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正:“崛起”“强大”的中国 人民穷到什么程度!?

种瓜得瓜

封禁用户
注册
2010-11-30
消息
31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作者﹕周孝正/人民大学教授

最近闭幕的高层会议,曾有人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民富”社会,因为这30年来的所谓"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得中国的绝大部份人受益。但因积重难返,多数人意见不一,终于不了了之.问题在于,现在海内外多数人仍不知道中国的穷人仍然占绝大多数。因此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城市的高楼大厦和满街的汽车就代表了富裕,却不知道这只是占中国人口极少数人的富裕。

中国有一种穷人,叫做 “绝对贫穷”,他们的年收入不到人民币683元,平均每天不到人民币1.87元,他们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这样的穷人,中国还至少有2100万人。

中国还有一种穷人,叫做“低收入”者,他们的年收入不到人民币958元,平均每天不到人民币2.63元。这样的穷人,中国至少有2个亿。 按照这样的计算,中国13亿人口中的11亿人已经脱贫了?非也!

以上有关穷人的划分,是按照我国政府的对外不公开的划分标准来计算的,这个标准远低于联合国所规定的国际公认标准。按照联合国的计算标准,每人每天平均收入在1美元以下均算绝对贫穷.


(注:2005年世界银行将此标准提高到1.25美元)以下的属于“绝对贫穷”,每人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的属于“低收入”。



如果按照联合国的国际通行计算标准,那么我们中国的穷人至少有10多亿,其中9亿多在农村,1亿多在城市,而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只增不减.至于脱贫或开始富起来的,最多只是不到3亿人,他们大部份集中在城市。随着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财富被变相剥夺,! 使得这部份人的数字正在逐渐缩小. 下面的数字更加令人震撼:美国每生产百万吨煤,死一个矿工,中国每生产百万吨煤(存疑,数量级可能有问题),死750个矿工,是美国的750倍,是发达国家平均数字的100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建议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到煤矿矿井中去呆10分钟,体验一下煤矿矿工的实际生活。他说那里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明知这是“地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民工愿意下“地狱”?不是生活所逼是为什么?他们赤身裸体在井下采煤,用人力将煤背出地面,按重量计算工资,每100公斤煤给2元工资,一整天上下10次,也只能得到20元工资。

李毅中(前中国国家安检总局局长)说:中国每增加1亿元的GDP,就要为各类安全事故付出一条人命的代价,因此中国的GDP是 “带血的GDP”。(附注:他所指的那一年,GDP是20万亿元,如果这个数椐不造假,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至少为20万人。)

如果说中国的贫富不公情况严重,那么中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则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中国农民中至少有一半人一辈子不进医院,因为进了医院就要背一身债务,搞到“家破人亡”,如果不进医院,最多是“人亡家不破”。这种情况正在向城市蔓延. 而富人,高干自己住高级病房不算,医院还要提供家属和随员陪住,要有一大群医务人员围着转,要进口世界最新最贵的药物和最先进的设备器材,供他们使用。维持这样一个植物人,每天的费用可以高达20万元,像这样的植物人现在有不少,因多享有特权和公费,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发财工具。

(本文全部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的社会学讲座) 附注:2008/09年度美国贫穷线标准 (如果按美国的标准,中国的穷人恐怕要占百分之八十都不止)


一口之家:年收入为10830美元

两口之家:年收入为14570美元


三口之家:年收入为18310美元


四口之家:年收入为22050美元


五口之家:年收入为25790美元


──转自《大陆天易网》
 
作者﹕周孝正/人民大学教授
问题在于,现在海内外多数人仍不知道中国的穷人仍然占绝大多数

如果是“大多数”,50%以上就可以了。但如果说是“大多数”,应该是指至少80%以上吧?

怪不得现在有时国内的教授也会成了贬义词,成了叫兽的同义语。
 
作者﹕周孝正/人民大学教授

如果按照联合国的国际通行计算标准,那么我们中国的穷人至少有10多亿,其中9亿多在农村,1亿多在城市,...

