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政府?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官员伪造图纸骗民拆迁——被人大代表踢爆的内幕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沈颖 发自北京 2009-10-14 21:29:42 来源:南方周末专稿


为了支持奥运环境整治,北京海淀区的一位人大代表带头接受了拆迁。
但令这位人大代表苦恼的是,政府迟迟没有兑现承诺给拆迁户提供的安置房。后来她发现,有关部门的官员伪造了给居民的拆迁图纸,真实的图纸上,有11户被拆迁房产根本没被纳入拆迁红线。


为什么要用假图纸来骗民拆迁,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海淀区有关官员用一张假规划图,骗拆了我住了20年的祖房!骗拆范围涉及11户,25300平米。”温慧玲说。她是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西洼村居民,“人大代表”这回不得不“代表自己”站出来捍卫私权。
3个月前,温慧玲和她的女儿及邻居郑清龙3户一纸诉状将海淀区市政管委告上法庭,要求认定拆迁合同无效,并将骗拆的祖屋恢复原状,此案至今未作判决。
30961.jpeg

在北京市有关部门下发停工令后,居民被骗拆之处还在9月初偷偷开工。 图/资料图片​
“相信政府”


人大代表温慧玲带头接受拆迁。她还劝其他拆迁户,“这又不是开发商开发,政府不会骗我们”。


西洼村位于京城北五环北侧,北五环是2008奥运公路自行车比赛路线。
2006年4月,海淀区市政管委启动“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西洼村城中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净化奥运场馆周边环境为名,发出致居民信,称将“依法拆迁”,并附一张规划图。


这张图上,温慧玲家和另10户居民的房子也被划入拆迁红线内,其用途为市政绿地。


这张薄薄的图纸几年内未引起怀疑。当年,市政管委承诺“(2006年)7月5日前签协议”视为奖励期,按5000元/平米拆迁补偿,主办单位负责办理经济适用房手续。
54岁的温慧玲性格直率而认真,做过多年社区工作,彼时对政府的承诺深信不疑。为了响应奥运整治号召,她带头先搬,还积极动员不愿意拆迁的居民配合政府,为奥运着想,“老百姓咨询我,我说这又不是开发商开发,政府不会骗我们”。
温慧玲现在很为当时的“高觉悟”后悔。有二三十户相信了温慧玲,签了协议先期搬迁。一签完字,房屋随即被拆。


但拆后几个月,政府承诺的经济适用房仍不见踪影,总说“再等等”。


拖至2006年底,80户已拆完,但安迁房尚无踪影。没房子住,拿着补偿款四处高价租房的老百姓陷入深度焦虑。温慧玲的母亲发烧住院,老百姓追到医院跟她闹,“是你说的要相信政府”。温慧玲心生愧疚。


2007年3月份,温慧玲奇怪地发现,北京市国土资源网站显示被拆迁的土地使用性质从拆迁时说的“绿地”、“道路”摇身一变成了“居住”。温慧玲每天上去核查,居然发现从“绿地”到“居住”10天内变了7次。她去北京市国土局询问,答复是信息登载失误,表示道歉。


之后,温慧玲以人大代表身份紧紧追着海淀区市政管委几十次,要求履行承诺,落实近200户居民的共141套房源,但无果。2008年7月,她无奈到国务院信访局信访。


2008年12月底,温慧玲深感房子无望,在区人大会上,给海淀区400多位人大代表发了求助信,要求质询政府,得到了多数支持。她又直接找区长反映问题:“不能一拖再拖,架着双拐的小儿麻痹患者给我跪下,您说您是什么心情?”141套房源这才最终落实。


当其他拆迁户抓紧办入住新房手续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向温慧玲徐徐打开。

露出马脚


人大代表沈梦培虽已73岁高龄,但不近视不老花。他仔细比对后惊觉,“真图纸没有将11户划在拆迁范围内!”


