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务头子李克农传奇人生之初露锋芒 (转贴)

闲得慌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10-02
消息
9,388
荣誉分数
257
声望点数
193
[FONT=&quot] <o></o>[/FONT]
[FONT=&quot]1941[/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3[/FONT][FONT=&quot]月,毛泽东请李克农一家在延安枣园吃饭。席间毛泽东问李克农的小女儿李冰,你知道你父亲是干什么的吗?没等李冰回答,毛泽东说道:[/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他是个大特务,不过是共产党的大特务。[/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是的,他是一位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高级指挥员,一尊党和军队的守护神,一颗令敌手敬畏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煞星[/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他的事业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他的功勋并不比其他将军逊色。[/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有人这样说,没有李克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FONT][FONT=&quot]30[/FONT][FONT=&quot]年代初以后可能要重写。白色恐怖下的残酷斗争,红色苏区的保卫和建设;西安事变的酝酿和发动,重庆谈判的决策与促成;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订,日内瓦会场的巧妙较量[/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无一不与李克农的名字紧密地联在一起。他,是这些威武雄壮的人间活剧的幕后英豪。[/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李克农,[/FONT][FONT=&quot]1899[/FONT][FONT=&quot]年生于安徽巢县,长于芜湖,自幼便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又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FONT][FONT=&quot]1919[/FONT][FONT=&quot]年参加芜湖五四运动,成为学生领袖;[/FONT][FONT=&quot]1925[/FONT][FONT=&quot]年参加领导教会学校退学风潮,参与创办民生中学;[/FONT][FONT=&quot]1926[/FONT][FONT=&quot]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安徽革命形势的发展,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做出了巨大贡献。[/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蒋介石发动[/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四[/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一二[/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政变,安徽芜湖国民党当局也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举起了屠刀。形势急剧恶化。李克农等在党组织领导下,先是打入敌人内部,随后又转入地下,辗转于芜湖和巢县之间。直到[/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他才离开家乡,经南京前往上海。[/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3[/FONT][FONT=&quot]月,李克农在王振武的护送下来到上海后,很快便和上海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不久,李克农被调入中共沪中区委,担任宣传委员。[/FONT][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底,根据工作需要,又调入中央特科,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做保卫工作。[/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中央特科是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亲自领导筹建的一个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同敌人进行隐蔽斗争的特别工作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党 的组织,依靠革命群众,深入敌人警宪特务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的秘密组织报警,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和革命活动的安全。当时,中央特科的主要活 动地区就是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同时兼及武汉、平津、香港这几个党的长江局、北方局、南方局等所在地的重要城市。
[/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李克农被调入中央特科后,被安排在第二科,即情报科,任务是打入敌人心脏。早在[/FONT][FONT=&quot]1927[/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12[/FONT][FONT=&quot]月[/FONT][FONT=&quot]31[/FONT][FONT=&quot]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发出的《中央通报》(第二十五号)中就曾规定:经过党支部决议,得派遣一两个忠实的同志,到国民党党部以及某种反动机关,做侦探和破坏工作。但必须限于这两种作用方可派遣。[/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中 央特科成立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先后派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三人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掌握了国民党全国特务机关的全盘活动。他们深入虎穴,在这场隐 蔽斗争中,演出了中国共产党地下斗争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给中共中央提供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情报,对保卫党的中央机关和地下党组 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中央的嘉奖。[/FONT][FONT=&quot]<o></o>

