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回顾:四年前克林顿在北大演讲时,北大学生向他提出的问题……
北大学生挑战克林顿
当美国总统克林顿到北京演讲时,北京大学的学生给予克林顿欢迎掌声的同时,也
给他一连串尖锐的问题。
克林顿虽然久经公众演讲的“沙场”但是,在接受北大校长陈佳洱介绍他时,坐 在
台上的克林顿不时看着手中的稿子,口中念念有词,显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前30分钟的
演讲里,克林顿挂着笑容,念着由专业撰稿人以优美词句铺陈的演讲词,还显得轻松。
不过,在后30分钟的学生提问时间里,克林顿可就脸色严肃许多了。由他当场挑选
的7名学生,所提的问题足以让他深深体会:中国的年轻人,并不对美国总统的演讲照单
全收。
第一个提问的学生就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对美国的文化、
历史、文学有了更好的了解,甚至欣赏美国的著名电影如《铁达尼克》,但美国人民对
中国的认识却少的可怜。他问克林顿:“你打算怎样加强两国人民真正的了解与相互的
尊重呢?”
克林顿不得不说:“你提出了一个好观点。”他承认:“你的问题没有轻松的答案
。”克林顿说,他带了一大群新闻记者访华,就是希望此行能够向美国国内完整与客观
地反映新中国的景象。克林顿也欣慰于有美国学生在北大念法律,并说两国人民越多交
往越好。
但是,另一个尖锐问题马上跟着来了。
第二位学生指责美国一直在对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又与日本修订美日防卫条约,把
中国的台湾省也包含在军事行动范围内。这位学生指出:“如果中国也把导弹指向夏威
夷,以及与其他国家签订安全条约,针对着美国的部分领土,美国政府和人民会同意吗
?”
听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克林顿首次露出严肃的表情。他澄清:“美国的政策不是要阴碍中国与台湾的重归
统一。”他费了一番口舌,解释美国20年来一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要求两岸和
平解决问题。他还呼吁,绝对不要认为美国是在破坏自己的中国政策。克林顿告诉在座
听众,他们将会看到两国在区域安全问题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克林顿说:“我们不可以
用过去的冲突做镜子看今天的协议。”
克林顿或许以为他说明白了,但是紧接的一个问题却更使他感到尴尬。
第三位学生说,中国人民期望的是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友谊。他问克林顿:你
带着微笑来到中国,说要“交往”,但你的微笑后面是否另有所图呢?
听众当场笑了,还报以热烈掌声。
对这们“直率”的问题,克林顿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为了强调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有感情,克林顿提到历史上美国人民经常认为应该与
中国人民亲近。他而且重申,在二十一世纪,美国与中国建立平等、互相尊敬的伙伴关
系远比花大把时间和金钱来试图围堵中国好。“你问我,我是不是其实想要围堵中国?
答案是否定的。”克林顿郑重声明:“对美国人民用利的是:与你们建立良好关系。”
在接连遭到三个尖锐问题猛攻之后,克林顿才稍微有机会喘口气,回答了一个温和
的提问,谈他对两国年轻人的期望。
但是,第五位学生马上又挑战克林顿。
这是一位女学生。她问:“你认为美国就没有民主、自由、人权的问题吗?
掌声再一次响起。
克林顿承认,美国曾长期存在奴隶制度。他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在住房、就业等领域
仍有种族歧视的问题。“我们仍不完美。”他提到他1992年竞选总统时在纽约遇到
希腊移民向他投诉社区里枪械、歹徒泛滥,儿童没有安全步行上学的“自由”。
不过,北大学生对他的挑战并没有放缓。
一名秀丽的女学生站起来告诉克林顿,真正的自由,是人民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
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只有那些真正尊重别人的自由权的人,才可以自称了解自由的
意义”。
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响起。
克林顿怎么呢?他不得不对这位女学生的说法表示赞同,还不失幽默地举了“自由
止于别人鼻尖”的美国名言说明自由的局限性。“人们有选择的自由,你必须尊重别人
的自由,他们有权作出与你不一人的自由,他们有权作出与你不一样的决定。”他显然
后撤一步,“我们(两国)绝对不会在制度、文化选择上出现完全一致的时候,但这正
是人生有趣一点。”
可是第7位学生仍不放松,问克林顿:“如果现在北京大学也有一群学生向你示威抗
议,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显然在指去年江 泽民主席访美时,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遇到示威的事。
尽管克林顿很幽默地说,“我当时告诉江主席我不孤单了,因为我在美国常遭人示
威”,他或许已体会到,在宣扬美国价值观时,其实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将心比心。
克林顿最后表示,他感觉到,北大学生的问题含有很多批评的成分。“(你们的)
问题对我帮助很大。”克林顿说:“它们帮助我了解别人――不仅是在中国,而且是在
全世界――怎么看待我说的话。”
克林顿在结束答问时,给自己作了个结束语:“(你们提的)问题远比我的演讲词
更重要――我从没有在讲话时学到什么,而只有在聆听时学到东西。”
听众散去时,人们心中已很清楚:北大学生已给克林顿上了一课。
还值得一提的是,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美方的中文翻译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造成听众困惑。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演讲会后不客气地在电视上说:“由于
美方技术原因,有一些提问听不清楚,请听众原谅。中文翻译是由美方提供的,也许语
言习惯与我们不太一样, 有些听不太懂。”
白岩松一脸严肃地说:“看来,美国还需要多了解中国。有时,还要从语言开始。
北大学生挑战克林顿
当美国总统克林顿到北京演讲时,北京大学的学生给予克林顿欢迎掌声的同时,也
给他一连串尖锐的问题。
克林顿虽然久经公众演讲的“沙场”但是,在接受北大校长陈佳洱介绍他时,坐 在
台上的克林顿不时看着手中的稿子,口中念念有词,显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前30分钟的
演讲里,克林顿挂着笑容,念着由专业撰稿人以优美词句铺陈的演讲词,还显得轻松。
不过,在后30分钟的学生提问时间里,克林顿可就脸色严肃许多了。由他当场挑选
的7名学生,所提的问题足以让他深深体会:中国的年轻人,并不对美国总统的演讲照单
全收。
第一个提问的学生就一针见血指出,中国人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对美国的文化、
历史、文学有了更好的了解,甚至欣赏美国的著名电影如《铁达尼克》,但美国人民对
中国的认识却少的可怜。他问克林顿:“你打算怎样加强两国人民真正的了解与相互的
尊重呢?”
