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猛博》上市发行(附数百“猛博”名单)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10/9/2009 7:22:45 PM 阅读294次


中国博客1.8亿,网络凝聚了势不可挡的人民力量。新书《中国猛博》的编者翟明磊,走访17位中国知名博主,由20多岁的曾金燕到70岁的沙叶新,他们有的只是小学毕业,有的则是博士级人马,但同样以文字燃起千万网民的共鸣。

自从连岳成功发动网民阻止政府兴建「二甲笨」工厂,博客在中国正式代表了一种禁之不尽的言论力量。对拥有电脑的新一代来说,韩寒、李小乖、钱烈宪 (取其音「前列线」)、长平、吴稼祥等点击率最高的博主都不会陌生。翟明磊说:「这本书只能在自由的香港出版,内地大部分人也是沉默的,但在编写这书时, 却从这些博客身上,找到中国以言论政的变革希望。」

《中國猛博》一書收錄了十七位的作者包括連岳,艾未未,韓寒,許志永,冉雲飛,老虎廟,李小乖,錢烈憲,羅永浩,長平,吳稼祥,楊恒均,沙 葉新,曾金燕,張鳴,王小峰及翟明磊。除了翟明磊外,長平,李小乖及吳稼祥等都到香港參加了現場的新書發佈會。吳稼祥表示:“這本書的名字叫《中國猛 博》,但你們記住一點,這本書並不咬人,它這麼兇猛是無害的兇猛,它猛表現在動的是深情,揭露的是真相,追求的是真理。”

參與現場會議的作者認為,即便當局想方設法控制互聯網上的言論,但只要眾志成城,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影響力,那麼社會的陰暗面便能 一點一滴地被揭露,世界也能逐漸被改變。與會者之一,在香港的資深媒體人程翔表示:“事實上我覺得,大陸朋友的努力有時候讓我自己感到很汗顏,因為我看到 香港這個自我約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點相比之下國內民眾這方面的努力,讓我們更加地感到敬佩。我希望我們香港也好,內地也好,大家共同攜手起來,把中國 推向更加文明進步的一個社會。”

《中國猛博》書中提到,民間博客這幾年的努力已經為中國大地上的言論自由打開了一個缺口。政府官員們開始害怕民間言論的力量,不得不在某些公共事務上作出讓步。這是一股新媒體時代的話語力量。正如此書首頁所敘:當年我沒攔住你,如今你也攔不住我!

《中国猛博》因一书因篇幅有限,暂时只能收集17位集结成册,尚有数百名被推荐的“猛博”名单置于本书后页”猛博导游“,如下:

《中国猛博》P442/猛博导游草根博客名单一:周曙光、胡戈、时昭、唐小昭、郭大虾、废话一筐、小铁锤子、阮一峰、王佩、陈二(双叶)、 河蟹上岸、肚破惊天、小刀周远、铁道线以西、2可器、姬十三、奶猪、李承鹏、萧锐、刘淼、张扬、GFW、Amoiist(郭宝锋)、中国特色。

《中国猛博》P442/猛博导游 草根博客名单二:王仲夏、qienkuen、lemoned、宋石南、饱醉豚、屠夫、范美忠、詹膑、狄马、阮永松、维舟、东东枪、张书记、李校来、醉葫芦、李根、潘采夫、斜江明、与G共舞。

《中国猛博》P442/猛博导游 维权律师法学专家博客名单:刘晓原、贺卫方、滕彪、萧瀚、夏霖、郭玉闪、楚望台、浦志强、李劲松。

《中国猛博》P442/猛博导游媒体记者、新闻界人士博客名单:梁文道、闾丘露薇、和菜头、安替、平客、反波、王克勤、杨海鹏、石扉客、老 六、土摩托、五月散人、黄章晋、三季稻、北风、令狐补充、吴柞来、笑蜀、周虎城、胡奋展、十年砍柴、赵牧、熊培云、陈晓卿、郭宇宽、鄢烈山、何三畏。

《中国猛博》P442/猛博导游 媒体记者、新闻界人士博客名单二:柴静、昝爱宗、郭建龙、张淑惠、刘县书、张翠容、钟良(大牛无形)、黄集伟、乐之论史、陈海、杨浪、南香红、胡舒立、孙春龙。

《中国猛博》P456/猛博导游学者名单:茅于轼、莫之许、崔卫平、袁伟时、程巢父、王怡、余世存、谢泳、吴思、邓正来、傅国涌、徐友渔、 张耀杰、夏业良、杨支柱、萧雪慧、张雪忠、摩罗空间、刘晓波、张博树、张祖桦、胡星斗、仲大军、时寒冰、周泽、艾晓明、唯色、王力雄、童大焕、秦晖、朱学 勤。

《中国猛博》P460/猛博导游 艺术家名单: 陈丹青、周云蓬、张发财、欧宁、莫非。

《中国猛博》P460/猛博导游 NGO博客名录:汪永晨、安猪、周易一生、泽仁平措、行动改变生存、愚公移炭、冯永锋、高耀洁、宋玉红。

《中国猛博》P460/猛博导游 维权者猛博名录:谭作人、胡佳、李新德、张星水、冯正虎、维权网、温克坚。

《中国猛博》P463/猛博导游 老外桥梁猛博名录:金玉米、全球之声、瑞贝卡、冯三七。

《中国猛博》P460/猛博导游 战斗集体猛博录:牛博网、爱枣报、反波、一五一十、香港独立媒体、德赛公园、草莓周刊、中文独立媒体文摘、天益网、雅典学园、民间、**天网、中文摄影杂志、译言、科学松树会、思维的乐趣、自曲新闻、掘图志、河蟹娱乐。

《中国猛博》P466/猛博导游 互联网专业猛博名单:毛向辉、洪波、王力昂、吕欣欣、冯大辉、白鸦、王鹏、苑明理、张一宁、月光博客、郭启睿、魏武挥、文心、车东、夏炎。

《中国猛博》在最后编辑时入选的香港、台湾猛博有:陈奉京、sidekick、聞.見.思.录、记忆回收筒、网络暴民、香港仔公园、小奥私陆,工头坚、凯洛、乔敬、vista等等(因名单最后确认较晚,第一版印刷时排版已迟,来不及印刷入册)。
 
[FONT=黑体][FONT=宋体]让我们举起博客火炬[/FONT],[/FONT]
[FONT=黑体] [FONT=宋体]照亮这个闷蛋充斥的世界[/FONT][/FONT]


[FONT=宋体]——————《中国猛博》出生记[/FONT]

[FONT=宋体] 翟明磊[/FONT]





