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车保险不降反而涨?

一树梨花压海棠

☆☆☆☆☆
注册
2005-05-01
消息
1,922
荣誉分数
221
声望点数
173
刚收到保险公司今年的renewal,去年一年平安无事,他娘的,今年新的反而涨了差不多15%。是何道理?去年每月比前年多涨了5元左右,因涨的不多也就不去理论了,今年一下涨那么多,欺人太甚了吧,明天该打电话问问。
 
ave. 18% if u r accident free

if accident, 50-100%
 
大温新年涨价知多少

2010-01-11 10:16 环球华报
【环球华报记者 萧元恺报道】享受过节礼日(Boxing Day)促销大减价后,可能仍然兴奋着的消费者们,进入新一年后很快就要面对一波涨价潮了。在这场经济风暴中,虽然银行利率下调,通胀率逐渐降低,但消费者在食品上的支出和借贷上的成本却都在增加。今年初始MSP也要涨价,在原来基础上每月涨了6元。

加上HST、地税、天然气、电费、停车费等等,今年生活费用被“比较全面”地提升了。于是网上有人戏称:政府不想法节约开支,一不够钱就惦记大家的口袋,物价比菲沙河水涨得还快。不过玩笑话归玩笑话,平民百姓还是要计划好日常开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在卑诗时薪8元亘古不变的情况下,这“对策”看样子只能是精打细算了。

汽油税和月票费齐涨

卑诗省市长地区交通议会年前就已通过方案,每年向运输联网增拨的1.3亿元,将来自三方面:

1、今年初,汽油税每公升增加3仙,即增至15仙,估计可以带来6500万元收入;

2、联网月票加价11%;估计带来3000万元收入;

3、余下的3500万元,将由省政府负责。


acd18a9f94bd4aab63f785214b80cd01.jpg



大温公交涨价​


运输联网发言人哈迪指出:运输联网本来有另一个收入,就是泊车税(Parking Tax),但今年七月实施统一销售税后,泊车税将会取消,省政府正研究以其他方法徵税,代替泊车税,以凑足1.3亿元。

今年4月1日起调涨月票(Monthly FareCard)价格10%至11%,单区月票由73元涨至81元,两区月票由99元涨至110元,三区月票则由136元至151元。运输委员会指出,月票有涨价空间。

卑诗地区南岸运输委员会(South Coast BC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Commission)11月11日发出通知,除了月票,优惠公车票价来年也计划涨价,包括10张票的优惠套票(Fare Saver)涨幅在9.5%至10.5%之间。自今年4月1日起,一套黄色单区套票由19元涨至21元,红色两区套票由28.5元涨至31.5元,而绿色三区票价则由38元调涨至42元。

加拿大线从列治文Bridgeport站至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机场区域,也会正式加收机场线收费,由Bridgeport及Templeton站徵收,收费是2.5元,从今年1月1日起生效。

停车费用拟上升

年中的时候,时温市政府就举行了一场公众听证会,就增加停车费用展开讨论。建议包括,在Kerrisdal,Kitsilano及Commercial Drive等地区的停车费用,每小时增加一块钱;违规停车罚款金额增加10元。

市府还将百老汇街(Broadway)和West Point Grey附近的免费停车地段,安装停车计时器。这些建议如被采纳,市府每年增收200万元。


02cbc152e029d14911e8af58ebe28794.jpg


停车费涨了​



市政府为自己的这项建议进行了辩解,指出上述地区的停车费用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增加了。 但温哥华市民们不接受这一解释。市民布里哲曼(Lief Bridgeman)表示:“我们这些区的许多人是低收入住户,停车费用即便增加一块钱,也意味着我们要从口袋里多掏钱。”另一位市民列伊(Anthea Lee)则表示,停车费用涨价会让附近地区的小生意业主们受到影响。她说:“附近的小生意业主不会喜欢这个建议,因为这意味着顾客会很难在附近停下车去买东西。”

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物业公司调查称,本国各大城市停车费,温哥华涨幅列第四,仅次於卡尔加利、多伦多及蒙特利尔。

信用卡率攀高

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CIBC World Markets)经济师Krishen Rangasamy称,虽然通胀率达到两年来最低,但是商品价格并未下降,而对一些消费者来说真正的困难还是银行方面。虽然各银行最优惠利率都随着央行降低了0.5个百分点,但同时却纷纷提高了一些顾客的信用卡利率,增幅甚至高出原来一倍。这就意味着借贷成本实际上升高了,而不是降低。

据加拿大独立商业联会(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称,一些小型企业抱怨借贷成本升高,并没有降低。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发言人加马尔(Paul Gammal)回应称,从市场调查来看,他们对个人所提供的信贷限额是很高的。