2007年底,温慧玲路过西洼村,发现老房原址建起了围挡。“市政绿地怎么还建围挡?”温慧玲产生了疑问。


与此同时,一座楼房的钢架结构也已搭建,施工单位是清河农工商公司。“土地用途改变了?”她去找区市政管委的领导询问,对方先说“修缮花棚子,不搞其它建设”,后又说“建停车场”。她追问:给谁停车?哪个部门批准建停车场?对方说:“我们管不了。”


温慧玲感觉调查难度大,就向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监督员沈梦培求助,查实这块土地的真实用途。


沈梦培当了17年北京市人大代表,在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贪腐案中,沈梦培曾多次与周良洛面对面质询,斗贪官义正词严。


沈梦培就此事写信给北京市国土局要求调查。


2009年2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经现场核查发现西洼村地块进行违法建设,告知清河农工商公司立即停止施工。


沈梦培去现场考察“违章建筑”后,又向北京市规划委发了建议案。


这一下把拆迁方惹急了。为了挽救在西洼村的施工,清河农工商公司派东升乡有关负责人拿着图纸,特地赶来拜访沈代表,要求“帮助清河农民”,据其说要盖羽毛球馆。


他们本想借助沈梦培的影响力把手续补齐合法化,没想到算盘落了空,因为这一次他们不小心拿上了真图纸,反露出了马脚。


沈梦培虽已73岁高龄,但不近视不老花。他仔细比对后发现,这份真规划图纸与温慧玲给他看的明显不同,“真图纸没有将11户划在拆迁范围内!”


这份由北京市规划委颁发的真图纸,在拆迁过程中一直被隐匿不见“庐山真面目”,现在居然由拆迁方自己提供“亮相”了。温慧玲清楚地意识到,此前,拆迁户人手一份的图纸是被人伪造的。“我们受骗了。”温慧玲用手拍打着假图纸,气愤不已。
在接受北京一媒体采访时,海淀区政府官员仍拒不承认,对记者表示可能是拆迁公司“伪造图纸”。


而温慧玲曾拿着两张图纸去找区市政管委的一位负责人,问究竟哪张是真,哪张是假,对方傻眼了。“他最后示意我不要声张出去,我的损失想办法给补,每平米补偿款再多给11000元。11户都知道了真相就麻烦了。”温回忆。


6月,温慧玲和郑温妮、郑清龙等3位户主决定起诉海淀区市政管委。其他几户居民从报纸上看到了此案消息,另有两户旋即也向法院起诉。


9月2日开庭时,温慧玲的律师彭剑当庭指出海淀区市政管委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扩大拆迁范围,欺骗居民签拆迁协议,涉嫌刑事犯罪。


在质证环节,当温慧玲方拿出假图纸时,市政管委方代理人称此图不是他们发的,他们不知道此图的存在,“谁知道你从哪弄来的假图纸!”“不承认也没用。拆迁行为就是按照假规划图做的,多拆的行为出自你手,逃不了。”温慧玲说。


当原告律师彭剑出示沈梦培获得的北京市规划委出具的真图纸时,市政管委方代理人又说此为复印件,不承认其真实性,要温慧玲方出示原件。


彭剑律师当庭反问:“拆迁原件在哪里?在你们那。”“我们回去找找。”海淀区市政管委代理人遂反应过来其为拆迁主导方。

利益交换


“瞎折腾是指打着政府征地旗号使用海淀区政府资金,把不该拆的拆了。”


假规划图究竟出自谁手?


9月14日,北京市规划委给沈梦培的0286号补充建议答复中明确,“在实际进行‘城中村’项目拆迁过程中,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海淀分局核对,确有 一份总平面图与海淀规划分局核发的规划图确定的拆迁范围不一致;负责具体拆迁的部门将‘城中村’环境整治范围外的部分进行了拆迁,统计涉及有11户住户被 拆迁。”一纸回复令真相大白。


为何有关部门要伪造假图纸骗拆11户?