[FONT=宋体]壹报主人按[/FONT]:
[FONT=宋体]让壹报读者久等了。[/FONT]
[FONT=宋体]我这半年认认真真编著了一本书《中国猛博》。也因此改变了自己。[/FONT]
[FONT=宋体]“向 上应无快活汉,心中自有欢喜事。”天下无道,是否归隐?海峡隔开同胞,功夫网也隔开了两个中国,墙内如同幼稚园的狂欢,墙外是义愤的声讨。谁能超越功夫 网?能否让心思澄明,能否创造新的语言?《中国猛博》让我看到了中国言论的变局,看到言论自由的义勇军,让我看到了快乐革命。编书前是我最困难与郁闷的日 子,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精神老面孔,书成,快乐,我看到希望。[/FONT]
[FONT=宋体]此 书从创意到最终出版近一年,我的合作者主编陈婉莹,钱钢先生是分别来自美国与中国的两个报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给了我信任与充分的支持,他们首先在众多的 公共博客中通过海量阅读确定了十七位博主。而我则读完了十七位博主几乎全部的博文(编稿前截止)。三个人的编辑部是最小的文字部队,却有[/FONT][FONT=宋体]豪华[/FONT][FONT=宋体]的阵容,陈婉莹:二十三年美国媒体经验,长江新闻学院院长,香港大学新闻传媒中心总监,一个创造者,一个孙悟空。钱钢:南方周末前常务副主编,创办《三联生活周刊》央视《新闻调查》,港大新闻与传媒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我更喜欢称他们为点火的人。[/FONT]

[FONT=宋体]钱钢先生对博客有一首小诗,我喜欢:[/FONT]

[FONT=楷体_GB2312]无垠。[/FONT]

[FONT=楷体_GB2312]长大的自由,没有人恩赐。[/FONT]
[FONT=楷体_GB2312]鱼儿要庆幸的是,[/FONT]
[FONT=楷体_GB2312]突然有了这样一片[/FONT]
[FONT=楷体_GB2312]神秘[/FONT][FONT=楷体_GB2312]幽远[/FONT]
[FONT=楷体_GB2312]和他一同长大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海[/FONT]

[FONT=宋体]喜欢这支文字部队从容不迫的速度,喜欢三个书生疑难相与析的严肃与镇定,喜欢采访十六位博主时灵魂的呼吸:与冉云飞一起喝酒,与艾未未一起听火车经过,与连岳在鼓浪屿闻花香,与罗永浩同骂[/FONT]SB[FONT=宋体], 与曾金燕偷偷“约会”,与韩寒讨来真面孔的照片,与张发财醉聊,与北风提灯上山,老虎庙烤羊肉串,和图党各自自言自语,听张鸣说少年时代的自杀,吴稼祥老 师的女体写作观,王小峰哼唱黄色信天游,杨恒均讲起与老公安厅长在美国看三级电视,沙叶新总有令人喷饭的笑话,遇刺不久的钱烈宪发出痛苦的笑声,郭大虾在 新书发布会上对港人说捍卫自由,否则小心香港警察也请你们喝茶!……因为我也是一个博客,一起希望吧,一起恐惧吧,一起骂娘吧,一起梦想吧,博客是性情媒 体,由性情达至道义才是真道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向他们寻求博客之道。[/FONT]
[FONT=宋体]他们倾其所有,使我找到了答案。[/FONT]
[FONT=宋体]直到我们相信这确是中国博客立场的书,第一本展示中国公共博客力量的书,虽然在香港这块自由的地方出版,但他的确越过了功夫墙。[/FONT]
[FONT=宋体]陈婉莹先生引用萨义德的话评介这些博客:[/FONT]

[FONT=楷体_GB2312]萨义德还说他们[/FONT][FONT=楷体_GB2312]在扮演这个角色是必须意识到其处境或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对抗(而不是制造)正统与教条,不能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其存在的理由就是特别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或罔置不顾的人们和议题。”[/FONT]
[FONT=楷体_GB2312]对本书的人物,这是最贴切的描述。[/FONT]

[FONT=宋体]出版前,十七位博主之一许志永被抓,我们抽取书中许志永一文在《明报》提前发表,为他呼救。[/FONT]
[FONT=宋体]新书发布前,老冉被划在了呼拉圈中不得出来,只有在香港太平山遥对喝酒,他们能阻止什么呢?他们阻止不了我们喝酒,阻止不了我们歌唱,阻止不了我们思想。[/FONT]
[FONT=宋体]近一半的博主被功夫了。前所未有的功夫啊。只是那些人不明白博客反对什么,以为世上的人都在反对某。[/FONT]
[FONT=宋体]某希望我们无力[/FONT],[FONT=宋体]希望我们愤怒[/FONT],[FONT=宋体]希望我们只会抱怨[/FONT],[FONT=宋体]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失去生活的乐趣,希望我们用他们的方式反对他们,最后变成他们。[/FONT]
[FONT=宋体]这就是连岳说的“我们就是体制”的本质。[/FONT]
[FONT=宋体]所以不用同归于尽,他们只是天气[/FONT],[FONT=宋体]重要的是重建道德文化与信仰的大地。[/FONT]

[FONT=宋体]有趣的是陈婉莹这位香港人,始终把“墙”[/FONT][FONT=宋体]读成“床”[/FONT][FONT=宋体],所以“功夫墙”成了“功夫床”,大家都笑话她,所以呢,启示是:建墙的人总是有害怕,而把墙看成床的博客们则始终全身心的快乐吧。[/FONT]
[FONT=宋体]博客反对的不仅是专制,他反对的是空洞的教条,沉闷的公共生活,以及一切制约个性与自由的主义,有趣对抗无趣,博客反对闷蛋。[/FONT]
[FONT=宋体]陈与钱两先生是点火者,十七位猛博是点火者,亲爱的博客们,你们又何尝不是呢?[/FONT]

[FONT=宋体]点火者举起了火炬,博客的火炬,让我们照亮这个闷蛋充斥的世界。[/FONT]



[FONT=宋体](壹报陆续会刊登《中国猛博》书中对十七位博主的前传与访谈。更精彩的博文选则因篇幅无法放下,我在前传中提及的文章尽量链接吧,书是香港天地书局出版,香港各书店,特别是天地书局有售。如果你去买一本,我会更快乐。)[/FONT]
 
《中国猛博》之二:


[FONT=黑体]连岳:PX英雄的柔与韧[/FONT]

