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cart
新人
- 注册
- 2003-05-24
- 消息
- 3,477
- 荣誉分数
- 31
- 声望点数
- 0
作者: 魏文侯
清初文人曾静,因参加“我大清”的科举不第,报效朝庭无门,又由于受吕留良遗著中关于“夷夏之防””(“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的反清思想影响,便产生了浓厚的民族意识。
时雍正帝即位不久,杀其弟胤禩。曾静闻之,以为清朝末运已至,便命弟子张熙持书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称他是岳飞的后裔,劝他起兵反清;又称“五星聚,黄河清”,合该轮到他本人做皇帝。结果被钟琪上奏雍正而被拘捕并解往京师。在重刑之下,曾静以反毛干将李锐为师,跪地求饶,摇尾乞怜,痛哭流涕,痛悔“前非”,把罪责推卸到吕留良的遗著上——“为留良等所误”;还戴罪立功、反戈一击,供出吕的学生严鸿逵、沈在宽等人,以期雍正“杀降不武”。果然,雍正一面大兴文字狱,将吕留良遗著焚毁,吕留良、吕葆中及严鸿逵戮尸枭示,沈在宽等斩决,族人俱诛,孙辈流放为奴。一面赦免曾静师生,作为反面教员派往各地现身说法作报告,向百姓宣扬雍正圣德,普及“君臣之伦”大于“华夷之分”、“人权大于主权”的普世价值观。
曾静于是堕落成清庭不折不扣的奴才,咒骂反清人士为“爱国贼”,鼓吹“爱国不等于爱崇祯”的汉奸哲学;打着自己的嘴巴,自称“弥天重犯”、“向为禽兽,今转人胎”(按右派们的说法,就是被“强权”、“专制”压迫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骨气,说了违心话。);肉麻无耻地著了大肆吹捧雍正“亲民”和清朝“仁政”的《归仁说》,被雍正连同曾静口供一起编入《大义觉迷录》,大量印制,发往各府州县,作为学子的必读书,以期起到与《南方周末》之于美国相同的作用——帮助汉人“觉迷”(洗脑)。
这就是文化人与粗人的区别。大凡粗人干了一件好事,彼此心知就完了,决不会学着领导干部的样儿,又是报纸又是电视的天花乱坠、芝麻变西瓜;若干了坏事,抵赖不成便供认不讳;做了汉奸,也直来直去,死猪不怕开烫,我是汉奸我怕谁?专擅瑜中求瑕,屎里觅道的文化人就不会如此低级了,他们是决计不肯承认自己是汉奸、叛徒的,而是转而讴歌新主子是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有道明君——“弥天重犯今日始知圣恩高厚,虽尧舜不过如此”,“皇上至德深仁,遍及薄海内外,其用意于民,固可谓亘古少媲”,“此是心肝上的实话”(曾静);“满洲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制治国为目标的国家”(马立诚);“他(奥巴马)给全人类树了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一个理想国。”(《南方周末》)……,新主子既然如此圣明,那他自己就非但不是汉奸,反而是胸怀天下、心思百姓、人性至伟、弃暗投明的贤达了。
雍正知道,吕留良作为一世大儒,其影响远大于曾静,他提出“夷狄”说,“华夷辩”,尤其关系到清朝统治的根基。因此,在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一面批驳对吕留良的“华夷之辨”——“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而中外臣民既共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尤不得以华夷而又异心。”一面歌颂自己的“仁德”——“朕性本最慈,不但不肯妄罚一人,即步履之间,草木蝼蚁,亦不肯践踏伤损。即位以来,时刻以祥刑为念……”可以看出,雍正采用“君臣父子”、“圣王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缘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还没学会使用美帝及其走狗《南方周末》的“民主”、“人权”这个思想武器。但该文中的“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治理,虽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后,然爱养百姓之心,无一时不切于寤寐,无一事不竭其周详。”“不惜劳一身以安天下之民,不惜殚一心以慰黎庶之愿”,就不逊于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了。
胡适曾经在北平对新闻记者的谈话中说: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彻底停止侵略,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见1933年3月22日《申报·北平通讯》)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此莫逆于心。——《南方周末》就是奥巴马用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的《大义觉迷录》。
