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迷信or智信?!

注册
2005-12-08
消息
466
荣誉分数
10
声望点数
128
慈诚罗珠堪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0c320.html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什么是佛教?长久以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佛教的定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即使很多学佛多年的人,依然弄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这种现象不单是在汉地,在藏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侣外,一般的农、牧民对佛法的内涵并不十分了解,多数认为只要能修建巍峨壮观的佛塔、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持诵观音六字大明咒,就算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仅是行善而已,既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有鉴于此,所以有必要在此略加说明。[/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信仰[/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信仰亦即信心。信心当然是佛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但若因此而界定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则又不免失之于过分简单了。信心仅仅是佛法诸多观念中的一个,但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也提倡信仰,但现代不也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吗?譬如,如果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承载人们翱翔天际、跨越山海到达目的地,人们才会乘坐飞机。无论做世间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佛教所谓的信心,也是如此。所以,若界定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并不能等同于佛法。[/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哲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那么,佛教是不是哲学呢?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任何哲理剖析出来的深度,都无法迄及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科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两者画上等号。[/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唯心主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分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仍难以迄及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他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仅只说明它们确实有某些相似处,却并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就此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则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举例来说,月称菩萨1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2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3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而精神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4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若认为成立则双双皆成立;若认为不成立则双双皆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而密宗宁玛巴5的观点,则以无垢光尊者6为代表。他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实际上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去甚远。因此,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根本无法成立。其实,也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不过,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综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当然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也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宗教[/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是宗教吗?[/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正因为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既然如此,那佛教究竟是什么呢?[/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佛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通过修学以达到佛的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教+证[/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尔》7和《甘珠尔》8;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全面概括佛法的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智+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义的佛。[/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9。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10,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佛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本自具足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此外无他。[/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高僧荣森班智达11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其他任何解释都不足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他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可以。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的,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成佛之道,不修气脉明点照样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但唯一不变的精髓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宗密宗都认同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智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之处,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所说的都有其一定的道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其实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加以说明。[/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义理,如果不能清楚阐明三法印之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三法印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住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陀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义理,都可纳入佛教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掌握要点,才是佛陀最着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相应于这些闻者的根基,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正确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当务之急,即是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他观点正确与否都是次要的。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毫不相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正因为佛陀没有纠正他们的某些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他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观点,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的善巧方便。这正是佛经中的宇宙观为什么不同于现代宇宙观的原因。[/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以搪塞的。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妥当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的宇宙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便来调化众生,正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配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这两者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着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12、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13:物质转换成能量后,物质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美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大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源于大悲心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其为大乘佛法。[/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陀所讲的大悲,是检视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世俗方面的大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譬如,佛陀在学道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意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的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一人代替其他人承受这个痛苦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患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卧床不起的重病比丘,由于乏人照料,所有大小便都解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莅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清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他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隘;而佛的大悲心却是普及一切众生,而非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超越世俗的大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此即佛陀最伟大的慈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为什么呢?譬如,即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就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往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度化众生,才是实质的救度。[/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唯有像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他世间的慈悲只能称为‘悲’,还不能称其为‘大’,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世之名所挑起的‘圣’战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全权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智悲双运的实际修持[/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那么,该如何修持智悲呢?[/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14,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简约言之,可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至于其深广的内涵,则是六波罗蜜多。[/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都浓缩于智悲二字。那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于一座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其中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习智与悲。[/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允许任何杂念,两者相互矛盾,又如何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持呢?[/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所受菩萨戒的戒体已存在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进入空性之中。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停伫在证悟空性的境界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若能这样修持,则已囊括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座垫、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真切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领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15与内加行16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FONT]
[FONT=楷体_GB2312, 楷体]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FONT]

【注解】
1、月称菩萨:古印度佛学家名。公元七世纪时,生于南印度一波罗门家族。出家后学龙树中观论等,后为那烂陀寺堪布。承佛之传,开中观应成派。
2、世俗谛:又名世谛,或俗谛,是世俗的道理的意思。
3、胜义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离言法性。
4、俱舍论:全名《阿毗达磨俱舍论》。第五世纪中,印度佛学家世亲所著。
5、宁玛巴:以九乘次第闻名的藏传佛教旧译密乘派系名。最初在公元第八世纪中,吐蕃王赤松德赞时,初由印度译传入藏地,经印度佛学家莲华生加以弘扬。俗以此派所著袈裟僧均尚红色,故别称为红教。此派教义系将一代佛法判为三部九乘:(一)声闻乘,(二)独觉乘,(三)菩萨乘,属显教,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称为共三乘;(四)事部,(五)行部,(六)瑜伽部,为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属密教,称为密咒外三乘;(七)生次大瑜伽,(八)阿努瑜伽,(九)大圆满阿底瑜伽,乃法身佛普贤王如来所说,称为无上密咒内三乘。
6、无垢光尊者:龙钦饶绛,宁玛派一祖师名。
7、丹珠尔:《佛说部》。由译成藏文的三藏四续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丛书。全书有一百零四或一百零八函。
8、甘珠尔:《注疏部》。由已经译成藏文的各种学科和注释显密佛教的著作编而成的一部丛书。全书约有二百一十八函左右。
9、化身: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断证功德已达究竟之果位身;报身,圆满受用身,住法身中不动摇,但于化机菩萨圣众前示现身形,成为化身之所依处,为诸相好所庄严者;化身,变化身,由增上缘报身所起,示现于清净及不清净的所化机之中,为利是诸化机而随愿所生之色身。
10、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11、班智达:佛学通人。精通五明的佛教徒。
12、坛城:道场,梵音译作曼荼罗。密乘本尊及其眷众聚集的场合。
13、断见:否定因果、前生、后世等说法的见解。
14、波罗蜜多: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
15、外加行:加行即预备工作、预备阶段。其中共同外加行乃共三士道共同所修之法,包含: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
16、内加行:不共内加行,乃上士道不共之法门,包含: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观修、供曼茶罗、上师瑜伽。
 