公民行动中的博客策略


连岳,1970年出生,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现居厦门。
博客名:“连岳的第八大洲”
[FONT=仿宋_GB2312]连岳是中国著名的公共抗议PX散步事件中的言论英雄。平时,他是一个写作情色情感问答栏目的自由作家。有无数粉丝。当厦门遭遇污染的致命危险,他奋起用博客告知百姓传递真相。用博客指导并参与了这场和平与成功的民众抗议活动,获得最后胜利。[/FONT]
本博主卷入的事件

PX事件

[FONT=仿宋_GB2312]对二甲苯(PX)属低毒物质,易 燃有毒,属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108亿将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年产80万 吨对二甲苯(PX)化工厂。在港台这类项目一般要距离城市居住区70公里。中国一般为20公里。厦门PX项目距厦门市不足10公里,距鼓浪屿与市中心为7 公里。离最近的居民区1.5公里,特别是PX项目立项后,海沧区又逐步开发了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因此厦门PX项目引起厦门居民,特别是已在海沧区购房者普 遍不满,各方利益冲突因此而起。百名政协委员反对此项目。最终导致厦门居民走上街头抗议。[/FONT]

坐在鼓浪屿褚家花园,微风中传来芸草的清香。略显沉默的连岳谈起PX事件,顿时我回到了那个事件的惊涛骇浪中。
PX事件之前,连岳是一个情色心理问答专栏作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为两日报写时评。做善解人意的心灵鸡汤,女性崇拜者——则是公众对他的印象。
和所有厦门市民一样,一开始,连岳PX印象都来自厦门官方的报纸,PX被描述成利国利民的好事。2007年,政协 委员赵玉芬联合105个政协委员提出当年一号议案反对PX工程。赵玉芬教授来自台湾 ,从小就目睹民主政治。别人认为政协是花瓶,在她看来,管它三七二十一,政协就是议会。她甚至俏皮地说,没有联合108个委员是怕有造反嫌疑。
“盘活已有的政治资产,在体制内安全斗争。”连岳认为这是赵给他的启发。
从《中国经济时报》得知PX环境污染真相后。连岳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厦门人民这么办!》 ,这篇短短的文字揭起了PX抗争运动第一波。俏皮的连岳这次不是给情女痴男解爱,而是要为厦门100万市民对家乡环境的感情问题出谋划策。 [FONT=仿宋_GB2312](备注: [/FONT][FONT=仿宋_GB2312]《厦门人民这么办!》[/FONT][FONT=仿宋_GB2312]原文在博客上已经找不到了,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有备份)[/FONT]
在这一篇博文中,连岳呼吁传递真相:
[FONT=楷体_GB2312]“1、首先,你不要怕,议论全国政协的头号提案不是罪,你不会被抓的。
2、如果你有BLOG,上论坛,请转载这篇新闻:[/FONT][FONT=楷体_GB2312]《厦门百亿化工项目安危争议》[/FONT][FONT=楷体_GB2312];转载国内合法发行的报纸上的新闻也不是罪,你不会被抓的。
3、如果还是害怕,就在近期之内多跟你的朋友、家人、同事议论这件事——他们说不定全不知情。[/FONT]
[FONT=楷体_GB2312] ……[/FONT]
[FONT=楷体_GB2312]12、不需要你有太勇敢的举动,只要你让你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以后,厦门之死你就没有责任了。”[/FONT]
为什么写这样一篇文章,连岳认为 :
[FONT=楷体_GB2312]“面对封锁,我们没想那么远,第一步就是传递这个消息。但如何传递?必须使用大家都认为安全的方式,这是我的心理反射,也是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人,总是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牺牲只能是自我选项,不能对别人提出要求。一个行动,还要细分步骤,人们才容易参与。”[/FONT]
博文引起很大反响,政府禁止公务员上连岳博客,并在办公室进行技术封锁,但当时不少官员与公务员回家第一件事是急急打开电脑看“连岳的第八大洲”。
连岳利用博客吸引力,连续发文并转贴海沧区居民博客与论坛的内容。一个个居民律师、教授,在连岳博客上亮相,让读者看到污染活生生的危害。此时厦门已连续两年空气质量从优变良,花园城市市民对环境破坏反感已到了心理极限。
连岳电话被监听,从事件一开始连岳就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这是为了降低风险。甚至赵玉芬教授也是运动胜利后才第一次与连岳见面。
连岳所有的呼吁与反应都写在博客上。人们与连岳的互动,更符合时评家笑蜀所描述的心动原则:不进行私下串联,靠网络心意互动。
然而,“连岳是煽风点火的人”——已成政府的共识。
尽管连岳曾做过检查官,在厦门政府中有不少为之传信的朋友,但一种深深恐惧仍会涌上心头。
“大散步”(厦门人民抗议PX事件的特别游行方式)发生的前几天,形势最为紧张。2007年5月28日,警察在居委会带领下,打电话要求连岳开门谈话,百米外的铁大门已嘎嘎作响,连岳拒绝,说:“警察也不是来了就一定得开门的,大家手头都有事情要做,是吧?”
连岳迅速将这个事写在博客上。
这几天谣言纷传,连岳夫人(她是律师)在公安局办事,都听到有警员在议论:“连岳肯定要被抓。”“哪里,他已经被抓了。”
风声是否故意放出?是政府一种变相威胁?不管如何——连岳继续。
连岳感动的是,一位公安局朋友冒着风险,甚至专门开了一个宾馆房间,让连岳躲一躲。连岳拒绝:该来的总会来,这样没用。
6月1日,通过手机、电脑、博客而集结的厦门市民1万人大散步,他们无组织有纪律,不仅没有留下一点垃圾,而且按 约定,经过学校、医院不喊口号。所有的诉求与口号不跑题——只谈PX。厦门市民公共素质之高是有原因的——长年厦门市民竖起天线就可收到台湾电视节目,无 形中对议会政治、游行抗议并不陌生。
博客北风与令狐补充用手机短信现场报道。
而正式媒体记者大多认为此事不可能发出来。不料,6月1日,中宣部没下禁令,大批媒体记者又赶往厦门。
6月1日万人大散步后,连岳被认为是组织者之一。
危险一触即发。
这时,厦门市政府高层传出了两句话:“这个项目(PX)一定要上,这对夫妻(连岳)一定要抓!”听到这个消息瞬间,连岳的恐惧感突然消失——既然坐牢已是定局,剩下的只是应对。
连岳和妻子连夜商量,无非是三个方案,1,连岳被抓,怎么办。2,妻子被抓,怎么办。3,两人同时被抓怎么办?
那个不平静的晚上,连岳夫妇的心是宁静的。
厦门市民预期大散步会逼迫政府立即停止PX项目。
这么大的“散步”之后,厦门政府没有任何让步,厦门百姓信心跌到了最低谷。
没有经验的厦门政府甚至模仿处理八九学潮的模式,在社论中警告抗议者“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被境内外反动势力利用。公安迅速在街头贴满敦促散步组织者自首通辑告示,并以扰乱公共秩序抓捕了一位“组织者”。一时全城杀气腾腾。
有趣的插曲:一位十五岁小姑娘在网吧贴出警察抓捕组织者消息,被抓进警局,坚持自己没做错什么,毕竟年少,继而放声大哭,警察忙安慰:“历史会证明你是对的。”人心向背可知。
如何重拾百姓信心?连岳认为“空窗期”是正常的,一个事件不可能占据生活的全部。连岳一方面仍不断转贴出国内外媒 体报道的PX新闻,给厦门人鼓劲。连还在博客发表了给《厦门日报》记者的一份回信,要求官方记者不说假话。互相言论攻防中,连岳惊奇查出,博客评论中坚持 骂连岳的枪手IP地址竟是福建省厦门市环保局。
连岳此时博客策略是“坚持,但小心”。这时发表的博文均是报刊发了之后再转博的。以增加安全系数,经得起查处。言语更平和,“政府过激,但百姓仍要目的明确,PX是我们唯一的争取目标,不会因政府社论而言论走火。”
“这首先是保护我自己安全的方法。”连岳认为“自己情绪平复,是有利于我的选择,也有利于大家,别人的感受也一样。生活正常运转。我们都是正常人。”
空窗期,双方都在观望,也都在权衡得失。连岳听到了很多内幕消息——“中国人似乎热衷于阴谋理论,不少人甚至是不 错的知识分子都会跟你说:没用的,因为上层是如何如何运作的,谁又是谁的派系。许多人会中这个毒,无形中帮了倒忙,对行动力打击非常巨大。”连岳从不在博 客上登出这种消息,也不加剧双方的对峙。——“我们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完成所有努力。也必须明白, 决定上不上,还是政府的事。”
环评报告公示后,连岳与妻子分两天都参加了公示讨论。不管有没有用,连岳在博客中呼吁市民积极参与,并连续公布讨论的内容。其实双方此时都不知道未来会是如何。但十个月中,连岳与抗议者们每一步都没有放弃,将体制内的机会全部用尽。
与官方舆论攻防战仍在进行。当地媒体社论指出,市民要小心被海沧地区有些人利用,这些人因为在海沧区有房产与利益 才会如此反对PX项目。这篇社论很有震摄力,似乎抗议者们变得不那么高尚。连岳博客中指出,虽然抗议的骨干们在海沧都无地产,但反过来说,追求个人利益是 正常的诉求,每个人都会对离自己利益相近的事更关心,同安区为什么会较少居民参与环评讨论,因为远离海沧。——连岳的文章稳住了抗议者的心理阵脚。
厦门政府一度想试行网络实名制,以控制PX言论,连岳评论——“洋洋得意地自取其辱”。
1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基调是这个项目受到民众质疑。连岳与抗议者明白,政府在找台阶了。反PX已初战告捷。
这时在主流报纸上出现了表扬厦门政府倾听民意、科学决策的文章,不少抗议者不屑一顾,认为政府放弃PX是被迫的,这是在擦脂抹粉。连岳却不这么看,他仍在博客上赞美市政府的明智,也用了科学决策等话语。
[FONT=楷体_GB2312]“适当地赞美是需要的,不能让对手一无所有。在谈判中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有后退的通道,如果没有,妥协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给政府下台阶促成转变。我们的目标不是空洞的东西,只要目的达到,如果政府在这个事情上得分,不是更好吗。”[/FONT]
[FONT=楷体_GB2312]“其实PX博客的策略,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内心的反观,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肯定不喜欢,你想安全,别人也会需要安全,我的心理问答更多的是我内心体验。”[/FONT]
博客是一场智慧秀,也是心理战,把握读者的心理势态,亲和地分析,博客能真正在集体行动中发挥作用。
如今,PX英雄连岳仍在他博客刊发不少情色心理问答,不过他将更关注环保抗争。他认为中国环保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可是正常的政治决策机制因利益束手无策,要靠草根力量的维护。否则靠政府指令,没有好转可能。
环保维权将是中国公民行动的突破口,因为污染伤害的是所有人健康,而得利的只是与工程相关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大部 分政府官员没有好处反而要背黑锅。所以大势可为——在环境问题上,民间与决策者容易达成一致,找到最大公约数。而中央政府倾向于民众行动帮他监督地方政 府,故在其中,乐于观察。因此环保维权可能是博客们最易突破的网络行动。
夕阳下,功夫茶醉,一时无语,我们在沉思。海风中,连岳微笑,清新的厦门没有死去,而抗议英雄们没有受伤,博客却已崛起。我们都赢了。
[FONT=仿宋_GB2312]连岳告诉你锦囊妙计[/FONT]