2009年3月,沈梦培向北京市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提交了0286号建议:名为《吴亚梅、周友建“瞎折腾”》。“瞎折腾是指打着政府征地旗号使用海淀区政府资金把不该拆的拆了。”


与此同时,温慧玲从有关渠道获取了一份重要文件,这是2005年7月26日印发的东升乡政府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11户拆迁系村、乡、区三级协商决 定。该会议纪要决定,不拆除清河村集体经济所属的上地绿都祥和花卉市场中心,这样可减少460万元“村集体经济”损失。同时,政府给的补偿不够高,所以村 委会要求多拆出西侧的25300平方米土地,给村委会用作改建项目建设用地,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损失补偿,海淀区政府表示同意。其后的发展表明,村委会 与清河农工商公司对该地块进行合作开发。


“25300平方米就是11户原址。”温慧玲说,“该拆的地方没拆,不该拆的地方给拆了。”


2006年为什么不将25300平方米列入市规委计划?彭剑律师说,如果通过报批后成为绿化用地收归国有,再变回村集体所有不太可能,清河农工商公司无法再搞建设盈利,“现在相当于用国家的钱完成一次低于行价的商业拆迁”。


温慧玲说,他们本来自以为打了个如意算盘,“听说海淀区市管委一领导开会时当着6个部门说,万万没想到这儿还住着一个人大代表,还偏偏住在那个不该拆的地”。


沈梦培再次提出补充建议,建议清河农工商公司按商业开发模式,补偿多拆的11户;并要按照北京市规划条例上报建设规划,得到批准后才能依法施工。


北京市规划委9月14日回复:“非常赞同建议,全力督促相关部门对此事处理”。 回复还称,“目前11户原址所建工程并未取得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文件。”


北京市规划委的两个回复一出,海淀区某重要负责人坐不住了,直接找到沈梦培,要求谈谈。沈梦培说,我这个人民代表不过是“实话实说”,“政府负责人坐等法院判,太被动了。关键问题要拿出解决办法,拖下去只会影响更坏。”


对有关方面来说,这多拆了的25300平米就是个烫手山芋。


10月9日,有关人士与温慧玲约谈,大致意思是“恢复原状不太可能,各方都损失太大,最好赔偿解决”。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市国土局早在8月6日下发停工令,但此后工程仍继续,直至9月7日区城管大队到现场下发停工通知和限期拆除通知才停了十天。


10月9日,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温慧玲和她10户邻居的老宅位置上,一座将被用作羽毛球馆的青灰色建筑物框架已具雏形。“外面的大动作停了,里面还在悄悄的走下水道。”温慧玲苦笑着说。


南方周末 - 官员伪造图纸骗民拆迁——被人大代表踢爆的内幕
 
最好笑的是重庆的公安局长,光当局长都10年了,到现在才扯出涉黑问题。其他时候纪委的人都干嘛去了?
 
官员伪造图纸骗民拆迁——被人大代表踢爆的内幕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沈颖 发自北京 2009-10-14 21:29:42 来源:南方周末专稿


为了支持奥运环境整治,北京海淀区的一位人大代表带头接受了拆迁。
但令这位人大代表苦恼的是,政府迟迟没有兑现承诺给拆迁户提供的安置房。后来她发现,有关部门的官员伪造了给居民的拆迁图纸,真实的图纸上,有11户被拆迁房产根本没被纳入拆迁红线。


为什么要用假图纸来骗民拆迁,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海淀区有关官员用一张假规划图,骗拆了我住了20年的祖房!骗拆范围涉及11户,25300平米。”温慧玲说。她是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西洼村居民,“人大代表”这回不得不“代表自己”站出来捍卫私权。
3个月前,温慧玲和她的女儿及邻居郑清龙3户一纸诉状将海淀区市政管委告上法庭,要求认定拆迁合同无效,并将骗拆的祖屋恢复原状,此案至今未作判决。
30961.jpeg

在北京市有关部门下发停工令后,居民被骗拆之处还在9月初偷偷开工。 图/资料图片​
“相信政府”


人大代表温慧玲带头接受拆迁。她还劝其他拆迁户,“这又不是开发商开发,政府不会骗我们”。


西洼村位于京城北五环北侧,北五环是2008奥运公路自行车比赛路线。
2006年4月,海淀区市政管委启动“北京体育大学西南侧西洼村城中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净化奥运场馆周边环境为名,发出致居民信,称将“依法拆迁”,并附一张规划图。


