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2-01-30
- 消息
- 271
- 荣誉分数
- 8
- 声望点数
- 178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加拿大的银牌变成了金牌。细看之下,原来又爆“丑闻”了:法国裁判受到了来自本国滑协的“某种压力”,无奈之下,将票投向俄罗斯。于是,国际奥委会根据国际滑联建议,追授加拿大选手萨莱/佩勒蒂埃双人滑金牌,(俄罗斯选手别列日娜娅/西哈鲁利泽保留他们的金牌)。
虽然本人身处加拿大,却无法感受那种“失而复得”的快乐!1999年的一幕又浮现眼前:1999年3月24日,芬兰赫尔辛基。那丑陋的一幕中国人大概都不会忘记:也是这一对有实力的俄罗斯选手,女的已经摔倒在地,却能战胜几近完美的《花木兰》滑行者申雪/赵宏博。历史忘忘就是惊人地相似,当日的申雪/赵宏博与今日的萨莱/佩勒蒂埃一样,都是现场观众中眼中的“无冕之王”,以及媒体眼中的“完美无缺”。
这难道就是西方的民主?为什么当年就没有人想起要“追授金牌”?为什么没有人对于加拿大选手在短节目时滑倒在地却排在中国选手前面,名列第二而提出质疑?
我有一大胆猜想:法国滑协受到了来自西方某些国家的“某种压力”,不得已,牺牲一个裁判,最终为加拿大换来一块“金牌”。
虽然本人身处加拿大,却无法感受那种“失而复得”的快乐!1999年的一幕又浮现眼前:1999年3月24日,芬兰赫尔辛基。那丑陋的一幕中国人大概都不会忘记:也是这一对有实力的俄罗斯选手,女的已经摔倒在地,却能战胜几近完美的《花木兰》滑行者申雪/赵宏博。历史忘忘就是惊人地相似,当日的申雪/赵宏博与今日的萨莱/佩勒蒂埃一样,都是现场观众中眼中的“无冕之王”,以及媒体眼中的“完美无缺”。
这难道就是西方的民主?为什么当年就没有人想起要“追授金牌”?为什么没有人对于加拿大选手在短节目时滑倒在地却排在中国选手前面,名列第二而提出质疑?
我有一大胆猜想:法国滑协受到了来自西方某些国家的“某种压力”,不得已,牺牲一个裁判,最终为加拿大换来一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