附注:2008/09年度美国贫穷线标准 (如果按美国的标准,中国的穷人恐怕要占百分之八十都不止)
:(:(
 

注意了,在你提供的链接里,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是99位:
99 中 国 3677.8
你这里使用的是具体数字,就是个确数,而不是约数。这不仅仅是玩个小花招的问题,而是故意篡改。
何必在这一个数字上作假,实在不值得。

另外,不知你是想通过这个排名说明什么。即使是从这个排名上看,名单上共有181个经济体,就算中国是第100位,那也是中等偏下(接近中等)的位置。
再对比一下仅仅是几十年前,中国是多少位?尽管中国的普通人民现在还很穷,但你怎么就没有看到进步呢?
 
注意了,在你提供的链接里,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是99位:
99 中 国 3677.8
你这里使用的是具体数字,就是个确数,而不是约数。这不仅仅是玩个小花招的问题,而是故意篡改。
何必在这一个数字上作假,实在不值得。

另外,不知你是想通过这个排名说明什么。即使是从这个排名上看,名单上共有181个经济体,就算中国是第100位,那也是中等偏下(接近中等)的位置。
再对比一下仅仅是几十年前,中国是多少位?尽管中国的普通人民现在还很穷,但你怎么就没有看到进步呢?

老华侨,请历史的看待GDP问题,特别是看待1949年以来的变化


【中华论坛】1949年中国GDP是日本两倍 后仅为日本11.7%

发表于:2010-08-10 20:42:37
作者:google09

级别:五级士官积分:1586

中新网8月3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3日刊文说,近日中国媒体报道,有中方官员指出,中国实际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被中国超过已是大势所趋,甚至成为现实。不过,这并非中国经济第一次超过日本,而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从中日经济发展变迁可以看到中国命运发展,有许多启示和经验。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文章摘编如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近日,中国媒体报道,有中方官员指出,中国实际上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媒体7月30日刊发题为“中国称其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报道。由此可见,日本被中国超过已是大势所趋,甚至成为现实。

不过,这并非中国经济第一次超过日本,而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从沧海桑田的中日经济发展变迁之中,可以看到中国命运的曲折多艰,悟出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和思考,有许多启示和经验。

从古到今,中国共有三次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显而易见,从古代到清末,中国一枝独秀于东亚,曾占据世界GDP头把交椅、领先日本至少3000多年,即便甲午战争时,清朝的GDP也数倍于日本。而随着外强入侵、军阀混战、社会凋敝,中国的GDP不断下降,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日本GDP历史性地超过中国,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但是日本GDP领先中国的现实仅仅持续了十几年时间就由于美国的战略轰炸而终结。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山下奉文中将宣布进攻美军命令,每一个将士都泪流满面,意识到同美国作战的后果。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闻知偷袭珍珠港成功时,脸上显出失败的愁容。他认识到弱小的日本要与美国作战,简直是发疯。面对美军日益不休的空袭和打击,日本共损失50%的城市建筑、70%的工矿业、85%的军工业、90%的重工业、舰船和生产资料,共损失653亿美元,相当于1940年日本国家预算的十倍,导致经济倒退25年,使日本失去了再战的实力和信心,比军队损失更促使了日本决心投降。

不过,尽管中国比日本多打了三年内战,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远远超过中国。因为1949年新中国建国初期,饱经战乱的中国的GDP竟然相当于日本的两倍,由此可见战争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之大。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虽然中国人生活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安居乐业,比日本强出许多。

大跃进时代,“超英赶美”的口号激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就是因为不了解日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化腐朽为神奇,率先“超英赶美”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随着日本逐渐崛起,1960年GDP与中国持平。此后几年接连上窜,连续三年超过传统老牌欧洲强国,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中国经济规模只不过是日本的11.7%。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2008年跃升至300670亿元。三十年间,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三位。2006年,中国赶上了英国。200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中国正在逼近日本!

