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文章”十段论

junio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16
消息
1,20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骂人看来是件容易的事。但骂人之道,要有修养、有学问。有哲学、有艺术……骂人要骂得典雅,有风度、有幽默。如果张开血盆大口,赤裸裸开门见山,什么祖宗八代、猪狗牛羊、死鬼杀千刀,这是拨妇式骂街,不必深谈。再者,如骂人骂得不痛不痒,不即不离,口中喃喃而不知所云,被骂者一头雾水。这是黄口小儿念经式,亦谓之不入流也。故骂人之道,最忌生吞活剥,心浮气躁,骂得人七窍生烟,斩得人刀痕累累,虽是痛快,但总谈不上艺术。骂人之道,最似武家功夫,功夫深浅,可分之以“十段”,试论如下:
  
   一段:“血肉横飞”式。这是骂人的外家功夫。以金戈铁马,横冲直撞;以大刀阔斧,正面交锋。杀得性起,便以快刀斩乱麻,青菜萝卜,一概抄斩。虽是痛快淋漓,但自己亦会头破血流,故云“血肉横飞”。是谓一段。
  
   二段:“二面三刀”式。这种骂人,稍高一级。花言巧语,指桑骂槐,颠其黑白,指鹿为马,而尽量移花接木,断章取义;亦不妨挑拨离间,穿凿附会;然后吹其毛,求其疵,再以二面三刀割之祭之,但绝不可语带下流。
  
   三段:“金蝉脱壳”式。这种骂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或故弄玄虚,或信口开河,或虚与委蛇,或顺手牵羊,或旁敲侧击,或含沙射影。但与二段不同者,就必须删繁就简,而最后图穷匕见,巧发奇中。骂完了人,却又置身事外,不负责任,无睹后果,谓之“金蝉脱壳”。
  
   四段:“按图索骥”式。骂人艺术到了四段,自己先要有相当学识修养。故骂人时可以详征博引,引经据典,而海阔天空,却又周密详尽,将上下古今3000年,金章玉句,谈得头头是道。文中不妨多嵌几只“金牙”(夹入英、法、日文),故看来学贯中西,气势磅礴,然后以万流归海之势,中间突破,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使人无从阻挡,无从招架,无从反驳,故云“按图索骥”。可列之入四段也。
  
   五段:“阡陌纵横”式。自己务须壁垒森严,无隙可击。其文不但有“横的移植,纵的继承”,而且曲折迂回,声东击西,使人目迷五色。文字间藏龙卧虎,时而奇兵突出,时而妙语双关,使被骂者防不胜防,腹背受敌,只觉得草木皆兵,无以为战了。
  
   六段:“巫山猿啼”式。到了六段,已是名家高手,不再正面冲突。使被骂者有如困于巫山蜀道,上有千岩绝壁,下有万壑争流,而又如层峦叠垒,云橘波诡,光怪陆离,变化万千;而鬼斧神工,猿啼声声,使被骂者只觉天昏地暗,心魂懊丧;而又进退维谷,故云“巫山猿啼”列入六段。
  

   七段:“野人献曝”式。骂人艺术到了七段,则任何人的铜墙铁壁,亦可摧枯拉朽,但看来却是轻描淡写,妙手空空。被骂者挨了一掌之后,绝不流血,亦不痛痒。不料数10年后,修养够了,才猛然省悟,不由大叫一声:“气煞我也!”吐血而亡。谓之七段。
  
   八段:“分花拂柳”式。骂人功夫,到八段,实已归真返噗。虽其已具有惊天动地、旋乾转坤之力,但其文已另有天地,而且诗论公允,谈笑间抑扬顿挫,若符节合。因其已具真知灼见,信手拈来,皆是深含哲理,以道服人,游刃有余。谓之八段。
  
   九段:“对酒当歌”式。骂人艺术到此地步,实在已不是骂人。故其也必挥金噗玉,超凡人圣,文字间万里无云,行文如伯牙流水,阳春白雪。此时如拈花微笑,包裹天地,骤雏无形。舒之其弥六合,卷之不盈一握。约而能攀,昙花阐明。故被骂者永不知自己被骂,甚至千百年后,始被发现而大惊日:“XX人数千年前挨了骂也!”是谓之“对酒当歌”,因人生实在“几何”也。
  
   十段:“沉默是金”式。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沉默是金,言语是银,而无声胜有声。故十段之最高荣誉,应归于永不发言的沉默的读者。然否?
  
 
他妈的,什么玩意儿,欠骂!
 
REEVE被人骂走了,却反过来教唆大家骂人,是不是巴不得这论坛早早倒了?
 
阁下既已金盆洗手,何必又把自家的武功秘籍公之于众呢?
 
“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锐兄对这骂人的艺术确是深得其中三味。诸
葛先生气死周瑜,骂死王郎,锐兄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对锐兄这类新贵,外
国叫做parvenu或nouveau riche。
 
“沉默是金,言语是银,而无声胜有声。”从瑞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瑞兄有着黄金般
的梦想;“言语是银”令花某记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而无声胜有声”更让
人如同见到了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色衰艺妓。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着有《生活
的艺术》、《林语堂幽默文选》等深为大家喜爱的作品。辜鸿铭写过一篇《中国人
的精神》。睿兄的文章已经有这等名家大腕的影子了。
 
睿老弟真是性情中人啊。
 
骂人这等不雅之事似乎同艺术毫不相干,但在睿先生笔下,骂人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
非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世事通明的学问、学贯中西的思辩,是绝写不出这等如木三
分的文字的。睿先生以饱读诗书的真知灼见、学历中西的经历,终于凝炼出这可以
流传千古的文章。
 
九段似乎要待到千百年后才能验证,不试也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