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不能把非洲让给中国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0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据12月1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德国政府多年来曾每年给予中国7000万欧元左右的发展援助。不过,自去年底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尼贝尔上任后,对中国的发展援助也被全部取消。最近,他又对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巨额投资表示质疑。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德国官员的说法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本质上还是从中国与西方在对非洲援助竞争角度出发。
  据发行量在德国名列前茅的《西部日报》13日报道,尼贝尔正积极推动德国在非洲的投资建设计划。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记者重点问到了有关中国注资数十亿美金到发展中国家的事情。尼贝尔认为,这一举措或许会促进当地的发展,但是中国投资者的做法与德国不同。尼贝尔说:“中方称为‘不干涉’的做法我称之为放任。”德国在提供援助时,会更多关注受援助对象在尊重人权、打击腐败和对阻止援助资金注入暗渠的法制保障等方面。
  据德国《图片报》等媒体此前报道,尼贝尔去年上任后,就对媒体表示,德国必须集中有效地使用资金,应该“把钱使在刀刃上”。他说,“中国在许多方面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德国纳税人的钱不应用来支持中国这一“经济竞争对手”。当时,一些媒体也评论说,中国不需要金钱,它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此,德国绿党政治家批评部长的决定“本质上是错误的,后果将是严重的”。这就像“当着中国的面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将失去参与中国建设的机会。
  最近,德国也把发展援助重点转移到非洲,而中国成了德国的“眼中钉”。“德国之声”广播电台11月底以“不能把非洲拱手让给中国人”为题报道说,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总裁舒尔茨在德国原材料大会上说:“我们不能把非洲拱手让给中国人。” 而尼贝尔则认为,发展援助与原材料政策不矛盾。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也传出越来越明确的信号,今后德国的发展援助政策将越来越紧密地与工业界的原材料安全相联系。
  张祖谦说,德国官员的话本质上还是出于在资金援助方面与中国竞争非洲的目的。目前,西方对外援助的数额与中国相比不占优势,而且还要贴上人权之类的标签,不少非洲国家对此也很反感。(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http://world/2010-12-15/1296466.ph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