[/FONT] [FONT=&quot]要弄清这场斗争的真相,还必须从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谈起。[/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徐恩曾,字可均,浙江吴兴人,与国民党特务头子陈立夫是表兄弟。徐小时住在上海曹家渡,小学和中学均在南洋公学,以后进交通大学电机系读书,后自费赴美国留学,攻电气工程。毕业后曾在电气公司实习,并在美参加国民党。回国后于[/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初开始在陈立夫把持下的建设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任职,后担任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科长,成为特务头子。[/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徐是留美学生,崇美思想严重,平时杂志非美国的不看,与同学打电话也一概是英语。他也极为崇拜蒋介石,称之为[/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最高领袖[/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他受儒家思想熏陶,对孔子和曾国藩也很崇拜,常看《曾文正公家书》,几次想学曾国藩写日记,因无恒心而未成功。徐平时喜欢钱财,曾大量贪污特务经费,但更喜女色,尽管他曾有三个妻子和一个姘妇,仍不满足,平时经常逛妓院,并和调查科的女特务鬼混。[/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徐恩曾的特殊经历及个性特点,不仅对他本人的特务生涯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李克农等人的地下工作也产生不小的作用。中央特科情报科当时派人打入敌人心脏时,就是从徐恩曾这里入手的。[/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徐恩曾在上海开办的无线电训练班招生,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共产党员钱壮飞考入了这个无线电训练班,并以其卓越的才能,迅速取得了徐恩曾的好感和信任。[/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钱壮飞,浙江湖州人,[/FONT][FONT=&quot]1895[/FONT][FONT=&quot]年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FONT][FONT=&quot]1925[/FONT][FONT=&quot]年,经张暹中的介绍,钱壮飞和妻子张振华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钱壮飞开始了他一生中崭新的、惊心动魄的和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FONT]