一贯以鼓吹普世价值淡化民族意识,宣扬“爱国不等于爱党”(在他们的宣传神话中,仿佛美国的导弹专门精确打击中共,普通百姓只需保持中立、坐等美国送来的民主即可。)的《南方周末》,在打造新主子奥巴马的不分华夷的一代明主、中美国总统、太平洋总统、世界总统形象时,其肉麻无耻的程度较自居禽兽的曾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代人中难得一见的雄辩家。口头表达的准确和流畅,无疑令人觉得耳目一新。他最重要的几篇演说都是气势磅礴,节奏分明,言简意赅,既有林肯式的深邃和思辨,也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和抑扬顿挫,不仅能感染打动眼前的听众,事后也经得起推敲细读,反复品味。”
“奥巴马沉着坚定地宣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来临。他既要提醒国内的选民一个新的时代确已来临,又要告诉国际社会和那些狐疑观望者,美国依然是美国,不仅没有被颠覆,反而更加辉煌。
因为奥巴马决心提倡一种新的精神,激励一种百废待兴时的希望和奉献。奥巴马所要号召的,是一次“民族再造”,而这个再造工程的必由之路,是重返勤奋、坚忍的传统美德,一砖一瓦,胼手胝足的不懈努力。
这个“民族再造”的号召,奥巴马首先用大多数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语言风格发出,简洁而又充满寓意,几乎让人感受到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和信念,向着“流动着牛奶和蜂蜜”的应许之地迈进:
聪明、雄辩,以及英俊外表,使他成为“美国梦”的新象征。”
日军侵华时期文人当汉奸尚要“琵琶半掩”、“曲线救国”,在据说是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特别是”年代里,自称“党报”的《南方周末》竟然义正辞严、招摇过市地充当了美帝国主义“颜色革命”的桥头堡、奥巴马的《大义觉迷录》。不知道伟大的“特别是”年代里还有什么丑陋、无耻、怪异之事不能发生?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曾经被毛泽东时代的专制夺去的自由吗?后人谈史至此,怎能不拍案惊奇、叹为观止?
历史证明,内奸被不仅本民族不容,同样也被其所投的敌国不容。雍正十三年冬,乾隆即位,自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已为汉人所淡,“觉迷”工程已峻,而满清江山已固,为教化民众以忠君爱国为荣,以投敌叛国为耻,便以“泄臣民公愤”为由,将汉奸曾静、张熙处死;并下令为前明爱国将领袁崇焕平反昭雪。
《南方周末》的长平、鄢烈山们,到西湖旁边与秦桧作伴的下场,也已经可以提前预见了。
清初文人曾静,因参加“我大清”的科举不第,报效朝庭无门,又由于受吕留良遗著中关于“夷夏之防””(“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的反清思想影响,便产生了浓厚的民族意识。
时雍正帝即位不久,杀其弟胤禩。曾静闻之,以为清朝末运已至,便命弟子张熙持书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称他是岳飞的后裔,劝他起兵反清;又称“五星聚,黄河清”,合该轮到他本人做皇帝。结果被钟琪上奏雍正而被拘捕并解往京师。在重刑之下,曾静以反毛干将李锐为师,跪地求饶,摇尾乞怜,痛哭流涕,痛悔“前非”,把罪责推卸到吕留良的遗著上——“为留良等所误”;还戴罪立功、反戈一击,供出吕的学生严鸿逵、沈在宽等人,以期雍正“杀降不武”。果然,雍正一面大兴文字狱,将吕留良遗著焚毁,吕留良、吕葆中及严鸿逵戮尸枭示,沈在宽等斩决,族人俱诛,孙辈流放为奴。一面赦免曾静师生,作为反面教员派往各地现身说法作报告,向百姓宣扬雍正圣德,普及“君臣之伦”大于“华夷之分”、“人权大于主权”的普世价值观。
曾静于是堕落成清庭不折不扣的奴才,咒骂反清人士为“爱国贼”,鼓吹“爱国不等于爱崇祯”的汉奸哲学;打着自己的嘴巴,自称“弥天重犯”、“向为禽兽,今转人胎”(按右派们的说法,就是被“强权”、“专制”压迫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骨气,说了违心话。);肉麻无耻地著了大肆吹捧雍正“亲民”和清朝“仁政”的《归仁说》,被雍正连同曾静口供一起编入《大义觉迷录》,大量印制,发往各府州县,作为学子的必读书,以期起到与《南方周末》之于美国相同的作用——帮助汉人“觉迷”(洗脑)。
这就是文化人与粗人的区别。大凡粗人干了一件好事,彼此心知就完了,决不会学着领导干部的样儿,又是报纸又是电视的天花乱坠、芝麻变西瓜;若干了坏事,抵赖不成便供认不讳;做了汉奸,也直来直去,死猪不怕开烫,我是汉奸我怕谁?专擅瑜中求瑕,屎里觅道的文化人就不会如此低级了,他们是决计不肯承认自己是汉奸、叛徒的,而是转而讴歌新主子是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有道明君——“弥天重犯今日始知圣恩高厚,虽尧舜不过如此”,“皇上至德深仁,遍及薄海内外,其用意于民,固可谓亘古少媲”,“此是心肝上的实话”(曾静);“满洲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制治国为目标的国家”(马立诚);“他(奥巴马)给全人类树了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一个理想国。”(《南方周末》)……,新主子既然如此圣明,那他自己就非但不是汉奸,反而是胸怀天下、心思百姓、人性至伟、弃暗投明的贤达了。