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简传

[FONT=黑体]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简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于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年岁尚幼时便表现出天资聪颖、悲心具足、品行高尚等迥异于同龄儿童的心性特点,当地民众都把他当成一名特异孩童并因此而另眼相待。进入小学后,他本具的智慧更是不可遏制地显发出来,所有了解他的老师都对其评价甚高,而同学们则对他的聪慧羡慕不已并引以为傲。渐至年长,尽管他有机会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但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他对世间学问乃至整个世俗社会的厌离心也日渐强烈起来。堪布当时觉得继续上学已无多大实义,而且此时的他亦已彻见了三界轮回痛苦不堪的本性。对人世间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后,他便一心渴望能披上僧衣、过出家人的寂静生活。[/FONT]
[FONT=宋体]此时此刻,莲师座下一生补处之大尊者、佛教大成就者晋美彭措法王正高举法幢、广弘圣教于雪域藏土。他老人家荷担起文殊师利菩萨所负之重任,在佛法已近油烬灯灭之时,以深广悲愿发大心必欲再弘佛陀教法于五浊恶世。堪布闻听法王不可思议、与当年阿底峡尊者开创藏传佛教后弘时代之事业无二无别之功德后,立刻被其深深吸引,渴求拜见法王的愿望就似饥渴难耐之人渴盼清泉一般从心头升腾而起。被这种心愿与力量鼓舞、支撑,一九八三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秘密来到色达喇荣大密虹身静处,并荣幸地见到了法王如意宝。见到老人家之后,堪布将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向上师作了汇报,法王听罢立刻欢喜地摄受了他。紧接着,他就在学院剃度出家,从此以后即开始长时依止在如意宝座前。[/FONT]
[FONT=宋体]出家不久,他就相继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及密乘戒,受戒之后,便一直护戒如目。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夜以继日、恒常不断地精进闻思显密法要,并一一通达无碍。来学院六个月之后,不论修学何部论典,他都能轻易通达其意,从未对深奥的佛理显现出为难之色。不仅如此,在讲、辩、著三个方面,他显露的才华、能力与获得的成果,别人更是无法企及,这一点就连很多老堪布也啧啧称奇。后来,通过严格的层层考核后,他终于得到了法王如意宝亲赐的三藏堪布学位。[/FONT]
[FONT=宋体]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僧大德相继认定堪布为某某活佛之转世,他们还纷纷带上众多佛像、佛经、佛塔等供养物再三前来迎请堪布坐床。但他却认为捞取虚名对修行人而言根本就是着魔的征相,并担心接受种种名誉会对自己的闻思带来违缘与障碍,故从未承认、答应过这些认定及请求。平日里,他一直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知足少欲地过属于自己的清净生活,外界的一切繁华、名利似乎都与他无关。[/FONT]
[FONT=宋体]多年来,他在法王上师面前已将所有密续求学圆满,特别是能令行者一生即获金刚持果位的、诸传承持明上师视之为传家宝般的、并且尚带有众空行母口中温热的,诸如《大幻化网》的相关注疏、广大班智达派的《七宝藏》、甚深格萨拉派的《四心滴》等珍贵法宝,他全部从上师处如将一瓶中之圣物滴水不漏地倒入另一瓶中一般完满获取。依而实修之后,他已获得殊胜的证悟境界。[/FONT]
[FONT=宋体]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率领一万余名信众共同朝拜五台山,堪布也陪同前往并一路担当侍者之职。六个月的朝山之旅中,他一直潜心静修文殊菩萨之修法,并时时以《普贤行愿品》等法门弘法利生。后来有段时间,听从法王吩咐,他又前往新龙佛学院对众多弟子宣讲显宗及密续法要。一九八八年,十世班禅大师邀请上师到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讲学,同时亦盛情相邀上师专赴拉什伦布寺参加开光大典,并朝拜拉萨,这期间,堪布一直作为法王的翻译全程陪同。整个过程中,大小事务,他一概事必躬亲,甚至连做饭这样的琐事都要亲自参与且做饭技艺不同凡俗。故而人们都称其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FONT]
[FONT=宋体]接下来,上师又委派他前往汉地各大城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弘法布道,其间,凡与之结缘的众生均得到了暂时或究竟之利益。他本人尤其对旁生等恶趣众生心生悲悯,面对那些无辜遭杀的可怜众生,他心中的无伪悲心总是源源不竭地不断生起,因而他把信众对自己的清净供养基本上都用在了戒杀放生这方面。最近四年以来,他每年夏天都要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去各地放生,大量的牛羊及鱼虾等动物一个个都被其从屠刀下解救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堪布已对总数超过一亿的众生作了无畏布施。他并且借放生之机发愿回向,祈祷这些生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此因缘,汉地很多城市中的信众都称呼他为“放生堪布”。[/FONT]
[FONT=宋体]总之,慈诚罗珠堪布三门的一切造作,惟以弘法利生为己任,舍此别无他物。坦率地说,在喇荣一万余名僧众中,他的确堪称为其中的表率与佼佼者,此种评价决非溢美之词。至于他所造的论典则有《忠言心之明点释》、《中观释难》、《慧度问答》、《前世今生论》等多部。如今,身为五明佛学院的传戒堪布,同时又是学院教务科的主要负责人,他正与众多高僧大德一道,以闻思修、讲辩著等方式精进护持、弘扬、光大着如来所传教法及证法。[/FONT]
[FONT=宋体]土登诺布恭书[/FONT]​
[FONT=宋体]公元2001年2月15日[/FONT]​
 
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慈城罗珠堪布被认为是已证得八地的大菩萨,晋美彭措法王示现圆寂后,由他担任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院长
 
佛教是理智的,我相信。
其逻辑太严密了。我也相信佛教不光是信仰的理想,也应该可以用来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比如家庭问题-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助人与自助,....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基督教同胞在帮助他人方面做的更好...
 
佛教是理智的,我相信。
其逻辑太严密了。我也相信佛教不光是信仰的理想,也应该可以用来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比如家庭问题-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助人与自助,....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基督教同胞在帮助他人方面做的更好...

你去了解一下慈济,我觉得他们在世间法上应该做的不错。
 
佛教是理智的,我相信。
其逻辑太严密了。我也相信佛教不光是信仰的理想,也应该可以用来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比如家庭问题-亲子沟通,夫妻沟通....,助人与自助,....
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基督教同胞在帮助他人方面做的更好...

