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为什么这样红?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22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AAE1BDFFD52A202826C4E4A30EA54AB5.jpg

新民周刊2010022期封面:张悟本炮制内幕
498361CC720ADF2E543A09CFAECEDB4C.jpg

河北石家庄市新华路,一个小小的书摊写着醒目的广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正在热销中
“大师”为什么这样红?
“大师”忽然成弱势,我见犹怜。电视片停了,广告牌撤了,悟本堂扒了,“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悟本”忽然成“污本”,抚今追昔,人们不仅要问:“大师”为什么这样红?
或曰“大师”能红,必有异禀。坊间传言:你和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治;你和他讲法治,他跟你讲政治;你和他讲政治,他跟你讲民生;你和他讲民生,他跟你讲养生;你和他讲养生,他跟你讲养心;你和他讲养心,他跟你讲孔子;你和他讲孔子,他和你讲老子;你和他讲老子,他给你装孙子……
照这么说,“大师”是无敌的了?那也不至于。“大师”背后的人,才是真主,破他们的阵,其实只消两个字:良知。
法治也罢,政治也罢,民生也罢,孔子也罢――人类所有的正说,其“核心生成”无非人类的良知。
比如“大师”的“教父”――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总经理鄢良,明知道张悟本是个没有任何中西医资质的草包,却置人民群众的健康不顾,把他“拉扯成人”。
你的良知何在!
比如“大师”的“话筒”――湖南卫视的李隽宇,上其健康节目爽到只要“从出版界了解到他的书销量不错”就可以了!
你的良知何在!
比如“大师”的“推手”――著名出版家贺雄飞,一个出过《逝去的年代》,并曾呐喊“用思想的光辉去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的人。
你的良知,何在!
够了,张悟本说他受够了。我们也受够了。
中国的事,严复先生曾痛心到一句话说绝――“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
他就没想到,民品固劣、民智固卑,但民之粹者――知识精英一旦甘为劣者卑者之“教父”、之“话筒”、之“推手”,则“民品”将更其万劫不复矣!
“大师”为什么这样红呢?
暮春草长,不妨一问“大师”背后的衮衮诸公。
(主笔 胡展奋)
谁炮制了这碗绿豆汤
张悟本是怎样走上神坛的?传媒的炒作造星运动、主管部门后知后觉的放任自流以及大众的盲目跟风,才是张悟本被神化背后的真正推手。
记者/季天琴
张悟本受够了,决定不再跟陌生人讲话。这10多天来,这个声音每次开口说话,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加以嘲弄。在媒体恳谈会上,面对团团围住他的记者,张悟本的回答总是那么苍白无力,“问这个有意思吗?”
最后,张悟本走向自己崭新的越野车,“我将开会说出真相。”那天,他照样穿着一样红色外衣――红色似乎是他的最爱,他穿着红衣在湖南卫视出镜,就连曾经慕名去挂号的患者都说:“张悟本爱穿红色的衣服,脖子还戴一条大金链”。
不过,这个吉祥色并没能继续支撑他的光辉岁月。曾经号称“京城最贵中医”的张悟本如今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他的书籍策划人贺雄飞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张悟本不接受采访,因为媒体都是恶意的”。
张悟本最后一次面对公众,是在央视的《经济半小时》,那也是漫长的协调过程。在贺雄飞的劝说下,无奈的张悟本在私人律师的保护下答应出镜,目的是为了“做到观点的平衡”。尽管如此,张悟本也只肯回答几个确定的问题。
作为对公众的交代,张悟本表示:“没有神医,我也不是医”。不过,大家却以戏谑的心态来传播他的另一句话:张悟本在干啥?他在寻找绿豆替代品!
