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25
- 消息
- 33,823
- 荣誉分数
- 374
- 声望点数
- 243
加国物价在飞!华人超市∶还会飞很长时间
加拿大家园 iask.ca 2011-04-07 07:18 来源: 世界日报
华人超市业者 涨势将持续
有业者称,本地蔬菜和水果都在涨价。(记者翁晓青 摄影)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令本地超市商品的售价陆续上调,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米、面、豆类和食用油,华人超市业者表示涨价的趋势还会持续。
大统华超市市场部经理何旭华表示,因为全球农产品的供应量减少,食品和普通商品价格上涨是世界性的,大统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大统华进口的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货源方面平均涨幅约5%,有些品种超过10%。猪肉和蔬菜上涨的幅度很大,特别是蔬菜,可供应的品种也减少了,所以价格升得更厉害些。而牛肉和鸡肉的价格比较平稳,只有小幅调整,来自北美的牛奶目前暂时没有提价。
何旭华认为,价格上升的趋势并未结束。有预测显示,今年全球的谷物将继续失收,尤其日本遭受地震海啸袭击之後,食品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减少,还会推动价格继续攀升。他介绍,大统华的货源来自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不同地区,进货原则是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产品。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对包括大统华在内的所有超级市场都是严峻的挑战。大统华将采取尽早向海外供货商下订单、在订货时尽最大努力谈下优惠的价格及质优的产品,以此将食品涨价的影响降至最低。
阳光超市董事长陈凯表示,进货方面,只要是来自中国和东南亚一带的急冻海鲜及乾货均全面涨价,主要是汽油价升引起的运费增加所致,虽然加币升值可以抵销一部分,但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与今年初相比,急冻海鲜涨幅达10%,面粉、豆类等乾货涨幅10%至25%不等,其中豆类涨得最厉害。北美出产的鲜活海产品暂时未涨,但食用油已经提价。此外蔬菜水果和肉类虽然都在涨价但幅度不是非常明显。
陈凯称,目前已经收到供货商发出的进一步涨价通知书,来货将陆续调升。尽管进货成本增加,超市方面目前没有马上调整食品售价,仍保持原来的价格,但未来一定会调升。
看紧荷包 多看广告找折扣
面对食品价格的不断攀升,消费者除了多看广告、尽量购买打折产品外,似乎没有更多的应对办法。(记者翁晓青 摄影)
本地消费者普遍感觉到食品涨价,但除了多看超市广告,尽量购买打折的产品外,也没有什麽更好的省钱方法。
鲁女士感觉大米和面粉涨价幅度比较大,以前大米特价时可以买到4.99一袋的,现在9元的都算便宜;每袋10公斤的面粉,特价时从5.99涨到 10.99元;面包以前可以买到0.99元一包的,现在都要2.5元。早餐配牛奶吃的谷物食品(cereal)从每盒4元涨至7元,最便宜的鸡蛋以前 1.99元一盒,现在要2.69元,食用玉米油从4.99涨到5.99一瓶,家庭装的豆浆以前5元两瓶,现在要6元两瓶。
她表示,似乎牛奶价格涨幅较小。她说全家每月用於食品上的开销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只能在购物前参考一下超市的广告,再决定去哪间超市,但也不可能到处跑,因为汽油也很贵。她也曾尝试用面包机和豆浆机自己制作面包和豆浆,但新鲜感一过又放弃了,机器的成本恐怕还都没收回来。
