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冯天贵》热播围绕“农民工”批判现实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43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汉网-武汉晚报5月8日报道 我在街角的小店买烟,在街对面理发店剃头,买几个包子过早 这些经常见到的人,都是进城来打拼的农民。如果你和我一样,偶尔会去感受他们的欢喜忧伤,揣摩他们背后的故事,那么,正在热播中的《能人冯天贵》或许值得一看。
在大多数网站的剧情介绍里,《能人冯天贵》被描述成一部氛围轻快的喜剧,剧集的灵魂人物潘长江更是加深了许多人的这一看法 这种简介完全错误。《能人冯天贵》根本就不是一部“喜剧”,其间众多深刻而沉重的话题和激烈的戏剧冲突堪与最优秀的“正剧”相比。如果刨去其间显而易见的粉饰,这部剧集甚至具备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要素。
剧集的情节围绕“农民工”展开,大部分剧情都在农民工的妻子和孩子所居住的某个北方城市大杂院展开,那些来自农村的女人们除了为工地上的丈夫们打理生活外,也在尝试着做点什么来加快自己实现目标的进程:在城市里安身立命。这是个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极为微不足道的目标,却是剧集中真正动人的部分。
冯天贵,一个农村来的理发师,技术精湛,人脉活络,包租住房,除了会理发之外,还一直负责为众多新来者介绍工作。他喜欢跟大院里的嫂子妹子们调笑,喜欢他那把1934年德国生产的手动发推而不是电发推,喜欢他那个脾气火爆的女人同时又纠结于无法有孩子的阴影 这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复杂角色:如果把他放在某部美剧里,他多半是个黑道老大,过着自己的日子,安排马仔干这干那。

在剧集的一开始,冯天贵身边的确充满了喜剧气息:他生活得很满足,“顿顿有酒有肉”。然而,极其迅速地,这些喜剧气息不再是他生命中的主流而只能是一些风格上的点缀,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变成了煎熬:他背上了一条人命的道德重负和一对孤儿寡母的生活压力,以及围绕这一切的无数冲突。在《能人冯天贵》里,潘长江充分诠释了一个中年男人的人生困境和抗争,内心流泪而面带微笑的抗争。
潘长江曾经提到过这部剧集的灵感来源:他们家楼下的工地上有许多农民工,他对这些人的生活投下的温情一瞥带来了这部剧集。《能人冯天贵》这一作为观看者的视角注定了其优秀和不足,但总体上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缺少的好作品。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
arc_icon.gif

http://ent/2011-05-08/1539121.php
</img>
</img>
QApsFpY_fo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