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心把孩子放在国内的家长们看看这个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wiki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wiki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2-01-16
消息
6,037
荣誉分数
216
声望点数
0
纪录片:留守岁月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o0Vx6rSLk[/media]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LHHm7am2Q[/media]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SNTz24Pahnw[/media]
 
UNICEF Awarded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Documentary

"They have parents, but they live very lonely lives. They eat alone, they play alone."

Producer: Catherine Lee Yuk San

"Children Left Behind", a 30-minute documentary, chronicles the lives of children who are "left behind" in the villages of rural China, when their parents migrate to urban areas in search of work.

As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boom, it is estimated that over 120 million rural migrants have moved to urban areas to work in factories and construction. A new phenomeno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s now estimated to be over 22 million. Although it is their basic right to have their parent's love, concern and care, in reality you can see that they live like an orphan.

(For more info, visit http://www.unicef.org/infobycountry/china_41650.html)

*permission given by TVB Jade
(C) 2008 TVB Jade
 
也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很少有这里的家长把这么大的孩子留在国内的. 我的意见, 2岁以前留在国内绝对没问题, 3岁以前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孩子大了懂事了, 就应该到父母身边了.

说点题外话, 我没看完整个documentary, 也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希望不是在指责父母. 作者应该理解孩子父母也是迫不得已才出外打工的.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 谁也不会背井离乡去血汗工厂干活.
 
楼上这位别激动,想必LZ也只是个心疼孩子的妈妈,也许有些偏题,毕竟是为孩子着想,想提醒做父母的多关心孩子的当下而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如此而已吧.:o
 
有句话叫

穷奢极欲。

“1/2/3/4岁的小孩都进口专门的奶粉”, 从哪儿进口的呀?还不是从国外进口的? :o 再者,健康的3/4岁小孩有必要喝“专门的进口奶粉”吗? 当了冤大头还洋洋得意的,自以为高人一等。

但愿国内的有钱人都不像楼上这位,以为爱因斯坦都是上“蒙特梭利” 或者玩“那种自动看书识别发声的益智玩具”长大的。

支持LZ。对孩子来说,父母亲情永远是最最重要的, 不管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是“出国的子女”。希望中国政府有一天能解决所有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让父母不再需要背井离乡,离开他们的孩子。
 
也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很少有这里的家长把这么大的孩子留在国内的. 我的意见, 2岁以前留在国内绝对没问题, 3岁以前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孩子大了懂事了, 就应该到父母身边了.

说点题外话, 我没看完整个documentary, 也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希望不是在指责父母. 作者应该理解孩子父母也是迫不得已才出外打工的.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 谁也不会背井离乡去血汗工厂干活.

不是,制片人讲述的是个社会问题。希望引起重视吧。
 
楼主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明明讲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跟出国的子女能有多大关系?? 你在这观音菩萨个啥? 很多上CFC的朋友们在国内的环境不比在国外差,反而因为在国外都是上班族疏于管教,回国送到私立会有更好的教育。

国外家庭主妇式的教育模式早就落后了,我们国内小区的幼儿园托儿所都是蒙特梭利而且下楼走路2分钟就到了,这边有几家人舍得送小孩去?开多久的车去?有国内这么方便??国内抚养小孩也比这边讲究,1/2/3/4岁的小孩都进口专门的奶粉。。这边?我哥上次来,去pharmacy找他3岁小孩的奶粉,根本没有专门的。结果就挑了个12+的。。。啥玩意儿?? 我3岁的小侄玩的玩具是那种自动看书识别发声的益智玩具,您这么喜欢名牌的人听都没听过吧??

