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108具尸骨, 党委宣传部长张金光认为"幸存者才是主流”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468718.html

人民时评:"矿难幸存的400多人才是主流",雷言发人深思



建 达

2009年11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被权威部门认定责任事故的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长张金光认为,与遇难的100多人相比,幸存的400多人“才是主流”。此“雷”言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披露后,引人震惊,发人深思。

  张部长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到底要表达煤矿领导的什么意图等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这个宣传部长的“主流”观,看到了现今的一些官员对“主流”的非主流理解,看到了某些人对职工生命的漠视、对群众安危的漠视。

   在一次矿难中,主流是什么?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现代社会,人是最宝贵的。忽视了责任,忽视了使命,因自己的失误而牺牲人的生命,哪怕仅仅是一个, 也是巨大的犯罪----因为对于牺牲者和他的家庭来说,就是天塌下来了,就是无限的悲痛。这不是一句“职工家属情绪稳定”所能释怀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党 中央、国务院的主流意识是什么?是救人,是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就彰显了一个明确的理念:通过灾难,国家要把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制度订得更严 密,要把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措施落实得更到位,要把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意识灌输得更深入。离开了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尊重、保护和发展,任何大道理都会 显得苍白和无力。这次矿难,国家安检部门迅速认定这是一次责任事故,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假如煤矿及其上级领导部门的主流意识坚定不移的是“人”,死亡 100多人的惨剧是可以避免的!

  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主流,接受教训、反思不足,甚至揭露错误和漏洞也是主流,是以人为本的两方 面。只有追求光明的人,才最痛恨黑暗;只有崇尚真理的人,才最鄙视谬误。把主流和非主流简单化,把为自己歌功颂德、推卸责任的事情认定为“主流”,把职工 鲜血和生命的沉重代价视为“非主流”,恰恰暴露了有的官员日常的错误思维,暴露了官员漠视群众切身利益的真正原因。现在想想,为什么有的地方灾难重复?有 的行业事故频仍?有的地方丑闻不断?就是因为官员的所谓“主流”意识不是老百姓,不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他们自己的乌纱帽、他们自己的利益!反过来, 他们还要打着“主流”的旗号欺骗上级,蒙骗百姓。

  把遇难矿工比做“非主流”也好,对新闻记者说“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也好,都是某些地方官场现状的一个真实反映。而这种现象与党和政府提倡的真正的“主流”毫不相干,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毫不相干,别让这些违反人性的东西玷污了我们的价值观。
 
[个论]长平专栏:“看见主流”,不看见什么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长平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09-11-25 手机看新闻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身为此次重大责任事故的官方新闻发言人、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张金光,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而且他认为记者也应该和他一样———“这里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主流的东西,528人有420人是成功地走出了井下,逃离了那个可怕的现场,这应该是主流。”
■谁是谁非之长平专栏
在一场夺取人命的悲剧中,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11·21”鹤岗特大矿难中,已确认死亡104人,另有4人还深埋井下,生还希望渺茫。国家安监总局骆林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缘于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这是矿难中的矿难,悲剧中的悲剧。
普通民众看到的是,在一些人的玩忽职守中,108个生命的死亡或失踪,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难以承受的痛苦。
然而,身为此次重大责任事故的官方新闻发言人、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长张金光,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而且他认为记者也应该和他一样———“这里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主流的东西,528人有420人是成功地走出了井下,逃离了那个可怕的现场,这应该是主流。”
也许张金光部长十分得意,觉得自己的视角独到,巧舌如簧。以这108个“非主流”生命的名义,我不得不说,你说这话实在是无耻之极。
按照张金光部长的逻辑,即便这528人全都遇难了,我们也应该看到整个新兴煤矿的主流;即便整个新兴煤矿工人都遇难了,我们也应该看到全国煤矿的主流……除非真的等到“2012年”(好莱坞电影《2012》中的世界末日),世界上就没有悲剧。
我 猜想作为一个个体,张金光先生还不至于认为死人是一件好事,他也一定能够体会到家属的悲痛。但是,作为党委宣传部领导,张金光部长一开始就有把坏事变成好 事、把悲剧变成喜剧的冲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他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似乎不是这108人的生死,而是推出三个英雄矿工。这三个矿工临危不惧,沉着应 对,不仅保护了自己,还帮助了他人,当然十分感人。然而,借此来把媒体的报道转移到英雄赞歌上,那实在是一种下作的手法。
好在此时媒体没有上当,而是从三个英雄矿工的讲述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疑点:从凌晨1点37分接到瓦斯超限的警报,到2点30分发生爆炸,中间有53分钟时间。53分钟为什么撤离不出来?为什么还有人留在“爆炸核心区域”?
如果按照张金光部长的主流观,这53分钟的事也不值得重视。然而,国家安监局正是从此开始发现问题,追究事故的责任。
由 此,我们就可以发现张金光部长“看见主流”到底指的是什么。他真的对那420位生还者那么关心吗?如果是这样,他就不会把死者当作不应该看见的非主流了, 因为这420人也只是侥幸逃生。他们希望媒体看到主流,宣传英雄,报道救援,赞美领导,淡化悲剧,不过是想要掩盖责任。
我知道这并 不是张金光一个部长的逻辑,像他一样无数的同僚官员每天都在要求记者看到主流,看到社会的光明面。这个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也有很多人信以为真。有些势利 的媒体,也整天高喊着要报道社会主流,费尽心机巴结权势,因为非主流、弱势者不会给他们带来广告,更不用说地位低下的死难矿工了。
于 是,不管某地发生多大的悲剧,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首先是当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的亲自坐镇指挥,有的亲切慰问家属。然后,我们看到在他们的重视之下, 救援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英雄人物应运而生,英雄事迹可歌可泣。然而,在一场盛大的媒体狂欢之后,那些悲剧的主角——— 遇难者——— 连个名字都没人 知道,甚至连遇难人数都被隐瞒。
我始终相信,一个真的对社会光明面充满渴望的人,心中一定对社会的阴暗面不能容忍,更不愿忽视。我也相信,一个关心弱势和非主流的社会,强者和主流才有价值。更不用说,今天的社会主流,昨天也许还是非主流。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