[FONT=&quot]钱 壮飞入党后,在中共北方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利用医生的职业为掩护,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他那硕大的医药箱里,经常装着党的秘密文件。他经常和张振华 摩肩信步在北海公园等地,看似观光,实则乘无人之机,散发传单,有时甚至在夜间悄悄地将传单塞进人家的门缝里。他们还经常到党的机关和同志们的秘密住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出诊[/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有的同志要走了,需要化装用的衣服、箱子等物品,只要开个单子来,张振华便买好及时送去。[/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残酷的地下斗争,使才华横溢的钱壮飞得到锻炼,逐渐积累了从事地下工作的经验,在政治上也更加成熟。加之他博学多才、多谋善断,遇事深藏不露,又长于交际应酬,为日后深入虎穴龙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1927[/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四[/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一二[/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北京的反动当局也疯狂搜捕着共产党人,中共北方局及其下属的各级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李大钊等人被残酷杀害,钱壮飞也遭到通缉。[/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白色恐怖使他本来仅能勉强维持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被迫率领全家老小出走,前往上海。[/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春,钱壮飞来到上海后,一边寻找党的关系,一边谋求可以糊口的职业。这年年终,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上海无线电训练班招考的广告,就又去应试,[/FONT][FONT=&quot]不考还罢,一考竟考了个第一名。办这个训练班的就是后来成为中统特务头子的徐恩曾。[/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由于钱壮飞多才多艺,又和徐恩曾同乡,爱才之心和乡党之谊使徐恩曾对钱壮飞不能不另眼看待。同年,徐恩曾升任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钱壮飞也因之升任无线电管理局秘书。[/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 春,陈立夫兼任国民党建设委员会主任后,徐恩曾受表兄的提拔,一度调任国民党浙江建设厅厅长,钱壮飞也携家迁往杭州。就在这一年,浙江省决定举办西湖博览 会,作为建设厅厅长的徐恩曾被委托筹办。徐恩曾当然是乐不可支,这不仅使他有机会大显身手,且可以借此机会大捞一把。尽管他曾留学美国,但是学电机的,对 此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怎么办?他倒也有办法,将此事全权委托钱壮飞,并在浙江省建设厅为钱壮飞挂了一个秘书的头衔。[/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钱壮飞虽然医专毕业,但对音乐、书法、绘画、电影、演出无所不通,更兼非凡的组织才能,因此,接办之后,从博览会的设计到会务准备,他安排得有条不紊,把个博览会办得有声有色。[/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这次博览会使徐恩曾出尽风头。[/FONT][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8[/FONT][FONT=&quot]月[/FONT][FONT=&quot]20[/FONT][FONT=&quot]日,陈立夫驱车来到博览会,对前来迎接的徐恩曾大加赞赏,并告诉他,孔祥熙和宋霭龄参观这次博览会后赞不绝口,认为与巴黎博览会相比,不仅毫不逊色,甚至还别具特色。上司的嘉许,加之钱壮飞在博览会结束后给视孔方兄如神灵的徐恩曾送来几大箱金灿灿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硬通货[/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使徐恩曾对钱壮飞更加器重。博览会结束不久,徐恩曾回任上海无线电管理局,钱壮飞则被他委任为私人秘书,视为心腹。[/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就 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日后对钱壮飞、对李克农,甚至对中共中央影响非常大的一件事。一天,徐恩曾在家中宴请钱壮飞,席间他向钱壮飞交了老底,说陈立夫邀他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他已经答应,该机构重点是对付共产党,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挂总务科的牌子,住址设在南京。他还说,陈立夫要他找一两个 最可靠的帮手,他已推荐钱壮飞担任机要秘书,并得到陈立夫的首肯。他希望钱壮飞仔细斟酌,三天后给他满意的答复。[/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 陈立夫的亲信杨剑虹找其同乡杨登瀛筹办调查科上海分支机构时,杨登瀛尚且顾虑重重,现在徐恩曾要身为共产党员的钱壮飞到专门对付共产党的特务机关工作,钱 壮飞又怎能无动无衷?听着徐恩曾的话,钱壮飞的脑子在飞速旋转,此事关系重大,个人无权贸然答应,但在这样的场合也不便断然拒绝。好在徐恩曾没有让他立即 表态,所以他灵机一动,一面频频致谢,一面赶快转移话题,称颂徐恩曾步步高升,并畅谈南京的人情风俗。[/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离开徐公馆后,钱壮飞带着三天答复的要求,心事重重地返回家中。他想,如果要掌握敌人的核心机密,这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共产党员的任何言行是有原则性的,特别是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有党组织的指示和安排,个人才能决定行止。此时他是多么希望找到党的组织啊![/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徐恩曾与钱壮飞谈话后的第二天,他又宴请上海滩的几位名人。钱壮飞为筹办酒席迎往送来,忙得团团转,好不容易到散席,他到柜台前结帐,忽然发现柜台那边有一张他非常熟悉的面孔,定睛一看,正是自己多日来一直在寻找的人。[/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此人姓胡名底,又名北风,是与他同在北京从事秘密工作的好友。胡底也是安徽人,[/FONT][FONT=&quot]1925[/FONT][FONT=&quot]年入党,当时尚在中国大学读书,自中国大学毕业后,他便长住在钱壮飞家中,和钱壮飞密切配合,共同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奔波、战斗。胡底年龄不大,但他才华超群,李克农曾经说过:[/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胡底年纪最小,而文笔才华最高。[/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四[/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一二[/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政变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和钱壮飞一家一同南下,前往上海。抵沪后为了谋生,他们又几度离散。[/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此时两人相见,自是分外高兴,特别是钱壮飞得知胡底已和上海党组织取得联系后,更是欣喜异常,情不自禁地连连叫好,并郑重其事地问胡底:[/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我有急事相告,你能带我去见故乡的亲人吗?[/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胡底点点头,递过一张名片。他当时正在一家影业公司拍电影,他们相约第二天在摄影棚相见。[/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第二天,钱壮飞如约来到摄影棚,胡底将他领到一个角落。一个戴着眼镜、身着长袍、神情庄重、面目慈善的青年迎了上来,他握住钱壮飞的手说:[/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我叫李克农,老家让我来看你。[/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钱壮飞握着李克农的手激动不已,稍事寒暄,他便将自己的所知全部告诉了李克农,并请李克农尽快向党组织汇报,以求对策。同时,他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李克农也打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他可以介绍李克农到那里去当广播新闻编辑,只不过是要经过正式考试手续。