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Yue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8-05-14
- 消息
- 142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28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朋友,您读过毛泽东诗词《六盘山》吗?您听过气势如虹的合唱毛泽东诗词《六盘山》吗?您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响彻中华大地的那首由女高音领唱的《六盘山》吗?现在就让我重新给您讲述这背后的故事吧。
词的故事
1935年10月初,一群怀有红色理想的社会改革精英登上了位于中国大陆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的六盘山,目睹古长城横跨高峰之上。那时的中国是一个支离破碎,内外交困的国家,那个年代也是一个改革思潮纷繁复杂,各种改革集团竞逐社会主导权力的风云时代。现实残酷异常。这群精英居高回眸,眺望遥远的南方,发觉这一路已经走了将近一年,当初同行的许多人已永远离开他们,前方山那边辽阔的黄土坡将是他们又一个扎根奋起的地方。
他们大概不会想到,仅仅在十多年后,他们将成为决定中国命运,扭转世界乾坤的一群人;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一路艰苦的跋涉,有一天会被比作红色中国的“出埃及记”,而被一代代中华青年所缅怀景仰。在当时,他们只有胸中那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照亮着一条他们坚信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要走上的道路。当中那位毛姓的中年人此刻挺立山颠,看到满山遍野的红旗飘飘,便诗兴大发,随口诵出一首类似民歌风格的《长征谣》:既感慨“望断南归雁”,又叙述“屈指行程已二万”,更反复呼问“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面对艰难困苦、诡谲风云,寄托了多少复杂的情怀。
是啊,那个难缠的老对手那时真是中国的“苍龙”,何况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恶邻早已闯进家门,在家国如此危难的时刻,这位中年人和他那些坚定的追随者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希望!他们那时首先用革命者的坚韧、顽强、豁达和乐观给中国人一种希望。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只用了十多年便让这种希望变成现实,也就是在这十多年中,这首《长征谣》经过原作者8次修改,逐渐抛弃民歌形式,最终使用词牌清平乐。1949年8月1日,恶邻早已败退,苍龙也即将俯首,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这首豪情冲霄、气势磅礴的《六盘山》,昭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曲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末,原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先生自发将这首词谱作混声合唱,但歌曲的亮点却在占全曲一半份量的那段领唱。作曲家丝毫不保留领唱的光华,而要把它尽情地释放出来,可难度亦不小。只要学过一点声乐的朋友都知道,演唱“天高云淡……行程二万”一句,要吐字清晰,实在艰涩,而作曲家偏要把那个撮口的“飞”字,安排一个大五度的爬升,使用领唱部分的最高音进行强拍咏叹,其对歌唱演员的功底的考验可见一斑。无独有偶,这个“飞”字也是当年毛泽东对《长征谣》修改的重要结果之一,因为原来的“归”字不合词牌平仄。女高音独唱词的上阙,所表现的正是那位山巅上的领袖之伟大气魄和深邃思考。
随后,作曲家要求合唱团演绎词的下阙。这部分和声的形式并不复杂,纵横向全部使用大和弦,四个声部合作,一轮齐唱,一轮重唱,唱出排山倒海的气势,那便是领袖的追随者们要让将来的环球变成“赤旗的世界”的刚毅决心。难得的是,作曲家在“苍”字延长时轻描淡写地嵌入了一个八分休止符,音断气连,让人听起来颇有一些京戏的风味,这也算是那个特殊的年代留下的一丝痕迹了。这时再让领唱独自呼问一句,“今日长缨在手”,而合唱团再用一个小三度爬升,齐声回应“苍龙”而结束。所谓浑然一体便是如此。
我想,年纪稍长的朋友,不论您当年是在乡村、学校、工厂还是部队,肯定都从广播中听到过中央乐团录制的这首合唱,当年那位女高音领唱的声音一定沁透了您的心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进入了我们中华语言的习俗范畴。要说当年的录制,条件比较简陋,是在北京音乐厅用外放传递的手法完成的,但乐团的同人却是一丝不苟,字字句句都渗透着真心、真情、真信仰。
其实,当时作曲家在选取领唱一职的演员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简单地说,便是事先安排的几位演员虽然非常优秀,却都未尽理想。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首歌对吐字的要求非常高,难度很大。无巧不成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乐团的一位女高音干活时路过作曲家的门口,就顺便试唱了一下,之前甚至没有专门开声。没想到一拍即合,从此便有了大家听到的这段经典录音。时过境迁,如今这位女高音已成为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且桃李遍及四海。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将在11月1日“爱乐之友”俱乐部的专场音乐会上,率领她的数十位学生登台,并亲自担任领唱,现场为大家演绎这首久违的《清平乐·六盘山》。
爱乐之友俱乐部供稿
(联系人:叶青qyhy@hotmail.com :613-225-3934,小朋:613-736-3899, 王蜀英:613-656-4680)
附注:
爱乐之友俱乐部国庆音乐会曲目介绍系列: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6920.htm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4754.htm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3896.html
词的故事
1935年10月初,一群怀有红色理想的社会改革精英登上了位于中国大陆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的六盘山,目睹古长城横跨高峰之上。那时的中国是一个支离破碎,内外交困的国家,那个年代也是一个改革思潮纷繁复杂,各种改革集团竞逐社会主导权力的风云时代。现实残酷异常。这群精英居高回眸,眺望遥远的南方,发觉这一路已经走了将近一年,当初同行的许多人已永远离开他们,前方山那边辽阔的黄土坡将是他们又一个扎根奋起的地方。
他们大概不会想到,仅仅在十多年后,他们将成为决定中国命运,扭转世界乾坤的一群人;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一路艰苦的跋涉,有一天会被比作红色中国的“出埃及记”,而被一代代中华青年所缅怀景仰。在当时,他们只有胸中那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照亮着一条他们坚信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一定要走上的道路。当中那位毛姓的中年人此刻挺立山颠,看到满山遍野的红旗飘飘,便诗兴大发,随口诵出一首类似民歌风格的《长征谣》:既感慨“望断南归雁”,又叙述“屈指行程已二万”,更反复呼问“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面对艰难困苦、诡谲风云,寄托了多少复杂的情怀。
是啊,那个难缠的老对手那时真是中国的“苍龙”,何况更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恶邻早已闯进家门,在家国如此危难的时刻,这位中年人和他那些坚定的追随者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希望!他们那时首先用革命者的坚韧、顽强、豁达和乐观给中国人一种希望。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只用了十多年便让这种希望变成现实,也就是在这十多年中,这首《长征谣》经过原作者8次修改,逐渐抛弃民歌形式,最终使用词牌清平乐。1949年8月1日,恶邻早已败退,苍龙也即将俯首,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这首豪情冲霄、气势磅礴的《六盘山》,昭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曲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末,原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先生自发将这首词谱作混声合唱,但歌曲的亮点却在占全曲一半份量的那段领唱。作曲家丝毫不保留领唱的光华,而要把它尽情地释放出来,可难度亦不小。只要学过一点声乐的朋友都知道,演唱“天高云淡……行程二万”一句,要吐字清晰,实在艰涩,而作曲家偏要把那个撮口的“飞”字,安排一个大五度的爬升,使用领唱部分的最高音进行强拍咏叹,其对歌唱演员的功底的考验可见一斑。无独有偶,这个“飞”字也是当年毛泽东对《长征谣》修改的重要结果之一,因为原来的“归”字不合词牌平仄。女高音独唱词的上阙,所表现的正是那位山巅上的领袖之伟大气魄和深邃思考。
随后,作曲家要求合唱团演绎词的下阙。这部分和声的形式并不复杂,纵横向全部使用大和弦,四个声部合作,一轮齐唱,一轮重唱,唱出排山倒海的气势,那便是领袖的追随者们要让将来的环球变成“赤旗的世界”的刚毅决心。难得的是,作曲家在“苍”字延长时轻描淡写地嵌入了一个八分休止符,音断气连,让人听起来颇有一些京戏的风味,这也算是那个特殊的年代留下的一丝痕迹了。这时再让领唱独自呼问一句,“今日长缨在手”,而合唱团再用一个小三度爬升,齐声回应“苍龙”而结束。所谓浑然一体便是如此。
我想,年纪稍长的朋友,不论您当年是在乡村、学校、工厂还是部队,肯定都从广播中听到过中央乐团录制的这首合唱,当年那位女高音领唱的声音一定沁透了您的心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进入了我们中华语言的习俗范畴。要说当年的录制,条件比较简陋,是在北京音乐厅用外放传递的手法完成的,但乐团的同人却是一丝不苟,字字句句都渗透着真心、真情、真信仰。
其实,当时作曲家在选取领唱一职的演员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简单地说,便是事先安排的几位演员虽然非常优秀,却都未尽理想。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首歌对吐字的要求非常高,难度很大。无巧不成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乐团的一位女高音干活时路过作曲家的门口,就顺便试唱了一下,之前甚至没有专门开声。没想到一拍即合,从此便有了大家听到的这段经典录音。时过境迁,如今这位女高音已成为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且桃李遍及四海。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将在11月1日“爱乐之友”俱乐部的专场音乐会上,率领她的数十位学生登台,并亲自担任领唱,现场为大家演绎这首久违的《清平乐·六盘山》。
爱乐之友俱乐部供稿
(联系人:叶青qyhy@hotmail.com :613-225-3934,小朋:613-736-3899, 王蜀英:613-656-4680)
附注:
爱乐之友俱乐部国庆音乐会曲目介绍系列: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6920.htm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4754.htm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8/thread72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