓是柏任),开封、新乡、滑县地区,共产党与国民党各抗击50%。第三十七师团(长野义佩),晋南三角地带,共产党抗击30%,国民党抗击70%。第六 十九师团(井上真卫),山西临汾、离石、清源、沁源地区,共产党抗击70%,国民党抗击30%。独立第五旅团(内田银之助),胶东半岛,共产党抗击70%,国民党抗击30%。独立骑兵第一 旅团(榜相),归绥、包头、固阳地区,共产党抗击20%,国民党抗击80%。独立骑兵第四旅团(左久坞为人),河南山东交界之永城、太康、民权、城武地区,共产党抗击40%,国民党抗击60%。

  第三,华中敌军十三个师团,三个独立旅团,合计十四个半师团。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抗击47%,国民党军队抗击53%。计: 第六师团(神田正钟),武汉、黄冈、黄陂地区。第十 五师团(酒井直次,有被击毙讯),南京、镇江、高淳、巢县地区。

  第五十八师团(下野一霍),鄂中汉川、云梦、潜江地区。第六十 师团(小林元),上海镇江段京沪路沿线。独立第十二旅团(允影),苏中阜宁、宝应、江都、海门地区。以上四个师团,一个旅团,全部为共产党(新四军)所抗击。

  第十三师团(内山英太郎),宜昌、沙市、当阳地区。第三十 四师团(大贺茂)南昌、德安、安义地区。第七十师团(内田孝行),浙江津华、桐庐、嵊县地区。以上三个师团,全部为国民党军队所抗击。

  以下六个师团、两个独立旅团,为共产党(新四军)及国民党所共同抗击。计:第三师团(山本三男),豫南信阳、湖北孝感、随县、礼山地区,共产党及国民党各抗击50%。第二十二 师团(太城三治),沪杭甬铁路沿线,共产党抗击20%,国民党抗击80%。第三十九师团(澄田睐四郎)鄂西钟祥、荆门、江陵地区,共产党抗击20%,国民党抗击80%。第四师团(青木敬一),湘北岳阳、鄂南通城、大冶、咸宁地区,共产党抗击30%,国民党抗击70%。第六十八师团(中山淳),南浔路北段及九 江、蕲春沿江,共产党抗击30%,国民党抗击70%。第一百一 十六师团(武内俊二郎),湖口、芜湖沿江,共产党抗击40%,国民党抗击60%。独立第十三旅团(早渊),安徽合肥、蚌埠、滁县地区,共产党抗击60%,国民党抗击40%。独立第

  十七旅团(高品彪),湖北沔阳、监利、华容、石首地区,共产党抗击30%,国民党抗击70%。

  第四,华南敌军三个半师团,两个独立旅团,合计四个半师团。计:第十八师团(牟田口廉地)之一旅团及第五十六师团(渡边正夫),滇西腾冲地区。第五十七师团(中野莫光),广九 路沿线。第一百零四师团(菰田彦一),广州、从化、三水地区。

  独立第十九旅团(松井贯一),粤东潮汕地区。雷州独立旅团,雷州半岛。以上大体为国民党军队所抗击,但广九路及海南岛地区,中共领导之游击队亦抗击了敌军一部分。

  第五,目前日寇在华军队,均不足编制定额。各师旅团之间,亦均参差不齐。约计敌目前在华兵力三十六个师团,只有六十万人左 右,国民党三百余万依靠外援并借全国财富所供给之军队,抗击日军不过二十五万人。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五十万人,凭借甚劣之装备(政府不予补给)与各个财富甚差之抗日民主根据地,反而抗击了日军三十五万人。此外,尚有伪军六十二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国民党军队叛国降敌伪化的,一般地国民党是不打这些伪军的,几乎全部(90%以上)都为共产党所抗击。

  中华民族之兴亡,究竟系于共产党,还是系于国民党?就和各同盟国配合作战上说,究竟是共产党起了大的配合作用,还是国民党起了大的配合作用,三岁小孩也是明白的了。
 
国民党消极抗日是不争的事实。所谓消极,就是他们就呆在原地等日本人打过来,日本人不打过来,他们就和日本人相安无事。国民党积极反共,所谓积极,就是主动进攻共产党。共产党主动进攻沦陷区,从日本人手里收复大量失地,另一方面在国民党主动进攻时给予坚决打击。这一个消极一个积极,不难看出差别。结果也很清楚,国民党由于消极抗日,所控制国土越来越小;共产党积极抗日,解放区越来越大。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Japanese_Occupation_-_Map.jpg

共产党在沦陷区开出的大大小小的根据地:
 

附件

  • 1937-40.jpg
    1937-40.jpg
    95.6 KB · 查看: 331
  • 1937-402.jpg
    1937-402.jpg
    374 KB · 查看: 348
  • 1939-40.jpg
    1939-40.jpg
    114.9 KB · 查看: 331
根据《冈村宁次回忆录》中327页记载:

