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報上的故事-很感人

focus on today

资深人士
注册
2009-02-03
消息
4,673
荣誉分数
668
声望点数
223
海地孩童的呼聲,我們聽到了嗎?

testimony05.jpg


一年前這個時候(2010年1月12日),一個被人遺忘的島國——海地,不幸發生了七級大地震。整個地區受到嚴重 破壞,首都太子港幾乎被夷為平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的慘情,隨著無數照片和新聞消息的發放,令全球都開始認識及感受到這個一直以來飽受痛苦、被殖民帝國 剝削的國家,正面對前所未有的災難。翌日從網絡通訊中,看到當地一名女子絕望地尖叫:「世界末日了。」那一刻,我的心在抽痛,淚水凝在眼眶內,頓時間,這 個陌生的國家,這個我從未涉足過的海島把我吸攝住,那麼遠,卻又這麼近!

想起患難中的孤兒
有感於海地人民都是神所造所愛的,我首先在自己的教會內發起募捐運動,並著手搜集這個國家更多的資料。令我震驚的,是原來海地在地震前已約有380,000名孤兒及棄嬰,問題極之嚴重可怕;地震後,被遺棄的無助孤兒數目更急劇上升。我們可以為孩子們做甚麼呢?
testimony02.jpg
蔡偉雄牧師探望地震後被遺棄的孤兒 去年,大多市華人教會為海地災民集捐了近70萬加元,都交由救援機構作緊急支援用途,例如購買食物、醫藥用品、建 設和基建等。據悉,那些手無寸鐵的孤兒和寡婦,根本毫無能力與年青力壯的人爭奪救援物資,因此,大多數無依無靠的弱勢群體,就只有繼續受到欺凌、殘暴、虐 待、拐帶,甚至被販賣成奴作娼。很多孤兒院亦因缺乏資源,無法收容孤苦伶仃的孩童。當我為這些孤兒禱告時,雅各書1章27節縈繞心間。「在神我們的父面 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想起患難中的孤兒,又禁不住傷心落淚。及後,我跟教會的領袖們分享心 中的負擔,希望為海地孤兒盡點棉力。去年十月初,我與兩位教會領袖前往災場作實地考察,並探訪當地一些跟加國註冊的非牟利慈善機構有聯繫的孤兒院,以便日 後在本國募捐到的金錢,可以得到加國的認可。
帳蓬設在垃圾山旁
抵達太子港當日,目睹災區千瘡百孔,處處頹垣敗瓦,大部份房屋都已倒塌,危樓隨處可見,代之而有的,就是無數充作難民臨時居所的帳篷。八尺乘八尺的帳篷 內,沒有廚房、浴室和廁所,環境惡劣不堪,加上太子港無水無電力供應,入夜後大部份地方都變得漆黑一片;而在這黑暗裡面,又不知有多少無辜少女被侵犯和殘 害!
全城路面破爛不堪,找不到超過十公尺長的平坦街道,處處都見兩、三尺深,八、九尺闊的地洞;垃圾滿街,堆積高達十多尺,無人清理。在炎熱的天氣下,一股火 山口的沼氣從垃圾堆冒出來,惡臭難聞,而許多帳篷也就是設置在這些垃圾山旁。下雨後,瘧蚊滋生,污水流入地下,曾親睹居民在凹陷的路面取水使用,當時已想 到霍亂隨時會爆發。果然在去年十月底,疫症發生了!
testimony01.jpg
沒有安全的課室,孩子們只好呆在室外
testimony03.jpg
在Petion-ville倒塌了的學校
testimony06.jpg
Freedom Grace House自由恩典之家
testimony04.jpg
自由恩典之家校址一角
兒童奴隸心有餘悸
