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和欧元的冲突 从美伊战争谈起[ZT]

中国足协副主席

废铜长老
注册
2002-10-31
消息
84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文/孙穷理

美国和法、德两国在处理问题上之所以相左,除了庞大的石油利益外,其实和这几年欧盟成立后日趋表面化的冲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几个资本主义政经军大国,近年在WTO、IMF、联合国已经有数场交火,在表面上固然维持君子之争,实际上暗潮汹涌,尤其是1998年欧元问世,隐然已有威胁美元作为全球通货霸主的地位,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只是交换工具而已,国力的壮盛可以造成货币的强势,而全球通用的强势货币更能进一步使本国经济更上一层楼,两集团对世界各国拉帮结派、互挖墙角,以壮大自属的通货圈,而其它国家也利用两集团的矛盾形式,寄予左右逢源或是打击敌人,事实上,不论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结果如何,当今世界的政经混局其实只是刚开始而已。
美元地位的危机欧元问世后,是继共产集团后对美元最有力的威胁。在二次大战后挟著美国政经超强的地位,取得国际支付工具最高地位的美元,带来无限利益,当世界各国央行都必须把美元当作货币储备,向其他国家交换商品时,美国这个世界货币的唯一发行国家就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球员兼裁判。截至2000年8月为止,美元现钞市场货币流通量为5,353亿元,其中海外流通量高达3,747亿元,占总量约为70%,而经过多年来的强势美元输出政策,美国外债已高达6兆美元。
这种由国力撑起来的货币,再由纸做成甚至虚拟的货币硬充起的强大国力,看起来一推就倒,但由於一旦美元的地位沦落,强大的外债偿还压力,加上境外流通美元灌回美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将造成美国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崩解。於是保持美元的强势与世界流通,一直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政策,必须以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力量来完成,这是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
基本上,就客观环境来看,美国的国民生产毛额是7兆2000亿美元,而欧元区则是6兆美元,世界贸易美国占19.6%,欧盟则是20.9%,而人口方面美国是2亿6800万人,欧盟是2亿9000万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世界各国央行在欧元问世时都是以保守稳健的态度,表示静待其成,支持全球出现另一个稳定的通货标准。
但由於美国经济持续不振、企业丑闻频传、加上911事件美国本土不会受到攻击的迷思幻灭,美元在两年来的汇率不断跌落,甚至从原本的战争避险工具,成为现在一发生战乱就急著脱手的烫手山芋,从2000年10月27日到2003年3月12日,美元比欧元已经从1:0.8230跌到1:1.1084元,跌幅高达35%。使得有心摆脱长期必须仰赖美元作为主要货币储备以跳脱美国经济箝制的国家而言,欧元的出现是绝佳契机。在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国家的态度。
发动战争巩固美元在全球都需要石油,都需要和OPEC购买石油,1970年代美元-黄金发生兑换危机时,OPEC力挺美元的政策,对继续稳定美元作为全球通货的地位,有极重要的贡献,不过居於OPEC主要成员的阿拉伯国家,由於长期对美国偏袒以色列不满,在欧元上市后就放话要将石油的计价单位由美元换成欧元。另一方面,美国寄望进一步利用这种局势,先发动战争拉低美元以填补贸易逆差,再回头稳固美元的地位。许多学者都从石油地缘论来看待美国的入侵阿富汗及伊拉克,但其他学者则指出,整个阿拉伯世界日趋明显准备脱离美元圈,才是美国急於用兵中东的最重要原因。 尤其当伊拉克率先在2000年11月就号称要使用欧元作为货币储备,并宣布要将联合国的以油换粮从原本的美元换成以欧元计价,而伊拉克并用欧元储备,向外支援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自居为阿拉伯世界向欧元靠拢的第一张骨牌,在美国入侵阿富汗后,在2001年12月宣布2002年正式以欧元为货币储备,在新仇旧恨交攻下,美国立刻於2002年1月29日宣布伊拉克为邪恶轴心的首恶,准备要以「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推翻政权。
