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仇外的“灰灰鼠”们,普及一些历史知识

councilor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9-10-04
消息
6,436
荣誉分数
141
声望点数
73
只会窝里反吗? 为什么没人针对八国联军?

义和团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或贬称为“拳匪”。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或被贬称为“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也有许多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被义和团杀害,数量远超被害教民,难以统计(单北京死于义和团手下的有十数万人);死亡的义和团拳民、义和团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国人也不计其数,数量未有统计。

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亦为所杀,独一马夫幸免。其痛恨洋物如此。”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例如:义和团烧毁前门老德记西药房,而附近约千家商铺受波及而被烧成废墟,正阳门楼、北京24家铸银厂也遭烧毁。拳民同时四处破坏教堂攻击教民,庄王府前大院被当成集体大屠杀的刑场。除了屠杀教民外,义和团更滥杀无辜,诬指许多市民(包括许多妇女小童)为白莲教而烧死戮死,如据当时目击者记载:“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杂诛之,儿犹在抱也”;也有被公报私仇而杀者,如扶持义和团的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的好友副都统神机营翼长庆恒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寻仇于七月初被全部杀害。而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义和团、京师禁军和甘军也肆意奸杀妇女,不计其数。除了屠杀奸淫外,义和团及清军也掳掠洗劫商户平民,并将赃物公开拍卖。当时的权贵之家也不能幸免,如吏部尚书孙家鼐、大学士徐桐的家都被抢掠,徐桐(时年八十)更被义和团民拖出批斗。

慈禧太后的仇外情绪

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变法,因守旧派及后党亲贵借慈禧太后之力反扑而失败;各国多同情变法维新派,协助康、梁等人逃离中国。事后,太后软禁皇帝于中南海瀛台,甚而欲废帝改立,又遭各国强烈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使她怀恨在心。加之甲午战败后,列强纷在中国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也增长了慈禧太后的仇外情绪。

拳民入京

义和团原为山东省一些学习神打的拳民组织,初为山东巡抚毓贤利用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基督教会;后在各国压力下,清廷改派袁世凯入鲁取缔,义和团乃转移至顺天府、涿州等地,京师亦渐有拳民活动。

当时,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欲借助义和团之力排外;她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刚毅回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在部分朝廷亲贵支持下,义和拳开始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举进京勤王,到处杀害外国人及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并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战争经过

1900年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英、俄、法、美、义、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6月3日,德、奥派兵83人抵京。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负责指挥抵抗。使馆区内被围者约三千人,当中二千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英使馆内更有小马150匹可供食用。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开腹剖心。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发,经天津向北京推进。团民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又设下埋伏,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指挥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联军死伤近四百人,只得就地防守。

6月14日,德国公使克林德率士兵出外,见拳民即毫不迟疑下令开枪,打死约20人。

6月15日,军机处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以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两人均未赴召。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大沽炮台陷落。此时,慈禧太后收到一则假造情报,云洋人出兵是为了逼她归政光绪帝;于是太后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命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会刚毅、载漪、载濂、载澜等亲贵统领义和团。

6月20日,德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往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军虎神营士兵伏击杀死,酿成开战的导火线。21日,清廷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义国、日本国、俄国、奥斯马加国、日国、比国、荷兰国等十一国同时宣战;同时,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官军(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开始围攻使馆区。

6月23日,联军自大沽登陆,解西摩尔之围。

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等率拳民六十多人奔瀛台欲弑光绪帝,为慈禧太后所阻而未果。慈禧太后谕荣禄停攻使馆,并送蔬果食物等往使馆慰问。

6月27日,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代表英军对华作战的威海卫中国军团以英军第一军团的名义攻占了北洋军的军火库,并在7月9日攻占了海关署的军火库;7月13、14二日与联军会合占领了天津城,随后又直扑北京,随联军参加了解救公使馆区的一系列战斗。

6月28日,清军复攻使馆。

7月9日,聂士成于天津城南战死。14日,联军占领天津;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

7月26日,慈禧太后以李秉衡掌京郊武卫军,防守京畿。

7月28日,主和的大臣许景澄及袁昶被处死。

8月2日,联军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4日进逼北京,尽管当时京津之间的清军及拳民合计有15万之多,但联军沿途并未遭遇强力抵抗。不过时值仲夏,气候炎热潮湿,加上沿途浓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为联军进军增添了困难。

8月11日,清廷处死主和的大臣联元、立山及徐用仪。李秉衡于通州自杀。

8月14日凌晨,联军来到北京城外,发起总攻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东便门。俄军与日军面对的城墙较高,且遭遇的抵抗较强,各自阵亡了约100人;而美军进攻的东便门城墙较低,且离清军火力较远。上午11时,美军使用云梯,让第九步兵队带着星条旗爬上城墙,成为最先攻入外城的部队;美军虽入外城,但被清军的炮火压制,难以继续前进。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门,至下午2时许攻入。晚上9时,俄、日军分由东直、朝阳二门突入。15日,联军逐步攻占北京各城门,与清军在城内展开巷战;至当晚,联军已基本占领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皇离京,珍妃遭投井溺毙。慈禧太后等人先逃至怀来县,又辗转逃亡至大同、太原,最后来到西安;在西安,太后以皇帝名义下罪己诏,召庆亲王奕劻和两广总督李鸿章与联军议和。
 
西什库天主堂,俗称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1900年6月-8月间北京的义和团团民曾经长时间围攻西什库教堂。

1900年6月15日傍晚,由端王载漪所率领的一队义和团开始进攻西什库教堂。时任“正权”主教的,是被公认为“中国通”的法籍传教士樊国梁,他因常年旅居中国传教、谙熟中国官场政治,而在外交界享有盛誉。当义和团在京城做大时,樊国梁也意识到了危险,为了保护西什库——这座主教座堂,以及躲藏其中的3000余名外国教士和中外教徒,他遣人前往位于东交民巷的法国公使馆,请求使馆卫队提供护卫。随即,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天主教国家的驻华公使馆共派遣了四十余名士兵护卫西什库教堂。战斗打响后,法意士兵很快与进攻的义和团展开激战,打退其冲锋。围困教堂的义和团曾经使用自制的穿屋火龙、炸弹、抬杠等火器向教堂发动进攻,守军则以快枪与之对战。6月 17日起,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人。但是教堂依旧顽强坚守。由于缺少粮食,经过半个月的围困后,教堂内的人员将作役用骡马和战马全部吃光,并且开始食用院内的树皮和野草。驻守部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陆续战死。尽管只有“41条枪”,但西什库教堂却始终未被攻陷。

直到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组建了专门的解救队,其中包括法军1个步兵营和步兵混合营;俄军1个步兵营和30个哥萨克骑兵组成;英军海军路战队和步兵混合营;意大利海军小分队,以及250-300名作为增援的日本兵,总计有1200支枪、8 门山炮、4门野战炮和3挺机关枪。8月16日早,八国联军救援西什库教堂,在西华门与清军激战,清军战死800人,参与攻打教堂的清兵武卫中军、武后卫军以及庄亲王载勋统辖的虎神营、神机营马步队、火器营炮队四散撤退,许多义和团团民战死,法兵则死2人、伤3人。10时左右,法国驻华公使在西什库教堂与主教樊国梁相见,“互庆余生”。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宣告终结。

西什库教堂被围两月余,在整个事件中,“共死教民四百人,地雷炸死小孩七十六口,法兵死十人,意兵死五人”。而义和团和清军被杀死600人以上。庚子议和后由清政府赔偿出资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建筑,形成了目前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