[/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李克农当时尚在中共沪中区委担任宣传委员,得到钱壮飞提供的情报后,他立即通过沪中区委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并请求批准他打入敌人内部。[/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中央对李克农的报告极为重视,立即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根据多年来白区斗争的经验和对敌斗争的实际情况,他认 为,尽管中央特科已经建立了杨登瀛这样的反间谍关系,但在蒋介石、陈立夫肆意扩大特务组织、把重点转向对付共产党之时,钱壮飞已经取得的地位仍是极为重要 的,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大大有利于改变党在白区工作的被动局面。因此,中央很快便同意钱壮飞担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并同意将李克农调离沪中区 委,打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以加强在敌人内部工作的力量。李克农经过一番认真准备,考试成绩良好,再加上有钱壮飞的推荐,于[/FONT][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12[/FONT][FONT=&quot]月顺利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并很快站稳了脚跟。[/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与此同时,陈立夫和徐恩曾在开始推行其扩大特务组织、利用中共叛徒或派奸细打入中共内部进行破坏活动的阴谋。[/FONT][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12[/FONT][FONT=&quot]月初,国民政府公布了《共产党人自首法》和《反省院条件》,[/FONT][FONT=&quot]12[/FONT][FONT=&quot]月 下旬,又任命徐恩曾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主任,实际上却是担负着党务调查科主任的任务,原调查科主任调到国民党中央工作。徐恩曾上任后,即将着手扩 大特务组织的事情告诉钱壮飞,希望获得他的帮助。徐恩曾还透露,陈立夫和他准备对中共动摇分子实行软化,利用中共的叛徒做他们的侦察奸细,潜伏在中共内部 进行秘密活动。也就是说,敌人要在党务调查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领导这种活动的特务组织。李克农和钱壮飞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党中央。[/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此时,中央特科围绕关于是否打入国民党组织的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有人主张派遣我们的同志打入敌人内部,钻进敌人的心脏,与敌人展开斗争,而一些人则反对进去。最后,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周恩来指示特科:[/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你们把它拿过来。[/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这样,特科才决定派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人打入敌人的最高特务组织。[/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当时李克农和钱壮飞还在上海,他们的组织关系也还在地方党支部,后经周恩来指示,才转到负责特科第二科的陈赓手上,也就是说,这三个人由情报科直接指挥。[/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徐恩曾在南京一上任,便立即扩充人员,增加经费,扩大训练机构,充实内部,并派特务打入国民党警宪机关活动。当时,徐恩曾最为关心的大事是:在上海重用杨登 瀛,在蒋介石势力所能达到的地区,如长江沿岸各地,准备建立秘密基层机关,进行侦察活动。同时,在南京建立秘密指挥机关和秘密电台,以指挥全国的特务活 动。徐恩曾委托钱壮飞以机要秘书名义,组织这个秘密机关,建立各地基层机构。[/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党务调查科的办公地址原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内,徐恩曾感到那里太乱,不容易保密,便选定中山东路[/FONT][FONT=&quot]5[/FONT][FONT=&quot]号,建立起一个以他和机要秘书为中心的秘密机关,把这里搞成自己的大本营。实际上,这里虽然是指挥机关,人手却并不多,钱壮飞只配备了少数机要人员管理电台、秘书、会计等事务,并作为李克农和自己联系的秘密交通站(其中就有钱壮飞的女婿刘杞夫等)。[/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徐恩曾是个纨绔子弟,喜好女色,整天在舞场和妓院里鬼混,他几乎把什么事都推给了自己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心腹[/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钱壮飞,由他一手办理。调查科迁入新址后,凡是送给徐恩曾的文件、电报,都由中央党部转送到这里来,而首先看到这些文件的当然是钱壮飞。[/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钱壮飞掌握了这里的全部秘密。蒋介石对江西苏区进行第一、二次[/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围剿[/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的 时候,钱壮飞曾在这里获得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经李克农转交陈赓。这些情报准确及时,中央转发到苏区后,对红军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陈立夫、徐恩曾 进一步提出不仅要搜集共产党的情报,而且要收集其他党派和政治势力,特别是反蒋派和反陈派的情报。基于此,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根据中共中央特委和特科二 科的指示,[/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帮助[/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他们在南京、天津建立起一套以通讯社形式出现的情报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的附属组织,实际上自上而下完全掌握在李克农等三人手中。[/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通过筹建这些特务机构,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进一步取得了徐恩曾的信任。这一套情报机构的指导机关是[/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长江通讯社[/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它设在南京中央饭店四楼(中山东路五号隔壁),由钱壮飞直接负责,同时在南京设立[/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民智通讯社[/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由胡底任社长,后来胡底被派往天津,在那里成立了[/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长城通讯社[/FONT][FONT=&quot]”[/FONT][FONT=&quot],[/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民智通讯社[/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的社长则由钱壮飞兼任。胡底在天津搜集到的各种情报,均由这个通讯社作掩护,用密码发到南京钱壮飞处,再由钱壮飞转给李克农,李克农经陈赓转给周恩来。[/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从此以后,钱壮飞便主持了国民党全国的最高特务机关,李克农主持了国民党在上海的特务机关,胡底则掌握了北方各省的情报。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中央特科派陈赓与李克农经常保持联系,南京一有什么情况,便由李克农及时反映给陈赓。[/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为了便于活动,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人成立了一个党小组,由李克农担任组长。工作的重大问题,由党小组讨论决定,分头执行。自从有了[/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长江通讯社[/FONT][FONT=&quot]”[/FONT][FONT=&quot], 他们三人的活动更加方便。每次李克农到南京,便在中央饭店住下,三人在这里一块商谈工作,过组织生活。当时国民党特务机关搜集来的我党文件,都汇集到通讯 社来,钱壮飞只在上面盖一个图章交人收藏起来了事。而国民党需要什么情报,李克农等人便闭门造车,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直把徐恩曾高兴得拍案叫好。