对此,还有一些分析师也同样表示担心。

水费和垃圾费同升

大温都会局(Metro Vancouver)的业主们,在新一年需要负担更高昂的渠务费、水费和垃圾处理费用。今年生活用水的费率需提高11.9%,意味着平均每户要缴付额外的21元,水费总额要达到190元。排污费率平均每户要缴付额外的4元,总额达到160元。垃圾费平均每户要缴付额外的10元,总额达到80元。此外,911急救服务、公园和空气质量方面的费用都将增加。

大温都会局财务总监鲁斯纳克(Jim Rusnak)指出,像成本达8亿元的西摩—卡普兰奴(Seymour-Capilano)滤水厂等一类设施,都属于是长期资产,值得投放较多资源。大温都会局也打算把最多七成的废物,由直接弃置到堆填区,转而採用其他较环保方法处理。

根据建议,市值60万元或以上的房屋业主,今年会多缴约37元市府服务费,包括渠务、水费和垃圾处理。换言之,每户平均需缴付的地区服务费用为469元。
属于大温都会局部分的物业税则会在2014年之前,分阶段增加50%,令到每户平均需缴交的地区服务费增至661元。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其他与物业有关的税款,例如市政收费。

税赋上涨4.1%

大温都会局预测,随着人口增长,区域内有关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下水道污物、食水和垃圾清洁处理等方面的费用大幅增加,大温纳税人今年将遭遇4.1%的税赋上涨,相当于房屋价格在60万左右的屋主,要多付37元的税,而总共需要缴交的税款将会达469元。

大温都会局财务总监鲁斯纳克指出,由于种种原因,公用事业开支增长巨大,对基础设施维护和升级面临极大挑战。三角洲市长杰克逊(Lois Jackson)说,到2014年,该市公共事业方面的税赋不得不上涨50%,她担忧不断上涨的债务状况将变得难以驾驭。“我们非常关注区域内在食用水、排污处理方面的债务负荷”,她说:“每年每项开支都在上涨,不但政府方面要持续为收支平衡问题头疼,每个人亦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满地宝市政府则计划增收3.2%税赋,市长特瑞索利尼(Joe Trasolini)指出:“现在这样的艰难时段,谁都不愿意看到税赋增加,但我们总得想办法应付各项开支”。除了主要公用事业项目开支的增加,社区还将面对额外开销,用以资助运输联线(TransLink)的扩展计划。

温市议员周炯华则说,市府收取的税款其实不少是替省级机构代收,理论上计算,估价为60万元的物业,每户物业税增37元,总数达到469元。包括37元都会局费用;污水清理费162元;垃圾清理费80元;及自来水供应费190元。

加航自认“票价太低”

加航行政总裁罗云斯库(Calin Rovinescu)日前表示,折扣机票虽不会完全消失,但航空公司必需弥补亏损,2010年机票势必涨价。他认为基本票价“低得不自然”,加航料今年涨价补损。

加航刚脱离可能破产局面,但2010年仍充满挑战,该公司2008年净亏损10.3亿元,分析师预测2009年会继续亏损。罗云斯库说,2010年仍是转变的一年,经济还要18-24个月才会复苏,加航要在2011年前将每年开支减少4亿元,并增加1亿元收入。

罗云斯库说,他在4月1日接掌加航后,解决了急迫的周转问题,跟工会达成协议,获准延后弥补退休金,但他承认,资金需求及信用卡方面的挑战超过预期。

国际空运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指出,环球航空业因燃油涨价及欧洲减价,今年亏损110亿美元,今年还要亏损56亿美元。IATA总干事毕斯南尼(Giovanni Bisignani)说,虽然2010年的若干关键统计数字可能朝有利方向发展,例如非燃油开支来年可望减少1.3%,但北美仍是最疲弱的市场,业者必需提高票价才能维持下去。

瓦斯费今年涨价

卑诗公用事业委员会(British Columbia Utilities Commission)日前宣布,随着天然气运输费和仓储费的上涨,使用特拉森公司(Terasen)天然气的一个普通家庭用户每年将多付60元左右。

卑诗公用事业委员会批准了特拉森天然气公司(Terasen)要求增加运输和存储费,或称与供气有关的中游(midstream)费的申请。新费率于今年1月1日生效。

在费率项目中,中游价格是特拉森支付给其他公司用于存储、管理和输送天然气的费用。此费用不经过加价,而直接过渡给用户。新费率适用于大温哥华、菲沙河谷、内陆及北部的用户,涨价范围为一吉焦耳(Gigajoule)涨71到73分,或一个普通用户一年多付55到67元。而天然气本身费率在今年1月到3月保持不变,仍然是自去年10月降价9%后的价格。
 
these insurance companies must have lost a lot of money. They are charging more to compensate their losses. I think that all of us are paying more now. Anyway, most folks have to pay implicitly(higher inflation) and explicitly(higher charges and taxes)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mess because all governments are making more debt.
 
green bin 200

my benefit cut 20%....no rise this year because the economy, property tax 4-5% up...

gas price goes up again. mortgage rate will be up soon.... etc...

central bank said inflation is only 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