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79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新闻到底:《夜宿鲁园的梦与愁》
新闻闪回:取缔附近黑旅店后,沈阳鲁园就成了一些农民工的夜宿之地,这里也被他们叫作“蓝天宾馆”,本报记者坚守“蓝天宾馆”一夜,一同感受夜宿鲁园的梦与愁。次日,此事得到沈阳市农民工维权中心高度重视,承诺三天内让农民工找到住处。
孟庆波抖了抖被子,把自己没晾干的毛毯塞进了行囊,一天又开始了。
“这一宿睡得真舒服,没有蚊子,还看了会儿电视。 ”他决定早点儿去找工作,7月9日凌晨5时他就告别了舒服的旅社,“今天必须得找到工作,不能这么混下去了,工钱少点儿也行。 ”
第一个被送到正规旅社的农民工睡了个安稳觉,但繁忙的工作还在继续,还有更多的人在寻找他们的理想住所。
在沈阳,更多农民工仍面临着这样的住宿问题,而从上海等城市解决农民工住宿的经验显示,让农民工有一个安稳妥当的住处,并非没有先例和可能。
在我们的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在很多地区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已经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这些已经建成的“农民工公寓”,也许将为沈阳解决这一问题,提供范本。
在上海,农民工集体住宿的问题,早在2003年就已经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2003年9月,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的“希望经济城”开发区内,可容纳3万人的“民工公寓”开始建设……
2008年7月,上海浦东新区首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高东公寓建成,吸引了约一千多名外来务工“蓝领”入住,而这些“蓝领”每人每月最低需要交的房租是60元……
“农民公寓”、高东公寓等建成后,吸引众多媒体的眼光,高东公寓也因为“专业”,一度被称为“上海独一无二的”。 7月10日,高东公寓投入使用整整两年,在这两年中,公寓运行如何?效果怎样?本报记者特地进行了走访。
60元住一个月
沿着熙熙攘攘的高东镇集贸市场,穿过高东新路的外环立交桥,往东两百米,便能看见“高东公寓”。公寓很别致,如果不是路人的指点,记者以为是到了某个居民小区。
小区里有三栋住宿楼,每个楼之间都种满了别致的花草和风景树,很显然是经过精心修剪过的。中午11点,一名戴着红袖章的保安仍时不时地在公寓前走动。他穿着白色的半袖,打着领带,非常正式。“里面住的都是咱们船厂的工人”,三号楼前面,几位正在整理垃圾的清洁工人告诉记者,“这个公寓已经建了一两年了,船厂专门包了下来给船厂的工人。”记者了解到,清洁工人口中的船厂指的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公司员工2万人。“这公寓在上海基本可说是独一无二的。 ”高东公寓的物业经理倪吉强很自信。倪吉强介绍,在1号、2号公寓楼,每个房间可入住6名产业工人,每间房的月租为2400元,人均分摊并扣除企业租房补贴后,入住者每人每月最少只要掏60元钱就能在此居住。而在3人一间的3号楼,租金为每人每月150元。
“我们的公寓楼就是按照大学生的宿舍标准而建造的。 ”“每幢楼设有开水间、卫生间和食堂,房间里则配备了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和电扇,并安装独立电表,工人们不用付水费,电费每个房间30度以上自己交。 ”
小郭和小张满脸的稚气,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已经工作了三年的熟练工人。
中午12时多,小区里又恢复了平静。从食堂吃完饭,小郭和同宿舍的小张决定回宿舍休息一会儿。楼道里面很安静,只有盥洗室里稀里哗啦的水流声。走到一间挂着卫生流动红旗的宿舍门口,小郭开门带着记者走了进去,宿舍很干净,床铺得很整齐,很难相信是6个男人住的地方。
“我们分几班倒,大部分人上白班,现在上白班的人都还没有回来。”小郭告诉记者,“我们两个是上夜班的,下午5时到晚上2时,上夜班的人少,所以你现在看到的人少。”小张和小郭是老乡,都是来自洛阳,今年刚刚21岁,但是来到造船厂已经3年了,说到现在的住宿条件,小郭腼腆地笑着说:“还行吧,有空调和地板,比原来的好多了,原来住的地方特别乱,经常出事。 ”“我感觉挺好,一个月60块钱,不用自己交水费,电费也是出一部分。”“上海的房子真贵,租都租不起。”小张仍是一口的河南口音。
在小郭的带领下,记者又串了两个宿舍,王兵比小郭早来一年,老家是安徽寿县农村的,记者来到王兵宿舍时,王兵正跟宿舍的哥几个打CS,从游戏的姿势来看,王兵不是菜鸟。
王兵是2008年第一批搬进高东公寓的人之一,对于目前住宿的状况,王兵感觉还行:“总比原来到处住强,现在还能经常和宿舍哥们一起玩,挺好。 ”小郭在一旁附和:“住一个楼上的基本都我们这么大的。 ”
荤素搭配6元5的午餐
一份鸡肉块、一份土豆丝、一份米饭,再加一份免费汤,来自江苏徐州的刘耀军一共花了6块5。使劲地咬了一块鸡肉,“还行,钱没白花。”刘耀军嘴角轻扬的吃起了米饭,本来就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刘耀军感冒了,吃饭的同时鼻子还不停地抽涕着,“吃点感冒药吧,还要上班,你们干的都是重活,身体受不了的。”记者建议刘耀军,刘耀军咽下一口米饭,又夹了一口土豆丝:没事,热感冒,扛扛就没事了。
上午11时40分,公寓食堂里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食堂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高风美滋堂”,以至于记者误以为是一家时尚餐厅,而不是食堂。
在美滋堂吃饭的人很多,有穿工作服的,也有便装的,可以刷卡,也可以付现,饭菜荤素搭配,一共有10多个菜,有红烧丸子也有凉拌黄瓜。“最贵的菜式6块钱,还能接受。 ”刘耀军说。
可以每天到美滋堂吃饭,刘耀军觉得挺好:“以前这里都没有食堂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去附近的小店吃,那些地方吃一两天还行,但长期吃肯定不行,我一个月才2000多块钱。每天去小餐馆,剩不了几个。 ”
治安事件几乎为零