怎樣幫助眾生呢?不僅僅是在眾生饑餓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吃的東西,生病的時候給予醫藥與照顧,雖然菩薩們也不排除建立慈善機構等等提供世間幫助的行為,因為這些也是饒益眾生的方法。但他清楚地明白,這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要想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只有首先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好,調整好以後,才有能力去度眾生。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183/thread848154.html
 
丹增活佛:女性请勿堕胎,愿为有困难的妈妈抚养小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f305b0100gji2.html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副院长丹增嘉措活佛
致因种种原因准备堕胎的母亲:
惠鉴:

您目前的处境我已完全知晓,对处在两难抉择关头的您,我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建议与忠告:
一方面,我知道以您现在的身份以及所处的环境而言,保留肚子里的小生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您得面临太多的压力与指责,社会现实与生存境况都不允许您把他带到人世;一方面我更理解即将当妈妈的您,骨子里那份对自己孩子的深情与眷恋。在这种情况下,我小心翼翼地提醒您——想来您本人也谙熟佛经里对杀生罪业的描述——“杀生之上无余罪”!十不善业之中,杀业被放在所有恶业的首位。而将已经成形的婴儿强行堕掉,这简直与亲手屠杀自己的骨肉无有两样!其罪过之大更是远超常人的想象。
与之相反,放生的功德则无法以言语描述,因放生是在以无畏布施的方式重新赋予那些行将被杀戮的众生以他们以及所有众生都最热爱、执著的生命。而我始终以为,放生的范围理应涵盖一切众生,这其中当然包括那些即将因种种原因所限而不得不被亲生父母提前灭绝生命的腹中胎儿。
作为一名佛弟子,特别是一名出家众,我深感自己有责任与义务帮助那些无助又无辜的婴儿,还有那些绝望的母亲。而在我的家乡——四川阿坝州的红原县,抚养孩童的政策条件要较内地相对优越、宽松许多,这里有许多藏族妇女都非常愿意收养各种弃婴、孤儿以及那些不能被现代社会所接纳的小生命。我打算找一些这样的善良女性,请他们抚养您以及与您有着相同境遇的人们的孩子,待他们成长到一定阶段,再将其全部安置到福利院中,使他们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佛法的基础教育,以使之成为对社会、人类有用的有学、有德之人。如果他们当中有人愿意出家求学佛法,我一定会为他们提供种种方便;如果他们愿意成为在家人,这种意愿也一定会受到尊重。等他们长大成人后,亲身父母如果想来认领或说明真实情况,则一律悉听尊便;如果感觉还是不挑明真实情况为好,那孩子的出身秘密,我们将永远为您守口如瓶;假如您想探望孩子,您当然可以您认可的方式随时前来看望。
总之,在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特别是堕胎这种决定之前,请一定三思而后行。千万别忘了,您面对的是一个已有了苦乐等各种感受的生命!在此蓝天之下,难道还有比拯救、再造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吗?我自己已做好了一切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剩下的就全看您自己的选择了!
慎重!珍重!
最后祝您:
身心愉悦,六时吉祥!

藏历二零零四年新年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为度化一切如母有情早成佛,请发无上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 智悲小学

http://hi.baidu.com/阿比甲当嘎/blog/item/28b1828efc2e88e4f01f3691.html

智悲小学专题——顶礼索达吉堪布!让人感动的慈悲!
2009年09月21日 星期一 下午 09:17
关于创办智悲学校的思路

silu02.jpg
时光的指针已经指向21世纪,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正在向一个高度数字化的高新技术时代迈进。然而,与这一切极不相称的,是边远牧区日趋严重的文盲化,一极端落后、窘困的教育现状。

(一)教育现状
以上、下罗科玛乡为例:上罗科玛乡现有牧民459户,2134人;下罗科玛乡现有牧民551户,2825人。然而,两乡目前正在接受初中教育的仅为15人,高中教育的仅为13人,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为0。迄今为止,两个乡大专毕业的人数仅为8人,而正规全日制大学毕业的人数仅为3人。
silu03.jpg
另外,两乡基础教育的现状也十分令人担忧:虽然因为罚款等机制的制约,1—4年级的适龄儿童尚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上罗科玛小学现有学生178人,下罗科玛乡小学现有学生110人),但是一旦罚款监控期失效,大量生源当即流失。目前,上罗科玛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10人,六年级的学生人数仅有9人;下罗科玛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人数仅有4人,六年级的学生人数仅为3人,由此可见生源流失的现象极为严重。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的教室破漏、教具陈旧、师资力量薄弱。这些客观原因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现有的条件不要说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个性的发展、视眼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连基本的校舍安全问题都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文化水平低下的家长目光短浅,宁可让孩子成为家中可有可无的劳动力,也不愿将子女送到距离遥远、设施简陋的学校去“学坏”,致使很多学龄儿童不得不面临着中途辍学的窘境。

关于创办智悲学校的思路

silu04.jpg

(二)办学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两乡文盲的比例和绝对数量都不断增长。不仅与外界日益发达的大都市之间的差距日渐加剧,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与往昔崇尚慈悲的父辈之间开始出现一种精神上的断层。淳朴的民风受到威胁,良好的校风受到干扰,学生没有真正学到该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一些类似糟粕的所谓物质享受却开始侵蚀着他们的头脑。长此以往,牧区的人口素质与经济水平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silu05.jpg
以我的家庭为例:我的父母和一个弟弟、三个妹妹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众所周知,没有文化的人不要说为社会服务,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保证。由于没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长,所以没有更好的生存能力,只能以放牛羊为生。下一代中的大多数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近年来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纠纷日趋增多,他们的基本生存也面临着危机。如果不竭力挽回这些局面,牧民的前景将不堪设想。

