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牌珠宝商证实被骗购一批假黄金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13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香港消息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随着国际金价不断飙升,亚洲黄金骗子的欺诈手段也日渐高超。
  12月7日,香港珠宝商六福集团证实,集团某分行今年夏季被骗购了一批假黄金,3单交易共550克,总购入价9万多港元,损失约4万港元。经查验,这批假黄金含金量仅为50%。集团常务董事罗添福表示:“这是集团迄今受到的最严重冲击。”
  六福珠宝不是香港唯一的受害者。进入8月后,九龙行业商会就不断收到会员通报,称有骗子将印有“999.9”字样的假黄金饰品送到各区珠宝金店变卖。在随后的检测中,这些饰品被发现含金量仅为50%至90%之间。
  香港黄金交易所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近日表示:“目前已发现至少5600克假黄金,货值28万美元。整个零售市场上散布的假黄金总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10倍,即相当于2000多万港元。”
  外媒形容这是“数十年来打击香港黄金市场的最精密骗局之一”。
  掺假工艺复杂
  假黄金案震惊香港黄金市场,不仅因为其数量,还因为其技艺的复杂程度。骗子在与黄金属性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一层纯金,然后再掺入其他金属。工艺的复杂性表明,只有拥有先进设备和高超冶金知识的金工技师,才能造出这样的掺假黄金。
  过去,香港及亚洲各地的假黄金要么质地粗糙,要么添加密度与黄金类似的镀金钨,交易员和珠宝商可以用肉眼轻易识别。而最新的掺假黄金因其工艺复杂、仿真度高,仅凭看和摸或试金石试甚至测比重都很难识别,往往要经过用刀破开黄金、高温烧、化学制剂检测等一些破坏性测试后才能检测出来。
  未现零售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骗子在香港市面上的兜售行骗主要针对珠宝金行,尚未渗透到规模庞大的金条市场,因为金条市场对黄金买卖的监管更严格。但鉴于香港市场近况,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仍于近日发出《“假黄金”流入市场请各典当企业密切注意》的公告。
  六福珠宝负责人表示,集团决定将部分假黄金用作培训教材,部分则送到收金厂提纯,假黄金并未流入市场。消费者不必过于恐慌。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通胀预期,目前内地黄金、白银交易大幅增长,民间藏金热潮出现。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很多内地游客会在此购买黄金,如果零售终端出现假金,对市场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为此,香港旅游局一度下发黄金购买注意事项,提醒顾客光顾信誉良好的商店,并谨记取回正式收据,收据上应列明饰件的详细资料;同时要求商家在出售黄金和铂金首饰时,必须在饰件上清楚标注成色等。香港有关部门表示,2009年至今,暂未收到顾客对珠宝商铺售金成色不足的举报。
  (王大可)
  “假金风波”惊扰“购物天堂”
  新闻链接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香港金市遭逢精密骗局”,引起香港及海内外媒体、网站争相跟进报道,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出现严重的偏离,变成“香港充斥假金”!这使香港金业形象受到的很大负面影响。
  香港及九龙两个珠石玉器金银首饰业商会近日发表紧急声明,表示贴有“优质足金标志”的金店可以放心光顾。
  ―――金价屡创新高,香港发现高仿真度的假金也急增。金银业贸易场指今年发现至少200盎司假金,是过去两三年的假金总和,相信已流入零售市场的假金,可能较已发现的数量高出5至10倍,但业界强调,有关含金量仅五成的假金已由店铺自行报销,市民及投资者只要光顾有商誉的字号,无须担心购入假金。  (据香港媒体)

http://china/2010-12-11/1289665.ph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