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海地大规模发放粮食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pico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pico

高级会员
注册
2008-06-04
消息
246
荣誉分数
33
声望点数
88
慈济海地大规模发放粮食

2010年2月02日 慈济基金会


125.jpg
慈济志工汉魁师兄,恭敬将玉米粉送给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负责人穆勒女士。(照片:宗教处提供, 2010/2/2)

被联合国列为单一灾害死亡人数最高的海地7.0大地震(至今超过17万人),已经22天。慈济基金会克服交通、仓储、人力与安全等重重困难因素,在太子港近郊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Institute of Huma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简称IHCD),展开第一次中型发放,为了避免发生灾民抢夺的情况发生,在联合国约旦维和部队的安全护卫下,共计发放香积饭六千三百份、玉米粉三百一十五公斤(发放予孤儿院平时使用)、一千八百个环保碗,总计近八百户,逾三千人受惠。

约旦部队 与海外工程公司协力

台湾时间2010年2月2日凌晨(海地时间2月1日上午起),是慈济在海地的第一场中型发放。早上八点前,约旦维和部队连络官穆罕默德少校亲自带了 17 名士兵来到海外工程公司(OECC),护送慈济人和发放物资到「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IHCD)。约旦维和部队指挥官(上校)随后也来到「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参与发放仪式,并了解慈济发放的做法。

126.jpg
领取到物资的社区居民们都非常开心。(照片:宗教处提供,2010/2/2)

抵达「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时,灾民已在铁门外的巷道排成长长的队伍。维和部队与警察把铁门外的巷道管制,只留足够让灾民一个个通过的空间。慈济人立刻带着当地志工一起在前院卸货、打包,培娟师姊则在前场带动第一批进入的灾民;她请一位警察兄弟协助翻译,解释慈济歌曲「普天三无」和「爱与关怀」的歌词意义,还带着他和等待的灾民一起唱法文「爱与关怀」。

十点左右,发放仪式开始,「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的孩子带领唱海地国歌,稚嫩的声音代表海地未来的希望。慈济人则清唱「慈济功德会会歌」,并由社区领袖耐斯密(Nesmy Profete)向大家解释法文的意义。

「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的负责人妮可、约旦维和部队指挥官、驻海地黄秘书简短致词后,全体在英文版「祈祷」歌曲中,虔诚为地震罹难者和受灾的人民祈祷。接着,发放正式开始!

感恩尊重爱 志工恭敬送上物资

灾民们都事先拿到「泰巴尔社区贫童关怀中心」的发放单,维持次序的警察和约旦部队一批一批让灾民进入前院,妮可也一再透过扩音器告知民众:「要有发放单才可以领物资。」发放中,「美国国际开发援助署」(USAID)特别计画顾问(Senior Advisor for Special Project)马科士(Max Goldensohn)与副市长尚恩(Jean Bernard Chassagne)来观摩,对慈济人发放的模式十分肯定。

近中午时,灾民发放结束,师兄们将物资双手交给孩子和警察,整个发放圆满结束。贫童关怀中心负责人妮可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很感谢慈济人满足了社区百分之七十五民众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慈济人给的不止是食物,更对海地人民表现出尊重和爱,让海地人有了尊严,这是她希望和慈济人继续合作的原因。
127.jpg
祈祷时刻,包括慈济志工、约旦部队与海地儿童,大家以最虔诚的心为此次海地地震伤亡的人民默祷。(照片:宗教处提供, 2010/2/2)


海地裔的美国海军退役将领希姆勒(Himler Francois)今天利用假期来帮忙,协助翻译、卸货和维持次序。他表示,今天是他生命的大日子,他很高兴能和慈济人一起工作,他看见整个发放过程十分平和,认为联合国应该来向慈济学习,他说:「不应该有人为食物而争夺。」

大爱无国界,本日发放之后,慈济基金会将评估未来以工换粮、后续发放、义诊的地方,持续协助海地灾民重建家园的中长期相关事宜。

(资料来源:基金会宗教处 2010/2/2)
 
那里有什么“台湾时间”? 是“中原标准时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