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改善民生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4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在24至25日召开的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并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提出未来两年半,本届市委要切实抓好10件民生大事。
  改善民生是我们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而且卓有成效,前无古人
  薄熙来说,改善民生是我们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而且言行一致,卓有成效,前无古人。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毛主席强调,“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还要求,“要把群众的'衣、食、住、行、用'这五个字都安排好”。正因为如此,我党才得道多助,由小到大,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唤起工农千百万”,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1978年,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江泽民同志说,“要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即权、情、利都要围绕老百姓。小平同志、泽民同志、锦涛总书记,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都对群众充满感情。
  建党近90年来,我党始终高度关注民生。28年民主革命,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新中国建立后,又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消灭血吸虫、瘟疫等疾病。
  毛主席非常重视黄河、淮河以及海河的治理,更对长江描绘了“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设想。中国历史上的大禹因治黄河而被尊为“神”,而毛主席把大江大河通通纳入眼底,都有具体、明确的指示,建国以来,一条河接一条河全都治理了,我们党比大禹伟大得多!
  改革开放启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民生工程,人民的衣、食、住、行、用都有了很大改善。现在我国的粮食产量已达5.2亿吨,是1949年的4倍;猪牛羊肉5300万吨,增长了6倍;水果1.9亿吨,人均达145公斤,增长了20倍;服装产量超过200亿件,化纤、布匹、呢绒均居世界第一;洗衣机、彩电等210多种消费型工业品产量也是世界第一;去年,汽车产量1300万辆,手机用户7.8亿,都是世界第一;电脑1.8亿台,占全球一半;互联网用户3.8亿,超过美国与日本的总和。过去看着一些洋货,国人都会羡慕,现在我们诸多产品的出口都是世界第一。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超过2800万,也居世界首位。这些数据说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在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而且已经发展起来了,晚清时的屈辱早已远去。讲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有硬邦邦的民意基础和事实根据,在全国人民中,我们党的公信力实实在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足以自豪!尽管还有议论,还有负面的看法,但凡是客观、公正的人,静下心来看一看现实,都会认可我们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历届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工作基础
  薄熙来说,解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民生,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而且卓有成效。回顾直辖以来,张德邻、蒲海清同志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200多万人受益。贺国强同志、包叙定同志启动了扶农工程、危旧房改造、再就业等“八大民心工程”。还实施了“青山绿水工程”和“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开工建设了三峡库区首批19座污水处理厂和13座垃圾处理场,主城区新增公共绿地256万平方米。黄镇东、王鸿举同志让农村6300户高山移民和岩洞窝棚的特困户搬进了政府资助的新房,解决了农村230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组织实施了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安装公路防护栏3500公里。启动建设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图书馆等10大社会文化设施。汪洋、王鸿举同志落实库区产业发展基金13亿,对12万移民进行免费培训,解决了6.8万多城镇移民就业和5万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使71万困难群众、32万农户受益;拆除了440万平米中小学危房,实行儿童免疫接种全免费。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扎实工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工作基础。
  已成全市人民共同意志的“五个重庆”,个个都紧扣民生
  薄熙来说,近两年,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抓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已成全市人民共同意志的“五个重庆”,个个都紧扣民生。“森林重庆”是为了让老百姓多吸氧,这两年造林800万亩,可释放1000多万吨氧气。在去年全国44个城市创“国家园林城市”,重庆得分第一。“畅通重庆”要让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要让群众的人身、财产和家庭安全有保障,“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能长寿,这两年新建塑胶运动场359片,给120多万学生改善了锻炼场所。“宜居重庆”要让全市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的市民都有房住,而且环境好。
  市政府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两年新增就业55万人,并有效地解决了360多万回流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六次提标;改造危旧房,让20多万困难户住进了新房;这几年,市财政的50%以上用于民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
  薄熙来说,在民生方面,也存在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贫困,二是生活差距。目前还有不少贫困人口,有不少百姓有病不愿去治。全市每年还有12万农村孩子没钱上学。主城还有40多万户居民没有住房,人均住房面积10平米以下的也还有20来万户。我市城镇低保群众还有60多万,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全力解决这些问题。
  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就够了,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薄熙来说,民生的改善是多方面的。打黑除恶摧毁了355个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抓获504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近10年来积累的刑事案件3.9万起,其中命案600多起,还打掉了一批“保护伞”。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家庭死了人,如果多少年破不了案,那是什么心情?!政府必须为民伸冤、为民除害!今年全市110报警量和主城区刑事案件都大幅下降。
  “大下访”两年多来,20多万干部下基层,投入79个亿解决了信访11万件,其中90%是积案,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
  “唱读讲传”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唱红歌,参与市民超过7000万人次。湖北的网友说,听了重庆的红歌,人民提气,坏人丧气,正气压了邪气。《读点经典》已出18辑,在全国120多次评比中,每一次都在图书畅销榜前列。“唱读讲传”也是百姓所需。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吃红烧肉,穿漂亮衣服就够了,健康的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民生就是内需,就是消费,有效地改善民生,不仅不扯经济的后腿,还会有力、持久地推动经济
  薄熙来说,有的时候,人们习惯把“发展”理解为吸引投资,推动GDP的增长,和民生问题分开来看。其实,发展本身就应该包含民生的内容。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GDP的扩张,不仅是工业、农业产能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也一定要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民生的改善是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其中就有民生改善的重要内涵,反之,如果发展不能改善民生,那就不是“硬道理”,而是“没道理”。众所周知,驱动国民经济发展有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尽管不少领导特别重视招商引资,抓投资,沿海重视抓出口,但看看统计年鉴就清楚了,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占大头,通常在50%以上。欧美国家则一般高达70%-80%。其实出口从本质上说也是进口国的消费,所以消费是基础性的。我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就是在扩大消费,在拉动内需,在营造一个大市场。从发展经济来说,这是更具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改善民生,既是我们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始源和归宿。它和发展经济是不矛盾的,不仅不分散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有效地改善民生,不仅不扯经济的后腿,还会有力、持久地推动经济。
  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
 > 相关阅读:
  薄熙来:居民幸福指数不简单取决于GDP
  薄熙来:让全体市民吃上粽子享受生活
  薄熙来:媒体每天都在塑造国民精神世界
上一页12下一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