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3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本报记者何毅宋战军胡乃全
“以租代征”、“买断征用”等非法手段圈占农田在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和韩庄乡一再上演,涉及耕地达数千亩。
2010年5月24日,记者前往汤阴县进行调查。在汤阴县宜沟镇大台寺村,村民纷纷表达对“圈地”的不满。一王姓村民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镇政府在没有全体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就强行将该村1、2、3、4、6、7、9七个组的耕地给征占了。这些地都是水利设施齐全的好地,没有村民愿意在租赁协议上签字,但是县政府专门派了工作组下到村子里,由副县长带队,谁家不同意就做谁家的‘工作’,后来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大部分村民不得不在租地协议上签了字,而村民始终没见到任何占地手续。”
而同样在后李朱村也有近千亩的耕地被河南亚新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圈占。记者看到被该公司圈占的土地已拉起围墙。该村人口2000多人,共有4500多亩耕地,这些地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田。
一位毛姓村民向记者讲述了当初签订协议的过程及赔偿标准。2009年10月10日,他和宜沟镇政府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转包方是后李朱村村民(简称甲方),承包方是宜沟镇人民政府(简称乙方);流转期限是2009年10月10 日至2028年10月10日,计19年;流转土地的租金第一年度(2009年10月10日至2010年10月10日) 是每亩1500元(其中500元为青苗补偿款),第二年度起每年每亩1200元,以后每三年调整一次租金,调整比例均按当年国家公布的一等白麦的最低国家保护价为计算增幅依据,同时明确表示,如果小麦价格下降,保证租金不会低于原定租金。并且约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乙方将租金如约转交给甲方。
到现在为止,村民都不知道政府拿这些地要干什么,有人说这是政府在“圈地创收,与民争利”,低价买再以高价卖给企业,从中获利,而村民今后的生计问题却无人问津。
针对村民反映的有关情况,宜沟镇刘副镇长解释说,亚新钢厂租后李朱村的近千亩地是用来搞“生态林建设”的,政府的举措是“集约节约”用地,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一名黄姓职工给记者一个不同于刘副镇长的解释。他坦言,圈占的宜沟镇后李朱村和韩庄乡大云村近3000亩地都是水利设施完善的麦田,而这些地是用于钢厂扩建而并非是建设生态林,而且他们目前正在土地上用工程车进行勘测,测量土地的承受压力,为钢厂二期建设做准备。
在韩庄乡大云村,也有近1500余亩耕地被圈占。而与宜沟镇不同的是,韩庄乡被征用的这1500亩耕地是被政府强行以每亩3万元价格予以强行买断的,被用于河南亚新钢铁实业有限公司扩建用地,而村民从来没有看到政府出示的相关合法征地手续。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该村民多次表示,如果政府搞公益事业需要占用耕地,村民会大力支持,赔偿多少都没有任何怨言。但政府此次动用公检法等部门的力量,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逼村民卖地,大家非常抵触,因为这些地是用来给私人钢厂扩建厂区用,并非用于公共事业。钢厂也许给当地财政带来收益,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污染,这对环境及村民没有任何益处。其实村民的想法很单纯,所关注的焦点也很现实,那就是用3万元一次性将村民手中耕地“买断”之后,村民将如何生存,因为这些田地都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田。
“以租代征”、“买断征用”等非法手段圈占农田在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和韩庄乡一再上演,涉及耕地达数千亩。
2010年5月24日,记者前往汤阴县进行调查。在汤阴县宜沟镇大台寺村,村民纷纷表达对“圈地”的不满。一王姓村民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镇政府在没有全体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就强行将该村1、2、3、4、6、7、9七个组的耕地给征占了。这些地都是水利设施齐全的好地,没有村民愿意在租赁协议上签字,但是县政府专门派了工作组下到村子里,由副县长带队,谁家不同意就做谁家的‘工作’,后来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大部分村民不得不在租地协议上签了字,而村民始终没见到任何占地手续。”
而同样在后李朱村也有近千亩的耕地被河南亚新钢铁实业有限公司圈占。记者看到被该公司圈占的土地已拉起围墙。该村人口2000多人,共有4500多亩耕地,这些地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田。
一位毛姓村民向记者讲述了当初签订协议的过程及赔偿标准。2009年10月10日,他和宜沟镇政府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转包方是后李朱村村民(简称甲方),承包方是宜沟镇人民政府(简称乙方);流转期限是2009年10月10 日至2028年10月10日,计19年;流转土地的租金第一年度(2009年10月10日至2010年10月10日) 是每亩1500元(其中500元为青苗补偿款),第二年度起每年每亩1200元,以后每三年调整一次租金,调整比例均按当年国家公布的一等白麦的最低国家保护价为计算增幅依据,同时明确表示,如果小麦价格下降,保证租金不会低于原定租金。并且约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乙方将租金如约转交给甲方。
到现在为止,村民都不知道政府拿这些地要干什么,有人说这是政府在“圈地创收,与民争利”,低价买再以高价卖给企业,从中获利,而村民今后的生计问题却无人问津。
针对村民反映的有关情况,宜沟镇刘副镇长解释说,亚新钢厂租后李朱村的近千亩地是用来搞“生态林建设”的,政府的举措是“集约节约”用地,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一名黄姓职工给记者一个不同于刘副镇长的解释。他坦言,圈占的宜沟镇后李朱村和韩庄乡大云村近3000亩地都是水利设施完善的麦田,而这些地是用于钢厂扩建而并非是建设生态林,而且他们目前正在土地上用工程车进行勘测,测量土地的承受压力,为钢厂二期建设做准备。
在韩庄乡大云村,也有近1500余亩耕地被圈占。而与宜沟镇不同的是,韩庄乡被征用的这1500亩耕地是被政府强行以每亩3万元价格予以强行买断的,被用于河南亚新钢铁实业有限公司扩建用地,而村民从来没有看到政府出示的相关合法征地手续。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该村民多次表示,如果政府搞公益事业需要占用耕地,村民会大力支持,赔偿多少都没有任何怨言。但政府此次动用公检法等部门的力量,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逼村民卖地,大家非常抵触,因为这些地是用来给私人钢厂扩建厂区用,并非用于公共事业。钢厂也许给当地财政带来收益,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污染,这对环境及村民没有任何益处。其实村民的想法很单纯,所关注的焦点也很现实,那就是用3万元一次性将村民手中耕地“买断”之后,村民将如何生存,因为这些田地都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