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铁桶计划”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召开军事会议,在第5次“围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并在他的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
该计划准备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分进合击”“铁壁合围”:以瑞金为目标,各部队实行向心攻击,在距瑞金150公里处形成一个大包围圈。然后每天攻击前进5公里后就修筑碉堡工事,严密进行火力配系,在瑞金四周构建起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断绝交通,封锁红军的一切信息和物资来往,最后将红军主力压迫到狭小范围进行决战。
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以求在一个月内将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歼灭。为隐蔽作战企图,蒋介石用12个师的先头部队在大包围圈尚未完成前,全力在苏区四周抢占地盘,迷惑红军。
蒋介石对这份“铁桶计划”抱有极大期望,他非常自信地发表讲话说:“剿共大业,毕其功于此役!”该计划内容繁多,文件加起来有几斤重。内有国民党军的"剿匪"总动员令、各部队战斗序列、兵力部署、进攻路线、作战时限安排以及作战图表和蒋介石的"剿匪守则"等等。每份文件上都打有"绝密"字样,并编排了序号,所有官员必须按收件人编号签字领取文件,保密措施十分严格。
然而就在会议结束的当晚,“铁桶计划”的全部绝密材料就落到了共产党手中。
冒险提供情报
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铁桶计划”如此之快就被共产党全部掌握,更想不到送出这一"天"字号机密的人,竟是他任命不久的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
莫雄(1891-1980年),广东英德县人。早年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讨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富有正义感,被尊称为“莫大哥”。
北伐结束后,莫雄被蒋介石以少将参议的虚衔剥夺军权,部队遭到缴械遣散。极度不满的莫雄,曾两次参与张发奎反蒋行动。
1930年,他通过宋子文在财政部谋个闲差,赴上海时遇到原所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刘哑佛,经其介绍认识了中共党员项与年,并与共产党领导周恩来、李克农建立了联系。他曾几次提出入党请求,经党组织说服继续留在党外工作。
1934年1月,莫雄应国民党第2路军总指挥薛岳所邀到南昌帮助工作,经昔日好友、时任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举荐,出任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到任前,莫雄赶回上海与中共党组织秘密磋商,将项与年等十余名地下党员作为"袍泽部下",安排在专署保安司令部任职。正是在此任上,莫雄做了一件关乎中国革命命运的大事。
同年7月,蒋介石的“铁桶计划”出炉,并于9月在庐山牯岭召开军事会议,安排部署具体实施方案,莫雄也奉命参会。等军事会议一结束,莫雄就带着全套“铁桶计划”回到专署保安司令部。
经过反复思考,莫雄冒杀身毁家之险把整个“铁桶计划”交给共产党联络员、保安司令部机要秘书项与年。
莫雄焦急地对项说:“你赶快交给你们的上级,万万不可耽搁!”项与年接过这份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绝密情报,异常感动地对莫雄说:“莫大哥,谢谢你!我代表共产党感谢你!红军不会忘记你!”
智送军情
项与年拿到情报,立即找来地下党员刘哑佛、卢志英商量,决定由项与年本人亲自负责送出情报,因为项与年会讲客家话,过关卡比较隐蔽。
3人连夜用密写药水把情报上的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进攻计划、指挥机构设置等要点逐一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上,将作战图用透明纸描摹下来,直到天色吐白才将整个“铁桶计划”密写完毕。
接着又对沿途敌情进行分析,选择了一条较为快速安全到达苏区的路线:由南昌乘车到吉安,进入泰和,再从山区直插兴国、于都到达瑞金。随后,项与年便装扮成教书先生出发了。
这里要对项与年作个介绍。他原名项廷椿,福建连城县人。1927年,项与年被调入中央特科"红队"。1928年8月,中革军委秘书白鑫叛变投敌出卖共产党领导彭湃等人后,一直躲在国民党情报处长范争波家中。正是项与年带领4名队员昼夜守伏,将终于露头的白、范二人击毙。此时的项与年已近不惑之年,地下斗争经验非常丰富。
