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GDP总量曾经是日本的两倍,怎么现在才超过?

FreeWorld

封禁用户
注册
2010-08-15
消息
372
荣誉分数
14
声望点数
0
消息来源:凤凰网
1950年中国GDP总量曾经是日本的两倍,怎么现在才超过?
  近日,日本公布上半年和二季度经济数据,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中国媒体热炒的焦点,许多中国人沉浸在盛世重来的喜悦之中。殊不知,不用说中国古代长达数千年经济领先于日本的现实,就是在60年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GDP甚至两倍于日本。六十年过去了,中国人口增长了三倍,日本人口保持稳定,中国迟至今日GDP才开始超过日本,却没有保持当年两倍于日本的优势,面对这个阶段性和有限性的进步,中国人更多的是需要反思而不是沾沾自喜。

  二战结束后,尽管中国比日本多打了三年内战,但是战争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远远超过中国。因为194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饱经战乱的中国的GDP竟然相当于日本的两倍,由此可见战争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之大。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虽然中国人生活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安居乐业,比日本强出许多。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将被迫重演历史。”战后60多年以来,中日发展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战争的认识和学习。实践证明,日本虽然对战争责任的承担严重缺乏,但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发展上,比中国更多地从战争中吸取了教训。中国的老师是苏联,日本的老师是美国。日本学习美国远比中国学习苏联成功,从而实现了迅速发展和复兴。

  中国人说原子弹让日本人怕美国,其实日本人更深刻地看到了原子弹背后是美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力量,裕仁天皇和败军之将山下奉文都认为是科技落后导致了日本失败。当时美国刊登东京废墟的照片,文字是“没有技术民族的末日”,深深地刺痛了日本人;一台美国巨铲清理废墟一天可进行1000人3天才能完成的劳动,也让日本人惊讶不已。

  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饥饿的日本人排队买书籍,争先恐后学习昨天还被视为“鬼话”的英语。改革开放前,中国认为学英语是崇洋媚外,学的俄语至今难以派上用场。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对科学技术缺乏应有的重视。革命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宣扬“小米加步枪能打败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双脚能赛过敌人的汽车轮”。精神可贵,业绩光辉,但是显然不利于装备改进,日本人也不认为这是自己失败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这一期间,中国用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军事思想指导建设,在“大跃进”中大搞群众运动和人海战术,砸锅卖铁“大炼钢铁”,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出现了大饥荒。

  日本以“拿来主义”著称,战后到美国学习新工艺和生产技术,仅仅花费25亿美元,占美国每年研究经费的10%,就几乎把西方所有技术搞到了手。

  日本侵华带给了中国巨大的苦难,但不自觉地促成了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力的提高。然而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加上新中国发动“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没有敌人也要找出敌人,将因祸得福的凝聚力成果破坏殆尽。

  侵华时,日本电车经过皇宫时,全体乘客起立致敬;日军向本土遥拜,高呼“天皇万岁”。战后日本走向民主,上下一致飞快地建设之时,中国人又高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力量,由于它们参加二战,才使德国、日本法西斯遭受沉重打击而加速灭亡。在战争中,中国得道多助,日本失道寡助。战后,日本专注于自身恢复和经济发展,不直接参与国际军事政治争端,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而中国采取激进的革命路线,“两个拳头打人”,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结果付出沉重代价。

  当日本开始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时,中国却搞交通闭塞的“山”、“散”、“洞”的“三线”建设,重要工厂要在美国远东空军攻击距离以外。而中国在自己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时,在激进的意识形态指导下,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勒紧裤带援助亚非拉国家,乃至比中国人生活水平还高的国家。援外数额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在6%左右,远远高于而今的日本、美国。但是好心没好报,有的国家以低于援助本身的价格卖掉物资,甚至指责中国别有用心。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国际局势做出了实事求是地分析,提出“韬光养晦”策略,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报持续速增长。笔者王锦思认为,毋庸讳言,中国还存在各种问题,和日本在其他领域存在巨大差距,总结经验教训,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活力的必要一步。
 
我很想知道满目疮痍的1950的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几十年战火后的中国它的经济是怎么算出来是二战结束5年后,本土基本没受战火的工业强国日本的经济总量的两倍的呢?
我费解呀! 给个经济总量的统计方法呗?
 
因为那时候中国还不知道什么叫GDP吧
 
日本尼桑车1930年就出口澳洲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所用的军火(比如三八式步枪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中国人俗称三八大盖)都是当时亚洲最先进的,这说明当时的日本科学技术水平及全民教育水平相当发达了,虽然40年以后被美国打烂了,但是只要一个国家还保留着原来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库、保留着原有教育体系,那么会很快在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同理,战后德国发展同样也很快,很快恢复到战前发达科技水平。

再比较一下当时30-40年代的中国,中国当时有完全发达的科技水平吗?有完全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吗?

打个比方,
我以前制造过汽车,尽管现在什么都没有厂房材料等都被打光了,但是只要条件一合适(比如有人借我钱借我工具等等)我就可以再造出汽车来;
你只是一个土老冒,只是远远见过汽车跑,有幸今天才坐了坐车,那么现在让你造出汽车来,有可能吗?就是十年后你未必就能造出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