按照中日两国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已是不争的事实。连日本内阁也坦然承认:“目前可以基本肯定,2010年日本将被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超越。”而在许多具体经济领域,中国早就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乃至跃居世界第一。不过,众所周知,两国经济具体情况仍有很大差异,中国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美元,这和日本相差很远。

2009年12月24日,《国际形势黄皮书》对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位居第二的是日本,中国仅仅位列第七,这显然比单纯GDP差距更加明显,同样落后于日本的领域还有很多。我们看到,即便甲午战争时期中国GDP超过日本,仍然免不了落后挨打。因此,看GDP的数量也要看质量,既看GDP本身也要看其它诸多领域,这是衡量一个社会和国家是否成功的标准。

中国GDP三次超过日本的历程,是一部血泪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衰落和挫折。也是一部奋进史,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进和复兴。以GDP第三次超过日本为契机,中国人需要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6/47/78/9_1.html
 
再来1篇比较的文章,特别是里面日本官员说的是,我们要让国民过富裕的生活。比较比较现实,中国官员该怎么说这样的话呢?




中国GDP超日是一个动听的笑话

来源: hpu1234 于 2011-02-22 10:09:26

作者:野火

内容摘要 近日,“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条新闻在中国各大媒体上,似乎已成为头条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近日,“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这条新闻在中国各大媒体上,似乎已成为头条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但今天(2月15日)日本政府回应了中国GDP超日本之说:两国人均GDP仍相差近10倍之多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4日上午在首相官邸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GDP超过日本的消息表示:“邻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很值得欢迎的事。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于近邻的经济发展,让下一代也过上现在这样富裕的生活”。但枝野幸男同时指出,以国家为单位来看,日中两国的GDP出现了逆转,但如果按照国民平均值来说,两国还相差近10倍。这的确是客观事实,但在中国,知道这一点真相的普通民众并不多。


看看2009年世界经济人均GDP排名吧,美国排名第9位:人均46381美元;日本第17位:人均39731美元;希腊第26位:人均29635美元;俄罗斯为第60位:人均8694美元。中国排名第124位:人均3678美元。从人均GDP这个更具价值的指标来看,中国仍处于极低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所谓“人均GDP”,就是实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后,得到的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其中购买力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比较参数。

比如在日本,买一套别墅比在中国城市购买商品房还要便宜。如在东京、大坂,买一套别墅的价格,市价也不过折合人民币200多万,比上海内环的商品房均价还低不少,而且这种价格的日本别墅的位置一般很好。而现在我们中国人比他们的收入平均低10倍,但却要比他们还要高很多的价格才能拿得下市区的一套商品房。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方米,而日本是25平方米。想不到国土面积极为狭小的日本还可以比中国人多住上1.4倍的面积。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跟日本这个小小岛国比,应该觉得羞愧,一点也不值得弦耀。我们应该检讨的是,一个从二战废墟上重新建设起来的岛国,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几乎都是从零开始,而中国过了六十五年之后,却以GDP总量超过近邻——日本这样一个只相等于中国最大省份的岛国而自豪。这真令我感到分外难堪。要比也该比人家在那么小的国土上,用同样的资源和能源,竟能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还有那么多世界一流的汽车、电器产品名牌,同时还能把自然环境保持得那么令人羡慕。

至于两国百姓的收入差距就更明显。众所周知,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为0.414,显然中国被公认为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相反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全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为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0.285,可以堪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最公平的时期。

在教育的投入上,正如这位内阁官房长官所要求的一样——“让下一代也过上现在这样富裕的生活”。日本在二十年前就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 的初中教育;大学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 而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 年的水平,落后80年。

虽然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且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更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太少,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所以在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相差25%。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而且,中国人还必须时时记住的一个数字就是:日本人中,迄今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12人,而在籍的中国人中,除了去年12月刘晓波以诺贝尔和平奖突破国人的0之外,此前再无其他国民获此殊荣。