住在士嘉堡的王太太表示,现在大米涨了一元钱,牛奶也从5.99元涨到6.49元,上星期买菜时发现有些蔬菜及乌鸡比以前贵了。她说全家用於食品的开销可能增加了5%,省钱的方法就是多看广告,看到需要的食物在哪间商店打折就去哪间商店,好在附近的几间超市距离都不远。
家住万锦市的关先生说,现在什麽东西都在涨,就是人工没得涨。具体到哪类食品涨价,自己也是糊里糊涂。反正看到有特价,家里又经常吃的食物,一般都会多买一些,不但省了油钱,也省了菜钱。他补充说,不要以为每天在家吃饭就一定省钱,其实做饭用的水电都是额外支出,有时买一些特价的熟食回家吃,也从另一方面省了钱。
移民多伦多十年的梁先生称,食品若持续涨价,将对自己造成一定的生活压力。因为老婆只打一份零工,一家六口的生活主要靠他承担。目前家里最主要的开支就是食物,如果食品持续加价,家人的生活质量一定受到影响。
梁先生表示,自己没什麽特别的省钱妙方,只是每周都会仔细阅读各大超市的特价品广告,发现家人常吃或者常用的,等到周末休息时再去采购。 家 园 论 坛
成本转嫁民众?餐饮业∶无法避免
食用油和大米批发价的涨幅超过20%至30%,零售价涨幅更大。(记者翁晓青 摄影)
食品价格攀升对餐饮业的经营造成巨大压力,华人餐饮业界表示,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不会长期由业者独自消化,将不可避免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安省华人餐馆会的会长陈勇仪表示,目前食品中涨价最厉害的是面粉和食糖,幸好中餐馆这两类产品的用量不似大米和食用油那样多。大米和食用油批发价的涨幅超过20%至30%,零售价的涨幅就更大了。对餐馆影响比较大的是食用油,几乎每隔两周都会涨一点,每次进货时批发商都会提醒要多入些货,下次又要提价了。从去年累积下来,每桶食用油已从28元涨到42至45元了,涨幅超过60%。
陈勇仪介绍,进口的调味品、酱料、罐头的涨幅至少达10%,如果不是加元升值,涨幅更会高达20%。他举例说,以前每瓶售0.99元的调味品,上涨到1.29元至1.49元,只涨了几角钱,消费者可能感觉不到什麽,但实际涨幅高达30%至50%;由於餐馆的用量大,所以增加了不少开支。他表示,以前餐饮业的平均纯利润是10%,经营好的能达到15-20%,但现在纯利润有10%就是很成功的生意了。
他说,餐馆不可能长久亏本来维持生意,上升的成本餐馆自己吸收一部分,其馀一定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为消费者即使自己在家做饭也要花费更多的钱。
陈勇仪表示,怎麽转嫁给消费者是个学问,现在餐馆的餐牌能固定的很少,时价的品种太多,因为一次涨足价会吓跑客人,但又不能每个月都换一次餐牌。他认为减少食材的用量则是外行的做法,会自砸招牌。
Tim Horton s宣布下周一起加价4.5% 咖啡加价预示食物加价
图为Tim Hortons连锁店去年5月14日宣布年度业绩,与会者倒一杯Tim Hortons咖啡。(加新社)
(多伦多6日加新社电)观察员说,一杯咖啡涨价数仙,正是连锁餐饮业普遍加价的先兆,人们上连锁店用餐,要有心理准备,多掏腰包。
Tim Hortons咖啡连锁店宣布,从下周一起,它会调高大杯装咖啡价格到1.57元,每杯加价7仙,增幅4.5%左右,另有税项。
Tim Hortons发言人莫雷利(David Morelli)指出,面包、甜圈饼和松饼使用的小麦面粉,过去1年涨价,他们也要提高咖啡店内的烘烤食品价格。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哪些食品涨价多少。
在美国,Tim Horons分店已加价3%左右。
咖啡加价,主要是咖啡存量减少。咖啡生产国哥伦比亚受数十年来最恶劣的大雨蹂躏,菌类滋生,咖啡植物摧毁。
新兴经济体系的居民更愿意花钱,享受咖啡,全球咖啡存货更少。
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的期货价格周三收市报每磅2.65美元,比去年3月的1.39美元高很多,但低於上月的历史高价2.97美元。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属高档产品,过去1年价格倍增。