这张图上,温慧玲家和另10户居民的房子也被划入拆迁红线内,其用途为市政绿地。


这张薄薄的图纸几年内未引起怀疑。当年,市政管委承诺“(2006年)7月5日前签协议”视为奖励期,按5000元/平米拆迁补偿,主办单位负责办理经济适用房手续。
54岁的温慧玲性格直率而认真,做过多年社区工作,彼时对政府的承诺深信不疑。为了响应奥运整治号召,她带头先搬,还积极动员不愿意拆迁的居民配合政府,为奥运着想,“老百姓咨询我,我说这又不是开发商开发,政府不会骗我们”。
温慧玲现在很为当时的“高觉悟”后悔。有二三十户相信了温慧玲,签了协议先期搬迁。一签完字,房屋随即被拆。


但拆后几个月,政府承诺的经济适用房仍不见踪影,总说“再等等”。


拖至2006年底,80户已拆完,但安迁房尚无踪影。没房子住,拿着补偿款四处高价租房的老百姓陷入深度焦虑。温慧玲的母亲发烧住院,老百姓追到医院跟她闹,“是你说的要相信政府”。温慧玲心生愧疚。


2007年3月份,温慧玲奇怪地发现,北京市国土资源网站显示被拆迁的土地使用性质从拆迁时说的“绿地”、“道路”摇身一变成了“居住”。温慧玲每天上去核查,居然发现从“绿地”到“居住”10天内变了7次。她去北京市国土局询问,答复是信息登载失误,表示道歉。


之后,温慧玲以人大代表身份紧紧追着海淀区市政管委几十次,要求履行承诺,落实近200户居民的共141套房源,但无果。2008年7月,她无奈到国务院信访局信访。


2008年12月底,温慧玲深感房子无望,在区人大会上,给海淀区400多位人大代表发了求助信,要求质询政府,得到了多数支持。她又直接找区长反映问题:“不能一拖再拖,架着双拐的小儿麻痹患者给我跪下,您说您是什么心情?”141套房源这才最终落实。


当其他拆迁户抓紧办入住新房手续时,戏剧性的一幕又向温慧玲徐徐打开。

露出马脚


人大代表沈梦培虽已73岁高龄,但不近视不老花。他仔细比对后惊觉,“真图纸没有将11户划在拆迁范围内!”


2007年底,温慧玲路过西洼村,发现老房原址建起了围挡。“市政绿地怎么还建围挡?”温慧玲产生了疑问。


与此同时,一座楼房的钢架结构也已搭建,施工单位是清河农工商公司。“土地用途改变了?”她去找区市政管委的领导询问,对方先说“修缮花棚子,不搞其它建设”,后又说“建停车场”。她追问:给谁停车?哪个部门批准建停车场?对方说:“我们管不了。”


温慧玲感觉调查难度大,就向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监督员沈梦培求助,查实这块土地的真实用途。


沈梦培当了17年北京市人大代表,在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贪腐案中,沈梦培曾多次与周良洛面对面质询,斗贪官义正词严。


沈梦培就此事写信给北京市国土局要求调查。


2009年2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经现场核查发现西洼村地块进行违法建设,告知清河农工商公司立即停止施工。


沈梦培去现场考察“违章建筑”后,又向北京市规划委发了建议案。


这一下把拆迁方惹急了。为了挽救在西洼村的施工,清河农工商公司派东升乡有关负责人拿着图纸,特地赶来拜访沈代表,要求“帮助清河农民”,据其说要盖羽毛球馆。


他们本想借助沈梦培的影响力把手续补齐合法化,没想到算盘落了空,因为这一次他们不小心拿上了真图纸,反露出了马脚。


沈梦培虽已73岁高龄,但不近视不老花。他仔细比对后发现,这份真规划图纸与温慧玲给他看的明显不同,“真图纸没有将11户划在拆迁范围内!”