在海地期間,曾探望過幾間孤兒院,其中一間是位於太子港北部Mirebalais,由一位獨身女宣教士開辦的「海地兒童之家」(Haiti Children Home)。二十多年前,她來到該小鎮當教師,教導一些宣教士的子女讀書。神將當地的孤兒和棄嬰,一個一個的交給她來撫養,後來她便成立了「海地兒童之 家」孤兒院,他們所收養的全是被人遺棄、生下來就有殘疾的嬰兒。
今天,這位創辦人已年老退休,仍經常回到海地探望孤兒;至於管理孤兒院的重任,則落在她的養女身上。這位註冊護士甘願放棄在美國安舒的生活,前來此接手照 顧這些孤兒。在孤兒院裡,有一名幾歲大的男童,他曾是兒童奴隸,經常被主人殘害和虐待,身上佈滿被火燒過的傷痕。他剛來孤兒院時,一吃完飯,便馬上收拾所 有的碗碟拿去清洗,工作人員告訴他不用這樣做時,他不喜反驚地回說:「我會做得好的,我會服從的。」可見男童內心充滿恐懼和創傷。與他相處時,在他天真活 潑的笑容中,仍可覺察到心有餘悸的恐慌。
大樓破壞不能居住
在「海地兒童之家」的網誌上,記載了一個初生女嬰被棄置在孤兒院門外的故事。倘若不是及早被人發現,她可能已經成為野犬和毒蛇的獵物了!這次我有機會將這 個失而復得的幼童抱在懷中,深深感受到那份愛的力量──因著神的愛,這所孤兒院被建立起來;因著神的愛,多少弱小的生命得到拯救;因著神的愛,我能親身體 會到生命的可貴。
原來「海地兒童之家」大樓在地震期間也被破壞了,不能繼續居住,孩童們惟有搬到木板建成的臨時小屋住宿,重建大樓 實在刻不容緩,可是重新拆建的工程費用非常龐大,覓地重建似乎更為化算。感謝神,祂早已感動了一些人幫助「海地兒童之家」,他們購得一幅離現址十分鐘車程 的荒地,面積約有五畝。現在他們迫切需要資金來興建新宿舍和活動中心,好能夠接收更多孤兒和棄嬰。
資金短缺急需援助
有一天,我們開車約三小時,來到位於太子港南方的Jacmel鎮,探望一對非常有魄力的年輕牧師和師母。十一年前,他們來到這市鎮作開荒服侍,並找到 Voodoo巫毒教祭祀和敬拜的地方,來開辦教會。以前,日間也沒有人敢走過這幅地,在神的祝福和他們夫婦倆的努力下,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建立了一所可 以容納六百多名小學生的學校,以及一間每周主日有三百多人參加崇拜的教會。此外,他們也透過「自由恩典之家」(Freedom Grace House)收養孤兒。目前,「自由恩典之家」租用了一層細小的樓房作宿舍之用,牧師的抱負是增辦工業培訓中心,幫助孤兒長大後能夠自立,照顧自己,回餽 社會。他們本來計劃在教會旁邊興建樓高兩層的「自由恩典之家」,但地震後,工程師則建議樓房需要加強鞏固,成本因而上升,他們缺乏資金,急需援助。
一份愛心一杯涼水
駐多倫多海地領事Dr. Eric Pierre向我提及,一間在Petion-ville的學校原本分別有上午政府舉辦的課程,以及下午社區支助的班級,為當地兒童提供低廉的教育機會;可 惜地震時,校舍完全倒塌,多名學生被壓死。當我到該校原址時,只見沒法上課的孩童,在荒地玩耍尋樂,很是無奈!這所學校極需重建,可是錢從何來?其實,上 述海地兒童所面對的困境和需要,只是冰山一角。
生活在物質充足、政治穩定、環境舒適的加拿大的信徒,你們豈可袖手旁觀,獨享主恩呢?除了金錢上的援助外, 華人教會還可以差遣短宣隊伍到海地幫助這些孤兒院。他們極需要義工的協助,挑起建築、維修、個人佈道傳福音、聖經日營教導和照顧嬰孩等責任。為了回應海地 兒童的需求,大多市華人福音教牧同工團契將會在1月15、16日晚上7時半,舉辦兩場海地孤兒音樂籌款晚會,但願大家莫塞著憐憫心,請為海地的孤兒付出一 份愛心、送上一杯涼水,好叫他們得到物質的給予,更感受到上帝的愛和信徒的關心。
article_end.gif
蔡偉雄牧師
 
