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25
- 消息
- 33,823
- 荣誉分数
- 375
- 声望点数
- 243
茉莉花开的结果:货币顷刻间便贬值数倍。
送交者: 道友 2011年03月05日18:22:06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反对派士兵4日在拉斯拉努夫边战斗边祈祷。 路透社
班加西的一处“地下”监狱,用来关押忠于卡扎菲的士兵。图为一人4日从上面经过。路透社
【侨报综合报道】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4日向位于首都的黎波里西部50公里处的扎维耶城发动进攻,与反政府武装在城外激战。
反政府军继续向西推进
综合阿拉伯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4日报道,现场目击者说,激战造成50多人死亡,300人受伤。不过,扎维耶城仍在反政府武装分子手中。
与此同时,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当天一早还轰炸了位于卜雷加港(石油出口港,距离的黎波里东部800公里)的炼油厂等地,该军队此前也攻击了东部城镇艾季达比亚的军火库。卡扎菲次子赛义夫轰炸卜雷加是为了“震慑”示威者而非杀平民。
另有消息称,利比亚的反对派将前线向西推移到了另一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这是个石油港口城市,位于反对派据点班加西和首都的黎波里之间。反政府军称,待国际设立“禁飞区”(意味着政府军不能实施空袭),便会直捣首都。
在拉斯拉努夫市郊,双方激烈驳火,反政府军向军方基地发射火箭炮和导弹。
的黎波里:民众集会 警方“催泪”
3月4日是星期五,利比亚反对派号召在这一天举行“百万人聚集日”,以进一步向卡扎菲施压,促使他下台。当天下午做过礼拜后,反对派来到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与卡扎菲的支持者发生冲突。据报道,警察用催泪弹驱散了游行者,现场传出枪声。
反对派:卡扎菲想谈判“为时已晚”
由反对派在利东部城市班加西成立的“国家委员会”4日再次强调,卡扎菲想谈判“为时已晚”,要谈的只是他如何接受审判。
国营电视台:击毙“革命军”领袖
事实上,目前利比亚局势紊乱,双方阵营都在宣传自己的成绩。反政府军声称自2日起已生擒10名政府军士兵,还宣称已控制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的机场。但利比亚国营电视台又报道,政府军重夺扎维耶控制权,扎维耶的“革命军”(反政府军)领袖被杀。至于是哪位领袖却不得而知。
收卡扎菲捐款英名牌大学校长下台
英国知名大学“伦敦政经学院”(LSE)接受卡扎菲捐款的风波扩大,校誉严重受损。建议校方接受捐款的校长戴维斯,近日以个人判断错误连累学校为由,宣布辞职。
路透社报道,LSE董事会已批准他辞呈,并责成独立小组调查LSE与利比亚的关系。
戴维斯在辞职信中指出,当初不该接受英政府邀请,担任经济特使,之后受邀到利比亚协助经营主权财富基金。
据了解,戴维斯是英国财经界重量级人物,曾担任央行副总裁、金融监理主席、英国工业总会会长等要职。
载2亿利比亚现金货船被英国扣留
英国内政部4日证实,一艘载有价值1亿英镑利比亚现金(2亿利比亚第纳尔)的货船被英国政府扣留。
中新社援引英国内政部发言人的话称,该艘货船在试图停泊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码头失败后,于2日返回英国水域时被英国拦截并查获巨款。
这些现金属于联合国制裁的范围,目前已转移到可靠地方。
此前,卡扎菲在伦敦的价值9亿英镑的资产已经被英国政府冻结。另根据联合国的制裁措施,英国也已禁止未经许可的对利比亚货物出口。
首都西部边境受控逃难者剧减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HCR)4日在难民潮歇后指出,企图逃离利比亚暴力冲突的外籍工作者恐受困当地,或难以抵达突尼斯边境。
台北中央社报道,跨越的黎波里西方边境岗哨的难民人数在突破10万之后目前遽减。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在当地的发言人卡雅尔表示,UNHCR担忧利比亚国内的安全状况正阻挠民众离境。
国际援助组织表示,在效忠卡扎菲的部队控制通往突尼斯和埃及的道路后,外籍劳工开始逃向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估计有150万名外籍劳工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4日表示,超过17.2万人已经逃离利比亚,“多半都是外籍劳工”。