芝加哥国际期货集团分析员科普(George Kopp)周三说,在未来数星期内,罗布斯塔咖啡豆可能涨价,到每磅3.05元。
麦斯威尔咖啡(Maxwell House)和Folgers的咖啡粉去年也提价,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店上月宣布,包装咖啡平均涨价12%,它去年也提高店内一些饮品的价格。
加拿大麦当劳在电邮声明中说,它作好准备,减轻成本压力,以及商品价格上涨对餐馆业的影响,但没说是否加价。
其他食品也涨价,从糖到谷类、牛肉,表示消费者外出吃饭,或有更大开销。
丰业银行(Scotiabank)高级经济师沃伦(Adrienne Warren)说,咖啡加价4.5%,与加拿大的预测?合,估计到今年底,一般食物价格平均上涨5到7%。
一些主要加拿大肉类和糕点面包生产商已加价,枫叶食品公司(Maple Leaf Foods)和面包公司George Weston Ltd.就在本月调高价格,因为面粉、猪肉、牛肉和鸡肉都有涨价。
外食、咖啡 价格看涨
专家指出,在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咖啡甜甜圈连锁店Tim Hortons宣布涨价後,消费者应该准备因应餐厅外食要付一些钱,及咖啡和其他食品继续涨价趋势。
Tim Hortons表示,他们的大杯咖啡从下星期一开始涨价七分、每杯新售价为1.57元另外加税,比现在涨了4.5%;由於其他食品原料包括糖、牛肉都涨价,显示消费者今後去餐厅吃饭,帐单额度都会逐渐增加一些。
因为哥伦比亚咖啡主要产地遭遇近十年来的最大豪雨,令当地菌类蔓生,毁掉大批咖啡树,加上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消费者开始愿意花钱喝咖啡,令咖啡库存量迅速减少,咖啡期货价格6日涨到每磅2.90元,比去年7月时的1.67元几乎涨了一倍,也创下咖啡豆价格近15年来的最高纪录。
芝加哥国际未来趋势集团分析师寇普指出,全球咖啡豆价格会在未来几星期内涨到每磅3.05元,而且不会是短期现象,因为巴西和哥伦比亚咖啡农场未如预期恢复的那麽快,促使咖啡豆价格继续提高,加上种咖啡农民要求涨价,可能会和收购者出现争执,这将使供货问题益加严重。
除了咖啡豆外,小麦价格从去年迄今涨幅已达68.4%,Tim Hotons发言人莫芮利表示,这将迫使他们的甜甜圈和面包类食品提高售价,但他未指明那些会涨价及调涨多少。另外,罐装咖啡Maxwell和 Folgers已於去年涨价,星巴克上个月宣布,袋装咖啡豆平均涨价12%或更高;加拿大麦当劳则表示会吸收提高的成本,不过未说明不涨价政策会持续多久。
事实上,食物原料涨价趋势在最近不到一年期间未曾停过,由於加元升值及国内超市竞争激烈,为避免涨价多自行吸收提高的成本,令消费者没有明显感受到涨价压力,不过丰业银行资深经济专家渥伦指出,这种涨势还会恶化,她预估到年底,食品价格平均涨幅会达到五至七个百分点。
渥伦解释说,咖啡、可可、小麦、糖和牛肉价格在约九个月前开始涨价,但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制出成品、然後运输出售给消费者,这批食品成本已提高,加上汽油等运送费用同样增加,将迫使批发和零售商人抬高价格,届时餐厅当然亦得随之调涨菜单标价。
Loblaws和TimHorton本月带头涨价 多伦多「割喉竞争」也难免
随著全球粮油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多伦多零售食品价格已初显加价的苗头。本国大型连锁超市Loblaws已从本月1日起,对旗下商店经营的食品加价 5%,而连锁咖啡店Tim Hortons也将从本月11日起提价3%。有华人食品供应商表示,在食品行业「割喉式」的竞争下,与世界其他各大城市相比,多伦多零售食品的价格仍算便宜。本报就食品涨价问题,采访了本地的食品供应商。