如[/FONT][FONT=&quot]1930[/FONT][FONT=&quot]年 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非常想了解张学良的动向,几次派情报人员出关,均被张学良雇用的日本特工搞掉。不得已,只得动用钱壮飞,命他组织一个小组去沈阳。中 央特科为了慎重起见,除派胡底一同前往外,还特别派情报科长陈赓前往辅助钱壮飞。他们拿着国民党的钱,到东北旅行一星期,由于一路上有各当地组织负责保 护,所以根本不会发生什么情况。陈赓利用这次机会,顺便视察了中央特科在东北和华北的工作,并为中央带回许多重要的秘密情报。从东北回来后,李克农和他们 在一起,经过研究,写成了一份[/FONT][FONT=&quot]4[/FONT][FONT=&quot]万字的报告。钱壮飞回到南京后,将报告交给徐恩曾后,徐仅看了一部分便连连称赞[/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了不起[/FONT][FONT=&quot]”[/FONT][FONT=&quot],[/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实在了不起[/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并惊叹[/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哪来这么好的材料[/FONT][FONT=&quot]”[/FONT][FONT=&quot]?![/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特务头子,徐恩曾的称赞和惊叹绝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钱壮飞这次东北之行,的确获得不少[/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情况[/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首先,由于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帮助,特别是李克农、陈赓等人的具体筹划和组织,该报告提供了东北军的详细情况,其中固然有闭门造车的内容,可也有许多实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次东北之行,还在东北建立了一套能够源源不断地取得东北地区情报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特务组织[/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这个[/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特务组织[/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名义上应付国民党,实际上为共产党服务。这样的成就,要不是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帮助,要不是陈赓、钱壮飞等人的机智勇敢,要不是李克农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杜撰[/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的确很难取得。这份报告后来被徐恩曾、陈立夫视若宝贝。这也难怪,因为它不仅可以使徐恩曾邀功请赏,也可使陈立夫在蒋介石面前炫耀。在徐恩曾眼中,钱壮飞更成为不可多得的奇才,中统特务组织的创造者。因此他对钱壮飞[/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佩服之至[/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不仅给予嘉奖,从此也更加重用。[/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李克农在上海除协助钱壮飞筹划特务组织的建设,在陈赓和钱壮飞之间转递情报外,还利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广播新闻为掩护的情报机关,为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 贡献。这个机构原来是钱壮飞调到南京之前建立起来的,和国民党在上海的军警机关有一定联系。当钱壮飞还在上海时,有一个国民党公安局的侦缉队长抓捕了许多 共产党人。李克农和钱壮飞决定搞掉这个家伙。两人商计一番后,便开始依计行事:首先由李克农租下一处房子,布置一些我们的人住在那里,并放置一些已经被国 民党搜集到的有关文件,然后故意让这个侦缉队长侦知情况。当这个侦缉队长要去捕人时,李克农使人告诉这个家伙: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暂时不要行动。这样, 几天以后这个侦缉队长再去捕人时,我们的人早已转移。虽然搜捕时也捡回一些文件,但全部是不重要的并且是国民党早已弄到手的,当上面质问为什么让共产党[/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漏网[/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时,这个家伙哑吧吃黄连,有苦难说。结果这个侦缉队长被国民党考察一段时期后,便被[/FONT][FONT=&quot]“[/FONT][FONT=&quot]锄掉[/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此事干得极为干净利落,不留任何痕迹。[/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李克农在上海也利用这个情报机关搜集了大量珍贵情报,然后全部转交陈赓。他给徐恩曾提供的情报,凡是属于共产党活动的,大都夸大其词,不着边际,由于徐恩曾认为李克农稳妥可靠,私交[/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甚好[/FONT][FONT=&quot]”[/FONT][FONT=&quot], 所以对李克农提供的情报,从不怀疑,一律照转出去。李克农为了取信徐恩曾,也的确费了一番功夫,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消徐恩曾的疑虑,他除采取其 他各项活动以投徐恩曾之所好外,还特地将夫人和两个儿子从芜湖接到上海一起生活。徐恩曾不仅对李克农提供的情报确信不疑,而且对李克农的为人也颇有好感。[/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徐恩曾喜近女色,但怯于夫人,他当时在上海的[/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藏娇金屋[/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其地址在法租界甘司东路辣斐德东路新兴里[/FONT][FONT=&quot]4[/FONT][FONT=&quot]号,和李克农一家住在同一幢楼上,平日里便托李克农帮助照看。每次来上海,他都要和李克农推杯把盏,互诉[/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衷肠[/FONT][FONT=&quot]”[/FONT][FONT=&quot],而李克农终生酷嗜饮酒,且脑子反应极快,加之特殊使命在身,所以每次都能把徐恩曾说得心花怒放,将其灌得头重脚轻。[/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利用这样有利的条件,李克农为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如当时徐恩曾虽然将钱壮飞视为心腹,非常信任,但有一件东西,却紧紧抓住,不曾放手,即他同国民党高级 官员通报用的密码本。这东西就像是徐恩曾的护身符,每次外出时,他总是把这东西带在身上,珍藏在贴身衣服的口袋里。没有这个密码本,国民党最高统治集团的 核心机密便无法搞到,钱壮飞早就想把这个东西弄到手,但一直没有机会下手。[/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后来经过与李克农商议,两人决定设一个圈套,让徐恩曾自己往里跳。一次,徐恩曾来开会时,李克农投其所好,煞有介事地向徐恩曾说某某妓院新近来了一个姑娘,姿色非凡,钱壮飞也在一旁帮着说话。徐恩曾一听便心摇神动,当即就要前往,此时李克农故意说:[/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你不能去,你带着这个东西怎么行。[/FONT][FONT=&quot]”[/FONT][FONT=&quot]心急如焚的徐恩曾思索良久,从小褂兜里掏出密码本,交给李克农。李克农趁机迅速将该密码本复制下来。有了这个密码本,许多极机密、最重要的尖端情报也就很轻易能够搞到。[/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后来顾顺章叛变时,凭着这个密码本,钱壮飞才得以及时了解全部情况,从而使中共中央免遭灭顶之灾。[/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此 外,李克农还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护送了党的许多干部,并帮助党组织输送了许多地下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当时,中央许多重要干部前往南京时,皆由他护送。一 次,刘伯承前往南京,就由中央负责同志当面交待他护送。说来也怪,他所护送的干部都是坐头等车,每次他身上都带有多种护照,故从未出过差错。[/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业务范围很广,李克农担任新闻编辑外,还管理着全国无线电报务员的登记与考试。每次考试,凡是党组织送来的名单,李克农皆加以录用。这样,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个共产党员在周恩来和中央特科的直接领导下,在敌人最为致命的地方,夺取了极为重要的阵地。[/FONT][FONT=&quot]<o>