这份由北京市规划委颁发的真图纸,在拆迁过程中一直被隐匿不见“庐山真面目”,现在居然由拆迁方自己提供“亮相”了。温慧玲清楚地意识到,此前,拆迁户人手一份的图纸是被人伪造的。“我们受骗了。”温慧玲用手拍打着假图纸,气愤不已。
在接受北京一媒体采访时,海淀区政府官员仍拒不承认,对记者表示可能是拆迁公司“伪造图纸”。


而温慧玲曾拿着两张图纸去找区市政管委的一位负责人,问究竟哪张是真,哪张是假,对方傻眼了。“他最后示意我不要声张出去,我的损失想办法给补,每平米补偿款再多给11000元。11户都知道了真相就麻烦了。”温回忆。


6月,温慧玲和郑温妮、郑清龙等3位户主决定起诉海淀区市政管委。其他几户居民从报纸上看到了此案消息,另有两户旋即也向法院起诉。


9月2日开庭时,温慧玲的律师彭剑当庭指出海淀区市政管委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扩大拆迁范围,欺骗居民签拆迁协议,涉嫌刑事犯罪。


在质证环节,当温慧玲方拿出假图纸时,市政管委方代理人称此图不是他们发的,他们不知道此图的存在,“谁知道你从哪弄来的假图纸!”“不承认也没用。拆迁行为就是按照假规划图做的,多拆的行为出自你手,逃不了。”温慧玲说。


当原告律师彭剑出示沈梦培获得的北京市规划委出具的真图纸时,市政管委方代理人又说此为复印件,不承认其真实性,要温慧玲方出示原件。


彭剑律师当庭反问:“拆迁原件在哪里?在你们那。”“我们回去找找。”海淀区市政管委代理人遂反应过来其为拆迁主导方。

利益交换


“瞎折腾是指打着政府征地旗号使用海淀区政府资金,把不该拆的拆了。”


假规划图究竟出自谁手?


9月14日,北京市规划委给沈梦培的0286号补充建议答复中明确,“在实际进行‘城中村’项目拆迁过程中,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海淀分局核对,确有 一份总平面图与海淀规划分局核发的规划图确定的拆迁范围不一致;负责具体拆迁的部门将‘城中村’环境整治范围外的部分进行了拆迁,统计涉及有11户住户被 拆迁。”一纸回复令真相大白。


为何有关部门要伪造假图纸骗拆11户?


2009年3月,沈梦培向北京市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提交了0286号建议:名为《吴亚梅、周友建“瞎折腾”》。“瞎折腾是指打着政府征地旗号使用海淀区政府资金把不该拆的拆了。”


与此同时,温慧玲从有关渠道获取了一份重要文件,这是2005年7月26日印发的东升乡政府会议纪要。该纪要显示11户拆迁系村、乡、区三级协商决 定。该会议纪要决定,不拆除清河村集体经济所属的上地绿都祥和花卉市场中心,这样可减少460万元“村集体经济”损失。同时,政府给的补偿不够高,所以村 委会要求多拆出西侧的25300平方米土地,给村委会用作改建项目建设用地,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损失补偿,海淀区政府表示同意。其后的发展表明,村委会 与清河农工商公司对该地块进行合作开发。


“25300平方米就是11户原址。”温慧玲说,“该拆的地方没拆,不该拆的地方给拆了。”


2006年为什么不将25300平方米列入市规委计划?彭剑律师说,如果通过报批后成为绿化用地收归国有,再变回村集体所有不太可能,清河农工商公司无法再搞建设盈利,“现在相当于用国家的钱完成一次低于行价的商业拆迁”。


温慧玲说,他们本来自以为打了个如意算盘,“听说海淀区市管委一领导开会时当着6个部门说,万万没想到这儿还住着一个人大代表,还偏偏住在那个不该拆的地”。


沈梦培再次提出补充建议,建议清河农工商公司按商业开发模式,补偿多拆的11户;并要按照北京市规划条例上报建设规划,得到批准后才能依法施工。


北京市规划委9月14日回复:“非常赞同建议,全力督促相关部门对此事处理”。 回复还称,“目前11户原址所建工程并未取得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文件。”


北京市规划委的两个回复一出,海淀区某重要负责人坐不住了,直接找到沈梦培,要求谈谈。沈梦培说,我这个人民代表不过是“实话实说”,“政府负责人坐等法院判,太被动了。关键问题要拿出解决办法,拖下去只会影响更坏。”


对有关方面来说,这多拆了的25300平米就是个烫手山芋。


10月9日,有关人士与温慧玲约谈,大致意思是“恢复原状不太可能,各方都损失太大,最好赔偿解决”。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市国土局早在8月6日下发停工令,但此后工程仍继续,直至9月7日区城管大队到现场下发停工通知和限期拆除通知才停了十天。


10月9日,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温慧玲和她10户邻居的老宅位置上,一座将被用作羽毛球馆的青灰色建筑物框架已具雏形。“外面的大动作停了,里面还在悄悄的走下水道。”温慧玲苦笑着说。


南方周末 - 官员伪造图纸骗民拆迁——被人大代表踢爆的内幕










不信政府难道还能相信屁民么。
 
最好笑的是重庆的公安局长,光当局长都10年了,到现在才扯出涉黑问题。其他时候纪委的人都干嘛去了?