泰联贸易总裁沈志文表示,食品期货市场跟市民每天食用的粮食有著密切联系。近期,玉米期货持续增长,有时一天内一个合约超过3000元的涨幅。目前,小麦、玉米和糖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都处在多年来的高位。所以,凡是用到小麦或玉米为原料的食品,例如方便面或饼乾等,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加价。
沈志文称,每种食品的涨价幅度不同,比如时下大米的源头价钱要比四至五年前涨幅高达30%,而肉类及畜牧产品在期货市场的价位,近期亦屡创新高。虽然进口的一些产品受到近两年加币强劲走势的影响,抵销一些源头价的升幅,但如果食品原料持续上涨,以致连加币升值都无法抵销的时候,这些食品的价格必定大幅飙涨。
另外,近来世界原油价格也处於多年来的高位,因此运输的费用也在节节攀升。对於食品供应商来说,影响之大不言而喻。由於大批量的货物都从亚洲运输到本国,所以运输费用的增加,势必对食品价格构成影响。
沈志文认为,目前多伦多的食品价格,还没有反应出食品真正的价值,「其实世界各地已有很多地方的食品早已有明显涨幅,至於多伦多食品价格无太大增长的原因,在於本地『割喉式』的竞争,由於商号都是亏本经营,生意不够,以低价抢客源。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老百姓因此而受惠。与世界其他各大城市相比,多伦多的食品价格仍然是最便宜的」。
本地副食品供应商Daniel表示,自去年起,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在本地的售价已有一定的加价,但由於涨幅不大,大众一般不会特别留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食品包括面类、糖类、食用油和大蒜等。中国进口食品大幅上升的原因,包括当地的通货膨胀,对农副产品期货的炒作,以及人民币升值等。
他预计,来自中国的进口食品加价在所难免,食品供应商经营成本的增加,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势必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
加拿大家园 iask.ca 2011-04-07 07:18 来源: 世界日报
华人超市业者 涨势将持续
有业者称,本地蔬菜和水果都在涨价。(记者翁晓青 摄影)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令本地超市商品的售价陆续上调,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米、面、豆类和食用油,华人超市业者表示涨价的趋势还会持续。
大统华超市市场部经理何旭华表示,因为全球农产品的供应量减少,食品和普通商品价格上涨是世界性的,大统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大统华进口的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货源方面平均涨幅约5%,有些品种超过10%。猪肉和蔬菜上涨的幅度很大,特别是蔬菜,可供应的品种也减少了,所以价格升得更厉害些。而牛肉和鸡肉的价格比较平稳,只有小幅调整,来自北美的牛奶目前暂时没有提价。
何旭华认为,价格上升的趋势并未结束。有预测显示,今年全球的谷物将继续失收,尤其日本遭受地震海啸袭击之後,食品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减少,还会推动价格继续攀升。他介绍,大统华的货源来自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不同地区,进货原则是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产品。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对包括大统华在内的所有超级市场都是严峻的挑战。大统华将采取尽早向海外供货商下订单、在订货时尽最大努力谈下优惠的价格及质优的产品,以此将食品涨价的影响降至最低。