</o>[/FONT] [FONT=&quot]从[/FONT][FONT=&quot]1929[/FONT][FONT=&quot]年底到[/FONT][FONT=&quot]1931[/FONT][FONT=&quot]年[/FONT][FONT=&quot]4[/FONT][FONT=&quot]月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活动在敌人的心脏,以自己的机智和胆略,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演出了中共地下工作史上最为壮烈、辉煌的一幕,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把国民党特务组织[/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拿过来[/FONT][FONT=&quot]”[/FONT][FONT=&quot]的艰巨任务。[/FONT][FONT=&quot]<o></o>[/FONT]
<o>
</o>
 
"[FONT=&quot]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FONT][FONT=&quot],字可均,浙江吴兴人,与国民党特务头子陈立夫是表兄弟。徐小时住在上海曹家渡,小学和中学均在南洋公学,以后进交通大学电机系读书,后自费赴美国留学,攻电气工程。毕业后曾在电气公司实习,并在美参加国民党。回国后于[/FONT][FONT=&quot]1928[/FONT][FONT=&quot]年初开始在陈立夫把持下的建设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任职,后担任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科长,成为特务头子。[/FONT][FONT=&quot]<o></o>[/FONT]

[FONT=&quot]徐是留美学生,崇美思想严重,平时杂志非美国的不看,与同学打电话也一概是英语。他也极为崇拜蒋介石,称之为[/FONT][FONT=&quot]“[/FONT][FONT=&quot]最高领袖[/FONT][FONT=&quot]”[/FONT][FONT=&quot]。他受儒家思想熏陶,对孔子和曾国藩也很崇拜,常看《曾文正公家书》,几次想学曾国藩写日记,因无恒心而未成功。徐平时喜欢钱财,曾大量贪污特务经费,但更喜女色,尽管他曾有三个妻子和一个姘妇,仍不满足,平时经常逛妓院,并和调查科的女特务鬼混。..."