兒患血癌 上帝伴行

潘高櫻樺心感平安滿恩典

testimony10.jpg
胃部隆脹 求診急症
潘高櫻樺大兒子Jayden發現罹患血癌一事,可追溯至2008年6月的最後一個周末。
「那天,姨媽過來看望我們,察覺大兒子Jayden的胃部腫脹。由於他從來沒有提過自己不舒服,所以我們不曾留意。第二天即去求診,醫生懷疑可能是胃氣脹或便祕等毛病。但是排便之後,Jayden胃部仍然隆起,且開始沒有胃口,很快連水也喝不下了!」
潘高櫻樺憶述發現兒子病情的經過時,說:「晚飯後,我和丈夫商量,要再去別的醫生處求診;但我認為家庭醫生通常都是叫我們回家觀察一、兩天,若沒有進展才 到醫院檢查。為怕誤病情,丈夫提議立刻去醫院急診室。」於是,潘太太即時獨自帶著Jayden出門前往醫院,丈夫則留在家裏照顧一歲大的小兒子 Aiden。
testimony07.jpg
「依 常理說,我應該帶他去家附近的列治文醫院。但是,那天不知道為甚麼,我竟把車子開往離家很遠的卑詩兒童醫院。」泊好車子之後,Jayden問了一個奇怪的 問題:「媽媽,我要不要做手術?」潘太太回答:「媽媽也不知道,我們先去檢查。」但她怎麼也想不到,胃脹竟會與血癌有關。
兒患血癌 冷靜面對
「當日抵達兒童醫院急症室時,已是晚8八時多。直等到11時多,疲累的Jaden快已入睡,醫生才進來;他們用手按他雙腳後問說:『你知道兒子有水腫嗎?』我搖頭說不。
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發生甚麼事,只見醫生護士們在Jayden身旁團團轉,也看到醫護人員臉色凝重地為Jayden作各樣的檢查,心知情況不妙。」深夜1時 多,檢查結果出來了,值班醫生急召腫瘤科醫生回院確診,確定Jayden患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因為Jayden身體裏面充塞著96%不正常的白血球,以 致造成體內器官腫脹。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潘太太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很冷靜地打電話通知丈夫:「兒子得了血癌,我們要住院接受治療。」
潘先生立刻請父母到家中照顧幼兒,然後駕車去醫院與太太會合。潘先生向來多思多慮,但這次,他的反應跟以往截然不同。「血癌,可能會導致死亡;但 Jayden有上帝,他不會害怕,即使真的有事,他會上天堂,去一個更美、更好的世界。」想到這點,潘先生不再擔心,「現在要做的,是盡我們的能力面對和 處理好這件事。」
支持力量 來自上帝
第二天,潘氏夫婦與醫護人員開會討論Jayden的病情。當中有一名護士稱讚他們冷靜和理智。潘太太說﹕「因為我們內心有來自上帝的平安,祂叫我們有智慧 去明白和處理目前的困境。」其實,那時的潘先生雖然知道有耶穌,但仍未肯決志相信;至於潘太太則早在2001年,已經認識這位帶給人平安、喜樂和盼望的上 帝。
「小時候我在基督教學校讀書,曾接觸過聖經,但沒有去過教會。直到2001年,剛結婚不久就應朋友邀請,在參加第一次的佈道會上,我決志了。由於不信的丈 夫不願意去教會,之後我漸漸也停止了教會的活動。到Jayden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在路上經常看到教會『啟發課程』的廣告,感到很有興趣,於是就報名去參 加。」想不到,對神冷淡多時的潘太太,就這樣重回上帝的懷抱。「Jayden自小跟我返教會,也認識了上帝,我深信,他生病後表現出來的勇氣和信心,就是 這樣培養出來的,家人從中也深受影響。」身旁的人都看見,那是來自上帝的支持力量,讓他們勇敢面對困境。