我出身于贫苦的牧民家庭,年少时饱尝了失学之苦。直至14岁,我才有机会跨入学校的大门,在此之前一直充当着家中的劳力、父母的帮手。在学校就学期间,也时常面临着山穷水尽的景况。
silu06.jpg
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兴国必先兴教,治穷必先治愚。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寄托,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要改变牧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从教育入手。作为一名宗教界人士,我对家乡目前的教育现状深感担忧,我十分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善家乡的落后面貌。
(三)初步设想
基于此,我打算尽己所能,建一所具有寄宿能力的扶贫学校。初步设想如下:
校址:拟建在原上罗科玛乡小学附近(因原校址狭窄、建筑设施陈旧,为了不影响现有的教学,故不得不迁移):
设立班级:因为上、下罗科玛乡的失学儿童较多,宗塔、宗美两乡都没有初中,而朱倭藏中与炉霍中学又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学生上学十分困难,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两所中学,所以,本人次准备按照朱倭藏中的办学模式,开设初中藏文部,旨在开展族语言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藏民族的文化水平。
目前前期建设的大部分资金已经筹备完毕。新校建设期间,旧校课程于原址照常进行。新校投入使用后,旧校舍并入新校使用。
该校建成后,能容纳 500-600 名失学儿童。这也意味着,将有 500-600 名牧民子弟能坐在窗明几净、桌椅整齐的教室里,接受思想品德过硬、知识水平超强的教师所传授的系统而规范的教育。相信他们也会像我当年一样珍惜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不再担忧父母交不起学费,不再担心父母让自己回家协助抚养弟妹、牧羊放牛,不再担心教室屋梁倒塌、屋顶漏雨……
在正式行课之后,我们将拟定计划,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不慕荣利、治学严谨、有创新意识、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设立不同层次的奖学金与奖金,意在鼓励学生能勤奋学习、健康向上、助人为乐,激励教师能不计个人得失、鞠躬尽瘁、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四)要求与愿望
为了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本人办学的初衷,希望有关部门在学校的财务资产支配、教职人员的人事变更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课等方面给予权力。
我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个人宣传,也不带有其他任何的功利色彩,只是因为自己的切身体会与佛教的教育,才以一颗相似的利他之心,从报效桑梓、造福故土做起,力争逐步改善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州,乃至整个牧区的教育现状。让生活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学业,使孩子们能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超胜本领,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慈爱、智慧、自信、自强,力求使下一代能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父母,从而带动大环境的转变,缩小与都市之间的差距,学会运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家乡面貌,力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边远牧区的窘迫现状。愿他们都能走出愚昧、脱离贫困,实现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索达吉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六日
罗科智悲学校开学了
2007年8月21日—22日,上、下罗科玛两所智悲学校开学了!
jiemei.jpg

校园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来自炉霍不同地方的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背着一样的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跑进各自的教室。见此情景,我的心情难以描述,种种往事一下子涌上了心头——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藏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热衷,然而作为藏族人,却对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漠视。为了继承和弘扬藏族传统文化,我一直希望能改变藏地极度落后的教育状况。后来有次去杭州,我看到了潘昌州居士的小孩,她只有十几岁,但却对儒家文化朗朗上口,佛教文化如数家珍,现代知识也非常精通。见到这番情景,我打从心底里羡慕,心想:“我家乡的很多小孩如果也能这样,那该多好啊!”
可遗憾的是,我家乡由于历史传统所致,家长对孩子受教育并不重视,宁愿让孩子在家抚养弟妹、牧羊放牛,也不愿意把他送进学校。以致这些小孩长大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一旦出门在外,根本不知道怎么坐车、点菜、看病、买东西……即使迫于国家罚款等压力,有些牧民不得不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但也因为教学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们得不到系统而规范的教育,中途辍学的现象比比皆是。长此以往,藏地文化将面临什么样的前景呢?
gongdi.jpg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潜藏已久的建校愿望,没想到潘居士及其爱人梦雅在这方面也有所打算。后来因缘聚合,其他信施纷纷发心,今年春办妥有关手续,正式开始在炉霍建校。如今,经过多方努力及十方信施的大力支持,我们把上、下罗科玛原来的小学扩建成了“智悲学校”,并出资修建了办公室、教学楼、医务室、电脑房、餐厅、浴室、厨房、操场、宿舍等设施(预计明年全部完工),同时说服老乡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读书。
本打算在学校彻底竣工之后,明年正式招收学生,但后来发现,有些孩子年龄过大,如果今年不上学,也许一生都没有读书的机会了。于是经过大家商量,决定在工程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提前招生。
按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要在8月20日开学。我翻开日历一看,8月21日是个吉祥的日子,于是把这一天定为开学日。并且提前一个月在罗科玛供护法的例行法会上,以公告的形式通知大家。
时间:8月19日 地点:上罗科玛智悲学校
处理完学院的事情后,我就急急忙忙地赶到这里开会。上罗科玛智悲学校的教职员工,除了极个别有特殊情况以外,全部都参加了会议。
经过与教育局的多次商量,四郎达吉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毕业于四川省藏校,曾于上罗中心校担任校长达5年之久,为人性格稳重,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并对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兴趣。
汪基老师被任命为副校长。以前我在甘孜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就是当时的副校长,后来又担任过炉霍党校校长、统战部部长、县文教局局长、县中学校长等职。多年来一直研究传统文化,对教书育人相当擅长,在音乐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这次是我亲自邀请他的。
在职教师共有24人,素质高,修养好,教学能力强,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与教育局协商后安排的,也是从全县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同时我还尽自己的力量,为两所学校各物色了英语老师等部分教师。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传达十几天前的会议精神。那次会议为期两天,在炉霍康北宾馆召开。三所学校(上、下罗科玛智悲学校、江达文殊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慈诚罗珠和我,关于开学典礼的安排、未来的教学计划、师生的管理制度等重要问题,各抒己见,在不离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藏族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的学校章程,并实行教师责任制。
在会议结束时,汪基副校长曾坚定地说:“我们今后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堪布负责,相信会把智悲学校办得很圆满!”从各位老师的眼神和发言中,我可以感觉得到,智悲学校的未来充满光明。
时间:8月20日 地点:上罗科玛智悲学校
xiaoyuan.jpg