我更羡慕[/FONT][FONT=&quot]徐恩曾。。。[/FONT]
[FONT=&quot]<o></o>[/FONT]
 
李克农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7/content_694139.htm

xinsrc_10210011811203361974418.jpg
李克农(1899—1962),安徽省巢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宣 传委员,中央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参加了长征。西安事变时,任中 共赴西安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情 报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军委情报部部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SIZE=+2]李克农 地下工作立大功
[/SIZE] 国防大学教授 徐焰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252/5253/20010528/475679.html
NewsMedia_108654.jpg
李克农上将

  做党守护神

功胜古名臣

李克农病逝,党内军内齐悲。董必武老,曾赋悼诗,毕其功胜于唐太宗前之房玄龄,秦汉之谋士李左车,并慨叹天不遗老,英魂早逝。悼诗全文如下:

 三十年前事已赊,

 知君才调擅中华。

 能谋颇似房仆射,

 用间差同李左车。

 天不慭遗兹一老,

 人如可赎岂千家。

 箕裘克绍芝兰秀,

 高举红旗幛落霞。

1955年,当毛泽东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这就是李克农。在很难看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他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却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

■ 他结识了敌特头子徐恩曾,被委任为上海方面的情报负责人,挂着国民党的牌子干共产党的工作

■“千里走单骑”返回延安,毛泽东专门请他一家吃饭,还对他的女儿说:“你父亲是共产党的‘大特务’。”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李克农便摸清了蒋介石全无和平诚意却又不敢暗害的底牌;蒋介石的作战命令下发到军长之前,毛泽东便已看到

■进入北平后他肃清了数千名特务,确保党中央的绝对安全;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毛泽东点名要李克农任幕后指挥,如何发言、起立或坐下都由他在后面屋里递条子指导

李 克农,又名漫梓,其他曾用名和化名极多,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一个小康家庭中,少年时代在芜湖长大,上安徽公学时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并成为当地学生领 袖。北伐战争洪流中,他加入了共产党。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共政变后,李克农在上海与同乡好友、著名艺术家阿英一起在春野书店做文化工作,后 任沪中区委宣传委员。1929年冬,周恩来让他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入敌特内部。

李克农经钱壮飞介绍结识了敌特头子徐恩曾,很快 成了“朋友”,被委任为上海方面的情报组织负责人。于是,他挂着国民党的牌子干共产党的工作。1931年4月,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钱壮飞从南京向李克 农告警。李克农协助中央迅速转移,他本人也转任江西省保卫局执行部长,并在瑞金和长征途中负责中央的保卫工作,如遵义会议期间,他就始终在会场外指挥警 卫。

红军到陕北后,李克农负责东北军工作,为促成西安事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前期,他随周恩来到国统区工作,与昔日的“老朋 友”徐恩曾和戴笠等特务斗智斗勇,建立了许多秘密情报网。1941年4月,他“千里走单骑”,历尽艰险返回延安。毛泽东专门请他一家吃饭,席间还对李克农 的女儿李冰开玩笑说:“你知道你父亲是干什么的吗?……他是个‘大特务’,不过是共产党的‘大特务’。”

此后,李克农总管党的情 报和保卫工作。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他提供的情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李克农组织破译国民党的密码并通过内线报告,基本摸清了蒋介石的 底牌,知道其全无和平诚意却还不敢暗害,为毛泽东下决心前去谈判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又通过在国民党高官胡宗南、白崇禧等人身边的地下工作者,掌握了大量敌 军内情。蒋介石、胡宗南的作战命令下发到军长、师长之前,毛泽东、周恩来便已先看到,中共中央下决心留下来转战陕北,也与情报保障有重要关系。