进入泰和山区后,项与年发现敌情远比预想的严重。每个村子都驻有进剿的敌军,所有进出苏区的道路都被严密封锁,发现可疑之人立即逮捕。项与年见状只得在山林中穿行露宿,以少量干粮和野果山泉充饥。
经过多天的艰难跋涉,项与年变得胡子拉碴、骨瘦如柴,当他到达兴国后,发现敌人封锁更加严密,几乎每个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青壮年一接近,就立刻被当作共产党侦探抓走。项与年只好再回山里寻求时机。
时间不等人,心急如焚的项与年终于想出一计,他心一横,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一连敲下4颗门牙。
第二天,他的双腮严重肿胀,面部变得狰狞吓人,头发像蒿草一样蓬乱,衣服也早已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完全成了一个蓬头垢面、让人厌恶的老叫花子。他忍着疼痛将4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着乞讨来的发馊食物,赤着双脚下山了。
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项与年终于混过了敌人层层哨卡,于10月7日到达瑞金,在沙洲坝找到了党的临时中央。
当周恩来、李克农接过项与年的绝密情报时,几乎认不出眼前站的老叫花子就是相熟的老部下,感动之情无以言表。
在听完项与年汇报后,马上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立即将4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开始长征
当“铁桶计划”被临时中央"三人团"(李德为军事指挥、博古为政治决策、周恩来负责督促执行军事计划)传阅后,他们惊诧之余立刻意识到中央红军面临极度危险,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就会很快陷入敌军重围之中。
这时中革军委又收到前方战报:敌军已攻击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会昌一线,我战略要地古龙岗已被敌完全占领,整个中央苏区仅剩下瑞金、于都、长汀、宁都、会昌5座县城,红军在各个方向频频告急。
情况表明,敌“铁桶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临时中央负责人深感形势严峻,必须抢在敌"铁桶"尚未合拢前,迅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此之前,临时中央也已意识到在内线打破敌人"围剿"已无可能,为此中革军委曾命令红7军团、红6军团、红25军先行北上西征(也是最早开始长征的红军部队),并发出"猛烈扩大红军3万"的口号,充实主力部队,为红军战略转移做准备。
经过对敌"铁桶"计划和当前敌我态势的分析,临时中央仓促做出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
10月8日,红军地方部队奉命接替各线防御,主力向兴国、于都、瑞金地区集结。
11日,红军总司令部及直属部队编组成第1野战纵队,中央机关为第2野战纵队,并成立以项英、陈毅为首的中央分局率地方部队留下坚持游击战争。周恩来还利用关系与西线国民党陈济棠部达成了秘密借路协议。
10月16-18日,紧急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分别从4个渡口渡过于都河,于10月21日发起突围战役,踏上了“西征”--即后来的长征之路。
在中央红军突围走后的第10天,按照“铁桶计划”推进的敌军先后占领了宁都、长汀、会昌等地,当兵临瑞金城下时才得知道红军主力早已转移。
正在北平协和医院住院的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气得暴跳如雷,知道一定有人走漏消息,连假牙都顾不得戴就立马赶回南昌查办此事。但他直到逃往台湾时,也没弄清究竟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情报。
由于当年的绝密情报仅限于临时中央极少数人知道,而战略转移又仓促匆忙,就连毛泽东等许多领导人事先都不清楚,导致以后的党史文献也很少提及此事。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莫、项二人的功勋。
毛泽东后来知道此事时,曾称赞这份"四角号码情报"功绩是巨大的,解放后他还特意叮嘱南下广东的叶剑英要找到莫雄安排好他的工作。