皇协将领可以说对蒋介石不够忠诚,但对国家民族倒有相当诚意。他们到北京或在当地初次见到我时就说:我们不是投敌叛国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到,庞柄勋将军们在成为皇协军后依然在接受来自重庆蒋公的军饷。这笔蒋公专门支出的皇协军军饷到底是多少,鄙人无能力去考证。考虑到58名将军,58万军队,这个数目只会比八路军三个师的到1940年百团大战后就停发的军饷只会多不会少吧。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给皇协军发饷的同时,却在百团大战期间被蒋公停止了军饷。真是天下奇闻。

来看看朱德1940年12月28日给何应钦发的电报:

据敝军西安办事处报告,皓日(11月19日)据军需局面告,奉何部长(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编注)命令,从本日起,停止发给十八集团军经费,即十月份未领之二十万元,亦一律停发等语。贵部长果有此命令否耶?抑军需机关妄说耶?如有此命令,用意何在?欲使饥寒交迫之敝军立即饿死冻死耶?抑别有深谋秘计非德等浅陋所能窥测耶?谨电奉询,即祈赐复。

查本军经费特少,早已饥寒交迫,今仅此少数经费而亦停发,不啻置敝军于死地。敬祈主持公论,仗义持言,取消惨无人道之乱命,维持艰难百战之饥军。


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在给八路军的军饷在1940年11月19日就下了停发命令,上个月也就是10月份的20万法币还没领取。百团大战在1940年10月上旬胜利结束了主动进攻阶段。 1940年11月19日八路军正处于艰苦的“反扫荡”阶段。

老实憨厚的朱德同志如此直白的把话说明:“贵部长果有此命令否耶” 贵部长有此命令吗?“如有此命令,用意何在”,如果有这个命令用意是什么呢?“欲使饥寒交迫之敝军立即饿死冻死耶”,想要我们八路都冻饿而死吗??“抑别有深谋秘计非德等浅陋所能窥测耶”,莫非还是有什么不是鄙人朱德能够窥测的深谋秘计???

朱德元帅用哀求的口吻说:“查本军经费特少,早已饥寒交迫,今仅此少数经费而亦停发,不啻置敝军于死地”,咱们这个土八路军费特别少,停发军费等于致我们于死地,“查本军经费特少,早已饥寒交迫,今仅此少数经费而亦停发,不啻置敝军于死地”,希望何将军能够主持个公道,“仗义持言,取消惨无人道之乱命,维持艰难百战之饥军”。

天哪,作为国民党承认的在野党兄弟党,就因为一个百团大战暴露了实力就遭到某人如此的嫉恨停发军饷想冻死饿死八路军,最后导致老实憨厚的朱德同志居然说出了“抑别有深谋秘计非德等浅陋所能窥测耶”的话,这就是想现在某些历史学家太想知道蒋公中年后不留一根毛的秃顶是否是因为当年经常嫖妓得过梅毒留下的后遗症,现在当面询问蒋孝严一样让人觉得极不礼貌和尴尬一样吧。


蒋公给皇协军发军饷为死事实,根据《蒋介石日记》,我们很难把他说成一个汉奸。那么该如何理解蒋公给伪军发饷这件事情呢??

日本人在《华北治安战》中透漏了一些信息,庞柄勋说:“共军好比老鼠,日军好象狗,不管狗多厉害,对于捕捉动作敏捷的老鼠,也无能为力。我可以象猫那样,巧妙地捕捉老鼠

我们可以看到庞柄勋将军在投靠日军后,非常积极主动的愿意帮助皇军打共产党。庞将军肯定是参悟透了蒋公的用意,下定决心不负蒋公的良苦用心了。《冈村宁次回忆录》里也提到“我们不是投敌叛国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可见这些将军在成为皇协军后,依然不认为自己背叛了国家,帮助皇军打共产党,成为他们新的信仰和吃饭的饭碗。

用伪军去帮助皇军狠狠的打击共产党,显而易见是蒋公用巨额军饷豢养他们的最重要的目的,国民党将伪军政策调整为“以敌养伪,以为我用”,即策动伪军长期埋伏,不急于反正,并利用日伪资源供养他们。1942年,蒋介石在给安徽李仙洲部的密令中,便认为处理伪军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和伪军保持密切联系,运用伪军配合反共(先锋国家历史:伪军摇摆中枪杆子)。这上策既起到了收买人心让皇协军们千万不要到前方来和国军作战,避免蒙满灭宋明北方汉*南人比蒙古满洲人要的多的悲剧重演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剿共灭共的目的,实在是一石二鸟,不愧为蒋公看中的上策。