卡扎菲危害人类罪
国际刑事法庭找到证据
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总检察长奥坎波3日表示,国际刑事法庭“已经找到足够证据,决定对有关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犯下危害人类罪的指控进行立案调查”。
有分析认为,此举可能加剧利比亚国内形势的恶化。
另悉,国际刑警向全球成员国发出橙色通告,要求追查卡扎菲及其15名家庭成员和助手的资产,并实施旅行禁令。
北京《人民日报》
重振旅游业
埃及拟邀美名嘴清谈
埃及新上任旅游部长穆尼尔·努尔称,政府邀请美国名嘴奥普拉·温弗瑞下月到首都开罗,在早前反政府示威者进驻的市中心解放广场,举行清谈节目,而温弗瑞已“毫不犹豫地”接受邀请,但节目开始日期尚未确定。
努尔称,埃及旅游业明显受到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影响,损失超过10亿美元。当局希望借此重振旅游业。
埃及《金字塔报》
观察
中东北非多国动荡重创经济愁煞百姓
最近一段时期,利比亚、突尼斯、埃及、也门、巴林等中东北非多国局势动荡,当地经济遭受重创,百姓陷入困境。
回顾过去几年,上述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平稳,部分国家曾经富甲一方。然而,持续的政治动荡让这些国家的经济“神话”破灭,其货币顷刻间便贬值数倍,股市也发生恐慌性抛盘,百姓不得不在政治危机中面对经济“梦魇”。
当地民众在这场动荡中遭受的苦难显而易见。由于冲突频发,利比亚等国的很多商铺都选择关门歇业,民众一度连寻找食物维持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难以找到工作养家糊口;同时,由于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因支柱产业面临瓦解,中东北非地区的不少民众被迫加入了失业大军,其中就包括埃及等国的众多导游。而在失业率本就居高不下的利比亚,很多石油工人成了新的失业者;一些人还不得不在加入反对派或效忠卡扎菲之间做出选择,安定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突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中新社
送交者: 道友 2011年03月05日18:22:06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反对派士兵4日在拉斯拉努夫边战斗边祈祷。 路透社
班加西的一处“地下”监狱,用来关押忠于卡扎菲的士兵。图为一人4日从上面经过。路透社
【侨报综合报道】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4日向位于首都的黎波里西部50公里处的扎维耶城发动进攻,与反政府武装在城外激战。
反政府军继续向西推进
综合阿拉伯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4日报道,现场目击者说,激战造成50多人死亡,300人受伤。不过,扎维耶城仍在反政府武装分子手中。
与此同时,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当天一早还轰炸了位于卜雷加港(石油出口港,距离的黎波里东部800公里)的炼油厂等地,该军队此前也攻击了东部城镇艾季达比亚的军火库。卡扎菲次子赛义夫轰炸卜雷加是为了“震慑”示威者而非杀平民。
另有消息称,利比亚的反对派将前线向西推移到了另一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这是个石油港口城市,位于反对派据点班加西和首都的黎波里之间。反政府军称,待国际设立“禁飞区”(意味着政府军不能实施空袭),便会直捣首都。
在拉斯拉努夫市郊,双方激烈驳火,反政府军向军方基地发射火箭炮和导弹。
的黎波里:民众集会 警方“催泪”
3月4日是星期五,利比亚反对派号召在这一天举行“百万人聚集日”,以进一步向卡扎菲施压,促使他下台。当天下午做过礼拜后,反对派来到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与卡扎菲的支持者发生冲突。据报道,警察用催泪弹驱散了游行者,现场传出枪声。
反对派:卡扎菲想谈判“为时已晚”
由反对派在利东部城市班加西成立的“国家委员会”4日再次强调,卡扎菲想谈判“为时已晚”,要谈的只是他如何接受审判。
国营电视台:击毙“革命军”领袖
