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合理吗?父母若回流,子女须当国际生收费

Silverlake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6-12-16
消息
532
荣誉分数
60
声望点数
38
http://www.bcbay.com/life/education/newsViewer.php?nid=37368&id=49828

凡在本地生活的居民子女,只要与法定监护人例如父母同住,都有权享公费的中小学教育。夏镇权摄
  本报记者崔源明报道

  国际生受联邦和省府青睐、致力争取前来读书之际,目前有些「太空人」家长却独留子女在加国
读书;也有回流人士,爱把子女送回加国受教育。这些双亲都不在本地的卑诗公立学校学生,就算已入籍也视作国际生收费;光在烈治文,平均每年有15个学生因此要交近1.2万元的国际生学费。本报得悉,教育厅正与教育局检讨,冀列明哪些学生当作国际生收费,可能会在下学年起严格执行。

  烈治文使者学生中心干事毛国宁对《星岛日报》记者表示,本月初收到一求助个案,烈治文教育局要求父母已回流香港的一个第8班学生,缴交国际生学费。烈治文教育局国际教育部门行政主任赫德森(Richard Hudson)证实,该校区每学年平均有15个本地生须转为付费生身分,其中三分一即约5宗,是家长向学校查询时自愿改身分。其余个案,则因学生成绩倒退或意外受伤,校方约见家长的时候揭发。

  「也有因为被邻居发现,在民宅当中有十六七岁的少年人居住,却总不见成年人出入,在通知校方之后揭发。」赫德森又透露,教育局没有刻意翻查档案,以找出哪些学生不合资格接受免费教育。

  他还表示,校区如怀疑学生不符合接受免费教育资格,就要求见家长,查看居住证明,例如电话单、驾驶执照、工作证等,看看是否在本地生活。他估计校区内至少约 100个不合免费教育资格的学生,远高于目前每年揭发数字。教育局正改善註册手续,由校区统一处理,以便日后执行相关条例时有专人负责。

  他解释道,公立中小学学生家长没有在本地纳税,子女就不应享用公费教育。即使加国出生的公民,家长如果不在本地生活,学生都列作自费生。

  事实上,把双亲不在的学生当作国际生看待情况,并非只发生在烈治文。在另一校区负责新移民学校安顿服务的辅导员温洁玲指出,她曾处理一来自中国大陆的第 10 班男生,这学生有一位在本地大学进修的姐姐做监护人,但因父母在中国工作,教育局指男生不合本地生资格,要求付国际生学费。最后,该生家长把儿子带回中国受教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