testimony08.jpg
在困難中 仍然喜樂
潘高櫻樺想起Jayden治病的經過,她不住感恩地說:「當天Jayden入院不到二十四小時,檢查已有結果,且也定下了治療方案。感謝上帝,他所患的血 癌治愈率高,不需要換骨髓,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雖然壞白血球高達96%,但還沒有擴散到腦部,若不是上帝帶領我們及時到兒童醫院求助,若不是有這麼好的 醫療團隊,真不敢想像後果會如何。」經歷了很辛苦的治療,但Jayden的表現出奇的好,在各方面都很配合,不哭、不鬧、也不害怕,令父母和醫療人員得到 很大的幫助。」這名那時才六、七歲的小孩,在病中所流露出來的堅強信心和勇敢態度,竟深深影響了周圍的家人朋友,終於,Jayden的爸爸和爺爺也因而信 了主。
其實,Jayden的勇敢和樂觀表現,與媽媽的教導、言行舉動的潛移默化密不可分。曾有一次,Jayden不想去醫院,潘太太鼓勵他說:「你看,醫院裡有 很多生病的小朋友,有些比你更嚴重,你樂觀點、快樂點,就可鼓勵其他的小朋友了。」又有一次,小兒子因過敏而入院,同一時間兩個兒子都住進兒童醫院,當中 的辛苦可想而知,但潘太太卻笑著說:「其實住院也不錯,甚麼也不用做,好像度假一樣。」所以,Jayden也受到感染,將去醫院看作「度假」——不用做功 課、可以隨時看電視、玩遊戲。
家人感情 更加緊密
兩年的治療時間過去了,Jayden的病情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現在只需要定期回醫院做維持性治療。回顧過去,潘高櫻樺仍有數不完的恩典﹕「從一開 始,Jayden對藥物的反應良好,短短兩個星期,壞白血球已降至5%,病情得以控制;化療反應——只有掉頭髮、很少嘔吐,頭痛亦只出現過一次,口腔、食 道完全沒有潰瘍,我們都覺得非常奇妙;只有上帝的看顧,才會有這麼好的結果。」頻頻出入醫院的日子很不容易,潘氏夫婦也有疲倦、緊張、生氣、無奈的時候, 但潘家老老少少卻仍時時笑容滿臉,但凡接觸過他們的人,都感受到他們那份發自內心的平安、喜樂和盼望。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潘太太全心全意照顧大兒子,而潘先生一下班就去醫院替換,讓妻子有時間回家梳洗、看看小兒子,祖父母則天天過來照顧小孫子、做家務。 縱然是辛苦,潘家成員之間的感情卻更加深厚。曾有朋友問他們﹕「通常孩子有事,父母就會互相指責,你們為甚麼從來不吵架?」潘高櫻樺與丈夫會心一笑﹕「因 為我們的生命中有上帝!」有上帝的生命,果真不一樣。
梅香撲鼻 主恩美好
潘高櫻樺說,「每個家庭面對的問題和困難都不一樣,別的家庭能面對的,我不一定能面對。但我相信,萬事都在上帝手中,祂叫我遭遇的必然是我所能承受的!」心中有此認定,行事就有方向。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沒有經歷過與上帝同行,那能品嘗到主恩的美好?無論順境逆境,但願這份屬於上帝的馨香,薰染每一顆渴求的心靈,一如潘家所走過的。
article_end.gif
採訪:麥佩琳 整理:周艷晶、區瑞卿
 