可笑的是,中国的媒体经常报道日本这些年经济困难、失业率很高,似乎日本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了多少外资为傲,然而日本在海外的总资产,多年前已达到3.2万亿美元,仅制造业一项在海外的销售总额就与中国2001年的GDP相当。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 “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二、三十年如今才雄心百倍,高喊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软性指标上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加之,中日两国的政治制度、自然环境以及国民文明素质的差距,更值得国人警省。


在政治制度方面,如2010年6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内阁4日上午全体辞职。原因仅是他说的:“无法兑现对国民的承诺,万分抱歉。” 他的毅然辞职,当然只是为了解脱羞耻感给他带来的精神痛苦。日本政坛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如今大约像走马灯似的换了17、8位首相,差不多每隔两年都会更换一次首相。很多首相都是因政治献金即受贿等原因而自动提前走人的。这一点,与南韩前总统卢武铉自杀的原因相似。事实上,卢武铉是迄今为止韩国涉嫌受贿额最小的总统,所涉金额不过600万美元,而且并非其个人经手,甚至有可能其本人并不知情。这说明民主政治下的政治人物对自己的名誉是多么看重。鸠山的辞职,与日本众多首相自觉愧对选民的耻感文化息息相关。

耻感文化得以实现,依赖于政治上的公开化。政治越透明,公开化程度就越高,政治人物的道德感、羞耻感也就越强。如果没有公开,没有舆论和社会负面评价的巨大压力,道德追求就有可能成为镜花水月。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资源绝大部分被专制政府和垄断企业控制的社会环境中,要保持清廉的成本就非常之高。也许你可以不喜欢日本,但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日本还是世界上较为廉洁的国家之一。据著名的反腐败国际性组织 “透明国际”发布的《2004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披露,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清廉指数得分仅为3.4分,与斯里兰卡和叙利亚并列第66位,而日本却处于最清廉的前30个国家之列。   

这也得益于日本的民主政治体制,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依靠国会实行的两院制——众议院和参议院来制衡或限制“一把手”的权力滥用,进而能够起到防范一损俱损的悲惨国家命运发生。我们国家的“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独裁运动在过去就有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教训。而我们从日本政坛首相的有序更换,也应给中共统治集团带来了一党专制体制利弊的反思和警醒,然而,由于中国统治集团的权贵化转型,只求保住既得利益阶层不受损伤,宁可拖一日便算一日,根本不敢推进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自然环境方面,日本国内的森林复盖率近高达70%,是世界上森林复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各级官员这三十年来为了追求GDP的“政绩目标”,已使环境和资源付出了过多的代价。截止2009年底,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森林复盖率仅为12.98%。若与日本相比,情何以堪?先前那布满绿树、风光秀丽、诗意盎然、滋养了李白和杜甫的古国,如今已沦为中国人的了然残梦!

以能源、资源为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保持着6%到7%的高速增长,如果按照中国目前这种惊人的资源消耗速度“发展下去”,那么,不论是对资源来说,还是对环境污染来说,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现在日益被工业污染的大地、荒漠化占1/3以上的奄奄一息的国土,断流的黄河,黄河化的长江,以及春天肆虐北京城的漫漫黄沙,就像是中华大地母亲的叹息,又像是天地间最悲切而严厉的一声声警告。中国的环境,已经经不起如此折腾,已经实在不堪重负了。


去年深秋,当我徜徉在日本东京川流不息的大街小巷时,十分惊讶地看到,那些白色和褐色的鸽子(见图1)居然自由地穿行在人行道上,有的还像行人一样,轻巧地快步横穿马路而去。完全旁若无人,憨态可掬。因为这些可爱的生灵——鸽子自不必恐惧如中国广东贪婪的食客那样恨不得把天上能飞的,地上能爬的都统统捉回家去煲成靓汤。