全 国解放后,李克农任军委情报部部长兼外交部副部长。进入北平后,他领导肃清了数千名敌特,以确保党中央的绝对安全。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毛泽东 点名要李克农任朝中谈判代表团的幕后指挥,会场上如何发言、起立或坐下,往往都要由他在后面的屋里递条子指导。当时,他的哮喘和心脏病发作,曾出现昏迷, 但仍坚持到停战之后才离开。回国后,他又参加日内瓦会谈。1957年以后,他身体日衰,1962年去世。毛泽东称他“是立了大功的”。

■他反驳苏联专家要以金钱、美色搞情报的主张,强调“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

李克农作为我党早期从事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不仅在于他是建党初期的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还在于他能根据中国特色制定了情报保卫工作的正确原则。

党 的早期情报保卫工作学习了苏联的经验,但照搬其肃反模式也曾在红军时期造成过严重恶果。李克农于1950年专门用了半年时间组织总结党的情报工作经验,强 调了党的绝对领导和以政治基础为主的两点原则。当时,苏联克格勃专家来华介绍经验,认为用金钱、美色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李克农气愤地反驳:“我们过去 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做政治思想工作,有时也用一些金钱,但只是辅助手段。”

当年共产党员能打入敌营,恰恰由于国民党腐败不堪、内部松散且离心离德。国民党除了利用少量叛徒,一般很难打入共产党内,原因也在于革命队伍组织严密,且艰苦奋斗环境为特务分子所无法忍受。

■又胖又重,上车后故意挑最难行的路走,把那个假“车夫”累得大汗淋漓,最后倒地不起连连告饶

■见那些男女“服务员”们总盯着垃圾箱,便设计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字写下后故意遗失,使军统特务白费力气

当 年,在国共两党的知情人中间,李克农威名远扬,尤其使叛徒特务望而生畏。1938年4月,中共中央位居第三的领导人张国焘叛变跑到汉口,突然被李克农在车 站截住,他身边的两个特务竟吓得转身便逃,此后好多天,国民党特务无法再与张国焘接触。最后,毛泽东以“捆绑不成夫妻”的态度让张自便,李克农才放过了 他。

李克农长年在国民党区域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整特务”的妙计。有一天,他走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叫车。他又胖又重,上车后故意挑最难行的路走,把那个假“车夫”累得大汗淋漓,最终倒地不起连连告饶。

他作为中共驻北平军调部秘书长,在翠明庄招待所看见男女“服务员”们总盯着走廊和垃圾箱,便设计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字让大家写下故意遗失。后来得知,军统特务安排人绞尽脑汁对其研究,白耗费许多力气才知道上当。

国民党中统和军统特务多次策划绑架和暗害李克农,他却不顾生死一再进入国统区。1946年,李克农在北平工作8个月,就发展了战区少将处长、军法处少将副处长等多名高官为情报人员。

■李克农的妻子去世后,他一直保持她住房的陈设不变,每晚就寝前都要到夫人的床上坐一会儿,再鞠一躬才离开

从 外貌看,李克农是一个忠厚长者。他对同志、对下级一向和蔼,诸如婚姻、家庭困难等问题都关心备至。他多才多艺,在红军和八路军中以及在国统区内还创作过不 少剧本并组织演出。红军长征时,他又是惟一背照相机的人,途中拍下许多极为珍贵的镜头。可惜到陕北后这些胶卷没有条件冲洗,送到国统区后在国民党查抄八路 军驻贵阳办事处时遗失,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李克农离家在外多年,感情始终专一。抗战后,他从家乡把同龄的妻子接到延安,一直相敬 如宾。妻子赵瑛去世后,李克农一直保持她住房的陈设不变,每晚就寝前都要到夫人的床上坐一会儿,再鞠一躬才离开。在孩子们面前,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却从 来不许子女沾自己的光。李克农的特殊工作,又使他多年没有固定作息时间,几天几夜不睡是常事。40年代后他重病缠身,发了哮喘便憋得上不来气,但他仍一把 把地吞着药片坚持工作。党内同志谈起他个人生活的品德,一直都表示由衷的敬佩。


《北京青年报》 2001年5月28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