阳光超市董事长陈凯表示,进货方面,只要是来自中国和东南亚一带的急冻海鲜及乾货均全面涨价,主要是汽油价升引起的运费增加所致,虽然加币升值可以抵销一部分,但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与今年初相比,急冻海鲜涨幅达10%,面粉、豆类等乾货涨幅10%至25%不等,其中豆类涨得最厉害。北美出产的鲜活海产品暂时未涨,但食用油已经提价。此外蔬菜水果和肉类虽然都在涨价但幅度不是非常明显。
陈凯称,目前已经收到供货商发出的进一步涨价通知书,来货将陆续调升。尽管进货成本增加,超市方面目前没有马上调整食品售价,仍保持原来的价格,但未来一定会调升。
看紧荷包 多看广告找折扣
面对食品价格的不断攀升,消费者除了多看广告、尽量购买打折产品外,似乎没有更多的应对办法。(记者翁晓青 摄影)
本地消费者普遍感觉到食品涨价,但除了多看超市广告,尽量购买打折的产品外,也没有什麽更好的省钱方法。
鲁女士感觉大米和面粉涨价幅度比较大,以前大米特价时可以买到4.99一袋的,现在9元的都算便宜;每袋10公斤的面粉,特价时从5.99涨到 10.99元;面包以前可以买到0.99元一包的,现在都要2.5元。早餐配牛奶吃的谷物食品(cereal)从每盒4元涨至7元,最便宜的鸡蛋以前 1.99元一盒,现在要2.69元,食用玉米油从4.99涨到5.99一瓶,家庭装的豆浆以前5元两瓶,现在要6元两瓶。
她表示,似乎牛奶价格涨幅较小。她说全家每月用於食品上的开销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只能在购物前参考一下超市的广告,再决定去哪间超市,但也不可能到处跑,因为汽油也很贵。她也曾尝试用面包机和豆浆机自己制作面包和豆浆,但新鲜感一过又放弃了,机器的成本恐怕还都没收回来。
住在士嘉堡的王太太表示,现在大米涨了一元钱,牛奶也从5.99元涨到6.49元,上星期买菜时发现有些蔬菜及乌鸡比以前贵了。她说全家用於食品的开销可能增加了5%,省钱的方法就是多看广告,看到需要的食物在哪间商店打折就去哪间商店,好在附近的几间超市距离都不远。
家住万锦市的关先生说,现在什麽东西都在涨,就是人工没得涨。具体到哪类食品涨价,自己也是糊里糊涂。反正看到有特价,家里又经常吃的食物,一般都会多买一些,不但省了油钱,也省了菜钱。他补充说,不要以为每天在家吃饭就一定省钱,其实做饭用的水电都是额外支出,有时买一些特价的熟食回家吃,也从另一方面省了钱。
移民多伦多十年的梁先生称,食品若持续涨价,将对自己造成一定的生活压力。因为老婆只打一份零工,一家六口的生活主要靠他承担。目前家里最主要的开支就是食物,如果食品持续加价,家人的生活质量一定受到影响。
梁先生表示,自己没什麽特别的省钱妙方,只是每周都会仔细阅读各大超市的特价品广告,发现家人常吃或者常用的,等到周末休息时再去采购。 家 园 论 坛
成本转嫁民众?餐饮业∶无法避免
食用油和大米批发价的涨幅超过20%至30%,零售价涨幅更大。(记者翁晓青 摄影)
食品价格攀升对餐饮业的经营造成巨大压力,华人餐饮业界表示,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不会长期由业者独自消化,将不可避免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安省华人餐馆会的会长陈勇仪表示,目前食品中涨价最厉害的是面粉和食糖,幸好中餐馆这两类产品的用量不似大米和食用油那样多。大米和食用油批发价的涨幅超过20%至30%,零售价的涨幅就更大了。对餐馆影响比较大的是食用油,几乎每隔两周都会涨一点,每次进货时批发商都会提醒要多入些货,下次又要提价了。从去年累积下来,每桶食用油已从28元涨到42至45元了,涨幅超过60%。
陈勇仪介绍,进口的调味品、酱料、罐头的涨幅至少达10%,如果不是加元升值,涨幅更会高达20%。他举例说,以前每瓶售0.99元的调味品,上涨到1.29元至1.49元,只涨了几角钱,消费者可能感觉不到什麽,但实际涨幅高达30%至50%;由於餐馆的用量大,所以增加了不少开支。他表示,以前餐饮业的平均纯利润是10%,经营好的能达到15-20%,但现在纯利润有10%就是很成功的生意了。
