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41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中广网北京12月12日报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继王光亚10月初调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之后,外交部人事格局近期再次调整。细心的人昨天在外交部网站“主要官员”一栏中发现,原先主管新闻的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已经接替王光亚负责外交部常务工作、主管政策规划事务。今年以来外交部频繁的人事变动引起外界关注,分析认为,中国外交精英人才梯队正在逐渐成型。
50年代,一位法国女记者曾形容中国是一个“蓝蚂蚁的世界”因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给她的印象仅仅是身着蓝色列宁装的一个群体,没有个性、没有色彩。六十年后中国开始用奥运的焰火和飞驰的高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外国人关注中国,分析中国。最敏感这份改变的无疑是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他们戏称自己“春江水暖鸭先知”。
曾先后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因为我们的那个年代基本处在革命斗争的年代,所以我们当年入外交部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同帝国主义做斗争,同修正主义做斗争,那么改革开放之后,这个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要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这个新一代的外交官在公共外交方面、和平外交这方面的形象要做很大的工作。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熟练运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这种转变要远比脱下列宁装,习惯喝咖啡、打领带复杂得多。但肩负历史使命,中国的外交官务必圆满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留心中国外交事业的人注意到,今年中国外交部领导层人事变动较为频繁,从年初崔天凯、傅莹、翟隽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到张志军接替王光亚调整为第一副部长,外交部从部长杨洁篪算起,部长层级12名领导目前都是出生于50年后的“共和国一代”,再加上中坚力量的“60后”司局级官员和大量“70后”的处级干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刚认为,经过这轮密集调整,文革期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得到修补,颇具专业水准的中国外交精英人才梯队已经逐步成型。细看这批年轻领导的履历,你会发现履历完整,经验丰富也是外交部人事调整的特点之一,其中大多数人员具有国内外双重工作经历,有媒体形容这是“内外兼修”。华黎明大使评价,这些变动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内涵在发生变化。
华黎明:逐渐由30后到40后,一直到最近的50后,这批就是年龄的结构不一样,知识的结构也不一样,工作的任务也跟很不一样,我认为现在我们新一代的外交官在这方面都很出色,从杨洁篪外长一直到新任命的几位副部长,他们既有实践工作的经验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次外交部人士的调动,说明公共外交队伍的吐故纳新、更新换代,也说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内涵在逐步的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苏铃)
http://china/2010-12-12/1290358.php
50年代,一位法国女记者曾形容中国是一个“蓝蚂蚁的世界”因为那个年代中国人给她的印象仅仅是身着蓝色列宁装的一个群体,没有个性、没有色彩。六十年后中国开始用奥运的焰火和飞驰的高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外国人关注中国,分析中国。最敏感这份改变的无疑是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他们戏称自己“春江水暖鸭先知”。
曾先后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因为我们的那个年代基本处在革命斗争的年代,所以我们当年入外交部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同帝国主义做斗争,同修正主义做斗争,那么改革开放之后,这个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要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这个新一代的外交官在公共外交方面、和平外交这方面的形象要做很大的工作。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熟练运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这种转变要远比脱下列宁装,习惯喝咖啡、打领带复杂得多。但肩负历史使命,中国的外交官务必圆满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留心中国外交事业的人注意到,今年中国外交部领导层人事变动较为频繁,从年初崔天凯、傅莹、翟隽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到张志军接替王光亚调整为第一副部长,外交部从部长杨洁篪算起,部长层级12名领导目前都是出生于50年后的“共和国一代”,再加上中坚力量的“60后”司局级官员和大量“70后”的处级干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刚认为,经过这轮密集调整,文革期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得到修补,颇具专业水准的中国外交精英人才梯队已经逐步成型。细看这批年轻领导的履历,你会发现履历完整,经验丰富也是外交部人事调整的特点之一,其中大多数人员具有国内外双重工作经历,有媒体形容这是“内外兼修”。华黎明大使评价,这些变动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内涵在发生变化。
华黎明:逐渐由30后到40后,一直到最近的50后,这批就是年龄的结构不一样,知识的结构也不一样,工作的任务也跟很不一样,我认为现在我们新一代的外交官在这方面都很出色,从杨洁篪外长一直到新任命的几位副部长,他们既有实践工作的经验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次外交部人士的调动,说明公共外交队伍的吐故纳新、更新换代,也说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内涵在逐步的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苏铃)

http://china/2010-12-12/1290358.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