曾几何时,张悟本给人们画了一张美丽的食疗大饼,让人感觉吃下几斤绿豆,人生就完美了――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量突破300万册;他主讲的节目《百科全说》排名收视率前三;他的问诊费最高达2000元;养生“吉祥三宝”绿豆汤、长条茄子、苦瓜,追逐者如过江之鲫。
尽管张悟本为自己辩解,强调自己是“食疗”而非“治病”,可是他的信用却值得诟病。这个大叔曾经在电视上口吐莲花:“我要么不做,要做我就做老大;经过权威部门调查,1400多个病例,总治愈率为68%;糖尿病治愈率为94%……我一个人可以顶一个三甲医院;15年,我拿下诺贝尔医学奖。”
短短数天,他便从养生专家跌落为“砖家”。张悟本“教授”被证实学历造假,13个光环一一剥落。现在,人们视之为江湖郎中和游医大仙。
张悟本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几个精心包装了张悟本的“贵人”是整个吸金链条上的骨干,传媒的炒作造星运动、主管部门后知后觉的放任自流以及大众的盲目跟风,才是张悟本被神化背后的真正推手。
浙江的姚孝平曾经是张悟本的粉丝,作为一个平民,他曾被张悟本的理论深深吸引,他曾试着生吃冬瓜汁、晚上不吃荤,还动员别人也跟着做,“我现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感到惭愧”。
不过,他又继续发问:“张悟本出事了,每个人都恨不得踏上一脚。但他走红时,那些高贵的脚在哪里呢?”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悟本神话的诞生和倒塌,乃是一个扭曲发展的社会所展现的诡异笑容。
“老张的儿子挺能白活”
6月3日傍晚,北京慈云寺1号楼里,几名北京第三针织厂(目前已合并入铜牛集团)退休工人在下象棋,他们都是张悟本和其父张宝杨的前同事。
一提起张悟本,大家都知道是“老张的儿子”,“之前在电视上还挺能白活的,最近不都在批判他吗?”
张悟本身上最华丽的光环,是将其父亲抬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其简历显示“张悟本,出生于中医世家,6岁开始随父学医,食疗临床经验二十余载。父亲张宝杨同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
简历中还不乏肉麻的穿凿附会――“‘悟本’这个名字,足见其父对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足见其父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人红是非多,况且牛皮总有吹破的时候。事实上,对张悟本的质疑,最早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其邻居的网帖。
该帖质疑了张悟本“中医世家”的背景,称张悟本原本是前“北京第三针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其父其妻亦为该厂职工。他本人为挡车工,其父在厂仓库工作。
“我家也有病人,常年求医问药,如果他是中医世家我就不舍近求远了。也正因为如此,才深知庸医杀人。花钱在其次,把病耽误了损失才大”。该帖称。
老邻居们证实了帖子的靠谱度。张悟本的父亲张宝杨在厂时曾利用闲暇为同事按摩,退休后在自家挂牌按摩正骨,没多长时间摘牌不干了。张悟本本人下岗后,曾经一度也在京广中心为客人按摩(非治疗)。
“他说的那一套我们都不信,纯粹是忽悠人。得病了该上医院还得上医院,千万不能被他的绿豆水忽悠了,贻误了病情。”老人们说。
在邻居们看来,在张悟本出人头地的道路上,他的伶牙俐齿确实作用不小。
北京铜牛集团综合管理部潘永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悟本招工进入北京第三针织厂,当时那批工人最高学历为高中,多数初中毕业。
上世纪90年代,张悟本与妻子于志玲分别买断工龄下岗。此后,张悟本卖过安利,随后又在世纪劲德公司销售钙片。据张悟本自称,他在世纪劲德公司担任过5年“华北区经理”。
一副侃侃而谈的口才,让张悟本在那一带下岗的职工中,成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2000年左右,他就拥有了私家车。
卖过钙片的张悟本在方子里对钙片也极为推崇,在北京电视台录制《身边》节目时,连主持人都忍不住问他:“人家都说你开药爱开钙片……”
《齐鲁晚报》的记者龚海曾经到过悟本堂暗访,他介绍,张悟本开完方子后,工作人员就把病人领到旁边一个药房里买钙片,按照张悟本开的量是5罐,一罐280元。
按照张悟本的理论,“高血压患者应大力补钙,女性3000毫克,男性4000毫克”。我国对于钙的推荐摄入量为成人每日800毫克,老年人为1000毫克,而张悟本开出的方子足足是推荐量的4倍。
张悟本的中医知识虽然是被嘲弄的游医水平,但是他却能为他的绿豆、茄子进行深入浅出极富吸引力的讲解:
“我们有个病人,膀胱癌,两年做了7次手术,后来喝生冬瓜汁两个月,就喝好了。前列腺癌我们喝好了几十例。”
“好多夫妇给我们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喝了一个月绿豆汤以后,脾气都没了,吵架也没了,夫妻都和谐了,这是无数的事例证明了的。”
“牛奶强壮了一个民族,那个民族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代人喝奶,那叫火上浇油!”……
在张悟本的号召下,绿豆、萝卜成了神物。所以,在大众媒体搭梯后,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相信他,跟从他,迷恋他。
作为湖南卫视《百科全书》的一名观众,陈亮就一直批判其老婆的“愚昧”:“老婆天天就按张悟本说的做,我怕她受毒害,在家批驳张悟本,身边的这娘们居然和我跳脚……”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
end_i.gi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