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机构

CHRIS88

基督门徒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6-05-10
消息
13,490
荣誉分数
1,367
声望点数
393
抚贫济困,是人的天性。能为慈善尽一己之力的,一定会受到神丰富的祝福。所以有能力为之的,实应该满心感恩,尽力而为。

然而我们都在为生活奔波,不一定总有时间精力关注此事。我想如果大家能在这里收集发表自己所知道的有名无名或大或小的慈善机构及其关注重点捐款方式,会给有心的人提供很多的方便。资料自然是越详细越好。谢谢。
 
我近水楼台,先提供几个知名的。

(Canadian) Red Cross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of Canada)

World Vision
 
http://www2.unitedway.ca/uwcanada/default.aspx

United Way 作为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单一的管道方便大家给各自选择的慈善机构捐赠善款。它在各公私单位都有很agressive的劝募活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http://www.ccfcanada.ca/
About Us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of Canada is a Canadian-based, registered charity and child-centre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CFC is inspired by Christ's example of personal, caring love.

CCFC supports childre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of all faith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o We Are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of Canada demonstrates Christ's love by reaching out to children in need, to families and to communities of all faiths.

CCFC works side-by-side with our colleagu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mphasizing child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的支助重点是世界各地的贫困儿童、他们的家庭和社区。印象中6年前是每月$29支助一个孩子,每年有微幅上涨,现在是每月$35一个孩子.

该组织在非洲亚洲都有支助,但似乎中东没有能开展工作.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亦未能开展工作.
 
http://www.worldvision.ca/Pages/welcome.aspx

World Vision Canada 也是一个专注于救助贫困儿童的基督教慈善机构.现在是每月$40支助一名.感觉World Vision比Christian Children's Fund在孩子进展的跟进(followup)方面做的比Canadian Children's Fund略好些.

World Vision Canada 目前也没有能够在中国开展常规救助活动.
 
Amnesty Inernal Canada

http://www.amnesty.ca/

Amnesty Internal 所关注的是以一种比贫困更深层次的困顿 - 人权的被剥夺。
 
[FONT=黑体]基督教与慈善[/FONT]​
[FONT=黑体]​

[/FONT]
作者:刘瑞山 时间:09-03-20 10:23:07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在当今这种处于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慈善以一种崇高而神圣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慈善思想的起源上来看,慈善思想直接脱胎于宗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宗教都有鼓励教徒捐赠的传统。佛教告诫世人为了来世的幸福今生要多施舍、要行善助人;伊斯兰教劝勉信徒“信道而施舍财产者将受重大报酬”。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仅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不了解基督教就很难了解西方文明,那么不了解基督教就无法全面认识西方的慈善事业。所以本文透过阐述基督教在慈善事业中的所作所为,来调动基督教界的积极性为慈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圣经》更记载着大量关于慈善的教导,而这些教导成为了基督徒日常生活的信仰准则。直接指导着他们的行为规范。“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利19:10);“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亚7:10)。使徒保罗也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因此在基督徒信仰观念中:慈善不是做给人看的,为了讨人的欢喜,博取人们的称赞,乃是发自内心,出于怜悯,没有一点可以炫耀的,是很正常的出于信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用美国作家施密特的说法,这是一种“博爱”精神,“意味着施舍以便缓解接受人经济或身体压力,不求任何回报”, 为了爱而爱!
李韬在他所撰写的《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一文中写道:“基督教传统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美国的富翁们之所以捐资设立基金会,除了为社会和时代背景所迫外,基督教信仰是促使他们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和高层管理人员无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对《圣经》的教义坚信不移。……洛克菲勒本人也将他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归因于自己对基督教浸礼会根深蒂固的信仰。” 用华盛顿的话说:“教育的普及,经济的发展,风俗的改善,凡此种种都是枝叶;基督圣洁仁慈的真先,才是促进社会福利,改善人类生活的动力。”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因此在慈善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希腊罗马的影响。但是从慈善的本质上讲,基督教与希腊罗马的慈善却是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当基督徒参与慈善时,他们给予的不仅仅是金钱和衣服,乃是一颗滚烫的爱心。
公元5世纪耶路撒冷主教西利尔卖掉了教堂的财物与饰物,帮助那些饥饿的人渡过难关 ;公元10世纪温彻斯特主教埃塞沃尔德卖掉了大教堂里所有的金银器皿,帮助那些在饥荒中濒于饿死的穷人。他做这些时说道:“上帝的圣殿里充满了财富,而圣灵的殿却要饿死,这是毫无道理的。”北非的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在其著作中告诉我们,早期基督徒自愿地、毫不勉强地设置了一个共同的基金会,在每月固定的日子或随时往里捐钱。这笔基金用来帮助寡妇、身体残疾者、贫困孤儿、病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者。当时教会的慈善之举甚至感动了一个叫莱基的反对者,他在书中说:“个人积极地、习惯性地体贴入微地行善,是整个基督教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在古代极难看到。”
经过基督教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慈善方面越来越成熟。修道士力行当时务实的基督教信仰,固定地帮助穷人。他们自己的生活虽然非常朴实,但在眷顾社区里的穷人、孤儿的事上,却毫不吝惜。一些教会甚至拨出什一奉献的四分之一帮助穷困和有病的人。以至于怀疑论者兼历史学家莱基(W. E. Lecky)在他的著作《欧洲道德史》中写道:“整个最黑暗的期间在残暴、盲信和残忍中,我们仍可以追踪到天主教慈善事业具征服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徒的慈善事业横越工业革命而不断持续着,到了近、现代社会,基督教慈善越来越有规模,越来越有影响力。他们建立了大量致力于社会服务的慈善组织,并且涌现出许许多多帮助穷人的慈善榜样:乔治慕勒(George Mueller)和他在英国靠着信心所经营的孤儿院,帮助了千万个儿童;基督教青年会(YMCA)、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在今日全世界的都市里,在物质和精神上服侍了数百万人的需要;卜威廉将军(William Booth)创立的救世军,几世纪以来,不断地在帮助那些穷苦的人:服侍一名喝醉的人;在台风之后,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临时收容所等,日复一日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http://www.charitarian.com.cn/news/csyl/csyl/2009/320/0932010237JGDGB05E63627B139E78.html
 