1956年国庆节,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上将,又委托项与年将莫雄接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叶剑英元帅代表党中央设宴招待两位功臣,称赞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上演的电影《英雄无语》,就是专门描写他们的这一历史功勋。
这次获取情报的主角莫雄,1935年调任贵州毕节专员兼保安司令,后来因帮助红军贺龙部安全通过辖区被蒋介石以"通共"罪投入监狱,保释出狱后改任广东南雄县长,又将被囚的近百名共产党释放出狱。抗战爆发后出任7战区第2挺进纵队司令、韶关专员等职。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0年2月病逝。
项与年后随军长征,途中受党派遣前往香港、上海从事情报工作。抗战期间回到延安,后转战到东北,历任松江省建设厅厅长,辽宁省工业厅、监察厅副厅长,辽宁省政协委员等职务,1978年10月病逝,终年84岁。
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铁桶计划”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召开军事会议,在第5次“围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并在他的德国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
该计划准备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分进合击”“铁壁合围”:以瑞金为目标,各部队实行向心攻击,在距瑞金150公里处形成一个大包围圈。然后每天攻击前进5公里后就修筑碉堡工事,严密进行火力配系,在瑞金四周构建起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断绝交通,封锁红军的一切信息和物资来往,最后将红军主力压迫到狭小范围进行决战。
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以求在一个月内将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歼灭。为隐蔽作战企图,蒋介石用12个师的先头部队在大包围圈尚未完成前,全力在苏区四周抢占地盘,迷惑红军。
蒋介石对这份“铁桶计划”抱有极大期望,他非常自信地发表讲话说:“剿共大业,毕其功于此役!”该计划内容繁多,文件加起来有几斤重。内有国民党军的"剿匪"总动员令、各部队战斗序列、兵力部署、进攻路线、作战时限安排以及作战图表和蒋介石的"剿匪守则"等等。每份文件上都打有"绝密"字样,并编排了序号,所有官员必须按收件人编号签字领取文件,保密措施十分严格。
然而就在会议结束的当晚,“铁桶计划”的全部绝密材料就落到了共产党手中。
冒险提供情报
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铁桶计划”如此之快就被共产党全部掌握,更想不到送出这一"天"字号机密的人,竟是他任命不久的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
莫雄(1891-1980年),广东英德县人。早年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讨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富有正义感,被尊称为“莫大哥”。
北伐结束后,莫雄被蒋介石以少将参议的虚衔剥夺军权,部队遭到缴械遣散。极度不满的莫雄,曾两次参与张发奎反蒋行动。
1930年,他通过宋子文在财政部谋个闲差,赴上海时遇到原所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刘哑佛,经其介绍认识了中共党员项与年,并与共产党领导周恩来、李克农建立了联系。他曾几次提出入党请求,经党组织说服继续留在党外工作。
1934年1月,莫雄应国民党第2路军总指挥薛岳所邀到南昌帮助工作,经昔日好友、时任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举荐,出任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到任前,莫雄赶回上海与中共党组织秘密磋商,将项与年等十余名地下党员作为"袍泽部下",安排在专署保安司令部任职。正是在此任上,莫雄做了一件关乎中国革命命运的大事。
同年7月,蒋介石的“铁桶计划”出炉,并于9月在庐山牯岭召开军事会议,安排部署具体实施方案,莫雄也奉命参会。等军事会议一结束,莫雄就带着全套“铁桶计划”回到专署保安司令部。
经过反复思考,莫雄冒杀身毁家之险把整个“铁桶计划”交给共产党联络员、保安司令部机要秘书项与年。
莫雄焦急地对项说:“你赶快交给你们的上级,万万不可耽搁!”项与年接过这份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绝密情报,异常感动地对莫雄说:“莫大哥,谢谢你!我代表共产党感谢你!红军不会忘记你!”