而美国的激烈动作并没有威吓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伊朗也跟进在2002年8月宣布将货币储备转为欧元。欧盟也以「欧洲版的马歇尔计画」为名,对叙利亚贷款750万欧元、捐赠70万欧元协助叶门安顿非洲的难民、并提供620亿欧元分五年支援巴勒斯坦。
2002年5月,埃及、约旦、摩洛哥和突尼西亚宣布要组成一个「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并准备邀集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黎巴嫩、茅利塔尼亚、巴勒斯坦临时政府和叙利亚参与。而欧盟也准备推动一个巴塞隆纳合作议程,来统合包括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准备在2010年成立一个具有27国成员的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
不少国家想摆脱美元圈对美国来说,欧洲和阿拉伯国家是打算将美元从阿拉伯逐出,限制美元只能作为美洲美元及亚洲美元。但美国在自己家里的后院,美元的危机也渐次浮现,拉丁美洲除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在美国长期的宰制下金融情势极度不稳,更重要的,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已经选出数个以反美为诉求的总统。 尤其是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Hugo Chavez Frias),这个由委内瑞拉贫民选出的总统,由於委内瑞拉是全球第五大产油国,属於OPEC成员之一,在上台后进行一连串改变国内贫富极端不平等的激进改革,查维斯为求摆脱美元圈的控制,和13个拉丁美洲国家签订物物交换协定(barter deals),也就是将本身盛产的石油和其他国家进行直接交换,而不透过美元,例如委内瑞拉就提供古巴石油,交换古巴著名的医疗团队以增进委内瑞拉农村的医疗水准。
查维斯的动作使得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美元循环出现中断的危机,在惊愕之余更为震怒,2001年11月国务院、五角大厦与CIA即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委内瑞拉问题」,决定外交孤立委内瑞拉策略,并支持2002年4月鼓动委内瑞拉军人软禁查维斯,由委内瑞拉大资本家卡蒙纳为临时总统,白宫发言人佛莱雪直称委国可因为政变而趋於「安定与民主」,虽然这次政变在人民的反对下失败。而2002年12月由石油资本家发动石油工人罢工,要求查维斯总统下台最后又再度失败的事件,乌拉圭官方就公开指责CIA在其中扮演的藏镜人角色。
为保卫美元地位而战所以,美国攻打伊拉克,不仅在夺取石油利益,更是针对当前计画脱离美元圈的世界各国,宣示美国有保卫美元全球通货地位的决心,虽然在战后美元对欧元持续下跌,战争的代价不明,但这次战事必定有几个重要效果,第一,造成欧盟和北约内部的猜忌,英国、西班牙、荷兰、丹麦都表态力挺美国,和反战的法国和德国形成明显的对立;第二,伊拉克的石油蕴含量是世界第二,如果能继续收编沙乌地阿拉伯、科威特等OPEC石油输出大国,美国就算不能控制OPEC,至少也能使OPEC分裂、弱化;第三,取消法国和俄国和伊拉克政府签订的石油合约,解决伊拉克石油输出欧元化的威胁。美国看的是控制中东后在国际政治的强大影响力。
但就欧盟而言,如果能保持欧元的稳定强大,并透过阿拉伯国家的反美情绪持续拉拢,更重要的,现在的俄罗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有强大的军力,并且已经逐渐超越沙乌地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如果俄罗斯未来消极抵制美元,美国只控制伊拉克是制於人还是受制於人仍在未定之天,而法国已经表示伊拉克战后重建要由联合国监督,就是要为欧元分润重建大饼。整个世界的政经冲突在欧洲及美国的极右派已经打起「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对决「盎格鲁共荣圈」(Anglosphere)的大旗互相攻讦。现在对於伊拉克问题的争执,是未来合纵连横、合作冲突的刚开始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