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将房价收入比纳入干部考核范围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84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记者观察
  通讯员 黄忠 本报驻温州记者 甘凌峰
  1月20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新的考绩法。其中,房价收入比被列为县(市、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指标之一。
  房价上涨过快将影响官员的“政绩”,这开了全国先河。
  新的考绩法注重民生
  温州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坚是考绩法起草人之一。据他介绍,新考绩法设计原则就是注重民生。
  比如房价收入比、人均绿化面积增加值、公路增加值等和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问题,都被列入了考核范围。
  房价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房价收入比是作为县(市、区)工作绩效的6大指标之一来考核的。
  为确保公开透明,考绩法规定,考核的过程、结果完全向全社会公布。被考核单位报上来的数据,将接受老百姓的检验。如果发现谎报,该项目则为零分,并取消评先资格。
  房价收入比如何影响干部“政绩”?
  按考绩法规定,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单位工作的总体考核,二是领导干部个人考核。
  单位总体考核的总分为115分,其中房价收入比占了5分。
  单位总体考核的分数出来后,将纳入相应领导干部的个人考核分数里,比重占40%-50%。
  无论是单位总体考核成绩,还是个人考核成绩,都会影响官员的“仕途”:单位总体考核成绩连续2年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对其主要领导提出组织调整动议。领导干部连续2年个人考核成绩排在末2位的,提出组织调整动议。
  具体得分怎么计算?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呢?
  这是指住房价格和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它是反映居民能否买得起房子的主要指标。
  举个例子,一套80平方米,单价2.5万元/平方米的房子,住房价格为200万元;假设一对夫妻月工资分别都为2000元,则家庭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1.6左右。
  该考核法以温州各县(市、区)2010年末的房价收入比作为基数。如果房价收入比比2010年末降低了,则可以得分。
  计分公式为:实际得分=〔该县(市、区)房价收入比降低率/排名第一的县(市、区)房价收入比降低率〕×5。
  还有两种情况要说明的,如果房价收入比在12以下,直接计满分5分;如果房价收入比上涨了,则为0分。
  在这个考绩新办法中,基本分还包括群众的满意分。
  房价收入比的具体数据由温州市统计局、住建委负责统计。
  温州房价收入比全省最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温州房价同比涨幅居全国第7位。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中,温州城市住房均价18854元每平方米,居全国第4位。
  而温州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温州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11416元。
  温州居民收入和全国领先的房价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去年7月,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和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曾对全省11个地级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统计:温州是全省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城市,为27.8。
  而国际公认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为3到6倍。
  观点
  温州大学社会学专家徐旭东:无论实际效果如何,将房价收入比纳入干部考核范围有其正面意义,至少表明了政府控制房价的决心。
  由于高房价,温州不仅很难引进人才,现有人才也不断流失,连在温州上大学的外地大学生都几乎没有留在温州的。高房价不仅关系民生,也限制了温州发展。
  温州知名经济学家马津龙:房价涨跌是全国性的,不是一个温州能控制的。
  另外,如何计算房价收入比,温州有其复杂性。温州有300多万外来人口,由于温州房价高,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外地买房,流动性也很大。算温州的人均收入,包括了这些人,但这些人并没有在温州买房的需求。
  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童忠强:这个措施能否真正抑制房价上涨,还需要各部门制定具体的对策,再通过绩效考评进行跟踪问效才能逐步实现。

http://china/2011-01-22/1366019.php
tongji.gi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