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泉主席曾伟行贿案发zt

我等屁民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12-22
消息
1,8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0
所在地
屁民国
地产富豪陨落:棕榈泉主席曾伟行贿案发
http://news.dichan.sina.com.cn
观点地产网作者:梁嘉欣
2010/10/10 23:12:27

提要:曾伟因在上世纪90年代盘活盈科中心和2002年打造朝阳公园高档住宅“棕榈泉国际公寓”而扬名北京地产圈。除了曾伟,另外两名被告分别为工银亚洲现任企业业务部主管陈宝奎(50岁);曾任职工银亚洲融资部主管、现任职永隆银行的助理总经理陈翊耀(43岁)。

ab9ea675003252f83d12de74ba5174f0.jpg

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伟因涉嫌行贿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

  有人曾称,中国开发商只有四种死法:卷款潜逃、行贿案发、内讧解体、屯地被查。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伟因涉嫌行贿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为此观点又添一例证。

  据悉,香港廉署早前接获贪污举报,遂展开调查,并于10月5日展开代号“轰天雷”行动。曾伟因涉嫌向当时为工银亚洲企业业务部及该银行的房地产融资部的两名主管,提供达580万元的利益,意图使工银亚洲企业批准其延迟偿还贷款,另指他们串谋洗黑钱达580万元,日前被廉署拘捕。

  除了曾伟,另外两名被告分别为工银亚洲现任企业业务部主管陈宝奎(50岁);曾任职工银亚洲融资部主管、现任职永隆银行的助理总经理陈翊耀(43岁)。

  10月7日,香港廉政公署公布一份声明称,该三名人员已于10月7日被控以贪污、行贿及处理犯罪得益共9项罪名,并被带往东区裁判法院应讯。

  廉署声明称,九项罪名包括四项代理人收受利益,涉嫌违反《防止贿赂条例》第9(1)(a)条;一项向代理人提供利益,涉嫌违反《防止贿赂条例》第9(2)(a)条;及四项串谋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涉嫌违反《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25(1)条及《刑事罪行条例》第159A条。

  融资丑闻

  据了解,在09年至今年10月5日期间,曾伟向陈宝奎、陈翊耀提供利益达810万元,意图使他们批准康星投资有限公司及瑞成国际有限公司等延迟还款。

  其中,陈宝奎涉嫌收受曾伟共330万元贿款,以让曾伟公司延期支付所欠工银亚洲的到期贷款,其在10月5日在交收230万时即场逮获。而陈翊耀涉嫌收受曾伟共250万元贿款,作为协助曾伟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拟备放款建议书的报酬。该两人共被控收贿及串谋曾伟洗黑钱罪。

  该案件7日在东区法院提堂,控方表示,案中的3名被告是在本月5日被捕,3人都没有案底,要求将案件押至下月18日再讯。陈宝奎及陈翊耀各获准以五十万元现金保释,而曾伟则以八十万元现金保释。各被告亦受命不得离开香港、交出所有旅游证件及不得骚扰控方证人。

  辩方表示,曾伟与太太及子女在港居住15年,又成立了一间高尔夫球会,大约有2000名会员,故此其逃离香港的机会非常微。

  但控方指,曾伟的会所在深圳,虽持有香港身份证,但不经常留港,根据有关纪录,由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其仅在港逗留数次,逗留时间一天或即日来回;另有资料显示,其太太是美国籍人士。惟辩方指,第三被告于香港清水湾已有物业,故他并不会离港,并愿意提出五十万元现金担保、交出旅行证件等。

  除上述三名被告外,另有三人涉嫌与案件有关同时被捕。

  曾伟被捕一案,成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行在香港上市以来最大的一宗贿赂丑闻。

  地产大亨

  曾伟因在上世纪90年代盘活盈科中心和2002年打造朝阳公园高档住宅“棕榈泉国际公寓”而扬名北京地产圈。

  资料显示,现年47岁的曾伟于1995年成立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重庆、深圳及三亚四地打造内地高档休闲房地产业务,包括公寓、别墅、高尔夫、酒店等,累积投资逾80亿元。

  2006年,曾伟又因联手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拿下“京城第一烂尾楼”瑞城中心再次引起市场关注。曾伟成功接盘的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瑞城中心曾是北京售价最高的楼盘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后因资金问题被搁置。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在2006年由曾伟名下北京棕榈泉房地产公司与凤凰卫视组成收购联盟接手,据粗略估计,收购联盟除要支付30亿元左右的转让金,还需动用至少3亿元的资金用于项目内部改造。

  2009年12月,曾伟以长青有限公司高层身份到香港开售其公司与四季酒店集团合作的北京四季公寓住宅项目,入场费就高达1600万元,再次造成一时轰动。

  据悉,曾伟涉足房地产是在1996年,而他的第一桶金也是在1996年涉足房地产时赚取的。在此之前,曾伟先后在海南省政府、海南省人民银行任职,并曾担任招商银行总行长助理等职务,于05年及06年获得过“中国地产十大企业家”、“北京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等奖项。

  业界对这名早年曾为银行高管、热衷盘活烂尾楼的战略高手,如今的香港裕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评价是:“行事低调、胆识过人、有战略眼光”。