宣教戒賭 助人助己——崔鎮南赴印度服侍貧民

這是神在一個被遺棄的人的身上,所成就的重生故事。
昔日,崔鎮南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是街童、病態賭徒、失婚漢,他把自己形容為「零」都不如的垃圾;但當他走到 人生絕路時,愛他的神卻藉著種種經歷,開啟他的眼界,觸動他的心靈。今天,這個蒙恩的罪人向神承諾:「我願意為住在垃圾山旁的印度貧民,獻上生命裡的黃金 十年!」
testimony13.jpg
崔鎮南在印度街頭
testimony14.jpg
教導當地青年人學習英式英語的課程
testimony11.jpg
Sumit(中)在麥當勞獲得了工作機會 「英語不靈光,上學只是打架生事」
在香港屋長大的崔鎮南,是個典型的街童,無心向 學 、 終日跟著一班「孩子王」流連大街小巷、打遊戲機。十三歲那年,他跟家人移民紐約,可是抵不久,父母就鬧離婚。那時,他正值反叛期,在無人管束下猶如脫韁 野馬。「我英語不靈光,上學只是打架生事,校內一名華人基督徒老師見狀,將我介紹給福音機構基督教角聲佈道團的葉啟明牧師。」想不到老師一個關懷的行動, 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心內默默向耶穌介紹自己」
「葉牧師邀請我到角聲舉辦的夏令營,有一晚我參加了『信心之行』(Faith Walk)的活動——參與者需獨自穿越漆黑的森林。當時,我越走越膽怯,途中突然想起導師的教導:凡事可尋求耶穌。於是,我便默默向耶穌介紹自己,並跟祂 訴說恐懼的心情;之後,內心也逐漸回復平靜,終可順利完成整個行程。後來,在導師的帶領下我決志相信耶穌。」崔鎮南接受耶穌後,不再滿口粗言穢語,且更自 發地努力讀書,出色的表現令他奪得「成績進步獎」。
表面上,崔鎮南已變成奮發向上的大男孩。他坦言,當時只是過著虛有其表的基督徒生活,堅持不了多久又故態復萌,曠課逃學,好不容易才捱至高中畢業。當時,他受感情問題困擾,無法應付大學的課程,遂轉讀大專院校,最終完成學位課程。
「最終變成病態賭徒,不惜典當按押」
婚後某年,崔鎮南跟太太返澳門探望她娘家,百無聊賴,於是到賭場一行,就這樣,他便陷入了賭博的網羅。「最初只抱著『玩』的心態去賭,但輸得愈多,就賭得 愈厲害,最終竟然變成病態賭徒,每天連做夢都想著賭!為了取得賭本,不惜典當按押,甚至連結婚戒指也輸掉,更透支多張信用咭,結果債臺高築,無路可走,自 覺澳門誘惑太多,於是轉至香港居住。」後來他發現太太有婚外情,也許她因為不滿丈夫嗜賭而早有離心,最終協議離婚。
賭博叫崔鎮南賠上了金錢、前途、婚姻,甚至求生的欲望。「在澳門和香港時,我都有過自殺的念頭,曾走近窗邊想一躍而下,幸好每次皆因害怕而臨陣退縮。」最 終,他揹著一身賭債返回美國,之後雖然多次在死亡邊緣徘徊,可惜並未醒悟過來,他依然跑去賭場下注,令最疼愛他的母親傷透了心,母親忍痛叫他離開家庭。那 一刻,崔鎮南慨嘆:「天地之大,竟無容身之所,也沒有人願意接納自己,這一記打擊實在沉重,使我開始反思人生的問題,我想總不能再這樣胡混下去。」在最絕 望的時候,朋友提議他去找角聲的許麗芳(May 姐);沒想到,兜轉多年他又重返這個愛的大家庭,接著更經歷了人生另一次的轉捩點。
「我比『零』更低,我只是垃圾」
May 姐鼓勵崔鎮南回轉歸向神,並邀請他參加基督活主教會的退修營。他懇求神:「請在離營前給我一些全新的東西!」那一次主領營會的人,正是十多年前崔鎮南認 識的葉啟明牧師,當天他的講題就是「從零開始」,內容仿似為他度身定造。不過,極度自卑的崔鎮南卻認為自己比『零』更低,根本是負數:賭債纍纍、親友遠 離、自尊全無,連自己也照顧不了,他認為自己只是垃圾,是『廢柴』(廢物)。意想不到的是會後他與葉牧師談不上幾句,葉牧師竟問他可願意到印度去,參與角 聲剛在那裡開始的扶貧計劃——「飛虎工程」。當時,他已窮途末路,即時就答應了葉牧師到印度一試。「神讓我明白到祂給人兒女的名份,全在於祂的揀選。我這 個人全是因為神兒女的身份而變得有價值。此外,多年埋藏在我心底裡的怨恨,因《詩篇139篇》而得著了釋放。由於色弱兼近視深,令我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來, 但神卻提醒我,祂是創造主,且為我的生命定下藍圖,我終於真正感受到祂的愛和祝福!」神果然回應了崔鎮南入營前的祈求,給了他新的人生方向。
May姐為了支持崔鎮南,在他起行到印度前,給他二百元作零用錢,沒想到那些錢又再次挑起他的賭癮。正當他在痛苦掙扎時,聖靈即時提醒他:「你可贏得多 少?難道你不相信神能給你更多?記著『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崔鎮南終於靠著神,勝過了私慾! 他握著神的應許,在去年6月,毅然踏上全然陌生的國家——印度。
testimony12.jpg
貧民住在垃圾山腳下​
testimony16.jpg
一班孤兒寡婦擠在斗室內參加聚會​