楼主我告诉你,别出个国就以为自己高尚个啥,很多海外华人才是真正的土包子穷酸秀才, 国内的有钱人活得好的不得了。


苍天呀,世上的神人是不是都上CFC?
这个节目讲的是父母出门打工,老幼妇孺留守的社会问题。
结尾的时间看到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改进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了。

我贴出来还有个意思是:孩子都喜欢跟父母,里面不止一个孩子说十分想念父母,尽管有老人照看但那不一样。有个小姑娘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上来就问:出什么事了?她说没事。妈妈问:那你打电话为什么。小姑娘说:想你了。我看到这真的为这些孩子难过。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孩子还是要自己带。
 
穷奢极欲。

“1/2/3/4岁的小孩都进口专门的奶粉”, 从哪儿进口的呀?还不是从国外进口的? :o 再者,健康的3/4岁小孩有必要喝“专门的进口奶粉”吗? 当了冤大头还洋洋得意的,自以为高人一等。

但愿国内的有钱人都不像楼上这位,以为爱因斯坦都是上“蒙特梭利” 或者玩“那种自动看书识别发声的益智玩具”长大的。

支持LZ。对孩子来说,父母亲情永远是最最重要的, 不管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是“出国的子女”。希望中国政府有一天能解决所有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让父母不再需要背井离乡,离开他们的孩子。

谢谢!我想制片人也是这个目的。
 
 
1,喝个奶粉上个学校就是穷奢极欲了?你是穷酸还是啥?省下钱给自己买个Ipod?再说我觉得你的智商确实不高,没错1/2/3/4的奶粉在pharmacy就是买不到,这里就是没有,咋了?当啥冤大头?荷兰日本新西兰的奶粉这里有???没错,渥太华有simulac 工厂,一开始不懂给我侄儿买了个,喝了一次打死他也不喝了。就这质量。益智玩具就更无可厚非了,你想你孩子弱智啊?
2,你还别说,能省下钱来的都送小孩上蒙特梭利去了。你弱智啊?我们讨论平民的生活你还扯爱因斯坦,你咋不扯上卫生巾呢。
3,你离题万里了。我是说楼主别一概觉得留下孩子在国内的都很惨,其实人家好的很。
 
 
看不惯某些出国人的酸劲。


你小时候语文就没及格过吧?怎么一点儿也抓不到中心思想呢?:lol2:
 
1,喝个奶粉上个学校就是穷奢极欲了?你是穷酸还是啥?省下钱给自己买个Ipod?再说我觉得你的智商确实不高,没错1/2/3/4的奶粉在pharmacy就是买不到,这里就是没有,咋了?当啥冤大头?荷兰日本新西兰的奶粉这里有???没错,渥太华有simulac 工厂,一开始不懂给我侄儿买了个,喝了一次打死他也不喝了。就这质量。益智玩具就更无可厚非了,你想你孩子弱智啊?
2,你还别说,能省下钱来的都送小孩上蒙特梭利去了。你弱智啊?我们讨论平民的生活你还扯爱因斯坦,你咋不扯上卫生巾呢。
3,你离题万里了。我是说楼主别一概觉得留下孩子在国内的都很惨,其实人家好的很。


看不惯某些出国人的酸劲。

穷酸不丢人,骂街很丢人。

不知道总说别人智商低的人是不是都认为自己的智商很高。不过有些东西需要给你科普一下。你的侄儿不喜欢Similac不是人家奶粉质量不好,是因为小小孩习惯了某种口味,对新的口味会有一种本能性的排斥。

还有呢,在这里3/4岁的孩子不需要特制奶粉,需要特制奶粉的都是那些有“特别需要”的孩子,有些还要有医生的处方呢。
 
WIKI换照片了, 这是你家大丫头吗?
 
wiki发贴的初衷是让父母听听孩子们的呼声“愿意和父母在一起”。就这么简单啊~不是因为这里孩子在这里有更好的奶粉或者更好的玩具,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在身边。
 
wiki发贴的初衷是让父母听听孩子们的呼声“愿意和父母在一起”。就这么简单啊~不是因为这里孩子在这里有更好的奶粉或者更好的玩具,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爱在身边。

谢谢!一点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受刺激深了,大家要理解TA,不能歧视病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