克林顿不得不说:“你提出了一个好观点。”他承认:“你的问题没有轻松的答案
。”克林顿说,他带了一大群新闻记者访华,就是希望此行能够向美国国内完整与客观
地反映新中国的景象。克林顿也欣慰于有美国学生在北大念法律,并说两国人民越多交
往越好。
但是,另一个尖锐问题马上跟着来了。
第二位学生指责美国一直在对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又与日本修订美日防卫条约,把
中国的台湾省也包含在军事行动范围内。这位学生指出:“如果中国也把导弹指向夏威
夷,以及与其他国家签订安全条约,针对着美国的部分领土,美国政府和人民会同意吗
?”
听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克林顿首次露出严肃的表情。他澄清:“美国的政策不是要阴碍中国与台湾的重归
统一。”他费了一番口舌,解释美国20年来一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要求两岸和
平解决问题。他还呼吁,绝对不要认为美国是在破坏自己的中国政策。克林顿告诉在座
听众,他们将会看到两国在区域安全问题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克林顿说:“我们不可以
用过去的冲突做镜子看今天的协议。”
克林顿或许以为他说明白了,但是紧接的一个问题却更使他感到尴尬。
第三位学生说,中国人民期望的是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友谊。他问克林顿:你
带着微笑来到中国,说要“交往”,但你的微笑后面是否另有所图呢?
听众当场笑了,还报以热烈掌声。
对这们“直率”的问题,克林顿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为了强调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有感情,克林顿提到历史上美国人民经常认为应该与
中国人民亲近。他而且重申,在二十一世纪,美国与中国建立平等、互相尊敬的伙伴关
系远比花大把时间和金钱来试图围堵中国好。“你问我,我是不是其实想要围堵中国?
答案是否定的。”克林顿郑重声明:“对美国人民用利的是:与你们建立良好关系。”
在接连遭到三个尖锐问题猛攻之后,克林顿才稍微有机会喘口气,回答了一个温和
的提问,谈他对两国年轻人的期望。
但是,第五位学生马上又挑战克林顿。
这是一位女学生。她问:“你认为美国就没有民主、自由、人权的问题吗?
掌声再一次响起。
克林顿承认,美国曾长期存在奴隶制度。他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在住房、就业等领域
仍有种族歧视的问题。“我们仍不完美。”他提到他1992年竞选总统时在纽约遇到
希腊移民向他投诉社区里枪械、歹徒泛滥,儿童没有安全步行上学的“自由”。
不过,北大学生对他的挑战并没有放缓。
一名秀丽的女学生站起来告诉克林顿,真正的自由,是人民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
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只有那些真正尊重别人的自由权的人,才可以自称了解自由的
意义”。
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响起。
克林顿怎么呢?他不得不对这位女学生的说法表示赞同,还不失幽默地举了“自由
止于别人鼻尖”的美国名言说明自由的局限性。“人们有选择的自由,你必须尊重别人
的自由,他们有权作出与你不一人的自由,他们有权作出与你不一样的决定。”他显然
后撤一步,“我们(两国)绝对不会在制度、文化选择上出现完全一致的时候,但这正
是人生有趣一点。”
可是第7位学生仍不放松,问克林顿:“如果现在北京大学也有一群学生向你示威抗
议,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显然在指去年江 泽民主席访美时,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遇到示威的事。
尽管克林顿很幽默地说,“我当时告诉江主席我不孤单了,因为我在美国常遭人示
威”,他或许已体会到,在宣扬美国价值观时,其实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将心比心。
克林顿最后表示,他感觉到,北大学生的问题含有很多批评的成分。“(你们的)
问题对我帮助很大。”克林顿说:“它们帮助我了解别人――不仅是在中国,而且是在
全世界――怎么看待我说的话。”
克林顿在结束答问时,给自己作了个结束语:“(你们提的)问题远比我的演讲词
更重要――我从没有在讲话时学到什么,而只有在聆听时学到东西。”
听众散去时,人们心中已很清楚:北大学生已给克林顿上了一课。
还值得一提的是,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美方的中文翻译结结巴巴、断断续续,
造成听众困惑。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演讲会后不客气地在电视上说:“由于
美方技术原因,有一些提问听不清楚,请听众原谅。中文翻译是由美方提供的,也许语
言习惯与我们不太一样, 有些听不太懂。”
白岩松一脸严肃地说:“看来,美国还需要多了解中国。有时,还要从语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