在二号楼前面是公寓的宣传栏,第一句话引人注目:高东公寓是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人民政府为了让高东镇外来产业工人有一个良好的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而建造的。“这个公寓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程。 ”高东镇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这个公寓3幢宿舍楼共200多个房间,总面积1.34万平方米,可容纳2880人入住。”“当时我们建这个公寓的目的就是专门为了解决周边船厂、工业园区等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者和产业工人的居住问题而建设的。 ”工作人员介绍。
公寓已经运行整整两年,对于目前的运行状况,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公寓的负责人似乎都很满意,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国家不是提倡廉租房嘛,我们这个为廉租房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探索,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陆续建设这种公寓。 ”
物业的倪吉强也显得很满意:“这个工程对几方面都是有利的,政府能改善投资环境,我们能增加物业收入,企业能解决后顾之忧,员工能放心工作。 ”“就拿治安来说吧,我们这里都是年轻人,但是这两年的治安事件几乎为零,这就是结果。 ”
本版稿件由特派上海记者陈志强 首席记者杨帆 实习生 张澜 采写
【本地反响】沈阳开发商建起农民工板房
午饭一过,干了一上午活儿的小陈想休息一会儿,这在之前干零活儿的时候是无法想象的。更不敢想的是,还有属于自己的床。
这是他在沈阳中汇广场打工一年多以来的普通一天,用他的话来说,“踏实、有劲儿! ”
该工会主席吴兆勇告诉记者,工地五六百农民工分别来自河南、安徽、上海、山东和本地等地,其中沈阳当地占20%。“工人们睡得好、管理好,他们才有心劲儿好好干活,努力赚钱。 ”为此,吴兆勇表示,工地花100余万元为农民工购置了117间板房,其中包括夫妻房,在夫妻房里有电视、双人床和计生用品。
这一段时间,吃完晚饭,小陈都会等在食堂里,和工友们一起看场世界杯比赛。
在宿舍的最西侧,可容纳30个男人一起洗澡的浴室24小时开放,女浴室也可以同时容纳15人洗澡。“每天干完活儿都是一身汗,以前干活就是,干完之后就回自己住的地方,也没钱打车,就坐公交车,可是身上都是汗味儿,人家都离我远远的,后来我自己也知道,也离他们远远的。现在每天晚上能洗个澡,也能解解乏,挺好。 ”农民工唐师傅告诉记者。
为了食品安全,工地宿舍还有自己的小卖店,农民工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食品和日常用品。
推开一间板房的门,挂在床铺下的T恤衫还滴答淌水,几个工友围坐在桌子边,聊得正欢,话题有工作进度,有世界杯,也有老婆孩子。
桌面上没有扑克,记者很意外。“我们这里不让赌博,大家都是健康生活。 ”一个农民工大哥说了一句,引来了大家爽朗的笑声。
一个房间8个人,床铺很简单,木板床、自己的铺盖,但这对60岁的朱惠新来说已经足够好了,“以前也睡过石凳啊,没办法的时候只能将就,现在?你看,多舒服,屋里还有风扇,虽然赶不上空调,但这大热天的有点儿风,多好啊! ”
晚上有空了,年轻人还会跑到工会办公室,那里有个“农民工网吧”,5台全新的电脑来自沈阳市农民工维权中心,手指一点就能登录上网,晚上跟女儿聊聊天,上网打打扑克,大家对家里的思念随时都可传达。
在办公室里,想看书的有图书馆,感冒发烧的,有医药柜。
“为农民工想的全一些,让他们过的好一些,这也是为我们的城市负责。 ”吴兆勇主席说。
“农民工很平凡,为城市建设做贡献。农民工很高尚,为城市筑造新形象。 ”走出工地,两行大条幅非常醒目。
【最新进展】40个低价床位给农民工
7月9日早5时10分,和平区农民工维权中心主任王建平就自己开车从长白再次来到鲁迅公园,石凳上只有一名农民工躺着,还是那名没有身份证的调兵山男子。
十四纬路派出所所长孟广宇告诉记者,该所辖区内共安装了814个监控探头,每个正规的旅社内都在正门位置安有摄像头。不符合规定的黑旅社全部关停。
在对辖区内所有旅社调查后,孟所长表示提供给农民工价格在15到20元的床位大概有40个,将会根据需要介绍给农民工。
【记者调查】沈阳农民工年流量100万人次
早在2006年2月至3月,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和沈阳市总工会成立了联合调研组,先后两次对鲁园工会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沈阳鲁园零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自发形成的、2003年由政府规范建立的省内规模最大的以农民工为主的务工求职集散地,日流量2000~5000人次,年流动量100万人次。
而据沈阳市总工会农民工工作部部长詹军统计,沈阳的农民工数量也大部分集中在鲁园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很大,最高峰时在120万人左右,散工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
沈阳的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农民工来说,住宿的解决无非以下几个方面:用工处提供、租房、亲属家、旅社、露宿。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可以租房的农民工们,住宿依然是他们在来沈打工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2008年7月,上海浦东新区首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高东公寓建成,吸引了约一千多名外来务工“蓝领”入住,而这些“蓝领”每人每月最低需要交的房租是60元。记者 陈志强 摄
工人们不仅能享受干净舒适的床铺,更可以上网、看电视。记者 陈志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