智送军情
项与年拿到情报,立即找来地下党员刘哑佛、卢志英商量,决定由项与年本人亲自负责送出情报,因为项与年会讲客家话,过关卡比较隐蔽。
3人连夜用密写药水把情报上的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进攻计划、指挥机构设置等要点逐一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上,将作战图用透明纸描摹下来,直到天色吐白才将整个“铁桶计划”密写完毕。
接着又对沿途敌情进行分析,选择了一条较为快速安全到达苏区的路线:由南昌乘车到吉安,进入泰和,再从山区直插兴国、于都到达瑞金。随后,项与年便装扮成教书先生出发了。
这里要对项与年作个介绍。他原名项廷椿,福建连城县人。1927年,项与年被调入中央特科"红队"。1928年8月,中革军委秘书白鑫叛变投敌出卖共产党领导彭湃等人后,一直躲在国民党情报处长范争波家中。正是项与年带领4名队员昼夜守伏,将终于露头的白、范二人击毙。此时的项与年已近不惑之年,地下斗争经验非常丰富。
进入泰和山区后,项与年发现敌情远比预想的严重。每个村子都驻有进剿的敌军,所有进出苏区的道路都被严密封锁,发现可疑之人立即逮捕。项与年见状只得在山林中穿行露宿,以少量干粮和野果山泉充饥。
经过多天的艰难跋涉,项与年变得胡子拉碴、骨瘦如柴,当他到达兴国后,发现敌人封锁更加严密,几乎每个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青壮年一接近,就立刻被当作共产党侦探抓走。项与年只好再回山里寻求时机。
时间不等人,心急如焚的项与年终于想出一计,他心一横,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一连敲下4颗门牙。
第二天,他的双腮严重肿胀,面部变得狰狞吓人,头发像蒿草一样蓬乱,衣服也早已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完全成了一个蓬头垢面、让人厌恶的老叫花子。他忍着疼痛将4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着乞讨来的发馊食物,赤着双脚下山了。
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项与年终于混过了敌人层层哨卡,于10月7日到达瑞金,在沙洲坝找到了党的临时中央。
当周恩来、李克农接过项与年的绝密情报时,几乎认不出眼前站的老叫花子就是相熟的老部下,感动之情无以言表。
在听完项与年汇报后,马上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立即将4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开始长征
当“铁桶计划”被临时中央"三人团"(李德为军事指挥、博古为政治决策、周恩来负责督促执行军事计划)传阅后,他们惊诧之余立刻意识到中央红军面临极度危险,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就会很快陷入敌军重围之中。
这时中革军委又收到前方战报:敌军已攻击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会昌一线,我战略要地古龙岗已被敌完全占领,整个中央苏区仅剩下瑞金、于都、长汀、宁都、会昌5座县城,红军在各个方向频频告急。
情况表明,敌“铁桶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临时中央负责人深感形势严峻,必须抢在敌"铁桶"尚未合拢前,迅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在此之前,临时中央也已意识到在内线打破敌人"围剿"已无可能,为此中革军委曾命令红7军团、红6军团、红25军先行北上西征(也是最早开始长征的红军部队),并发出"猛烈扩大红军3万"的口号,充实主力部队,为红军战略转移做准备。
经过对敌"铁桶"计划和当前敌我态势的分析,临时中央仓促做出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
10月8日,红军地方部队奉命接替各线防御,主力向兴国、于都、瑞金地区集结。
11日,红军总司令部及直属部队编组成第1野战纵队,中央机关为第2野战纵队,并成立以项英、陈毅为首的中央分局率地方部队留下坚持游击战争。周恩来还利用关系与西线国民党陈济棠部达成了秘密借路协议。
10月16-18日,紧急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分别从4个渡口渡过于都河,于10月21日发起突围战役,踏上了“西征”--即后来的长征之路。
在中央红军突围走后的第10天,按照“铁桶计划”推进的敌军先后占领了宁都、长汀、会昌等地,当兵临瑞金城下时才得知道红军主力早已转移。
正在北平协和医院住院的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气得暴跳如雷,知道一定有人走漏消息,连假牙都顾不得戴就立马赶回南昌查办此事。但他直到逃往台湾时,也没弄清究竟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情报。
由于当年的绝密情报仅限于临时中央极少数人知道,而战略转移又仓促匆忙,就连毛泽东等许多领导人事先都不清楚,导致以后的党史文献也很少提及此事。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莫、项二人的功勋。
毛泽东后来知道此事时,曾称赞这份"四角号码情报"功绩是巨大的,解放后他还特意叮嘱南下广东的叶剑英要找到莫雄安排好他的工作。
1956年国庆节,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上将,又委托项与年将莫雄接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叶剑英元帅代表党中央设宴招待两位功臣,称赞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上演的电影《英雄无语》,就是专门描写他们的这一历史功勋。
这次获取情报的主角莫雄,1935年调任贵州毕节专员兼保安司令,后来因帮助红军贺龙部安全通过辖区被蒋介石以"通共"罪投入监狱,保释出狱后改任广东南雄县长,又将被囚的近百名共产党释放出狱。抗战爆发后出任7战区第2挺进纵队司令、韶关专员等职。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0年2月病逝。
项与年后随军长征,途中受党派遣前往香港、上海从事情报工作。抗战期间回到延安,后转战到东北,历任松江省建设厅厅长,辽宁省工业厅、监察厅副厅长,辽宁省政协委员等职务,1978年10月病逝,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