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前翻譯:邓为开放 允美续售台武器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77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此时半官方(香港大公報)披露邓当年允许售台武器换建交,何意?

鄧小平前翻譯:鄧為開放 允美續售台武器

2009-11-17 13:14:27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7日電

前中國外交官兼鄧小平的翻譯施燕華說,當年中國在與美國簽訂的建交公報中同意美方繼續售台武器,是因為鄧小平覺得,大陸要改革開放,就不能不與美國打開關係。

香港大公報今天刊登了對施燕華的專訪。

施燕華曾長期擔任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李先念的翻譯,在中美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談判過程中擔任翻譯。

此外,她曾出任中國駐盧森堡大使、駐法國使館公使參贊;而她的丈夫是前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中國大陸之際,她接受大公報訪問,回憶當年中美簽訂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的過程。

她說,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報發表前,美方突然提出繼續售台武器,中國從兩國發展大局出發,還是在第2天簽署了公報。

施燕華認為,當年鄧小平所以表現出「大智慧和靈活性」,是基於美方在建交公報中對中方做出以下承諾:美利堅合眾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她說,這是大原則,這就為後來售台武器的談判問題掌握了主動權。

不過,根據美方人員後來講述,鄧小平當時還是拍了桌子的;鄧小平說,「美國不是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嗎?繼續售台武器會讓和平解決無望!」

憑著施燕華對鄧小平性格的瞭解,她說,這位深沉的政治家是不大會拍桌子的。因此,「鄧的話很重」。

她說,「我想,當時鄧小平首先要考慮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外求開放,就不能不考慮與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打開關係。有些事不能太急。」

「至於對台軍售問題,我們(中國)並沒有退讓,而是對美國人說,這個問題沒有解決,還要談判。在這個問題上,顯示了鄧小平的智慧,也只有他能夠拍板。


施燕華說。正是鄧小平,在中美建交的關鍵時刻,使危機化險為夷。

她表示,中美兩國於1982年8月17日簽署的「八一七公報」,其實是關於解決中美建交公報遺留下來的美方售台武器的問題。

她說,「中美關於『八一七公報』的談判進行得十分艱苦。從1981年12月開始,到1982年8月17日才達成協定。在談判的過程中,雙方會就公報中的一個措辭互不相讓,只好休會,各自出去請示,他們向國內請示,我們也打電話請示中央。」
施燕華說,「根據建交公報的原則,美國本來早就應該完全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由於考慮到這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所以中國政府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同意分步驟解決。『八一七公報』的關鍵是:要讓美國承諾完全停止售台武器。」

她表示,「在中美關係中,售台武器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我們把這些話寫入公報,表明了美國售台武器是違背兩國建交原則的。」
「美國可能會說,我們從什麼時候執行,什麼時候逐漸減少,並無時間表。但這是美國對中方的承諾,關係到美國的信譽。
 
官方网站首次披露毛泽东大跃进纠“左”内幕

官方网站披露大跃进纠“左”内幕!


古彭万俟轩

笔者今天(11月19日)一早浏览网页时,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看到一篇署名“张家康”的文章,题目是《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如何纠“左”》。文前注明该文是“《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的。可以说,这是笔者在官方网站看到的第一篇关于毛主席在大跃进时期如何纠“左”的文章。

几十年来,大家通过主流媒体看到的全是毛主席当年如何“头脑发热”,如何支持鼓励“放卫星”,如何大刮“浮夸风”,如何“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似乎大家都非常清醒,唯有毛主席一人独醉,所有的错误都是毛主席一个人的。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老百姓如坠五里雾中,被忽悠了30年。这次,官方网站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进行披露,至少能放让大家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笔者看完该文,觉得这篇文章至少披露了三个事实。即:毛主席是最早察觉大跃进出现极左错误的人;毛主席是最早开始纠正这些错误的人;“放卫星”、“浮夸风”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毛主席,而是暂时不便透露的某人。

一、该文一开头就明确告诉读者,毛主席“是中央领导集体中较快觉察到这些错误的领导人。发现一系列尖锐问题后,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毛泽东率领全党着手纠正这些错误,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

二、该文介绍了大跃进时期某人(文中没点名)树立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典型“河北省徐水县”。并说毛主席对这个“率先成立全县范围的特大型公社”表示“将信将疑”,并“决定亲自去河北调查”。通过调查,“徐水县所反映的问题,使毛泽东十分忧虑和不安”。

文章接着说,为了弄清存在的问题,毛泽东除了派陈伯达、张春桥去河南遂平县调查外,又派吴冷西、田家英去河南修武县调查。他在同吴冷西、田家英谈话时说:“大跃进和公社化,搞好了可以互相促进,使中国的落后面貌大为改观。搞的不好也可能变成灾难……”他还叮嘱吴冷西:“特别是当记者的,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心中有数,头脑清醒,做冷静的促进派。”

三、该文还详细介绍了毛主席纠“左”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主持召开的两次郑州会议以及武昌会议、上海会议等。在11月2日至10日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给“大跃进”降温。当一位好大喜功的省委领导信誓旦旦地在毛主席面前保证十年内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毛主席反感地说:“不要一扯就扯到共产主义。你说十年过渡,我就不信。”该文还披露,毛主席对普遍存在的急躁情绪十分担忧,他说:我们现在是一穷二白,5亿多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80元,是不是穷得要命?我们现在吹得太大了,我看是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苏联1938年宣布社会主义建成了,现在又提出,从现在起12年准备进入共产主义的条件,因此,我们要谨慎。我们有说两年的,也有说三年的,也有说四年的,也有说五年的,就要进入了,哪有那个事呀?毛主席还一再强调:勿务虚名而受实祸,不要胡乱吹牛。

四、该文介绍说,“大跃进”所派生的弄虚作假的问题,引起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他在一次会上给基层党委书记敲警钟说:“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本来不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上面规定的任务,他总说完成了,没有完成就造假。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

五、该文透露,在武昌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按照毛主席的意见重点讨论和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着重纠正两种突出的错误倾向,即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渡,过早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毛主席在会上指出:“不应当无根据地宣布农村的人民公社‘立即实行全民所有制’,甚至‘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等等。”

此后的一段时间,毛主席和一些省市负责人谈话的内容多是“大跃进”中所暴露的问题,而且态度更鲜明,语气更尖锐。他说:“去年九月起,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们的手伸得太长了,我们有个很大的冒进主义。”“我现在是支持保守主义,我站在‘右派’这一方面,我反对平均主义同‘左’倾冒险主义。”

究竟是谁的头脑发热?谁在“放卫星”?谁在搞“浮夸风”?谁在搞“向共产主义过渡”?现在大家总该清楚了吧?

当然,笔者对该文的某些观点并不是完全赞同的。比如,该文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让“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几个月来的纠‘左’工作,也包括毛泽东的所有努力,都前功尽弃。为了这个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另外,文章对一些事实内幕似乎还有“讳忌”。比如是谁树立的河北徐水县这个“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典型?文中多处提到“有人”如何如何,这个“有人”到底指的是谁?等等。尽管大家心知肚明,但还是觉得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不够大方。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为这篇文章在官方网站的发表感到高兴。因为坚冰已经打破,离春天就不会太远了!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3/141370/10405734.html

(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附:
新华网 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如何纠“左”?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19/content_12489889.htm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