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由一家民间机构发布的200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再次在社会上引起波澜,排名靠前的大学固然乐意,但一些平日口碑甚好但却被排行榜无情剔出前列的大学,面子就有些挂不住了。围绕排行榜产生的口水战颇有越闹越大之势。
排行榜的反对者或质疑给大学排名的标准是否公平,或对发布者的民间身份表示不屑,但种种不满和抨击并没有挡住每年大学排行榜的出笼,原因很简单,给大学排座次不仅能吸引大量的“眼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中国的高考竞争残酷,无数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琢磨如何能让他(她)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如果有人能按照客观公正的标准给大学和专业分出高下,从而为数以千万计的中学生们填报高考自愿时提供指导,自然会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问题就在于评价大学的标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中国有些名气的大学都是官办的,它们的行政级别、办学经费、学科设置、师资和招生仍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换句话说,大学并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各大学本身的信息透明度也十分有限。例如各大学不同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数、各大学不同专业的师资数量等等,都属于各学校的“秘密”,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才能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大学排名中做到客观公正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尽管给大学排名还因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尽管很多人指责排行榜的发布者有强烈的商业动机,但发布者的勇气和努力还是值得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排行榜触动了不少自视清高的大学的敏感神经,也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感受到自身信息应该更加透明的压力。
(联合早报/于远泽)
排行榜的反对者或质疑给大学排名的标准是否公平,或对发布者的民间身份表示不屑,但种种不满和抨击并没有挡住每年大学排行榜的出笼,原因很简单,给大学排座次不仅能吸引大量的“眼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中国的高考竞争残酷,无数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琢磨如何能让他(她)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如果有人能按照客观公正的标准给大学和专业分出高下,从而为数以千万计的中学生们填报高考自愿时提供指导,自然会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问题就在于评价大学的标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中国有些名气的大学都是官办的,它们的行政级别、办学经费、学科设置、师资和招生仍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换句话说,大学并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各大学本身的信息透明度也十分有限。例如各大学不同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数、各大学不同专业的师资数量等等,都属于各学校的“秘密”,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才能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大学排名中做到客观公正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尽管给大学排名还因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尽管很多人指责排行榜的发布者有强烈的商业动机,但发布者的勇气和努力还是值得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排行榜触动了不少自视清高的大学的敏感神经,也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感受到自身信息应该更加透明的压力。
(联合早报/于远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