上罗科玛智悲学校的背后,是高耸入云的萨琼神山,山脚下满是笔直挺拔的柏树。过去许多修行人在此终年闭关,至今仍有一些遗迹依稀可寻。林中有各色鸟儿发出妙音,小兔子在灌木丛中窜来窜去,无处不透露着深山的生机。这座后山稳固意味着学校稳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前山巍峨壮观,长满茂密的松树,预示着这里将人才济济,德行犹如松树般不屈服于任何逆境。东边有吉祥的路和吉祥的河,象征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会给众生普降智慧甘霖。南边两河相融代表智悲双运,绵延的马路则象征财源广进。北边的山形走势,可以阻挡外界一切违缘。按照佛教的说法,这里风水极佳,从来没有来过的人,一进校门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此处距县城约26公里,风景怡人、空气清新、河水甘美无比,远离大城市的污染嘈杂。尤其在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柔和的水声、欢快的鸟声交融在一起,恍如世外桃源。
今天,上罗科玛、下罗科玛、宗塔、宗美等地的老乡们,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来报到。令人欣慰的是,以前凡是学校开学,家长都会迟十多天才把孩子送去,从来不准时报到。而这次,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坐着车,有的是千里迢迢走路过来,有的是一辆摩托车后面带三四个小孩……从不同地方浩浩荡荡地来到学校。校门口人山人海、尘土飞扬,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这是罗科玛最热闹的一天!
起先我们在今年夏天作过调查,估计会有400多孩子来上学,但在登记的时候,人数远远超过了学校能容纳的数量。欣喜兼无奈之余,我们只好临时改变主意,规定今年只收8—12岁的孩子,7岁的孩子等明年再来。接着,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始面试,这由我和四郎达吉校长亲自负责,主要是调查学生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了解家庭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非常想读书,但害怕自己太高不被录取,就在测量身高时把鞋子脱下,膝盖偷偷弯起来,眼巴巴地盼望能过关。其实我也是15岁才上一年级的,可是现在的小学都规定,超龄学生不好统一管理,故而不予招收。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我实在是不忍心拒绝,就把特别想读书的几个孩子留了下来。那些个子太高的,只好把他们地址记下来,安排他们先回去。当时我心里就默默地承诺:“假如以后因缘具足,我会为你们办一个扫盲班。”
paidui.jpg

面试过关后,孩子们在没有换校服之前,潘居士让他们排好队,一一照相以作档案备存。试想,这些脏兮兮的小家伙,假如哪一天不小心成了历史人物,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刚入学时的“光辉形象”,真不知心里会有何感想?
然后,他们去汪基副校长那里报名登记。再由几位老师分组带领,到附近的小河里洗澡、换校服、剪掉脏脏的头发……
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忙到下午六七点,总算把400多个孩子安顿好了。晚上回去休息的时候,我浑身都非常痛。白天忙着给孩子面试,看着他们天真的模样,自己似乎也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现在才觉得特别特别累。但即便如此,我心里也被快乐填得满满的——只要这些孩子有读书的机会,再痛再累也无所谓。
时间:8月21日 地点:上罗科玛智悲学校
上午对开学的相关事宜作了安排,同时给今天才赶来的孩子进行面试及入学登记。
下午2点,大家穿着藏装,说着藏语,举行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开学典礼。今天不像昨天那样乱,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里面穿着校服,外面搭着藏袍,一个个兴奋得难以抑制,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吉祥。
dianli4.JPG

典礼是由汪基副校长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文教局康永局长,他的一番话生动深刻,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说智悲学校的建立具有历史意义,过去牧民们对教育不够重视,此举将改变本地的传统观念,带动炉霍的经济文化发展。因其立足于继承藏族传统文化,故一定会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其次,是上罗科玛乡的党委书记洛吾江村。他提出了“三个感谢”、“三个希望”,话虽不多,意义却相当深远、耐人寻味。
第三位是本校校长四郎达吉,他总结了自己在上罗中心校当校长的多年经验,筹划了智悲学校未来的管理模式。
最后由我进行总结,给大家介绍了创建智悲学校的缘起、自己办学的目标,并提出了对老师、家长、学生的希望等等。
典礼结束之后,县乌兰牧骑演出队特地献上了精彩的节目。这支队伍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深受藏民们的喜爱,环境再怎么苦,演出再怎么累,都愿意把快乐带给人们。他们精纯的演艺,就连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都大为倾倒。很多山里来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一个个张着大大的嘴巴,眼睛眨也不眨一下。有个小孩甚至连气都不喘,每演完一个节目,就拍着手跟旁边的人叫道:“哎哟,真是精彩呀!”本来这些节目很精彩,但对我而言,那个小孩脸上的表情更精彩,我和康局长一直看着他,不停地笑。还有个小孩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一板一眼模仿着演员的动作,很陶醉地边唱边跳……
演出过后,我们给出席的老师和嘉宾敬献了吉祥哈达,并馈赠了唐卡、水晶观音等开学纪念品。然后由各个老师
xunhua2.jpg
分班,将孩子们带到自己的教室。有些小孩什么都不懂,老师就一点一点耐心地教,告诉他们一些有关常识。整个校园里,空气中荡漾的都是温馨。