* 在门户网站开一个博
[FONT=仿宋_GB2312]我以前是反对在新浪开博的,因为 删得厉害,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开一个。为什么呢,因为能提高你的搜索排名,我的独立域名每天2万人,而新浪的地址只有2、3千人。但因为是门户网,网页值 高,所以搜索排名还在前。删贴?不怕。我五个地址同时更新,我不会对自己审查,如果新浪删了,我就在新浪上做转链接,新浪读者可转到我另外的博客地址上。[/FONT]
[FONT=仿宋_GB2312]牛博上读者比较认同你的理念,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弱,而反对的声音对博客写作者有好处。所以我在新浪开博。[/FONT]
*在网络中禁令是行不通的。
[FONT=仿宋_GB2312]在网络中,你不可能真正删除一个东西。你删了我的贴,但网络上仍有镜相,别人的阅览器[/FONT]
[FONT=仿宋_GB2312]中也会留存。在网络上,发表过就一定存在,这在传统媒体是没法做到的。这也是博客为何能突破新闻封锁。[/FONT]
*记住互动
[FONT=仿宋_GB2312]博客最大的特点是独立的。博客的新闻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互动的。博客流量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博客中留言的评论质量越高,数量越大,越能增加博客的价值。[/FONT]
[FONT=仿宋_GB2312]每个博客潜意识都希望有人看自己的博客。[/FONT]
*格言体写作
[FONT=仿宋_GB2312]博客的语言完全与书面语是不同的,首先是不能长篇大论,必须迅速得出结论,不能复杂地逻辑。3千字以上,别人就要很有耐心了,才能从头读到尾。[/FONT]
[FONT=仿宋_GB2312]博客更象格言体写作。写作者必须“让最短的话走得更远一点。”要注意每一句话的流传性。[/FONT]
*每天更新
[FONT=仿宋_GB2312]经营好一个博客并不难,花时间认真更新博客,我每天更新一到二篇。[/FONT]
[FONT=仿宋_GB2312]适当作链接,流量就带过来了。[/FONT]
统 计