testimony15.jpg
崔鎮南向神立志,願意去事奉這班貧民​
「我也重新得著全新的心和生命!」
葉牧師跟崔鎮南在印度共事一個星期之後,葉牧師便返回美國。「我留下來,需要獨自面對茫茫前路,為此,我每天更要積極讀經和祈禱,並學習每做一件事之前, 先尋求神的心意。心想:我只不過是個『想戒賭』的賭徒,甚麼也不懂,但當我凡事倚靠神,祂便向我展示祂奇妙的能力。現在我跟神的關係非常密切,感覺祂時刻 伴在身旁,我也重新得著全新的心和生命!」崔鎮南在印度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幫助當地幾個青年人學習美式英語、找工作。每當見到這些身處困境的人,他一面會 責備自己當年平白浪費了讀書的機會,一面更擔心自己力有不逮,拖累了學生。不過,他十分明白學生的學習情況,他們說英文就像華人一樣,先把英文傳到腦子 裡,以母語來理解,再轉回英文說出來 。 「當我提出這些觀察得來的結論時,他們有感於我曉得他們的思維及掙扎,跟我學習時,倍覺親切。」
「整件事都有神奇妙的帶領及安排」
對印度的貧民來說,要享用一個百多盧比的麥當勞快餐,是遙不可及的夢,更遑論到那兒工作。這種「認命」而不敢「高攀」的心態,不知扼殺了多少青年的前途, 於是崔鎮南禱告向神求助。某天,崔鎮南看見麥當勞張貼了招聘外賣員的海報,他認為學生Sumit十分適合,為此他祈禱求神帶領。「後來,我帶同Sumit 到麥當勞,鼓勵他向經理求職,而我則在旁為他默默祈禱。Sumit沒有信心,借辭拒絕,我鼓勵他不應輕易放棄大好機會,終令他回心轉意,上前跟經理諮詢有 關招聘的情況。雖然該分店沒有空缺,不過經理卻給了他另外三間連鎖店經理的電話;結果,Sumit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憑著我教他的五句簡單英語,他便 獲得了一份工作。我感受到整件事都有神奇妙的帶領及安排。」是次經歷,讓他體會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並非得或失,而是跟神保持親密的關係。他在幫助別人的同 時,學到了信心的功課,得到了助人的喜樂。
「大垃圾山腳下,這是人住的嗎?」
不久,崔鎮南跟進的青少年計劃遇上阻力,難以繼續下去,於是他作了首次禁食祈禱,求問神前路該如何走。「十多天只吃午餐,其餘時間用來祈禱、讀經、靜思及 跑步——學效當日約書亞圍繞耶利哥城七次的做法,我圍繞公園跑七次,不斷讚美神,為不同的事工祈禱。」9月份,他應當地一位年輕牧師的邀請,探訪另一個印 度貧民窟;還未步入村口,他遙遙望到一座高山,再向前行,已聞到陣陣惡臭,他發現原來居民便是生活在這座大垃圾山腳下,不禁暗忖:「這是人住的嗎?」他感 受到的震撼,實在難以言喻。
「究竟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一些傳統的文化思想,令無數希望自食其力的印度人,被迫停留在固有的框框內掙扎求存。崔鎮南曾探望過一名寡婦,才知道社區人士並不接受她出外工作,所以她 要長期倚靠外援過活,貧窮如影隨形,擺脫不了。不過,最觸動他心靈深處的,是寡婦的四歲幼女。「她抓著我的相機不肯放手,當我盤算著如何向她取回時,她竟 細心地將它放進套子裡,再小心翼翼的塞入我的牛仔褲袋內。臨走前,她更依依不捨的扯著我。「我不禁想要為這班人做些事。究竟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當他向 神祈禱時,他深深為自己昔日的嗜賭惡行後悔。「我的賭債超過十萬美元,這數目可以讓一個印度人生活多久?過去我實在浪費了太多時間及金錢在賭桌上,所以我 向神立志,願意去事奉這班貧民。」
「我投下袋裡的十元,作為奉獻十年到印度的決定」
10月中旬崔鎮南回到紐約,友人力勸他找份工作還債,不要再到印度。當他的信心開始動搖時,神卻藉馬致遠(Jaeson Ma)牧師的佈道會向他說話。「Jaeson提到信徒作神的事工,應放下自我,讓神在我們的生命工作,接著他引用的一段經文,恰好就是當初神呼召我到印度 的經文。毫無疑問,神透過Jaeson的口直接向我說話,並以同一段聖經除掉我的疑惑,且再次重申祂的應許。我知道自己一定會返回印度,服侍那裡的人!」 及後,當奉獻袋快傳到他手上的時候,Jaeson挑戰眾信徒不要被十一奉獻所限,該按自己的心獻上金錢。當時,崔鎮南的內心已有了定案。「我投下袋裡的十 元,作為奉獻十年到印度的決定。」
在剛過去的聖誕前,三十餘歲的崔鎮南已踏上「征途」,將人生的黃金十年,投放於印度貧民窟,把神的救恩和大愛,帶給被遺棄的一群。他還笑說:「這是『宣教戒賭』,助人也助己呢!」
article_end.gif
黎淑冰
 
號角報在“新世界“店裏可以拿到,不只知大通化有沒有。可能在其他地方也能拿到。有很多好文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