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车里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清澈的小溪、葱郁的绿树、美丽的鲜花、幽静的山谷,飞快地从眼前一一闪过。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几十年光景一眨眼就过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材,在他们的人生中,8月21日或许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了。
时间:8月22日 地点:下罗科玛智悲学校
今天也是一个良辰吉日,不仅是下罗科玛智悲学校,慈诚罗珠堪布创办的江达文殊学校也在这一天开学。
江达地区是堪布的家乡,那里原有一所村校,但是近五六年来一直荒废、无人问津。看到当地孩子没有读书的环境,堪布非常痛心,于是发心重修学校、重新招生。今天,有135个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步入校园,他们从此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迈进了智慧的殿堂。开学典礼于上午举行,下午圆满结束之后,堪布便赶往成都放生去了。
我是早上7点钟从炉霍出发,前往学校。学校左边是潺潺不息、弯弯曲曲的罗科河,很多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小时候的我,放牦牛时经常来这里洗澡,舒服地躺在草地上,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野花的清香阵阵袭来……童年的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右边是清澈透明的玫清河。不远处则是供护法的玫清神山。每年6月13日,男人们身着盛装、跨上骏马、手持经幡,轰轰烈烈地来这里祈祷护法神。他们将供养物投入烈火,顿时桑台上冒起滚滚浓烟,欢声如雷、响彻云霄,人们掏出大把大把的风马抛向天空……玫清神山虽然不高,但当地的护法神远近闻名,凡是罗科玛地区的人,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如影随形地加以保护。在这方面,有无数精彩的故事和见闻,我本人也曾有过亲身经历。这正应验了《陋室铭》中的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听老人们说,罗科河与玫清河的交界处,本是一块巨大的磐石,天长日久,磐石上才慢慢有了肥沃的土地。这里是一块福地,能在这里安家落户的人,会有意想不到的福报临身。最早多芒寺就修建于此(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迁移到现在的多芒沟),而今的下罗科玛智悲学校,也是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这所学校初建于1964年,是我30多年前的小学母校。尽管学校的学生一直不多,但却培养了不少人才,当地很多高僧大德、领导干部、知识分子,都是从这里孕育出来的。以前父母把弟弟送来这里上学,半年后我去看他,他死活也不愿呆在学校,没办法我就把他带回家。半个学期之后,迫于政府罚款的压力,家人又把我送进学校。那时候我很喜欢读书,小学跳了两次级,两年多就学完了所有课程。据说在我们毕业的那年,全校共有63个学生,可以说是最兴盛的时期了。
linshijs.jpg
而如今,几经起伏,在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学校建筑也极其破旧,围墙倒塌,教室漏雨,冬天刮大风时,满屋子都飞扬着灰尘……这里成了炉霍条件最差的一所学校,外面的老师都害怕调到这里来教书,本校的老师也总是抱怨连天,天天盼望着离开这个地方。

前几年,我以偶然的因缘来到这里,看见惨不忍睹的教学状况后,发愿要建一所正规的学校。从去年开始,我们便着手进行筹划修建,并多次给当地老乡开会,号召他们把孩子送入学校。有些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积极响应,自愿来这里教书。如今师资力量相当雄厚,老师们个个负责任、能吃苦,具有忘我的精神。今年春,罗科玛的老百姓还发愿3年或7年不杀牦牛,我想这也是现世现报吧,他们的善心马上就成熟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这里原本是我的母校,也是我智慧成长的摇篮,对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许多人劝我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投在这里,但是经过考察后,发现上罗科玛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能为今后办初中提供大量方便,因此最终将上罗科玛设为总校。然尽管如此,此处的教学质量并不比那里差。
xinxiaofu.jpg
今天是下罗科玛智悲学校开学的日子,入学手续与昨天大致相同,从8点起孩子们一一面试,然后登记、换校服。由于这里生源不多,故招收年龄是7—12岁,前后共有133个孩子入学。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数目尽管不多,但就当地而言,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奇迹了。

在面试时,一个小孩推着小铁圈飞奔而来,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的第一天——那天下着鹅毛大雪,我沿着人行道,也是一路开着“小铁车”来上学的。我招手把他叫过来,仔细地看了一下,铁圈是焊起来的,没有一个接口,比我那个好推多了。以前我住在老喇嘛家,每天放学回家时,都要一路推着它。当时我的衣服尽是破洞,寒风一直往里面灌,相比之下,他们现在的条件好多了。
下午2点,副乡长根登达吉主持,正式举行开学典礼。首先致辞的是文教局文副局长,他先是对相关人员表示感谢,然后说自己对本校的未来充满信心,按现有的教学体制一定会培养出有前途的人才。
其次,是乡党委书记帝桑讲话。他在下罗科玛当了5年书记,多年来对入学状况非常关心,今天见到这么多孩子上学,心里特别高兴,谆谆告诫老乡们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并强调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然后,由第一任校长谢妥总结教学经验,宣布学校的管理章程。
最后,我介绍了重建学校的缘起以及办校的意义所在,并对家长、老师、学生提了一些希望。
典礼结束后,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之后,给相关人员赠献了吉祥哈达和开学纪念品。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蓝天、白云也分外绚丽,被青山绿树环抱着的智悲学校,仿佛是人间天堂。
ketang.jpg
下午六七点钟,老师们把学生带到教室,叮嘱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此时此刻,一切的热闹归于平静,太阳也慢慢落山了。在夕阳的余晖下,我怀着对母校、老师的感恩之情,默默地离开了……

建学校确实压力很大,最近几年,医生一直劝我多休息,千万不要劳累。可是一想到这么多孩子能有读书的机会,自己付出一点也没有什么。
当今社会上,没有知识简直寸步难行,倘若一辈子都像牦牛一样目不识丁,那是相当可怜的。现在的孩子即便有读书的机会,也因大多数学校片面地重视升学率,忽视对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致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的关爱。但愿罗科智悲学校能弥补这一缺憾,通过我这点微不足道的努力,使他们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能真正对人类和民族有利。
在此,也由衷感谢支持此次办学的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导、潘居士的广大发心、圆见法师的尽心监工,以及圆真法师、王翠明、李梦琳、张平、阿水、赵源清、龚德因等十方信施的鼎力相助,并为这些孩子提供校服、书包、文具盒、杯子等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最后,祈愿他们学业有成,早日成为利益众生的栋梁!
索达吉
二OO七年农历八月十五
于洒满月光的喇荣菩提书房
智悲学校的六一儿童节专题
brim1.jpg



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在索达吉上师的智悲小学正式展开!




藏族的小朋友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唱着藏族特有的旋律,一定不要忘了属于藏族的传统!




看一张张略带羞涩与好奇、天真的小脸充满着笑容,他们多么高兴能有学习与朋友啊!