[FONT=仿宋_GB2312]2005年开始写博客。 最受欢迎的文章,《我们都是体制》,讲毒奶粉事件,在牛博点击数为7万。[/FONT]
[FONT=仿宋_GB2312]独立域名博客“连岳的第八大洲”累积点击量20273974(截至2009年6月14日11点45分)。[/FONT]
[FONT=仿宋_GB2312]网易博客总访量470756(截至2009年5月3日)[/FONT]
[FONT=仿宋_GB2312]腾讯博客历史浏览量6926833(截至2009年6月15日)[/FONT]
连岳博客网址

http://www.lianyue.net/ (“连岳的第八大洲”)
http://rosu.blog.163.com (“连岳的第八大洲”,网易)
http://622006639.qzone.qq.com/ (“连岳——腾讯博客”)
http://twitter.com/lianyue (微博客)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lianyue/ (“连岳的第八大洲”,牛博网)
 
《中国猛博》之三:
[FONT=黑体]艾未未:如入无人之境[/FONT]

[FONT=宋体]用博客雕塑社会的行为艺术[/FONT]

翟明磊​
wps_clip_image40.png
艾未未,1957年出生。艺术家。现居北京。
博客名:艾未未​
[FONT=仿宋_GB2312]艾 未未以其艺术家特有的直率与超脱,成为公共门户网站中言论最大胆的博客。西方称其为用数码雕塑社会的艺术家。他参与奥运场馆鸟巢设计,但拒绝参加奥运会仪 式,称之为“虚假的微笑”。2007年杨佳案中,艾连发60篇博文,质疑司法不公。杨佳死后,每天点起一枝蜡烛,意为驱除黑暗。2008年12月,艾未未 深入汶川地震灾区,调查死亡学生名单,受到警方多次阻挠。公布在网上的死亡名单遭到网管疯狂删除,被删一百多贴。因其言论大胆,2009年5月28日他的 三个门户网站博客统统被封。[/FONT]
[FONT=仿宋_GB2312]2009年 3月17日,我和艾未未在他的草场地仓库晒太阳。[/FONT]
[FONT=仿宋_GB2312] 有一个博客圈流传的笑话:艾未未刚开博客,被删了几个贴,他就让助手给新浪的人打电话,约他们出来。助手问约出来干嘛。艾未未说:打一顿。[/FONT]
[FONT=仿宋_GB2312] “当然没有这个事。”艾胡子笑了。[/FONT]
问:“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贴不被删吗?”
艾:“我一开始故意写得猛一点,人家婉转说的,我直接说了。我也想试试他们重视到什么程度,很快发现,根本没有人管你。”
后来,新浪网络管理的人找到我说,我们有很大的麻烦,外面的压力很大,希望你能自已拿下去几篇。他们说得很客气。我就回答他们:“我开博客,就是为了言论 的不受审查。这是我开博客的动机,你让我去掉,是有悖我基本原则的。所以你可以关掉我的博客。是你们主动让我开名人博客嘛。那么,你关掉就完了,一了百了 的事,你让我自己来做这种类型的配合是不可能的。”
“他们知道我这种态度,反映给领导。再没有给我回话,也再没有删了。我的文章在博客里也算最猛的了,一向不掩盖自己观点。奥运也好,西藏也好,直抒已见。 大家回避,我一个人说也不算什么,因为蹦不起来什么。后来呢,事态比较严重。好多记者问我,为什么不删,好多言论过界太多。有一个人与新浪认识,吃饭时 问,对艾老师为什么不处理。新浪说他是我们的VIP,我们不能碰他的。我也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别人说‘他是美国护照’,我敢把护照贴在门上,我是中国 护照。别人说‘是政府故意开的窗户啊’。——因为社会不开放,什么猜测都有。这都很正常,不管怎么样,他满足了我一个表达的愿望,这个愿望对我来说很重 要。我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民主民众、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这会不会给你一个虚假的幻觉?因为新浪是删贴最多的一个网站,我的朋友经验,十个被删七个都有过。
艾:我也被删过,我写了,贴被删了,因为新浪说不删的,那就是另一只手干的。网友发现就会告诉我,哪篇哪篇没有了。我发现删贴立即就贴回去,贴回去就不删 了。我是在新浪抨击最猛烈、但保存也最完整的博客。他们现在采取了一个措施,非常有意思。他们把评论关闭了,又不全部关闭。我的评论历来是百分之十,1万 人看,就有1000个评论。他们把评论控制了。他们说要经过博主的同意才能发,但我没有这个问题啊。我问新浪,新浪说是技术控制,只有几个人做了技术控 制。我一个贴子,一般看的在1万个人。1万人转贴很厉害,愿意看的人都看到了。
我05年到现在,已经写了2500个贴,在新浪是贴子最多的博客,分数是1090多,博客前三名,韩寒、徐静蕾等三个人积分才和我一样多,这个积分是根据 你的发贴频率算的,我每天都发,积分就很好,三年当中,我发了2500个贴,就是平均每天是2.5篇。量是很大的。有20篇被删,放回去都没有问题,没有 一篇不存在在上面的。
29c4d9ca995b.jpg