抗战胜利初期国民党军队一度达到600多万,"在抗战开始时,中国的三军已经达到二百万,到抗战胜利时,竟然膨胀到六百万"(台湾著名反共爱国学者,网易特聘历史顾问郑浪平:《不朽的光荣》第14章)

这600多万人中其中伪军大约有200万人,-----1940年汪伪政权建立后,伪军人数也从1938年的78000人急剧上升到了145000人,而日本投降时,这一数字甚至达到了200余万,远远超过了在华日军的人数。(先锋国家历史:伪军摇摆中枪杆子)

伪军的人数远远超过在华投降的128万日军,但是由于蒋公的财政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做的非常好,因此他们在抗战胜利的初期全部重新投到了国民党的怀抱,然而滑天下之大稽的是:蒋公的爱将们对打入敌人内部协助皇军积极剿共的同志们极端歧视。不要说那些曾经当过皇协军的将军,事实上连一些敌后的抗日的杂牌将军都及其收到蒋公傲慢的嫡系将军的歧视。

“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挤轧,特别是杂牌军,包括非嫡系出身被编入中央军的将领,备受不平等待遇,甚至动辄被排挤吞并,造成众多非嫡系部队离心离德倾向严重。如前述高树勋在发动部下倒戈时就公开讲:“我们新八军过去受蒋介石中央嫡系的歧视,大家都清楚。就供给而言,比人家差十几倍,还经常受到他们的监视、分化和吞并。我去西安时,还当面受胡宗南的侮辱,这些年来受气的事是说不完的。..........不难看出,国民党非嫡系将领,特别是杂牌的地方派系的军队,与蒋介石及其嫡系军队之间的矛盾隔阂过深,是造成他们普遍容易被策反的根本原因”《杨奎松:情报战被神话了,国军瓦解的真实原因》而那些杂牌将军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日本投降后,投敌将军孙良诚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在原防地驻守,“等待接受整编”。按照部署,孙重归汤恩伯指挥,孙良诚再见到汤时,却被汤以“胜利者的姿态”,很是“嘲弄了一番”。

这样的结果是,原本杂牌军投伪的部队被国民党整编过来后,与中央军嫡系的矛盾再一次被树立起来,这为后来他们又大批反蒋投共埋下了伏笔。有台湾学者甚至认为大量被裁伪军后来投共,是造成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主要原因。

伟大的抗日领袖蒋委员长的一番苦心,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实在是让人叹息啊!!!!
 
国民党抗战时把自己的脑袋放在那儿等着日本人的拳头砸,共产党抗战是用脚踢日本人的软腹。
 
蒋介石不能说是汉奸,但肯定是民族败类,不仅消极抗日,导致国土沦丧,而且逃跑时还偷走了大陆的黄金与文物,到死还不把台湾岛拱手还给大陆,真是死有余辜啊。
 
蒋介石不能说是汉奸,但肯定是民族败类,不仅消极抗日,导致国土沦丧,而且逃跑时还偷走了大陆的黄金与文物,到死还不把台湾岛拱手还给大陆,真是死有余辜啊。


偷? 人家本来就是在联大代表中国的。

你还真应该感谢老蒋,要不然某些文物几十年前就被破四旧砸成粉末了。
 
偷? 人家本来就是在联大代表中国的。

你还真应该感谢老蒋,要不然某些文物几十年前就被破四旧砸成粉末了。


跑龙套的显然见识短浅,没有美国的支持,偏居小岛的民国政府能代表中国?

美国登月是世纪大骗局,而偏居小岛的民国政府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则是民国遗老遗少们在美国支持下表演的又一大骗局。
 
跑龙套的显然见识短浅,没有美国的支持,偏居小岛的民国政府能代表中国?

美国登月是世纪大骗局,而偏居小岛的民国政府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则是民国遗老遗少们在美国支持下表演的又一大骗局。

看来1949年以前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不是国民党政府啊, 那就麻烦您告诉我这个见识短浅的龙套男, 是哪一家呢,难道是小日本的那位同盟国皇帝?
 
那些黄金和文物是全中国人民的财产,不是那个丧家犬政府的私产,连这个都不懂还出来吠?
偷? 人家本来就是在联大代表中国的。

你还真应该感谢老蒋,要不然某些文物几十年前就被破四旧砸成粉末了。
 
蒋介石不能说是汉奸,但肯定是民族败类,不仅消极抗日,导致国土沦丧,而且逃跑时还偷走了大陆的黄金与文物,到死还不把台湾岛拱手还给大陆,真是死有余辜啊。
这些话可说是盖棺定论了。
 
孙子兵法曰:为将者:智、信、仁、勇、严
蒋先生一样都不合格,所以速败。
 
那些黄金和文物是全中国人民的财产,不是那个丧家犬政府的私产,连这个都不懂还出来吠?


你先分清楚3和4这俩一位数,再来跟爷叫唤也不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