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用餐,在朋友的笑闹声中愉快进餐,索达吉堪布来看看大家吃得好不好。




学校的老师和索达吉堪布合影、全体小朋友合影,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圆满结束!
创立智悲慈善基金及爱心行动之倡议书

关爱众生,爱护所有的生命,是每个佛教徒应尽的责任。
以往,我们在救助生命、放生护生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残害生灵之风日渐兴盛,凶残暴戾之气日益猖獗之末法时期,也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以五明佛学院为中心的很多藏传佛教的信徒们,都开始积极地戒杀茹素、放生护生,但我们想过没有,在我们救护动物的过程中,是否漠视了身边可怜的人们!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正在发心利益众生,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但在自己的周围却有一群睁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等着别人去帮助、去救护的人们,他们也许贫病交加,也许无人照顾,也许正面临辍学的境地,也许正吃了上顿没下顿……既然这种事情已经摆在身边,作为大乘佛教徒的我们,又怎么能容忍自己心安理得地闭着眼睛念诵佛号、手结定印参禅打坐、冷若冰霜地置之不顾呢?要知道,大乘佛子成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度化众生,使众生得到暂时的安乐与究竟的菩提之果,如果对众生的切身利益不闻不问,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积资净障、解脱成佛,我们的修行就成了一种表面的、一味追求功德的形式。当年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持了十二年,都没能面见本尊,最后是因为对可怜的残废母狗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大悲心,才彻底清净了业障,得以面见至尊弥勒菩萨的。由此可知,作为大乘佛子,为了度化众生而打坐修行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真正能急众生之所急,想众生之所想,对众生所受的痛苦生起不堪承受的大悲心。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外界物质资源极其发达的今天,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他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呢?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在资讯闭塞的穷困农区,在草原日益沙化、物质极端贫乏的牧区,在遭受地震、雪灾的灾区,有许多孩子正处于营养不良、失学辍学的状态;有许多孤寡老人正处于无人照料、缺吃少穿的状态;有许多病人正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无人看护、无人救治,只能眼睁睁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的降临;有许多灾民正处于饥饿、恐慌的状态,盼望着外界的帮助与安慰……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也懂得尊重自己的长辈,但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别人的孩子和老人也都曾是我们的大恩父母。我们能不能分出一部分的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儿童、灾民、病人呢?
也许各位从没有为生活发过愁,也没有尝过饥荒、贫苦的滋味,但看看周围被病魔缠身的患者,想想身边那些无人赡养的老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一些他们的痛苦吧!1元钱、10元钱也许只不过是城市儿童的一块冰激凌,城市男人吞云吐雾当中消耗的一只香烟,城市女人可有可无的一根发夹……人们甚至不屑于弯腰低头去拾起它,但很多个1元钱、10元钱,就能使一个罹患白内障的病人重见光明,就能让一名失学儿童重归校园,就能办起一座医院,建起一个校园,开设一所孤儿院,设立一所养老院……
我很清楚,我们做不到像义成王子一样倾其所有去布施他人,更做不到像慈力王一样去布施自己的身体血肉,但我们应当尽己所能来帮助众生。佛陀告诉我们,要做到像佛菩萨一样的布施身血,只能从布施一根针、一把菜,说一句“我不要”,乃至挤出一个微笑做起。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当从奉献1元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慈爱、祥和的氛围不断地延伸。只有让周围人都能感受到关爱的佛教徒,才能被人们所认同;只有与民众息息相通的宗教,才能保持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慈济功德会等团体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世间的很多非佛教徒也有过很多令人可歌可泣的壮举,我们这些时时声称以慈悲为怀的佛子们又岂能等闲视之?
前段时间,在部分道友的帮助下,本人准备在炉霍县创办一所公办民助性质的智悲学校。目前前期资金基本到位,已经开始着手于设计施工等具体事宜了。很多道友从网络与其他渠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都倾注了十分的关注,并提出希望能予以资助。对此,我感到十分欣喜。为了满足大家的一份善心,在此,我十分恳切地向诸位倾诉一番我在创办智悲学校前前后后的一些感受(创办学校的具体想法,详见本人前段时间呈交给有关部门的“关于创办智悲学校的思路”一文),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参与到这一宏伟事业当中来。
炉霍智悲学校的创建,已经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建立一所学校,一座养老院,而应以此为起点,力争在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帮助丧失劳动力的伤残人士、孤寡老人以及孤儿等方面都能做出一份努力,让普天下更多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佛陀的关爱。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一步步地实现,要实现这一愿望,仅仅依靠个别人的、短期性质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在具有爱心的人们与需要帮助的人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经过深思熟虑,并与部分道友反复商讨论证之后,我准备倡导大家开展一个长期的“智悲爱心行动”,并设立一个“智悲慈善基金”,以用于上述各项慈善事业以及其他弘法利生事业。如果你有一份爱心,就请伸出你援助的双手,哪怕每年只能捐出1元钱,或只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善事,都属于“智悲爱心行动”的成员。诸位在捐款时,可注明希望用于何种项目,以便我们适当地安排资金的使用。基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将由本人亲自监管。
本来我一直不主张化缘捐款,但今年以来,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个人的名声就只能抛之脑后了,因为只有聚集众人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作为一名小僧人,我在衣食方面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奢求,也不需要你们对我个人做任何供养,但如果你想表达一份对我的感激,或者想献出一份爱心,就请去帮助身边的人们吧!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感恩。虽然我的日常事务极其繁杂,但我还是发愿利用剩下的有生之年,竭尽全力地致力于此。
我这样号召大家勇于奉献,并不在于一定要大家捐出多少钱,而是要看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融入了多少爱,能否持之以恒地将布施与慈爱作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发愿以此为缘而令众生得到无上的究竟安乐。要知道,哪怕我们每年能捐出一点点钱,也能逐渐汇成一股爱的涓涓细流,使他人感受到一份爱的滋润。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实在有限,也不必为捐不出钱而发愁,只要每天尽力多献出一些微笑,或者去照顾一位无人侍奉的老人,或者去帮助一位残疾人士……如果能这样做,就都属于我们爱心行动的一员。我相信,只要怀着一颗慈爱之心,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今生属于我们的时光已经不多,来世的去处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真诚地希望所有菩提学会的成员以及其他具有爱心的人士,都能加入到慈善队伍的行列当中,为自他的今生来世多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

索达吉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慈诚罗珠堪布的文殊学校

http://club.fjdh.com/14335/viewspace-87338.html



向家长们宣布纪律

穿着五花八门的孩子们正在排队领取校服等物品

穿着大人的衣服来报名

穿上崭新的藏装

分发羽绒服

以茶杯当碗,津津有味地吃着进校后的第一顿午餐

开学典礼

开学后的第一张合影

大小不一的年龄,参差不齐的个头
(图中小个穿红衣女孩,为前文中提到的全校唯一的7岁学生)

