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再次对苏丹总统发出逮捕令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存在理由充分的证据表明,巴希尔故意摧毁(达尔富尔地区的)富尔、马萨利特和扎格哈瓦三个部族。”
  ――国际刑事法院
  “再一次证明,国际刑事法院实为政治法庭……逮捕令背后存在政治动机……我们,苏丹政府,丝毫不会理会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我们关注国家的发展。”
  ――苏丹政府发言人奥贝德
  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12日对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再次发出逮捕令,逮捕令新增三条针对巴希尔的种族灭绝罪指控。苏丹政府随即予以指责,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决定“存在政治动机”。
  保留先前全部指控
  国际刑事法院当天对巴希尔再次发出逮捕令。在新逮捕令中,国际刑事法院说,有充足证据显示,富尔、马萨利特和扎格哈瓦三个部族因为他们的种族构成而被“有选择性地挑选出来成为政府军打击的对象”。
  国际刑事法院还强调,有证据显示,富尔、马萨利特和扎格哈瓦三个部族聚居的城镇和村庄曾遭遇“强奸、虐待和强制转移等情形”。
  逮捕令认为,存在向巴希尔提起三项种族灭绝罪指控的必要。此外,新逮捕令保留先前针对巴希尔的全部指控。
  去年曾发逮捕令
  去年3月4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在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对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首次向一位现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但苏丹政府随后宣布,苏丹拒绝国际刑事法院对总统巴希尔发出的逮捕令。
  非洲联盟(非盟)各国领导人在去年7月的第13届首脑会上通过决议草案,决定成员国对国际刑事法院下达的巴希尔逮捕令不予合作,非盟成员国不会遵循《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条款有关规定逮捕并移交巴希尔。
  逮捕令实际意义小
  国际刑事法院再次发出逮捕令后,在喀土穆,苏丹信息部长兼政府发言人贾迈勒・奥贝德随即发表公开声明,称国际刑事法院追加针对巴希尔的种族灭绝指控之举“再一次证明,国际刑事法院实为政治法庭……逮捕令背后存在政治动机”。
  法新社解读,苏丹政府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再次发出逮捕令可能与苏丹定于2011年1月举行的南部公投有关,国际刑事法院试图对公投结果施加影响。
  苏丹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一直不承认国际刑事法院对本国拥有司法管辖权。事实上,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发出逮捕令究竟存在多少实际意义仍是疑问。凌朔(新华社专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