还有一次,我在箱根路边的长条木椅上小憩,猛然发现一只漂亮的蝴蝶悄然飞来,稳稳地停在我伸出的手指上(见图2),连蝴蝶都不怕人,可见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呵护多么值得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虚心学习。

我记得几年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谈到他的赴日观感时,曾感叹自己在日本喷出一口香烟的烟雾,却发现飘在眼前竟成黑乎乎的一片!他也不免深为日本的环境之好感慨不已。

在国民的文明素质方面,这几十年来,与环境一同摧毁的还有中国人的心灵,比荒漠更加荒漠的也是中国人的心灵。众所周知,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世界普遍公认为有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的好习惯;日本的企业也以讲究信用、产品质量精良著称于世;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贴乱画的现象;日本人绝少在公共场所大声对着手机瞎嚷嚷,抽烟或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坂,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都看不到一个警察,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

反观“文明古国”的我国,则不必在此繁述。文明礼貌上远不及日本国民。中国盛唐时期的风雅儒爱,早已让日本人模仿得惟妙惟肖,可在中共折腾的这六十多年里,反而被中国人自己丢弃得难以复原。

举目四顾,污水横流,毒食泛滥,劳工跳楼,强拆强迁,贪官暴富,骗子成灾……试问,这样的GDP总量超日本对我们老百姓而言,有何意义呢?

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82346.html
 
老华侨,请历史的看待GDP问题,特别是看待1949年以来的变化


【中华论坛】1949年中国GDP是日本两倍 后仅为日本11.7%

。。。

LS,你回贴看错了对象。
你应该回小c的贴才是。是他引入的GDP一词。而且我已经质疑了:“不知你是想通过这个排名说明什么”。
请你不要预设目标。

更何况,我和小c谈的是GDP的“排名”,而不是和个别国家的对比。
如果和单个国家对比,你选日本还不够狠呢!
我给你支个招,你应该选以色列。对比人家复国之前是多少!
 
周孝正:“崛起”“强大”的中国 人民穷到什么程度!?


。。。

同意现在中国的普通民众还比较穷,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相比。
但肯定不是如“周叫兽”所说的那种“穷”。

普通人那么说说、夸张一点、忽悠一点,没什么不可,但作为“教授”、并且显然是正论严肃文章,真要让人怀疑他的学风问题,或者德行问题。

对于中国贫穷的农村基本情况,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有些地方的农民肯定不富裕,这是基本事实。
但是,这几年农民的脱贫速度要快于城里。
现在的农村,完全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田不用向国家交任何税;同时,国家对户农民每亩地,每年补贴100元(因为这100元、和田亩数是确定的,所以保证了钱的发放)。这里,还不考虑其它专项补助,由于它们操作的不规范,在发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腐败。
农民生活确实还有很大负担。这个负担主要来自两方面:子女教育、和医疗。
医疗的情况已经开始改观。现在有些农村地区实现了“大病统筹”(某种医疗保险形式)。我也确实知道有的农民住院的医、药费基本全免。
子女的教育开支,现在确实还是大问题。

如果我是那位教授,我会去好好去做一些教育开支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批评、或批判。
去忽悠这“绝对贫穷”问题,没有实质意义,只能是哗众取宠!
 
...对于中国贫穷的农村基本情况,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建议老华侨去贵州,湖北,湖南山区农村看看再运用你的发言权,不知道你看到那里的小朋友到现在还没有鞋穿,没有教室上课,.etc 会不会惊讶。
 
建议老华侨去贵州,湖北,湖南山区农村看看再运用你的发言权,不知道你看到那里的小朋友到现在还没有鞋穿,没有教室上课,.etc 会不会惊讶。

LS就更没有必要同我辩论了。
第一、我已经同意了中国有些农村地区的贫穷。
第二、你怎么就知道我没有去过你列在第一位的、那个偏远的贵州的农村呢?你怎么就知道我没有去过比那还要更贫穷的地区呢?既然我已经说了我有发言权,你就应该有基本的信任,除非你认为我是个爱撒谎的人。
第三、我谈论和质疑的是那个“教授”所论述的“仍然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穷到什么程度”。特别是那个“绝对贫穷”、和“低收入者”的一般统计和判断标准。你即使能说出很多“没有鞋穿,没有教室上课”的例子,又怎样呢?