  在从事房地产业的短短十五年间,曾伟成为内地房地产界大亨,同时亦成为官商旋转门的佼佼者。据了解,曾伟模式曾带动了不少领导秘书和高官下海搞房地产。

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0/10/11/222037.html

新浪地产
 
棕榈泉主席曾伟因行贿工银亚洲主管在港被捕

2010-10-12 1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条,点击查看

001ec9473b820e1e0c2305.jpg

曾伟: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棕榈泉董事局主席曾伟因行贿工银亚洲主管在港被捕,引发业界震动。

  “听到这个新闻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十一期间我们都在度假。”棕榈泉控股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10月11日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曾伟已经请了律师代为处理,而公司在北京的高管无能为力,只能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公司目前运营正常,没有受到曾伟被捕一事的影响。

  是日,工银亚洲发言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该案件仍处于调查过程中,因此不能评论及透露公司究竟是在何时及通过何种途径知悉有关案情的,不过对于员工的职业操守,工银亚洲内部一向有清晰的规范和条例。

  据悉,香港廉署早前接获贪污举报,遂展开调查,并于10月5日展开代号“轰天雷”行动。曾伟因涉嫌向当时为工银亚洲企业业务部及该银行的房地产融资部的两名主管,提供达580万元的利益,意图使工银亚洲企业批准其延迟偿还贷款,另指他们串谋洗黑钱达580万元。

  目前曾伟等三人现金保释,不准离开香港,等待11月18日进一步审讯。

  涉嫌行贿

  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的六人中,包括工银亚洲的现任企业业务部主管陈宝奎(50岁),曾任职工银亚洲融资部主管、现任职香港永隆银行的助理总经理陈翊耀(43岁),以及裕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曾伟(47岁),以上三人在10月7日被控以贪污及洗黑钱罪名,并被带往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应讯。

  廉政公署方面透露,在2009年到今年10月5日,曾伟涉嫌向陈宝奎、陈翊耀提供利益,意图使他们批准康星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瑞成国际有限公司延迟还款。

  具体包括:陈宝奎涉嫌分两次,从曾伟收受100万港元以及230万港元贿款,以协助延迟曾伟的关联公司尚欠工银亚洲的贷款的还款到期日。另外,陈翊耀则涉嫌先后收受50万港元和200万港元,作为曾伟及其公司向工银亚洲提出贷款申请时协助准备放款建议书的报酬。

  本报记者在香港公司注册处查阅资料后发现,裕汇集团有限公司(UNITED WIN HOLDINGS LIMITED),于1997年3月26日在香港成立,董事是持有香港身份证的杨蓉(Nicole Yang)以及同样持有香港身份证的曾伟(Zeng Wei)。

  公开资料显示,涉及此案的裕汇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休闲、科技、教育等的综合性业务,成功投资开发建设了北京盈科中心、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深圳沙河高尔夫球会等项目。而曾伟也由于银行高层下海变身为地产商人而名闻内地地产界。

  这起案件被押后至11月18日提堂,以待廉政公署的进一步调查。对于曾伟的保释问题,在10月7日的法院应讯中,控方指出,曾伟是深圳沙河高尔夫球会的董事长,长期身处内地,平均每月只回香港一两次,潜逃风险大。不过辩方则指出,曾伟已经在香港连续居住15年,其成立的高尔夫球会拥有约2000名会员,潜逃的几率很小。

  最终裁判官批准陈宝奎、陈翊耀分别以50万港元现金保释,而曾伟则以80万港元现金保释,但上述三人不准离开香港、需要交出旅游证件,以及不得骚扰控方证人。

  据本报记者了解,另一家可能涉案的公司——康星投资有限公司,则于1999年8月11日在香港成立,公司的两名董事分别是持中国护照的曾刚(Zeng Gang),以及裕汇集团有限公司。

  此外,可能涉案的瑞成国际有限公司,则于2002年2月8日在香港成立,4名董事皆为持有中国身份的贺瑞英、王汉河、王莉,以及王岩松。

  曾伟其人

  曾伟被捕引发业内人士不小的震动。一位和曾伟有过生意往来的开发商表示,相信曾伟缴纳罚款后,可全身而退。据其了解,廉政公署主要查处的目标是首被告,而非曾伟。而不止一位开发商向本报记者慨叹,曾伟不幸。

  前述开发商甚至惋惜地表示,许多地产商和银行权钱交易都未曾败露,而曾伟却“撞在了枪口上”。在他看来,曾伟所涉及的金额并不巨大,且是有能力之人,能从当前的困局中解脱。另有开发商向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房地产商与银行之间的往来,已经走向隐形贿赂化。并不是所有时候银行都是受贿方。曾有银行向他本人提出,如果存款4000万在该银行,他个人可以收到12万至16万元的好处费。

  内地著名律师秦兵告诉记者,内地和香港特区对于贿赂案件的查处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内地查处中普遍存在“重受贿,轻行贿”现象,行贿非罪化、量刑畸轻化。“如果行贿人作证,甚至可以免刑,但香港特区的查处会更加严格。”


http://finance.nfdaily.cn/content/2010-10/12/content_16580034.htm


曾经身在京城的童鞋们可以8一8此人的背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