雍正知道,吕留良作为一世大儒,其影响远大于曾静,他提出“夷狄”说,“华夷辩”,尤其关系到清朝统治的根基。因此,在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一面批驳对吕留良的“华夷之辨”——“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而中外臣民既共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尤不得以华夷而又异心。”一面歌颂自己的“仁德”——“朕性本最慈,不但不肯妄罚一人,即步履之间,草木蝼蚁,亦不肯践踏伤损。即位以来,时刻以祥刑为念……”可以看出,雍正采用“君臣父子”、“圣王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缘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还没学会使用美帝及其走狗《南方周末》的“民主”、“人权”这个思想武器。但该文中的“自御极以来,夙夜孜孜,勤求治理,虽不敢比于古之圣君哲后,然爱养百姓之心,无一时不切于寤寐,无一事不竭其周详。”“不惜劳一身以安天下之民,不惜殚一心以慰黎庶之愿”,就不逊于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了。
胡适曾经在北平对新闻记者的谈话中说: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彻底停止侵略,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见1933年3月22日《申报·北平通讯》)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此莫逆于心。——《南方周末》就是奥巴马用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的《大义觉迷录》。
一贯以鼓吹普世价值淡化民族意识,宣扬“爱国不等于爱党”(在他们的宣传神话中,仿佛美国的导弹专门精确打击中共,普通百姓只需保持中立、坐等美国送来的民主即可。)的《南方周末》,在打造新主子奥巴马的不分华夷的一代明主、中美国总统、太平洋总统、世界总统形象时,其肉麻无耻的程度较自居禽兽的曾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代人中难得一见的雄辩家。口头表达的准确和流畅,无疑令人觉得耳目一新。他最重要的几篇演说都是气势磅礴,节奏分明,言简意赅,既有林肯式的深邃和思辨,也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和抑扬顿挫,不仅能感染打动眼前的听众,事后也经得起推敲细读,反复品味。”
“奥巴马沉着坚定地宣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来临。他既要提醒国内的选民一个新的时代确已来临,又要告诉国际社会和那些狐疑观望者,美国依然是美国,不仅没有被颠覆,反而更加辉煌。
因为奥巴马决心提倡一种新的精神,激励一种百废待兴时的希望和奉献。奥巴马所要号召的,是一次“民族再造”,而这个再造工程的必由之路,是重返勤奋、坚忍的传统美德,一砖一瓦,胼手胝足的不懈努力。
这个“民族再造”的号召,奥巴马首先用大多数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语言风格发出,简洁而又充满寓意,几乎让人感受到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和信念,向着“流动着牛奶和蜂蜜”的应许之地迈进:
聪明、雄辩,以及英俊外表,使他成为“美国梦”的新象征。”
日军侵华时期文人当汉奸尚要“琵琶半掩”、“曲线救国”,在据说是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特别是”年代里,自称“党报”的《南方周末》竟然义正辞严、招摇过市地充当了美帝国主义“颜色革命”的桥头堡、奥巴马的《大义觉迷录》。不知道伟大的“特别是”年代里还有什么丑陋、无耻、怪异之事不能发生?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曾经被毛泽东时代的专制夺去的自由吗?后人谈史至此,怎能不拍案惊奇、叹为观止?
历史证明,内奸被不仅本民族不容,同样也被其所投的敌国不容。雍正十三年冬,乾隆即位,自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已为汉人所淡,“觉迷”工程已峻,而满清江山已固,为教化民众以忠君爱国为荣,以投敌叛国为耻,便以“泄臣民公愤”为由,将汉奸曾静、张熙处死;并下令为前明爱国将领袁崇焕平反昭雪。
《南方周末》的长平、鄢烈山们,到西湖旁边与秦桧作伴的下场,也已经可以提前预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