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64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5日,在东莞市凤岗镇,肖国海捧着妻子吴喜英的遗像掩面哭泣。新华社发
“因胆结石住院一月花费45万元”“一月输液330公斤、输血14000多毫升”“病人死后仍在计费”……近日,“广东东莞一病人死后欠‘天价’医疗费”一事经网络曝光后引发网民数万条跟帖评论,也再次刺痛了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神经。针对网民疑问,新华社记者6日赶赴东莞市卫生局和广济医院调查核实。
质疑一:
45万元“天价”医疗费是否属实?
据网帖反映并经“中国网事”记者核实:今年2月21日,49岁的湖北籍外来工吴喜英因胆管结石入住东莞市凤岗镇广济医院,经过先后两次手术、共28天的治疗,终未能痊愈,于3月21日死亡,留给丈夫肖国海的是一张高达45万元的医疗欠费单。
在肖国海家人租住的出租屋,记者看到广济医院出具的长达9页的“住院费用表”,列出320多项收费项目。费用统计栏显示,总费用为450205.42元。其中药品费约24万元、手术及治疗费用约3.5万元、检查费近3万元、输血输氧费9万多元、护理及材料费约3.7万元,还有一些其他费用。
广济医院副院长高树生确认,病人确实产生了约45万元的医疗费用,但总共只缴纳了1300元,医院是垫付费用进行抢救和治疗。
东莞市卫生局已就高价医疗费展开调查。关键的问题是看治疗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而这需要等待第三方尸检结果。
质疑二:
死者生前输血和输液是否超乎常理?
网民“一笑而过”算了笔账:“330公斤液体,住院30天(实际是28天),每公斤1000毫升输两小时,需660小时,即27.5天,难不成一天24小时都在输液?”
高树生承认费用单上“输液330公斤”情况属实,但他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说,静脉输液为101.45升,以住院28天计,每天输液约4000毫升。其余200多升液体主要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透析类似,这需要使用大量的液体,这部分不是输入病人体内但计算在“输液单”内。
“输血1万多毫升也是同样的误解。”高树生说,“病人在ICU抢救过程中用血量1万多毫升,而静脉输血为8050毫升,其余6400毫升是用在CRRT中的血浆置换。”
质疑三:病人死后是否仍在计费?
针对网民“病人死后仍在计费”的质疑,记者调查了解到,吴喜英于3月21日死亡,而肖国海23日拿到的“住院费用表”显示,病人的住院时间是2月21日至3月23日。
肖国海说:“人都死了两天,怎么还在住院、还能产生费用?”
广济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李国华说,家属拿的住院费用表上所列住院时间为2月21日至3月23日,“系医院计算机系统记录设置的缘故”,自动生成与打印日期一致,实际计费在病人死亡时已经停止。
质疑四:是否存在专业欺骗?
不少网民质疑,为何一个普通的胆管结石手术会产生如此高额的费用?
医院提供的每日费用清单显示,截至3月2日第一次手术结束时,共产生费用不足2万元。也就是说,超过43万元的医疗费是在病人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转入ICU进行重症监护后产生的。
“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血和液体?CRRT我们哪里懂?采取这种治疗方式没有事先告知家属,也没有先征得我们同意。”肖国海说。
不少网民反映,对患者而言,限于专业水平,选择什么治疗方式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即使医院提供几种方式供患者选择,患者也无从作出决定。医院往往以“先进技术”为名采取费用更高的治疗方式,这实际是一种“专业欺骗”。
“我们始终是根据病情的变化和救治病人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的,院方也曾口头告知家属,家属当时并没有表示反对。”黄俊河说。
质疑五:院方究竟有无责任?
针对“是否存在医疗事故”的问题,不少网民发帖说:“一个常见的胆管结石手术,为何出现严重合并感染,这种感染正常吗?”
吴喜英的女婿陈汉斌以为,医院在欠费几十万元的情况下没有催交费用,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是“第一次手术没有成功,医院为掩盖手术失败才想尽办法抢救病人感染性休克”。
目前,在东莞市卫生局的介入下,医患双方已于3月30日签署协议由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死者遗体进行尸检,以验证是否存在患者家属所提出的“医疗事故”质疑,预计4月底得出鉴定结果。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NN045(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

http://shehui/2011-04-09/149398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