他说,餐馆不可能长久亏本来维持生意,上升的成本餐馆自己吸收一部分,其馀一定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为消费者即使自己在家做饭也要花费更多的钱。
陈勇仪表示,怎麽转嫁给消费者是个学问,现在餐馆的餐牌能固定的很少,时价的品种太多,因为一次涨足价会吓跑客人,但又不能每个月都换一次餐牌。他认为减少食材的用量则是外行的做法,会自砸招牌。
Tim Horton s宣布下周一起加价4.5% 咖啡加价预示食物加价
图为Tim Hortons连锁店去年5月14日宣布年度业绩,与会者倒一杯Tim Hortons咖啡。(加新社)
(多伦多6日加新社电)观察员说,一杯咖啡涨价数仙,正是连锁餐饮业普遍加价的先兆,人们上连锁店用餐,要有心理准备,多掏腰包。
Tim Hortons咖啡连锁店宣布,从下周一起,它会调高大杯装咖啡价格到1.57元,每杯加价7仙,增幅4.5%左右,另有税项。
Tim Hortons发言人莫雷利(David Morelli)指出,面包、甜圈饼和松饼使用的小麦面粉,过去1年涨价,他们也要提高咖啡店内的烘烤食品价格。但他没有具体说明,哪些食品涨价多少。
在美国,Tim Horons分店已加价3%左右。
咖啡加价,主要是咖啡存量减少。咖啡生产国哥伦比亚受数十年来最恶劣的大雨蹂躏,菌类滋生,咖啡植物摧毁。
新兴经济体系的居民更愿意花钱,享受咖啡,全球咖啡存货更少。
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的期货价格周三收市报每磅2.65美元,比去年3月的1.39美元高很多,但低於上月的历史高价2.97美元。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属高档产品,过去1年价格倍增。
芝加哥国际期货集团分析员科普(George Kopp)周三说,在未来数星期内,罗布斯塔咖啡豆可能涨价,到每磅3.05元。
麦斯威尔咖啡(Maxwell House)和Folgers的咖啡粉去年也提价,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店上月宣布,包装咖啡平均涨价12%,它去年也提高店内一些饮品的价格。
加拿大麦当劳在电邮声明中说,它作好准备,减轻成本压力,以及商品价格上涨对餐馆业的影响,但没说是否加价。
其他食品也涨价,从糖到谷类、牛肉,表示消费者外出吃饭,或有更大开销。
丰业银行(Scotiabank)高级经济师沃伦(Adrienne Warren)说,咖啡加价4.5%,与加拿大的预测?合,估计到今年底,一般食物价格平均上涨5到7%。
一些主要加拿大肉类和糕点面包生产商已加价,枫叶食品公司(Maple Leaf Foods)和面包公司George Weston Ltd.就在本月调高价格,因为面粉、猪肉、牛肉和鸡肉都有涨价。
外食、咖啡 价格看涨
专家指出,在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咖啡甜甜圈连锁店Tim Hortons宣布涨价後,消费者应该准备因应餐厅外食要付一些钱,及咖啡和其他食品继续涨价趋势。
Tim Hortons表示,他们的大杯咖啡从下星期一开始涨价七分、每杯新售价为1.57元另外加税,比现在涨了4.5%;由於其他食品原料包括糖、牛肉都涨价,显示消费者今後去餐厅吃饭,帐单额度都会逐渐增加一些。
因为哥伦比亚咖啡主要产地遭遇近十年来的最大豪雨,令当地菌类蔓生,毁掉大批咖啡树,加上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消费者开始愿意花钱喝咖啡,令咖啡库存量迅速减少,咖啡期货价格6日涨到每磅2.90元,比去年7月时的1.67元几乎涨了一倍,也创下咖啡豆价格近15年来的最高纪录。
芝加哥国际未来趋势集团分析师寇普指出,全球咖啡豆价格会在未来几星期内涨到每磅3.05元,而且不会是短期现象,因为巴西和哥伦比亚咖啡农场未如预期恢复的那麽快,促使咖啡豆价格继续提高,加上种咖啡农民要求涨价,可能会和收购者出现争执,这将使供货问题益加严重。