第一次穿上羽绒服

我来帮你穿

焕然一新的孩子们

列队分班

排队领午餐

让我看看你盖上帽子的样子
[FONT=隶书]文殊学校纪事之三[/FONT]
——开学啦​
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刚刚洒向大地,130多个学生及其家长在兴奋与企盼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后,都早早地起床上路了。他们有的骑马、有的骑摩托车、有的步行,借着晨曦的微光,马不停蹄地从几里甚至几十里之外赶到学校。早早的,整个降达已是一片欢声笑语,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都知道,孩子们将会在这个新学校度过他们今生最美妙、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考虑到有些孩子个性比较豪放,再加上很多大龄孩子一直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老师在管教学生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难度。为了尽快让孩子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并让老师们消除顾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特意召集了所有家长,当众向大家宣布,所有就读该校的学生家长,都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无论家务有多忙,都不许把孩子叫回家帮忙干活;第二,如果老师们因为教育学生而作出打骂、体罚等稍微过激一点的行为,家长也不得任意干涉;第三,在小学毕业之后,必须把孩子送到中学读书。
在家长们全部承诺遵照执行之后,老师们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按年龄和所在区域编排为三个班。由于这批孩子年龄差距很大,从七、八岁到十三岁都有,为了便于管理、因材施教,让大年龄的孩子提早毕业,我们特意把大年龄的孩子编到了一个班。
接下来,便是分发学习和生活用品。由于大多数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差,所以除了少数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专门为孩子的开学添置了新衣服以外,其他孩子还是穿着又脏又旧的袍子,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太差,甚至连属于自己的衣服都没有,只有穿着大人的旧衣服。因为个头太小,长长的衣服拖过了膝盖,显得特别滑稽。当这群穿着五花八门的孩子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一领取到崭新整洁的校服、羽绒服、内衣、藏装、运动鞋、学习用具和洗漱用品等等之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欣喜若狂。他们看看这、摸摸那,对每一个东西都爱不释手。
炉霍请来的理发师为孩子们剪去了凌乱肮脏的头发,家长们把孩子们带到河边,简单地洗了头、洗了澡,换上了内外全新的衣服,并为他们剪去了长长的黑指甲,从头至尾焕然一新的孩子们个个欢欣雀跃,毕竟很多孩子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得这么“漂亮”、“时髦”啊!
因为大多数孩子的家离学校太远,为了准时赶上第二天的开学典礼,家长和孩子们都没有回家,有的留宿于紧邻学校的降达村的亲友家,有的则在学校四周扎起了帐篷。
夜幕渐渐降临,大家的激动和兴奋却没有因为太阳的西沉而衰落。所有人都翘首引颈,殷切地等待着明天即将举行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开学典礼。
一轮朝霞映红了天际,整个降达小学也沐浴在一片绚烂的霞光之中。
清晨八点,所有穿戴一新的孩子们坐在自己的教室内,开始了生平第一堂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而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开端,它标志着当地人文盲帽子的结束,标志着新一代儿童将从此敲开读书生涯的大门,走近知识的宝库,吸取智慧的精华,重新设计出全新的生命轨迹,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应大家的要求,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藏文字母,然后一字一顿地教给孩子们:“嘎、卡、嘎、阿——”,清脆的童音在山谷中回响飘荡,仿佛在向四周放声高歌——我终于读书了!
接下来,老师们分别按照课程表开始了正式的分班上课。
我想,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谁也不会忘记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07年8月22日。
上午十点,县文教局局长、两个乡政府的乡长等相关领导,以及炉霍县派来的表演队陆续到齐,开学典礼终于开始了。
儿童的天性毕竟是活泼好动的,尽管老师们已经让他们坐在了规定的位子上,但很多孩子还是表现出了一种可爱的不安分。无论是领导和我在台上讲话,还是表演队在台上表演歌舞,孩子们都无法集中精力,个个东张西望,一会儿掏出洗漱包里的小镜子照照,一会儿拿出牙刷在嘴里漱漱,一会儿看看文具盒里的橡皮擦,一会儿拉拉羽绒服的拉链……看到这些比台上的表演更精彩的天真与童趣,我一次又一次忍俊不禁,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典礼结束,全体师生合影留念之后,午饭的时间也到了。
这个崭新的学校为所有的新生准备了该校有史以来的第一顿午餐。尽管因为有些餐具没有找到,只能用茶杯代替饭碗;生活老师也因不太清楚孩子们的饭量,而不得不下了一些面条来弥补米饭的不足,但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毕竟这些按照营养比例搭配出的饮食要比家里的食物可口得多。
午饭过后,领导们相继离开了学校。下午的课程也继续进行。
经研究决定,该校将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的一类教学模式行课,也即以藏文学习为主,兼顾汉文教学。开设的课程大致包括藏文、汉语语文、数学、德育、美术、音乐、体育等等。
太阳渐渐西落,白天的课程也结束了,接下来是学生住宿的安排。由于该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包括紧邻的降达村的孩子也不能回家,而必须在学校寄宿。
但我们很清楚,这些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更没有单独睡觉的习惯,无论新学校让他们感到多么新奇,但远离父母的孤独和无助却是很多孩子所难以克服的。再加上平时的散漫好动,要过集体生活,还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老师们准备轮流守夜,让孩子们平安地度过新学期的第一个晚上。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借着路灯的灯光,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学生宿舍外面,悄无声息地透过窗户往里瞧——有的孩子还沉浸在新环境、新伙伴的兴奋当中,并反复不停地翻看着新书包、新文具盒和新衣服;有的孩子已经抱着心爱的书包睡着了;有的孩子还在四处窜动;有的孩子在叽里咕噜地说话;也有个别孩子因为想家、想妈妈,而在伤心地哭泣……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虽然看似平常,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力量,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情不自禁地鼓励自己:无论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将来会付出何种艰辛,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来这个五明佛学院很不错哦,领导很慈悲,很照顾老百姓。很好很好。
要是覆盖到全国的贫困地区,甚至全世界.....毕竟力量有限。
 
佛教不光重视“授人与渔”,在能力所及之处,也“予人与鱼”。
“授人与渔”,可救人于生生世世,
“予人与鱼”,只能就眼前。
但是眼前急不救何谈生生世世? 所以佛教也救人眼前之急。
 
顶礼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

顶礼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