事实上,目前利比亚局势紊乱,双方阵营都在宣传自己的成绩。反政府军声称自2日起已生擒10名政府军士兵,还宣称已控制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的机场。但利比亚国营电视台又报道,政府军重夺扎维耶控制权,扎维耶的“革命军”(反政府军)领袖被杀。至于是哪位领袖却不得而知。
收卡扎菲捐款英名牌大学校长下台
英国知名大学“伦敦政经学院”(LSE)接受卡扎菲捐款的风波扩大,校誉严重受损。建议校方接受捐款的校长戴维斯,近日以个人判断错误连累学校为由,宣布辞职。
路透社报道,LSE董事会已批准他辞呈,并责成独立小组调查LSE与利比亚的关系。
戴维斯在辞职信中指出,当初不该接受英政府邀请,担任经济特使,之后受邀到利比亚协助经营主权财富基金。
据了解,戴维斯是英国财经界重量级人物,曾担任央行副总裁、金融监理主席、英国工业总会会长等要职。
载2亿利比亚现金货船被英国扣留
英国内政部4日证实,一艘载有价值1亿英镑利比亚现金(2亿利比亚第纳尔)的货船被英国政府扣留。
中新社援引英国内政部发言人的话称,该艘货船在试图停泊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码头失败后,于2日返回英国水域时被英国拦截并查获巨款。
这些现金属于联合国制裁的范围,目前已转移到可靠地方。
此前,卡扎菲在伦敦的价值9亿英镑的资产已经被英国政府冻结。另根据联合国的制裁措施,英国也已禁止未经许可的对利比亚货物出口。
首都西部边境受控逃难者剧减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HCR)4日在难民潮歇后指出,企图逃离利比亚暴力冲突的外籍工作者恐受困当地,或难以抵达突尼斯边境。
台北中央社报道,跨越的黎波里西方边境岗哨的难民人数在突破10万之后目前遽减。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在当地的发言人卡雅尔表示,UNHCR担忧利比亚国内的安全状况正阻挠民众离境。
国际援助组织表示,在效忠卡扎菲的部队控制通往突尼斯和埃及的道路后,外籍劳工开始逃向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估计有150万名外籍劳工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4日表示,超过17.2万人已经逃离利比亚,“多半都是外籍劳工”。
卡扎菲危害人类罪
国际刑事法庭找到证据
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总检察长奥坎波3日表示,国际刑事法庭“已经找到足够证据,决定对有关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犯下危害人类罪的指控进行立案调查”。
有分析认为,此举可能加剧利比亚国内形势的恶化。
另悉,国际刑警向全球成员国发出橙色通告,要求追查卡扎菲及其15名家庭成员和助手的资产,并实施旅行禁令。
北京《人民日报》
重振旅游业
埃及拟邀美名嘴清谈
埃及新上任旅游部长穆尼尔·努尔称,政府邀请美国名嘴奥普拉·温弗瑞下月到首都开罗,在早前反政府示威者进驻的市中心解放广场,举行清谈节目,而温弗瑞已“毫不犹豫地”接受邀请,但节目开始日期尚未确定。
努尔称,埃及旅游业明显受到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影响,损失超过10亿美元。当局希望借此重振旅游业。
埃及《金字塔报》
观察
中东北非多国动荡重创经济愁煞百姓
最近一段时期,利比亚、突尼斯、埃及、也门、巴林等中东北非多国局势动荡,当地经济遭受重创,百姓陷入困境。
回顾过去几年,上述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平稳,部分国家曾经富甲一方。然而,持续的政治动荡让这些国家的经济“神话”破灭,其货币顷刻间便贬值数倍,股市也发生恐慌性抛盘,百姓不得不在政治危机中面对经济“梦魇”。
当地民众在这场动荡中遭受的苦难显而易见。由于冲突频发,利比亚等国的很多商铺都选择关门歇业,民众一度连寻找食物维持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难以找到工作养家糊口;同时,由于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因支柱产业面临瓦解,中东北非地区的不少民众被迫加入了失业大军,其中就包括埃及等国的众多导游。而在失业率本就居高不下的利比亚,很多石油工人成了新的失业者;一些人还不得不在加入反对派或效忠卡扎菲之间做出选择,安定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突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