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7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枪王之王》终极版海报
对于最新力作《枪王之王》(7月2日上映),导演尔冬升在访谈中为影片做幽默的推广,他说:“悬疑、动作、情感纠葛,这部戏样样不落……相比于去年的《窃听风云》,《枪王之王》没有那么沉重,因为我们加了好看的女人戏。”这话道出影片的两大看点――枪战动作、女人戏。为了枪战的好看,尔冬升找到两位专业射击教官,花一周时间将做神枪手的窍门教给吴彦祖与古天乐,而两位主角为了在镜头面前掏枪如疾风,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做练习。在女人方面,为了影片有足够的激情撩起观众的兴趣,尔冬升安排李冰冰与阿Sa两位美女向古天乐献吻,也少不了香艳的床戏。
枪战、美女,《枪王之王》强调的这两点,是一直存在于动作片脉流中触发观众兴奋点的基础因素。枪代表男性征服图腾,女人引发性冲动,两者相结合,好像影片增强效果的迷幻剂,这在电影诞生初期便被发明出来。1903年,做过电影放映员的埃德温・鲍特拍了一部《火车大劫案》,这部电影最耸动的地方,不在于火车上持枪火并的激烈场景,而是在动作高潮过后,一个劫匪冲着镜头将枪指向观众,当年在剧院放映的时候,观众这个镜头被吓得起身躲避。这是枪战、枪火第一次在影片中占据如此“雄伟”的地位;与枪战场景并起的,是电影中开始兴盛的杂耍式色情表演,1920年开始,法国黑市上出现了一批赤裸裸描述性交的电影胶片。枪战与性场面,象征着男人操持着两杆枪在银幕开始了快感的征战。
一:压迫与反抗:从难登大雅到冲破禁忌
电影中的性与暴力很快引起了道德人士的焦虑。1930年,大名鼎鼎的“海斯法典”颁布,规定了12条严苛的电影拍摄禁令,其中六条与暴力犯罪和性有关,枪战作为犯罪手段被严格限制出现在电影中。这个法典将“枪战”与“性”的共同本质提点了出来――它们都是人们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趣味,而电影这种公共娱乐方式令这种趣味产生坦白、强烈、不加掩饰的快感。

“海斯法典”的严苛律令没有能够坚持长久,1949年,詹姆斯・卡格尼回归银幕,拍摄《白热》,这部影片将一个男人以暴力释放能量的恐怖拍到极致,他的妻子说他“他根本不是个人。”科迪与他母亲之间怪异中透露奸邪的亲密感,使这个疯子有了希区柯克《惊魂记》中的变态恋母情结。在结尾,他与警察们对峙在山林中,在无数子弹发射之后,他在燃烧的油轮上怒吼“老妈,我做到了,世界之王!”
二、性解放:暴力与性的水乳交融
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五月风暴”爆发,美国的嬉皮士运动也开始兴起,这些将自由作为目标的运动,将“性解放”也列作理想的追求之一。在电影银幕上,人们企图推翻自海斯法典直至中世纪阴暗的禁欲主义,令性爱在任何程度上都成为合法的。电影禁欲的律令开始分崩离析,代之以分级制度。“性解放”除了为电影打开拍摄性欲纵横场景的枷锁,同时也对枪所代表的犯罪文化全面开放。

这种“本质”在大银幕上的最好体现是西部片。从1939年的《关山飞渡》开始,约翰・福特将西部片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西部片中男人的正义、复仇、拈花惹草、胡茬中透漏着的性感讯息,甚至爆发式的拔枪射击姿势,都将欲望整理、包装为一种粗犷中透露精致的男性气概。约翰・福特在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搜索者》、《双虎屠龙》中,都有韦恩式的正义牛仔与仇敌对仗的高潮枪战。萨姆・佩金法的西部片,好像是要报复那些讲虚伪的道德卫士,将血与枪在银幕上中发挥到极致。他的《比利小子》开头,杀人场景的交叉剪辑中,新墨西哥的牛仔们在玩射击游戏,靶子是一排埋在土里的鸡,手起枪响,鸡脑袋被轰掉,射击者自夸:“真他妈完美!”而他西部片中的枪战场景,几乎要将人身体射出成吨的鲜血才肯罢休,《日落黄沙》中四个匪徒以各种枪械对阵数百人的枪战结尾,使“血腥萨姆”的称号跟随导演一生。意大利的塞尔乔・莱昂内承继了这种西部精神,以《黄金三镖客》为代表一些通心粉西部片,用独特的优雅舞蹈式动作镜头将枪战戏拍得出神入化。从此,在西部片中,英雄靠拔枪干掉敌人,也靠此征服女人,这种暴力与性水乳交融的模式,渐渐成熟,并开始向其余类型片中渗透。
三、枪战成熟:好莱坞多面开花 港产枪战影响世界
时光进入1980年代,西部片式微,西部荒原景致、两派人马在小镇上摆开阵势拔枪互射的场面,不能满足人们对感官刺激的越发强烈的需求。从1960年代开始的《007》系列此时成为炙手可热的动作片新类型,詹姆斯・邦德在各种影片中使用超过10种经典枪械与敌人作战,包括各类手枪、狙击枪、来福、机枪,这些枪的使用,在邦德电影中形成一种粗疏的邦德枪战体系。而每部必不可缺的“邦女郎”,首先增加了邦德的魅力,其次以美艳“肉弹”刺激男性观众眼光,获得最丰厚的商业回报。于是,“美女+枪战”成为好莱坞一种固定的引发感官快乐的动作片模式。
这种模式发挥到一种极端,是史泰龙贡献的《第一滴血》系列,剧情、女性角色的重要都被压缩到最低,而单枪匹马与军警的战斗,从冷兵器的弓箭到重型火箭炮,加上丛林的错综复杂,使男主角成为一座随时会爆发的人体火山。银幕已经成为一个放大镜,将枪战的暴虐夸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电影使得动作片开始朝只追求感官刺激的下半身思维发展。

