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经济学家要么是大忽悠,要么是窝囊废ZT

Fisher2004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7-25
消息
33,823
荣誉分数
375
声望点数
243
恍然大悟:经济学家要么是大忽悠,要么是窝囊废

作者: 云淡水暖,10:50:00 02/14/2011: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ww.hua-yue.net/



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拉古兰•拉贾写了一篇文章“经济学家为何无法预测危机”,草民看了感到很有启发,因为拉贾先生说出了一个命题:“在经济危机最高峰之时,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我那些伦敦经济学院的友人们提出了一个简单却又无法轻易回答的问题:专业经济学家为何没能预测这场危机?”

伊丽莎白女王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据说也是损失惨重,“有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女王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因金融危机损失了近3700万英镑。”(欧洲时报),3700万英镑差不多是4亿元左右人民币了,难怪女王由此一问。

然而,中国的普通人与伊丽莎白女王有同样疑问的也大有人在,首先,近30年来主流经济学家,也即是坚持自由主义市场理念的经济学精英在中国可是风光无限,如果按照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们的说法,他们“这些年”是改革的弄潮儿,主流经济学精英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先富”甚至“暴富”之人,据说张维迎先生还真算是“先富”之一,起码,一场演讲的出场费动辄数万、乃至于十万,不是人人有份的;其次,在所有的平面、电子传媒上,这些主流经济学精英夸夸其谈了30来年了,市场长、市场短地白活,老百姓眼看着国企被卖掉,看着房价涨到天上,经济学精英们都一套一套的,反正道理总在他们嘴里。

现在,中国也在金融风暴中受到严重损失,起码,中国农民工的血汗换来的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在金融风暴中缩水不少,当下,又在忧心忡忡将要被奥巴马政府退市的两房4500亿美元债券被打水漂。

难道这些拿着高薪、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着、人五人六的经济学精英没有半点瓜葛?各种媒体明明大讲特讲各级政府的经济决策的时候,有“专家”参与决策咨询,但精英们一转眼又在指责政府的决策这样那样。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普通人也像伊丽莎白女王一样,想问问:“经济学家为何无法预测危机”。

拉贾先生拐弯抹角地说了半天理由,看了半天就一个词儿:委屈,有“苦”说不出,因为说到底,经济学家们总归是没有拿准此次金融风暴的脉。

拉贾先生辩解道:“实际上,我们这些专业经济学家并不缺乏有用的模型去解释这些状况。如果你认为危机的成因是缺乏流动性,我们有一大堆模型可以分析流动性短缺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如果你觉得始作俑者是贪婪的银行家和盲从的投资者,是这些人在政府援助方案的包庇或是市场非理性繁荣的疯狂驱动下胡作非为,我们对此也有极为细致深入研究。”

就是说,经济学家们有一大堆“武器”可以“预见到”危机,也有一大堆的“利器”去揭露市场的“胡作非为”,但是就是没有用,按普通人看来,这如果不是无心之失,就是窝囊废。

拉贾先生进一步阐述经济学家们的职能失效:“经济学家们甚至分析了监管和去监管两者之间的政治经济效应,因此也深知为何某些美国政客极力推动私人部门发放住房贷款,另一些却着手去除对私人金融活动的监管。但让人困惑的是经济学家们竟没有将这些认识转化为结论,并集体发出警告。…或许这样做的理由是与理念有关的:我们都过分固执地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而高价格是可以用经济法则来解释的。而某些对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批评则反映了一种错误的理解。”

拉贾先生到底对“市场万能”还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一方面承认“或许这样做的理由是与理念有关的:我们都过分固执地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 妨碍了其们的正确“判断”,另外一方面又对别人指责“市场原教旨主义”感到不屑,认为是“错误的”。

但是,拉贾先生承认了一个事实,就是“某些”学者作为资本代言人的存在:

“有些专业经济学家在银行或评级机构担任顾问,在投资者讲座上发言,扮演专家证人的角色,还拿着别人的钱做研究。这令公众很自然地怀疑我们是否有偏袒之处。同时这种偏向性可以是隐性的:我们的世界观就是由那些金融界友人的信仰塑造出来的;也可以是显性的:一个经济学家可能会撰写一份符合资助者心意的报告,或者纯粹为挣钱而发表证言。”

“有足够的事例可以证实这种潜在的偏向性,因此也无法忽视这一问题。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断绝经济学家与金融企业之间的所有联系。但如果经济学家都被关在了象牙塔里,我们可能会变得客观,但却更加与实际情况脱节——并因此更加无法预测危机”

就是说,为“不与现实脱节”,经济学家就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趟进资本家的胡作非为的浑水,才有可能掌握一手材料,有点儿“潜伏”的味道,但是,这样一来,如果身陷资本家利益场中的经济学家不为资本家说话,怎么好意思拿资本家的钱呢,资本家凭什么给钱呢?

所以,拉贾先生断言:

“我认为有三个因素能大概解释经济学家集体出错的原因:高度专业化,预测的难度,以及大部分经济学科与现实的脱节。对短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怠慢导致专业经济学家忽略了他们有资格发表意见的中期趋势。如果是这样的话,引发这些经济学家们误判危机的真正原因就不是不恰当模型,理念误区或者腐败这类高深的理由,而是一个更平淡无奇但也更令人忧心不已的事实:许多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关注与危机有关的一切!”

按照拉贾先生的分析,一些经济学家入了资本家的伙,为资本家的活动说话,为资本家的利益向政府建言,因为这部分人要拿资本家的钱,“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那么就不免罔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实际,他们的“研究”和“建言”,基本可以视为“忽悠”,跟赵本山扮演的赵大忽悠一个性质,可以把一个健康的人忽悠瘸了,怎么对他的雇主资本家有利,就怎么忽悠。

按照拉贾先生的分析,另外一部分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关注与危机有关的一切”,他们关在象牙塔内一心“向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有一个“清高”的借口,“但如果经济学家都被关在了象牙塔里,我们可能会变得客观,但却更加与实际情况脱节——并因此更加无法预测危机”。就是说不与资本家混,就无法预测经济。

但拉贾先生显然有些偏执,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危机的本质,马克思早有揭示,在非主流学者中,一再警告的也大有人在,但无人理睬。

还有,经济学家“不想”与资本家为伍,难道不可以走到工人身边,与工人一起劳动?一起观察社会,研究社会?到底还是阶级意识在作怪,工人阶级不在视野之内。

那么,看来这些主流经济学精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要么是大忽悠,要么是窝囊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