[FONT=仿宋_GB2312]艾未未在美国呆了12年,回国后的6年非常不得意,他自认为什么事都没干成,做了几本艺术黑皮书,白皮书,灰皮书,也陷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FONT]
[FONT=仿宋_GB2312] 真正给艾未未带来运气的是他置下了北京五环外草场地,花了一下午完成设计图,按自己的意思盖起工作室和家。从此艾未未大部分时间呆在草场地仓库,他既不参 加文化讨论会,也不参加开幕式,业余时间从不卡拉OK,甚至三里屯酒巴,也是3年前去过一次。艾继续自己的孤独生活方式,但是人们也看出了艾未未在建筑上 的天份。从此艾未未参与了许多建筑的工程。与开发商、建筑商、政府的交道,使艾未未真正认识社会,了解了土地与房产开发内幕,“也认识到什么是世界上最大 的犯罪”。[/FONT]
[FONT=仿宋_GB2312] 一开始建博客,差不多和草场地仓库是同时的,博客是艾未未精神的家。“家”里什么都有,艾未未喜欢给人剃头,上面就有许多男男女女被艾大爷修理的怪头型, 比如正方块的发型,再如艾大爷给别人戴个帽子,沿帽沿就剃上一圈……艾未未还有艺术家的怪癖,比如组织大家比赛用鼻子吃面条……看艾未未的博客很轻松—— 每天如何与别人吹牛,又去了什么地方搞艺术。艾未未认为自己的博客:“就是让一个很陌生的人在一个很偏远的农村,根本没有机会进城,看还有另外的一个SB 在网上搞这个东西,真好玩。一会到哪去了、又到那儿去了,说话还蛮生动的。”[/FONT]
[FONT=仿宋_GB2312] 弟弟艾丹评介艾未未内心中还是个孩子。艾未未一语点破:孩子天性就是没有教养。[/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的博客带给读者艺术惊奇,也带来了天真的释放。[/FONT]
[FONT=仿宋_GB2312] 真正让艾未未认识网络的力量,是他带着一千人去德国参加“童话”展。这是世界著名的巴塞尔文献艺术展。艾未未在网上征集了一千人,当时有三千人报名,只要 他们回答了艾未未一百个问题,就有可能被挑出来去德国。最后艾未未带着一千个中国人,其中有山区的农民,各种奇怪职业的人浩浩荡荡去了德国。[/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第一次意识到博客有不同寻常的速度与效率。[/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真正的转折是奥运。这是一次偶然。奥运前一年,有国外记者问这位鸟巢设计的参与者对奥运的态度,艾未未随口说:我不会参加奥运会。其实这是非常个人 的回答,因为艺术家艾未未讨厌一切国家庆典。于是英国卫报就登出《奥运鸟巢设计者杯葛奥运》。这下就成为全世界媒体炒作的新闻。“我说没兴趣,他们做不 好,我没有政治化地去说这话,这只是我个人的态度。我杯葛也没错,我太英明了——把民工赶出去、小店关门、不给门票、假宣传、假唱、假脚印全出来了,还是 一个老系统支撑一个新的文化事件。是不可能的。一败涂地。”[/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在博客上登了出来,一瞬间,艾未未成了在中国公众视野中唯一一个对奥运持不同意见的本国名人。[/FONT]
[FONT=仿宋_GB2312] 国际上给艾未未的许多定义,艾未未并不认同,但有一条除外,西方艺术圈称艾未未是用数字化进行社会雕塑。[/FONT]
[FONT=仿宋_GB2312] 五十多岁的艾未未对自己要雕塑的胚子非常清楚。[/FONT]


