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谁杀死了留学生储勇?

junio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16
消息
1,20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刚刚登陆美利坚不到1个月,2002年1月31日,大陆留学生储勇在寓所内身亡。情杀?错,储勇的妻子还在国内,而他来美国刚满28天;财杀?错,室内没有任何打斗痕迹;自杀?谁会万里迢迢赶到美国自杀?警方初步确定是急性病突发导致死亡。

一位32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暴病而亡,可信吗?不可信,不可信吗?可信。让我们看一看储勇32年来的人生轨迹,就会清楚的做出判断,究竟是谁杀死了储勇。

1969年,储勇出生于苏北农村,家境贫寒的他靠着聪明和勤奋于1988年考上了天津大学化学系,1992年他毕业分配到江苏北部的盐城市。1995年,他重返母校攻读硕士,1998年获得化学硕士学位。2002年1月3日他来到美国,在南卡罗莱那州Clemson大学化工(Chemical Enginerring)系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从这样一个履历中能够看出: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历经25年的奋斗,终于出人头地去念洋博士。家族的荣誉,妻子的骄傲,亲朋邻里艳羡的目光,而这一切,仅仅维持了28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病夺走了他的生命,而据熟悉他的朋友介绍,储勇平时一副很强壮的样子,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在盛年之时病亡;而储勇在农村做医生的母亲说,他的儿子几乎没有任何毛病。

那么,储勇究竟怎么死的?答案只有一个,累死的。到美国后的两个星期,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功课很累,因为他一来,就选了四门课,而且还要给美国教授做助教,此外,他还忙着为妻子办理探亲手续……可是这一切,也许只能是储勇暴病而死的诱因,还不能是他死亡的终极原因,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储勇的人生轨迹几乎可以折射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每个中国小孩,尤其是农村的小孩,在其童年起便开始承受压力,6年小学奋斗的结果是重点初中,然后继续奋斗3年考上重点高中,再3年重点大学。4年大学读下来要奋斗一个好工作,工作不满意要考研究生,研究生之后继续工作,工作不满意再出国。中考、高考、考研、考托福、考GRE,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期中、期末、论文答辩……储勇的一生就是在这无休无止的考试中度过的。而每一次考试,对于做事有板有眼的储勇来说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除了这些考试之外,储勇在工作单位中也不顺心,这也是他两次辞职的原因。长期的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一个壮汉轰然倒下。

“累死”这个说法在盛产工作狂的日本叫“过劳死”。每年日本有一万青壮年过劳而死。今天,这个说法在我国已经不再陌生,有所谓的调查说,六成国人走在“过劳死”的边缘。这个说法虽然有夸大之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国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工作狂越来越多,长时间不间断地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再加上较少体育锻炼,使本属于老年人专利的心血管疾病开始袭扰这些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据报道,最近5年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仅53.3岁。国务院体改办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导致中年知识分子体质下降、慢性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于是积劳成疾。梁欢、王小波、施光南,这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都因过劳而死。如今,这些过劳死的知识分子中又增加了一个32岁的小伙子━━储勇。

1995年,是日本企业界反思的一年。一年内,日本著名的精工公司、川崎制铁公司和全日本航空公司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突然去世,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为什么这些生活、医疗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大公司老板,反而达不到日本男子的平均寿命76岁呢?医学家调查的结果是“积劳成疾,过劳猝死”。在我国,青岛啤酒的总经理彭作义也在五十几岁过劳而死。

科研人员,作家,企业管理者这些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脑力劳动者,还有那千千万万与各种考试搏斗的学子,如今在32岁过劳死的储勇的个案面前,应该反思些什么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当年熟悉的某某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声再也听不到了。在中国数以万计的企业中,有几家还能让你享受到班间操的美好?以至于当我走进北京上地的一家企业,发现他们正在组织班间跳健美操时,感动得唏嘘不已。如果给你同样的薪水,你愿意在写字楼里写字,还是愿意到农村的地头耕种?好象是一刹那间,我从储勇身上悟到了很多东西,我明白了世间什么是最为珍贵的,我也明白以青春赌明天的荒谬。不再敬佩那些工作狂和所谓的成功人士,不再鄙视那些闲云野鹤和所谓的“玩物丧志”之人。也许就是这些人参透了生命的真谛,他们在偷偷的嘲笑我们这群追名逐利者。他们最有资格质问我们,谁杀死了留学生储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