16日上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首次向公众道出了今年以来重庆连串重拳掀起“打黑”风暴的真实初衷。薄熙来称,“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16日上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首次向公众道出了今年以来重庆连串重拳掀起“打黑”风暴的真实初衷。薄熙来称,“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此言极对。本来黑白两道各发各的财,相安无事。现在共产党想把黑手党也和谐近来,黑手党想把共产党当自己的拜把子兄弟,一下子江湖上缺乏竞争机制,变成黑白通吃,造成黑白两道一起腐败。

薄熙来深明此道,要在黑白两道实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机制。
 
政府算什么。比政府更糟糕的,也有人信。
 
16日上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首次向公众道出了今年以来重庆连串重拳掀起“打黑”风暴的真实初衷。薄熙来称,“打黑不是我们要主动而为,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而是黑恶势力逼得我们没办法" 这句话,是让世人笑话的大笑话。。。。

哇哈哈哈。。。楼上的楼上分析已经够透彻了。本来黑白两道相安无事,谁料黑道乱踩地盘,白道忍无可忍。。 建议拍成古惑仔X

笑死了
 
你坏你坏你真坏!【有图有真相】
李华芳 @ 2009-11-3 9:52 阅读(8296) 评论(13) 推荐值(466) 引用通告 分类: 看不见的手
为什么不能相信政府?
李华芳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的很多亲人朋友们要死要活的要拿出钱来捐,我当时写了一个文章《给四川捐款的效率问题[FONT=宋体,Verdana,Arial,Helvetica,sans-serif]》,力劝不要将钱捐给政府机构。后来发生了王石限制员工献爱心不得不进行危机公关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王石同志承担的骂名比我所承受的多了去了,有时候名人的好处是,你可以用他来说跟你一样的话,或者做跟他差不多的事情,但让他千夫所指,你愉快的话,也可以顺便指一指他。[/FONT]
我当时说:
[FONT=宋体]比方说,你捐了款,但是耗费在一帮莫名其妙的人手里,未能最后抵达灾区,不免令人心寒;或者你的钱到了灾区了,但是你捐了1000[FONT=宋体]到达灾区的不足两位数,[/FONT] [FONT=宋体]那捐款效率也很低;或者你捐了钱了,但是被用于购买一堆变质过期的方便面投放到了灾区(问问[/FONT]98[FONT=宋体]年洪水区的那些灾民)。出现上述几种情况,那么你的钱就相[/FONT] [FONT=宋体]当于打水漂了。因此,捐款的首要问题是,保证钱能到达灾区人民的手里。有条件直接给现金就好,一般等价物能让人有最大的选择。[/FONT][/FONT]​
现在,你大可以说我是“神仙”“预言大师”一类的,我并不反对。因为政府采购的床,是这番模样。(有人可能会说这跟灾区有什么关系,是的不在灾区,但我说的是政府公帑的使用问题。)

6-6218.jpg
合川龙市中学部分住读生从开学至今只能睡地铺

7-171.jpg
木床横梁已经散架

8-8517.jpg

女生的床即将垮塌

9-3210.jpg
这些床已不能用了


作为一个公 民,你努力辛勤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你的钱有几个去处:
1是用到自己身上,通过市场购买产品和服务;
2是捐给你想帮助的人;
3是交给政府包括税收,捐钱给政 府让政府替你去花这个钱。

1的问题就不说了,我想说如果以后你碰到捐款事件,需要在2和3之间做选择,请你把招子放亮一点。请记住:

你自己就可以做好事,不用政府越俎代庖。不要让政府垄断做好事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