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一下CFC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fz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cfz

新手上路
注册
2010-09-12
消息
18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就凭孙武俊那个贴子能在CFC存在至今1个多月,CFC还是很开明的,有起码的媒体原则的。没看见OTTAWA那家中文报纸报道过孙武俊这件事。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华人社区的一个新闻把。可惜那些中文报纸连一个简短中立的报道都没有。这都办的是些什么报纸啊。
 
Chinese news papers are doing good job only for "copy & past".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创新海外发行方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自创刊以来,海外发行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由国家买单加强外宣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国家拨款,毕竟有限。不花国家钱可不可以扩大海外版发行呢?海外版过去和现在正在推进的“借船出海,联合发行”,是一种有益尝试。海外版编委会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好合作伙伴。在办有中文报纸的国家,经使馆和侨办推荐,选择一家“立场可靠,格调高雅,发行量大,实力较强”的报纸,与其实行战略合作。然后,双方签订协议,在其几十个版(海外报纸一般都是几十个版)中,拿出8个版或4个版,刊登海外版的内容(文章必须全部选自海外版,版样交由我们终审)。最后,挂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周刊”或“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专版”报头,与对方报纸一起出版。如此做法,正如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所说,合作方无非看中的是两条:一是牌子。“能和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的中央机关报合作,是我们的光荣。‘合作伙伴’四个字,给了我们极大荣誉。”二是内容。任何海外中文报纸,必有“中国新闻”作为核心内容。海外版的内容被合作伙伴称为“最权威,最实用,最好看”。能够免费刊出这些内容,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如此做法,海外版几乎不花钱而达到了扩大发行、“对外宣传”的目的,我们当然也何乐而不为。正因为双方都“有利可图”,所以一拍即合。这些媒体大都实力较强,是所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所以海外版也得以大大扩展,2008年内可实现海外当期日发行量和周发行量增加30万份。从2008年8月份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外华文报纸合办的周刊、专版纷纷创刊。迄今共有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英国等13个周刊专版,其中包括1个韩文周刊、1个日文周刊。这些周刊、专版随当地华人报纸发行,扩大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影响力,传播了中国的声音。10月22日、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分别在北京会见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本报合作伙伴一行三十余人,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动用更多的资源,使用更多的形式,让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把中国真实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加深海外朋友对中国政策、方针的理解。我们将按照这些指示精神,加倍努力创新,进一步拓展办报和发行新局面,让海外版飞到更多的海外读者手中。

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人民日报海外版》
 
Who is 孫武俊?

孙武俊,男,年龄不详,中国公民,加拿大永久居民。因不满其老家地方政府对其父母及亲戚房屋征用,从2010年12月开始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国会山每天立牌抗议。其妻有时也与其一起在国会山抗议。渥太华华人对孙武俊的做法持不同意见。也有人认为孙武俊背后有某些组织,团体支持。整个事件显得扑塑迷离。

是不是可以写进百科?
 
中文报纸为何要写孙武俊? 他这算什么新闻吗?
一个跳梁小丑而已,楼主也太高看他的新闻价值了。
 
国会山前, 无限期抗议的只有他一个. 这当然算是新闻.

说风晾话的人, 当你家人的房子被强拆了的时候, 就轮到你跳梁了.
 
国会山前, 无限期抗议的只有他一个. 这当然算是新闻.
说风晾话的人, 当你家人的房子被强拆了的时候, 就轮到你跳梁了.

总听说他家房子被强拆,但是没听说国家补偿他多少钱的数字。难道强拆前没给他个offer?我对国家给他的拆迁补偿 和他的要价更感兴趣。当然了,如果他能出示一下他的房产的证明,显示一下拥有房屋的合法性以及面积,那就更好了。

北京一钉子户,占道3年了不走,为啥? 因为他凭他那几十平米的小平房,就开价6000万人民币的拆迁补偿。这种人不强拆难道还留着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