艾:“我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政府存在的国家。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认为。没有一个体制愿意承担责任的,没有相关责任人,就是没有人。只有在这个社会才 可能这样。这是一个党做了决定,任何一级党委做了决定,就是找不到责任人。任何一级党委做了决定就是党的一部分。即使做错了,也没有人承认。所以所有人都 不做出任何决定来,这样是有悖原则的。由于这种原则确定了中国社会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体制内部把这个消耗掉,一个政策下来,就有无 数个人等着,都是某些人的利好消息,因为人性的自利,导致自我耗尽,体制内的人就象掉在屎中一样,挣扎着别让自己淹下去,没有时间考虑别的问题。现在非常 被动。尤其权力与利益结合得太紧了。对权力放弃不太可能,取得权力付出巨大的成本,希望在里面获得回报,整个体制是以这样的结构来维系。挺麻烦的。”
“你相信这个政府是有弊病的,很多空档的,否则他是无弊病的,既然他有很多空档的,你花拳绣脚干什么,很多地方是可以长驱直入的。很多文人旧的方式不好, 他在旧系统,他的批判方式也在旧系统中。不好,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把网络用好。过去一二年,我曾非常焦虑,这个网络,这么好东西,在这儿,你就拿不 起来。我在这儿一放消息,全世界都知道。这是2005年的心态。后来我逐渐会写作,会打字了。你原有的想象力不够了,因为这个资源太大。博客是人类从猴子 跳下树来,最好的一个桃子。白给的,全民吃吃不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问:这个媒介有什么特征呢?
艾:以前是别人嚼过桃子,告诉你味道。你看着桃核想桃树是什么样的。现在是桃子还没有落地,就被网民吃个光——太好了。免费的,没有速度距离的,这必然给 世界带来巨大变化,博客巨大作用,还没有真正开始呢。人类对网络理解还是很幼稚的。这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就是交易的成本与速度造成的。成本降低,速度加 快,使数字成为一个无限涵量的东西,脱离了伦理的轨道。另一面速度是伦理的一部分。我们谈的伦理道德说到底是效率问题。有了网络后效率完全不同,其实民主 社会也是效率问题,不是政治理想。为某种政治奋斗,其本质就是交易成本,谁承担的问题。 我是完全新一代政治思想。
而博客作为艺术是有自己特征的。艾未未认为:
“ 博客其实是你的所有方面的交汇点。 表达交流的可能性被强化了。你的很多方面立体嫁接在整个博客上,别人通过你这个博客看到了很多面。信号感强烈,可以影响你所附带的信息。别人通过阅读你在 想什么事,做什么事,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建筑师,一个有个性的人、敢于评论的人、奥运场馆设计者、艾青的儿子,整个信息汇集到一点,很容易一下子被 认同。然后这个信号又被放射出去。”
问: 或多或少博客都是一种自恋精神。
艾:当然了,你面对电脑屏幕,就象你面对死亡一样去讲话。你是想象世界存在。你通过别人的点击知道世界的存在。如果你的博客,一个点击没有,一个回贴没 有,那么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写博客的。如果象写日记一样,你就不会做出这么大的表演性的、表现性的演示性行动。他是一个交流,交流与表达是人的一个特征。交 流可能性增强后,是人对人交流频率加快了。
问:我觉得博客艺术是多种艺术类型的整合,既有明星崇拜,粉丝俱乐部,也有行动艺术,表演艺术的特征。
艾:你是个行为者,是个思考者,你要敢于带领人进入无人之境。
因为事态往哪边发展你不清楚,某些方面,你很坚定,某些方面,你需要很敏感。无论怎么样,大家检验所有事情都有一个特征:行为本身是感人的,真诚本身是感人的。
你可以走很远,你根本无法找到回去的路,走到没有人愿意跟你走那么远,你可以走到别人都不相信你走得那么远。可以非常纵情,真正发泄的一个渠道。
艾未未开始用每天平均2.5篇博客(旅行时也不放弃发贴),进行社会雕塑。这是难以想象漫长的雕塑,每天“二刀”的频率,艾未未想雕出什么呢?
作为博客艺术家的艾未未是认真的。
而且有一批工作者团队来共同完成。
艾:“杨佳事件是我正常的反应,第一天杀了人,第三天说是一个孤僻的人,说是单身母亲养大的。我说CAO,别来这一套,孤僻的人跟杀人有什么关系。我立刻 知道这里面有问题,我连珠炮式地出来六十多篇文章。这个事件,我通过网络确实把他推到一个关键位置。杨佳案一审出来,我们都派观察员去的。我们不是随便做 的。杨佳案我们是跟到底的,纪录片都拍了的。我们有自己工作人员在现场。我们在开庭第一天、第二天接连把庭审文字整出来放到网上,否则,这些纪录都没有 了。我们进入旁听时记下来,我们是早上六点等着买票进法庭。我们拍纪录片,是等在监狱门口,警车出来,我们是跟着警车去的。早上四点钟就等着监狱门口。我 做艺术的,对这些事是很严谨的,不能够马虎。比如我做学生死亡名单调查,就在现场一直做调查。人家看你的水平质量,就知道了。”
艾作为博客雕塑家,很敬业,但他更清楚博客与行动的关联。
艾:光做评论,会很快枯竭。那些话颠来倒去就几句。如果没有从网络中组织信息,产生新的语言方式,博客不成为博客。这种自我生成新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是网 络自己作为魔鬼,渴求的表现力。而大多数传统的写作人不适合在这上面。他们并不懂这个事情。博客要求新的表现力。一篇篇文章往上贴,这是用旧的方式利用网 络。最近我很高兴,我又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式,比如我最近给所有四川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打电话询问,把录音放上去,这种方式很好。有时作者要说自己的话, 说来说去,都是些常识,有什么意思,多无聊。
问:我觉得你骂人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一个人骂人,内心是很焦虑的,有过激的东西。你的文字有一种非常大的平静,这种平静是因为你其它国家都看过,明白世界是怎么回事,对世界一个角落的中国现状,有一些大气的感受。
艾:第一,我不是搞政治,第二,我不是学者,第三,我确实见过了世界上好多社会状态。加上我五十多岁了,我经过了我父亲的经历,家庭的经历,我觉得我对他 们的判断八九不离十,我可以很肯定,对我说的话,我在网络上也要负责任。你要尊重你的敌人嘛。或者我们不用敌人的字眼,而说对立面。当然中国所谓政治改 革,是让人很郁闷、焦虑的事,一直在回避不可能回避的东西。看人家下棋都看会了。你在旁边看,走一大SB棋,有什么劲啊。
回过头来,博客的事也多,一路写下来跟打架似的。有时打群架,有时一个人打,没法一个风格。我拷,有时呼呼拉拉的,就没弄清,石头就弄出去。这一拳一脚, 弄得准不准啊,还真很难说。 我想还是与时俱进,该说该做实在的事情,死亡学生名单调查就是这样一件事。
艾坐在仓库中,却俨然一世界名人,光采访期间,访问的老外就有三四群,艾未未对我开玩笑:下次要雇个人坐着专门采访自己,这样临时来访的人看到,逗留的时间可以短一点。
问:你的多元化是不是对你也是一种客观的保护?
艾:很多人也这么说,你参与的面非常多,在国际上很有名,使人家无法碰你。但是,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啊。我一直认为,人要有一个完整的生活,这完整的生活包 括你的政治态度,但不全是政治态度,我不相信有职业政治家这种说法。要不然,我就疯了,我也是蛮激烈。有时真让人很崩溃的。尤其是杨佳的事,呕心沥血,当 我们整理很多资料时,列出每一条是谁说的,你不做,没有人做的。中国很奇怪的,这样的研究没有人做的,大家可以一直表示愤慨,但大家不会说,把名单找到, 找捐款。这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一个不民主的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承担责任,无论是伦理上的义务,还是道德上、实际工作上的,从公民到国家领导 人,全是从这里逃脱。所以生活变成很简单的物质快感。
[FONT=仿宋_GB2312] 用自己的负责任行动把这个社会雕塑成一个负责任的社会,这是艾未未社会雕塑的真义。但是另一方面,艾未未的博客社会雕塑给公众带来娱乐与轻松一面,他对社会的抨击释放读者淋漓尽致的快感,他对四川地震死亡学生的调查,更象是一种行动艺术。[/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一方面是个玩世不恭的人,他的工作室叫Fake(意为假货)工作室,大院墙上贴着不锈钢大字FUCK,工作室里一座蒙面强盗与农妇FUCK的雕塑放在醒目的位置。真难想象他的男男女女员工天天面对,是何感想。[/FONT]
[FONT=仿宋_GB2312] 然而在他的院子里的石台上又放着汶川校舍压死的学生的几个书包。[/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作为艺术家的一面是疯狂,另一面却是放松。[/FONT]