在某种程度上,我还是同意你的。所以,还是请你不要预设辩论对象。
 
谁的中国:中国70%的财富集中在0.4%的人手里,亿万富翁中91%是高干子女

2009-06-25 来源: 时代周报



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1亿元以上的富豪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

时代周报6月25日讯 中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在日前召开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中国财富的“集中度”正在受到政协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

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有钱人”是谁

查阅了几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财富的确在以全球最快的速度流入富人钱包。

2007年5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一般是5%的家庭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

2008年8月,美林集团与欧洲最大的咨询公司凯捷咨询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08亚太财富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位个人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人。从财富平均拥有量来看,中国百万富翁人均掌握资产达510万美元,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中国财富向富人的集中度正在以年均12.3%的加速度在增长,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

而中国国内的一份报告,则清晰地表明了社会财富集中在什么人手上。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部门一份联合调查报告的数据,截至2006年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含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权力资本。

不患寡而患不公

3.8亿元一套的别墅,1.4亿元一架的游艇,4300万元一辆的汽车,1800万元一只的腕表,天价奢侈品纷纷登场。

6月10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显示,当全球陷入经济衰退之际,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奢侈品品牌最看好的市场。6月22日,“中国第一豪宅”汤臣一品一天内卖出了5套,均价每平方米11万元。这并非个案。5月底,深圳华侨城推出的7套别墅一天全卖光,均价每平方米12万元。

在蔡继明看来,正是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格局,导致了中国的畸形消费现象。

目前,畸高的房价成为财富过度集中的一种典型体现。对中国的中产阶级有着深入研究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表示:“高房价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成长的主要障碍。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伤害着底层的人民,也开始伤害中产阶级。”

可以被划为中产阶级之列的副厅级干部、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在6月20日表示,“以目前的广州楼价,有七八成广州市民买不起房。”他还以自己为例说明,“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据资料显示,如今出现了中产塌陷的M型社会倾向,精英循环与精英结盟成为一种定型,其他阶层的发展空间不断遭到侵占。1994到2004年10年间,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生存环境恶化,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相反,垄断行业占有了全民资源,垄断企业并无企业精神,它们只是权力的衍生品。

难解权力魔咒

《法国大革命讲稿》作者、19世纪英国知识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阿克顿爵士说过一句被后人广为引用的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下的中国,改革的聚焦点,仍然是如何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限制。

“倘若不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就无法阻断这样的循环链条:社会不公平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然地阻碍科教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放缓,最后痛苦的承受者必然是底层百姓;老百姓的痛苦又会转化为对利益集团的痛恨,从而给社会的动荡埋下了伏笔。”一位分析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周晓虹说:“改革30年来,能够肯定的是,经济的总量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资源的分配,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向好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曾言,如果改革造成了两极分化,那改革就是失败的。目前,解决贫富两极分化,在周晓虹看来困难重重:“讲白了就是要对权力进行限制,但是在目前格局下,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而且,30年中间我们看到,经济总量在越来越增加,权力对经济的掌控是越来越高,而不是越来越低。格局不改变的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而不是越来越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韩洪刚)
 
..........
如果我是那位教授,我会去好好去做一些教育开支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批评、或批判。
去忽悠这“绝对贫穷”问题,没有实质意义,只能是哗众取宠!
您的提议更应该让那些吃着皇粮,占着茅坑的人去做。

不要以给人家带个忽悠的帽子来证实自己没有在忽悠,不高尚。
 
您的提议更应该让那些吃着皇粮,占着茅坑的人去做。

坚决同意!:cool:
难道那位“人民大学教授”不就是“吃着皇粮,占着茅坑”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