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党副主席张峻峰:北京人口猛增 生态崩溃 可能出现水危机

张峻峰

新手上路
注册
2010-08-13
消息
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成都日报8月12日报道 7月6日,北京在高温的作用下,市区日供水量达到288万立方米,为百年历史新高峰。而北京的水源,正面临挑战。

这是民间行动“乐水行”领队张峻峰数年以来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个水库后得出的惊人结论。

两千万常驻人口

千万立方库容不值一提

8月7日,他带领队伍考察了北京十三陵水库等水源地,发现这里已经没有水了。“30年前这里水很大,现在没有丁点水,这也就难怪十三陵水库无法向北京供水。”

事实上,北京一场新的找水行动正在发生。受北京今年降水量下降,密云水库、官厅水库蓄水量下降的影响,北京除了紧急向几百公里之外的河北三个水库——王快、岗南、黄壁庄水库紧急请求输水外,正在加紧派遣地质勘测部门寻找第五个应急水源地。

但北京本地新的水源地不仅非常难找,甚至已经找到的水源地,都派不上多大用场。

北京近2千万常驻人口数量太大,千万立方库容的水不值一提。

只能用几个月

密云水库水量减少告急

张峻峰的着急是有根据的。

10日,十三陵水库蓄水量在761万立方米,实际蓄水量不到库容量8100万立方米的1/10,已经失去给北京供水的意义。

北京第二大水库官厅水库,10日蓄水只有1.29亿立方米,只占41.6亿立方米库容的3%左右,也丧失了向北京供水的能力。

密云水库情况也很紧急。8月10日该库的蓄水量为9.54亿立方米,尽管比历史最低的8亿多立方米稍微有些增加,但是相对43.7亿立方米的库容而言也只有20%左右。

此外,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堡水库等地区的水量也在减少,8月10日的蓄水量为1444万立方米,比去年减少508万立方米。“尽管这些水库上游的白河等河北地区实施水田改种玉米,但节约的水有限。上游水量减少,往下调的量也不会太大。”张峻峰说。

水环境研究专家王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密云水库能维护生态的蓄水量为6亿多立方米,每年需向北京供水三四亿立方米,因此库蓄水量不能低于10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低于10亿立方米,说明水源已经开始严重告急,北京可能需要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并从外省赶快调水,否则明年用水难以保证。”

而按照这样的速度,密云水库的水几个月就用完了。

寻找应急水源

新的水源地仍无大进展

河北三大水库调往北京的水,由于路上要跑、渗、漏,实际最后到达北京的,并没有2亿立方米水。在密云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减少2.2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北京缺乏的用水从何处而来是个问题,北京加紧开始寻找本地的应急水源。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曾透露,目前北京市正在加紧新的大勘测,并新建地下应急水源地,找出除怀柔、平谷、昌平、房山外的第五处水源地。但记者获悉,目前新的水源地仍无多大进展。

根据安排,北京今年还要继续实施从河北四座水库向北京应急输水;强化力争从上游册田等水库向北京集中输水;加紧做好引黄济京、海水淡化等战略水源的前期工作。

据了解,向北京准备供水的第四座水库,是王快水库附近的西大洋水库,目前库容有限,暂时没有向北京供水。而册田水库,由于已经被大同化工行业污染。根据张峻峰和王建的现场调查,目前水质已经在4类-5类之间,已经失去对北京供水的意义。

而北京目前用水量还在加大。8月9日,北京自来水集团日供水达到300万立方米,其中有1/3的水来于河北水库。北京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戴育华则指出,2014年南水北调只给北京解决10亿立方米水,不可能完全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北京将加大中水利用力度,为未来的水来源找到新出路。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

3-5年后可能出现水危机

北京过去曾经出现过3次大的用水危机,分别是在上个世纪60、70、80年代。为此采取了多个办法应对,如启用密云水库供水、大量开采地下水,停止向天津供水等。

随着北京人口的迅速增加,水资源紧缺压力在加大。为此,北京开始减少工业用水数量,从过去的10亿多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5亿立方米。同时中水利用也在每年6亿立方米左右。但张峻峰认为,城市人口规模在增加,人均水资源紧缺的情况还会加重。2014年南水北调10亿立方米的水,仅仅弥补超采的地下水而已,由于密云水库每年都在下降10%,3-5年后可能会出现大的水危机。

据了解,北京已经开始建设第10个水厂,并可能使用应用膜处理技术,这似乎是海水淡化的信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