20世纪最伟大的慈善家德肋撒修女可以说是把基督教的慈善推向高潮的一位爱的使者。在这位“仁慈天使”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衣不蔽体、臭气熏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不但是不应逃避的,而且是不能漠视的;不但是不能漠视的,而且是必须帮助的;不但是必须帮助的,而且是值得去爱的!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成立了“仁爱传教会”,有组织的帮助那些无助的、绝望的、处在垂死线上的人们。即使德肋撒修女已经离世,但是她的后继者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这样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牵挂着他们。
时至今日,在基督教的慈善理念促使下,许多国家建立了政府福利制度。但政府福利并没有取代基督教的慈善。基督教会和基督教慈善机构仍然是关怀社会、关怀那些困苦人群的最大力量。1996年,美国约有各种宗教机构35万个,这个数字仅仅占美国全国所有非盈利机构总数的20%、所有慈善机构总数的30%,但其所获捐款却占全国慈善捐款总额的60%。 此外,宗教机构还拥有一个重要而巨大的潜在资源,即不断增加的志愿者及其服务时间。
基督教的光芒正缓缓地扩散着,慢慢的温暖着这个世界。从西方到东方,从世界的中心到各个角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基督教的光芒温暖到中国:反对妇女缠脚、倡导女子教育、反对吸食鸦片、提倡戒毒、兴办高等教育、出版介绍新知识书刊、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医疗——社会改良的贡献十分卓著,广受赞扬。
新中国建立后,基督教在“三自”原则下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600多万信徒。他们在做好教会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慈善工作。2002年在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继续关注社会、服务人群、为基督作美好的见证……各级两会和各地教会要做好社会服务,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因地制宜兴办慈善及爱心公益事业,尽心竭力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如今,中国基督教在积极参与慈善工作,仅全国基督教两会的社会服务部的服务项目就有45项,包括建立教会医院、举办老人院、创建自闭症儿童疗育中心、建立艾滋孤儿救助基金、从事对残疾人的援助等事工。其他省市基督教会也积极的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从1998年的南方洪涝灾害到2003年的“非典”;从2005年东南亚海啸到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基督徒的身影,感受到基督教的光芒。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基督教两会迅速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基督徒为抗震救灾献爱心。通知发出后立刻得到了各地教会和信徒的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教会通过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和全国两会捐献救灾款高达一亿一千九百多万元,捐献物资难以计数(不包括海外捐献)。为了帮助灾区同胞顺利过冬,中国基督教最重要的慈善机构——爱德基金会向地震灾区茂县、松潘县等六个县市捐赠总计4000套棉絮、被套、床单等价值60万元左右的保暖物品,并且发放12001套按照灾民身形量身定做的全新冬装。另外,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一些信徒自发组织救灾活动,不仅奉献爱心,并且组团亲赴灾区救助灾民。比如,香柏领导力机构就以“中国基督徒企业家”的名义,向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同时还通过红十字会等政府机构参与志愿救助,包括预备和输送救援物资等;通过江苏省长江贫民教育基金会帮助灾后修复期的学校重建和孤儿院的建设。这些都表明基督教在当今社会慈善工作中的参与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基督教以其独有的魅力在慈善历史上独放异彩。但是比较中西方教会在社会慈善方面的参与比例,我们不得不说中国基督教远远滞后于西方,在社会慈善中的作为仍很微弱,“还是处于所谓的‘宗教慈善’阶段”。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之中,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设迫在眉睫。在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非政府的慈善服务此时应当成为国家福利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这也正是近年来各种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等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原因。
因此,政府应当赋予基督教更多的社会福利责任,使其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向“宗教公益服务” 转变,使其在关注社会民生、增进社会和谐、解决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刘瑞山:北京基督教丰台堂牧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