问:有时放松状态很重要。
艾:太重要了,这是善待你的生命。来一趟不容易。哪个人都一样。对对手放松,大家也尊重你,自己搞得自己紧张,没必要,这还是世界观的问题。
问:你对博客未来是个什么想法,命运会是如何的呢?
艾:做得非常不好。觉得焦虑。没有把其它方面很好地揉成一块。这博客本身要在生活中占一个比例,你不能让他太夸张。不能认为你权力很大,你自由很大,这时 你失去了一个比例感。对不对,你肯定损失很多,你不知道。就象呼吸一样,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呼吸,你每时每刻在呼吸。你非要见到人就喘粗气,你不是自找麻 烦。最好博客象每个人的呼吸一样。别气喘吁吁,光会喊两声。
问:你们团队最近在做死亡学生的名单,引起关注,这场行为艺术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艾:我们直接公布在网上。博客在国外什么都不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体制下,博客成了推动民主法制,最重要的一个平台,而且成了教育民众,实践权利的训练营,将来人们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真正是一个走向民主运动,公民社会的第一站。
博客给社会带来的启蒙比八十年代启蒙要好多了,八十年代的启蒙是贩来品,没整明白自己在说什么,民主是需要花很多鲜血与成本的,而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东 西,长期的民主教育,这种反复的博弈是他(民主)在母腹怀胎的过程,是不可缩短的。八十年代末是怀胎二个月流产了。根本什么都不是,而且后继期会很长。八 十年代末唯一做到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政府还是可以镇压的。政府竟然可以开坦克干这种事,这个事被封锁得很好。年轻人不知道还有这件事。
我作为艺术家,是有政治理想的,以前不知道如何抓住着力点,但博客让我找到了。
问:国内往往是每个人放弃责任时,希望出来一二个英雄。
艾:这和古希腊一样。公众希望英雄出现,但希望他人完成这个风险。
我也一样是人,这是宿命。你是个人,你就带着你的缺点与短见,这是必然的,我并不认为我比别人聪明。你没遇到这个事,没在这个位置上,没有深入其境,当然会说很聪明的话,而我必需在自己位置上说自己的话。
问: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博客被关掉的可能。
艾:我随时都在想,好多文章,随时都觉得这是最后一篇。
问:这种想法,会不会让你变得不是很平常心态?
艾:会让我觉得,明天你在什么地方,明天肯定有别的事情要做。好多事等着我去做,只有井会枯竭,水不会没有的,只是河还是湖的问题。你要相信,你的生命还是有热量,还是有动力,还是有行为可能的,博客只是一个奢侈品,没有这个奢侈品,这一切还都在。
人们对危险的认识,特别是对后极权社会的危险的认识上,生命的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坐标。杨佳案上有多少高官插手,大家都很绝望,但许多许多生命获得了 尊严,效率是极大的。躲猫猫,不是网民你一言,我一语,怎么让全国的监狱现在整顿。对吧?人如果对这些生命的基本价值都怀疑,都没有触动,咱们就不在一个 平台上说话。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问:财经视觉杂志访问过你,我印象深刻的一点,他问你艾未未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回答:艾未未是个苟延残喘的,离死亡那头比较近的人。这含义非常深。
(这时一列火车从艾未未仓库的门前铁轨开过。)
艾:当世界诱惑更大,我们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时,实际是生命在迅速消失的一个时刻。只是我们不知不觉时间会过得非常快。就象这辆火车,他声音消失了。在今天,你存在,别人听到了,听不到了,下辆车来了。
(补记,2009年4月10日至11日上午,艾未未博客不删贴的神话破灭,新浪的网管连续工作二十五个小时一口气删掉艾未未102个贴,这102个贴全部是公布的学生死亡名单与公民调查日记。)
( 又补记,2009年5月28日晚十点,又一个神话被打破了,艾未未新浪、搜狐等三个博客同时被封。
再记:艾未未因欲出庭为谭作人做证,被成都警察殴打,老艾将过程制作成《老妈蹄花》,下载网址
[FONT=仿宋_GB2312]艾未未告诉你锦囊妙计[/FONT]

* 你可以和网站博弈

[FONT=仿宋_GB2312] 我与新浪没有任何接触,帮我开网站的人,不知道是谁。最早的一个叫小涛的小伙子,调到别的网站去了。这个年轻人曾经给我写过一个短信,说“艾老师,你的博 客和你的责任感,我们非常敬重的,我们为此努力。”这个人非常好,没见过面,可以看出是有社会理想的人。他们一开始放过几篇在首页上推荐。很少,以后再也 没有。不仅不主动推荐,而且用中文搜不到我的名字。压力很大了,层层传递到最后,到什么程度,在新浪,用中文搜我的名字搜不到,名人博客名单里面没有我。 只有你用字母检索,才会有。新浪在技术上做了很大努力。把评论关掉了,他们就会认为你没有什么影响了。总量点击率刚超过1000万。韩寒第一,我排名 300多。但是只要我能发贴,有这个自由,就行。[/FONT]
[FONT=仿宋_GB2312] (问: 这里面有一个博弈关系的。因为新浪不付广告费,对他来说是一个本钱少的交易。名博不在上面开,是个很大的损失,从成本来考虑,他也要保住这样的东西,于是和上级有怎样的方案,来做妥协。)[/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我都是没有兴趣知道,我只要公平,和所有人一样显现在页面,他现在把我评论关了,是不太公平的做法。[/FONT]
*统计

[FONT=仿宋_GB2312]2005年,新浪开设艾未未博客。截止2009年3月,已发2500个贴。被关闭前的累积点击量12070000。[/FONT]
[FONT=仿宋_GB2312]2009年5月28日晚10点,艾未未[/FONT][FONT=仿宋_GB2312]新浪[/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搜狐[/FONT][FONT=仿宋_GB2312],[/FONT][FONT=仿宋_GB2312]网易[/FONT][FONT=仿宋_GB2312]三个博客全部被关闭。[/FONT]
[FONT=仿宋_GB2312]艾未未博客地址:[/FONT][FONT=仿宋_GB2312]http://blog.sina.com.cn/aiweiwei[/FONT][FONT=仿宋_GB2312](已关)[/FONT]
[FONT=仿宋_GB2312]http://www.bullogger.com/blogs/aiww[/FONT]
[FONT=仿宋_GB2312]http://blog.aiweiwei.com/[/FONT]
[FONT=仿宋_GB2312]本博主卷入的两个事件[/FONT]

[FONT=仿宋_GB2312]杨佳袭警案[/FONT]

[FONT=仿宋_GB2312] 2007年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手持剔骨刀、锤子、喷雾器、燃烧瓶等工具,闯入上海市闸北公安分局,杀死七名警察,致伤五名警察。成为1949年以来上 海最严重的袭警事件。也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袭警血案。后查明,杨佳曾在上海旅行期间被上海闸北公安局警察查扣自行车,并受到殴打。杨佳案进入司法程序 后,杨佳母亲突然失踪(后证实被关进疯人院),加之司法程序疑点频出、犯罪嫌疑人杨佳精神病鉴定过程受到质疑,此案被公众指责警方滥用暴力、司法不公,引 起社会广泛关注。经人民法院非公开审理,杨佳故意杀人罪名成立并处死刑。艾未未组织工作团队,全程跟踪拍摄庭审过程。 [/FONT]
[FONT=仿宋_GB2312]川震校舍倒塌事件[/FONT]

[FONT=仿宋_GB231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八级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时间。因校舍倒塌,大批学生死亡。据官方通报,重灾区4675学校受损,3339所学校需要重建。 全四川13768所学校受损,11687所学校需要重建。死亡学生的家长、救援人员、与部分官员发现,坍塌校舍周围普通建筑甚至二十多年的旧楼房都未见坍 塌。有关校舍的质量问题受到舆论强烈关注。国家地震局工程师郭迅博士指出,北川只有两座校舍符合国家建筑规定。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学院副院长周锦添指出,绵 竹富新第二小学与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建筑架构如同积木,只有屋顶横梁有少量钢筋,水泥含量少,毫无抗震能力。 [/FONT]
[FONT=仿宋_GB2312] 艾未未发起拒绝遗忘活动,从2008年12月开始,艾未未进行查找死亡学生名单的公民调查。2009年5月7日,官方公布学生死亡人数为5335名。但四川各级政府拒绝承认校舍有质量问题。[/FONT]
*本文首发《中国猛博》,内容版权归香港天地出版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