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踏上“革命”后尘ZT

Fisher2004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7-25
消息
33,823
荣誉分数
375
声望点数
243
沙特踏上“革命”后尘
送交者: 道友 2011年03月10日04:17:1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继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之后,反政府示威力量如同泛滥的尼罗河水流向了沙特。近日来,在沙特盖提夫和胡富夫地区不断有示威者走上街头,要求国家进行 政治改革、惩治贪污腐败以及释放此前因参与游行集会而被逮捕的什叶派人士。沙特反对派更是将3月11日定为“愤怒日”,计划当天在首都利雅德与达曼聚集至 少2万名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并通过电子邮件与面簿讯息,鼓励逊尼派回教徒加入示威。对此,沙特政府已经明确下令近期禁止一切形式的游行示威活动。当局还调 派一万名安全部队进入东北部的什叶派回教徒大本营达曼(Dammam),封锁来往达曼和其他城市的高速公路。

沙特积极“备战”

目前来看,虽然国际社会目光集中在利比亚局势上,但不少分析人士仍然担忧沙特定于3月10日进行抗议示威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最富有的海湾 国家,如果沙特局势失控,那么会产生何种影响没人能够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突尼斯、埃及、利比亚来说,一旦沙特爆发大规模的民众运动,那么中东北非 的革命浪潮将会是再提升一个台阶。

首先,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国,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4。沙特局势将直接影响未来油价走势。届时,石油市场将再次出现供给严重不足 的现象,极易引发新的石油危机,冲击羸弱的世界经济。此外,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态势。而欧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欧 盟国家能源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一直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过去数月里,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始终是导致欧元区通胀上扬的两大“推手”。而且,中东北 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国际油价高企可能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各国民众的能源开支,从而抑制其他消费。这些都会对当前的经济复 苏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与突尼斯、埃及、利比亚贫富分化严重相比,沙特是海湾最富有国家,人均GDP在14,486美元。自建国以来,沙特对社会福利制度给予高度重 视,将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沙特民众可以无偿享受两类福利,一类是向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主要包括,对基本食品和商品的价格补贴;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以教 育为例,沙特的各类教育全部免费;住房贷款;低税政策。沙特不征个人所得税;另一类是向特定居民提供的福利,包括济贫贷款。由沙特信贷银行以优惠条件向低 收入阶层提供;社会监护。18岁以下孤儿和60岁以上老人及残疾人、病人等均可享受补助金或社会监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等。目前更是新增福利包括对文学 俱乐部、留学国外沙特学生以及社会保障金的更多拨款等。

最后,同邻国巴林相比,两国统治者同是逊尼派,而且沙特有10%至15%的人是什叶派,他们大多住在盛产石油的东部省份。如果一旦什叶派得势,将会 直接导致海湾诸国产生多米诺效应。因此,对海湾各国来说,都无法接受各自政权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也不会接受这种激烈的改变。在没有自然的政治发展的情况 下,无法推动君主立宪,而这项政治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本性的改变不但会导致各国出现政治和安全混乱,如果能源储量丰富的海湾诸国都变天,那将是什叶派 邻国伊朗的重大战略胜利。
对美国而言,由于欧美国家长期以来为了维持石油供应,一向只着重中东地区的稳定,而忽视这个区域内的政治体制和人权情况。偏偏美国支持的独裁专制统 治集团都不得人心,这些政权因腐败和残忍而陷入不稳定并有坍塌之虞。此外,加上美国对该地区的很多国家持双重标准。昔日被独裁政权打压的民众现在沸腾了, 他们再也不会容忍美国的双重标准。

而美国的所谓“现实主义”进一步扭曲了中东地区复杂的政治结构,反而让中东这个新火药库危机四伏。

利比亚成火药桶

与此同时,效忠卡扎菲的部队与反政府武装7日仍然主要在利比亚东部和西部展开交战。卡扎菲军队声称已收复东部靠近埃及边界的图卜鲁格、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和拉斯拉努夫。反对派8日表示,若卡扎菲在72小时内立即离开利比亚,并停止轰炸,利比亚人民将不追究他所犯下的罪行。

利比亚局势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大多是谴责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武力镇压示威群众的声音。而卡扎菲本人则认为利比亚的局势没有外界传说 中那么糟糕,为此他希望国际组织前往利比亚调查事实真相。派出高官向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递交书信。并在8日晚上现身首都的黎波里一家宾馆接受媒体专 访。指责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阴谋将石油资源丰富的利比亚变成殖民地。

目前就设立禁飞区问题,联合国安理会8日进行了讨论,但是未取得进展。安理会官员表示,目前完成的草案把禁飞区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但还没有正式 出台。此外,相比美国和北约倾向于动武的言论,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反对任何针对利比亚的外国干预,包括对其动用武力。阿拉伯国家联盟也反 对外界对利比亚进行直接军事干预。并将于11日召开成员国外长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局势。

此外,利比亚反政府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一部分人士认为,禁飞区将助力反政府武装行动,削弱政府军力量。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担心,一旦西方空军进入利 比亚领空,陆军也会接踵而至,届时恐怕会陷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境地。目前来看,在禁飞区未获联合国通过的情况下,美国采取武力的可能性很小,正如 白宫发言人卡尼(Jay Carney)所说,美国不会轻易卷入到战争中。而在无外力的直接干预下,利比亚局势将继续呈现焦灼状态。不过,近来有关卡扎菲呼吁“谈判”的提议,以及 反对派的一些表态。不难看出,动荡局势仍有“和解”的可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