除了咖啡豆外,小麦价格从去年迄今涨幅已达68.4%,Tim Hotons发言人莫芮利表示,这将迫使他们的甜甜圈和面包类食品提高售价,但他未指明那些会涨价及调涨多少。另外,罐装咖啡Maxwell和 Folgers已於去年涨价,星巴克上个月宣布,袋装咖啡豆平均涨价12%或更高;加拿大麦当劳则表示会吸收提高的成本,不过未说明不涨价政策会持续多久。
事实上,食物原料涨价趋势在最近不到一年期间未曾停过,由於加元升值及国内超市竞争激烈,为避免涨价多自行吸收提高的成本,令消费者没有明显感受到涨价压力,不过丰业银行资深经济专家渥伦指出,这种涨势还会恶化,她预估到年底,食品价格平均涨幅会达到五至七个百分点。
渥伦解释说,咖啡、可可、小麦、糖和牛肉价格在约九个月前开始涨价,但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制出成品、然後运输出售给消费者,这批食品成本已提高,加上汽油等运送费用同样增加,将迫使批发和零售商人抬高价格,届时餐厅当然亦得随之调涨菜单标价。
Loblaws和TimHorton本月带头涨价 多伦多「割喉竞争」也难免
随著全球粮油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多伦多零售食品价格已初显加价的苗头。本国大型连锁超市Loblaws已从本月1日起,对旗下商店经营的食品加价 5%,而连锁咖啡店Tim Hortons也将从本月11日起提价3%。有华人食品供应商表示,在食品行业「割喉式」的竞争下,与世界其他各大城市相比,多伦多零售食品的价格仍算便宜。本报就食品涨价问题,采访了本地的食品供应商。
泰联贸易总裁沈志文表示,食品期货市场跟市民每天食用的粮食有著密切联系。近期,玉米期货持续增长,有时一天内一个合约超过3000元的涨幅。目前,小麦、玉米和糖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都处在多年来的高位。所以,凡是用到小麦或玉米为原料的食品,例如方便面或饼乾等,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加价。
沈志文称,每种食品的涨价幅度不同,比如时下大米的源头价钱要比四至五年前涨幅高达30%,而肉类及畜牧产品在期货市场的价位,近期亦屡创新高。虽然进口的一些产品受到近两年加币强劲走势的影响,抵销一些源头价的升幅,但如果食品原料持续上涨,以致连加币升值都无法抵销的时候,这些食品的价格必定大幅飙涨。
另外,近来世界原油价格也处於多年来的高位,因此运输的费用也在节节攀升。对於食品供应商来说,影响之大不言而喻。由於大批量的货物都从亚洲运输到本国,所以运输费用的增加,势必对食品价格构成影响。
沈志文认为,目前多伦多的食品价格,还没有反应出食品真正的价值,「其实世界各地已有很多地方的食品早已有明显涨幅,至於多伦多食品价格无太大增长的原因,在於本地『割喉式』的竞争,由於商号都是亏本经营,生意不够,以低价抢客源。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老百姓因此而受惠。与世界其他各大城市相比,多伦多的食品价格仍然是最便宜的」。
本地副食品供应商Daniel表示,自去年起,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在本地的售价已有一定的加价,但由於涨幅不大,大众一般不会特别留意。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食品包括面类、糖类、食用油和大蒜等。中国进口食品大幅上升的原因,包括当地的通货膨胀,对农副产品期货的炒作,以及人民币升值等。
他预计,来自中国的进口食品加价在所难免,食品供应商经营成本的增加,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势必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