1990年代,美国独立制片者罗德里格兹的从墨西哥式西部片《杀人三部曲》,重拾西部经典,对B级片做邪典式的考古,武装上新时期的朋克与摇滚精神,枪与女人被摆在同样的作为摆酷工具的地位。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演的独行侠,女友被毒枭所杀,他以吉他盒改造成机枪,大开杀戒。影片中还有装在内裤上的阳具似的左轮枪。这种耍酷精神,一直延续到《恐怖星球》中女人下肢装上机关枪的设置,男人感兴趣的两样东西――金属枪管与柔美胴体――终于完美且刚劲地被组合到了一起,而这,也是这是“枪战+美女”式电影最拉风的纪念碑。
但英雄终有疲乏的时刻,到新世纪的门口,直捣欲望G点的动作片,所有勇猛的招数都已用尽,好似性欲被压缩、怒放,随后便是深深的疲倦与空洞。这种情绪在迈克尔・曼1995年的《盗火线》中显现出来。这部影片的枪战不追求过分的火爆,而是精确设计、无懈可击,所有警察与持枪劫匪的对阵,都有坚实而强悍的实战依据,迈克尔・曼请来专业的军官来调教演员与战斗布局。影片中的男人也头一回不靠勇猛吸引女人的英雄,他们多要陷入爱情与家庭生活的苦闷中,爱得深,却也因为他们的犯罪本能伤害爱情。电影元素中的“枪战”与“性”来到一个转折点,逐渐走向一种现实的“人”、抹去传奇英雄色彩的淡然的平衡。
但枪战与性,这两种大银幕感官刺激模式,绝不会向挖掘精神深度的文艺腔调妥协,当电脑特技甚嚣尘上,生理的荷尔蒙与心理的力比多将再次掀起巨浪。
四、特效年代:万变不离其宗 新长征路上的“枪战与性”
新世纪以来,靠传统特技的枪战威力已经不能打动观众。虽然信息时代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伟哥药丸越来越成床底风云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现实中“精神阳痿”的人们,反而在期待银幕上能有更剧烈的枪火奇观。电脑特效迅猛发展,正好为银幕提供了一枚技术伟哥。于是,《黑客帝国》中本来是个电子黑客的弱书生摇身一变就成为可以打出“子弹时间”的救世主,能与子弹齐飞。2008年的《通缉令》,将枪战特技发挥到完全脱离正常物理原则,子弹甚至可以借助电脑特效“拐弯”射击。卡梅隆在1980年代打造的《终结者》系列,到了2003年的第三部,抛弃坚实的科幻元素,全靠电脑特技抛洒子弹,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机器人,反而沦为炫目动作场景的配角。到了《变形金刚》,子弹升级为机器人互射的导弹,终于在电影院中吹出最大的枪火泡沫。这些越来越火爆的特效,成为越来越虚伪的高潮。令人欣慰的是,杜琪峰以及银河印象却在传统枪战技法中创造了新的神韵,使香港电影得以在枪战片中续写辉煌。他的《枪火》、《暗战》,直至近两年的《放逐》、《文雀》、《复仇》,都有大量枪战场景,冷峻、玄机四伏,镜头转换飞快,并以慢镜头控制节奏,成为一阕阕经典的枪战探戈,虽然枪战变得优雅,但没有变的,是使金属有血的粘稠,使英雄的血有金属的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