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Yue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8-05-14
- 消息
- 142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28
渥太华“爱乐之友”俱乐部合唱团成立于2008年初,是首都地区最主要的华人合唱团之一。2010年12月初,“爱乐”成功地主办了由首都地区五个文艺演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庆祝中国-加拿大建立正式外交关系40周年专题音乐会”,获得社区内外一致好评;合唱团及其少儿班所奉献的一系列演唱节目也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在此后的大半年里,“爱乐”同仁再接再厉,在合唱团的经营、管理、训练和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值得在此一提!
更完备的组织结构
2011年4月中旬,“爱乐”合唱团在社区内外朋友们以及团内许多成员的建议下,经过近三年的酝酿,特别是经过最近一年半以来细致有效的准备工作,以“渥太华中华社区合唱协会”的名义正式注册成为安大略省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由合唱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原中国中央乐团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张乃雯教授出任主席兼音乐艺术指导,带领全体团员继续以华人社区为主、并在整个首都地区推广合唱艺术和开展合唱演出活动,为首都地区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应地,合唱团管理团队也在2010年6月选举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人员调整和补充,成立理事会,使未来的经营、管理、外联能够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为社团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便捷的资讯交流
“爱乐”注册成为社团法人之后,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在合唱团永久性网站的设立。早在2008年建团之初,合唱团内数位具有网络技术专业知识 的朋友就开设了“爱乐”网上空间以及“爱乐”电子邮件网络群,旨在为全体团员提供信息共享和讨论交流的平台。2011年4月底开始,“爱乐”技术小组开始设立、并将逐步完善一个社团专属的永久性网站(www.aiyueottawa.com),将来不仅会为全体团员分配电子邮件帐户,也会将团员登记表格、季度财务报告、理事会决议等重要的文件上网供团员查阅。
此外,“爱乐”网站还将在相关著作权、版权法律许可并解决授权的前提下,为全体团员提供乐谱、示范录音、教学录像等资料储备。这里必须提到的是,2010年底的“专题音乐会”前后,“爱乐”与加拿大版权协会(SOCAN)签订了演出作品集体授权协议,承诺在社团活动之余,参与加拿大及全球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版权保护事业,并在该次音乐会前将相关演唱作品通告中国及相关国家音乐版权主管机关,交费后获得公开演绎权利。因此,“爱乐”网站未来的音乐资料储备功能也是实践此承诺的重要举措。
更丰富的训练方式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爱乐”合唱团已进行了大合唱、小合唱、小组唱等形式的排练200余次,近600小时,所积累的古今中外的曲目上百首,相关资讯材料不计其数。团员们的识谱、视唱、演唱、舞台表现等能力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有鉴于此,张乃雯教授在既有排练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了音阶练声与曲目练声相结合、四声部个人自由组合和声训练、领唱演员轮换等方法,使排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挑战性,也增加了每一个团员参与作品演绎的份量,使大家的演唱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定期的排练之外,张教授还在每个月抽出一天,在家中为登门求教的团员进行个别指导,许多团员由此获益匪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合唱团在年度汇报演出之外,特别增设了一次学术性汇报演出,由张教授为每个声部的成员指定几个独唱曲目,由每位团员择一进行汇报,由此进行更直接的对比、切磋,以共同进步。8月中旬,十多位团员聚在张教授家中,开展了第一次声乐教学与研讨会,对自身在声乐学习上的感想和经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的一些尝试,得到了团员们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之下,必将获得改进和发展。
更开放的学习态度
“爱乐”合唱团在张教授的指导下,一直本着谦卑谨慎的态度向本地的其他同类团体学习歌唱、经营、开拓和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与友团合作演出。“爱乐”早在2008年便与社区几个主要合唱团体一道,在为中国大陆四川地震大型赈灾募捐晚会上,奉献了震撼人心的百人大合唱;随后在2009年初又与Kanata合唱协会及西渥太华少儿合唱团一道,在由华联会主办的“新春联欢晚会”上,上演了至今令人难忘的中外经典作品联唱。上述的2010年“专题音乐会”更是“爱乐”作为华人社区主要合唱团体所创造的合作成果。
此外,张教授更鼓励广大团员“动起来”、“走出去”,以个人身份直接参与本地其他合唱团体的活动或演出,学习不同的风格、方法和理念。相当一部分团员也确实在这方面身体力行,活跃在首都地区的各个舞台上,他们带给“爱乐”是更加具体、先进的资讯,使合唱团能够时刻把握住合唱艺术发展的脉动。
更科学的决策模式
团员们“走出去”带给“爱乐”最大的回报之一,就是本地合唱团体在管理上所普遍采用的年度规划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由全体团员讨论下年度曲目选取原则、将团员按专业背景进行分工、志愿协助理事会管理工作、实行季度休整等等,从根本上使每个团员都参与到社团的具体运营当中来,增强凝聚力和主体性,并在时间安排上占据主动。在这样的模式下,“爱乐”的团员们已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就社团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结语
“爱乐”2011-2012年度的活动将在9月11日星期日晚7:00在St. Stephen’s Presbyterian Church (579 Parkdale Avenue) 拉开帷幕。回想三年前创团的艰辛,和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和喜悦,“爱乐”的大门永远向所有对合唱有兴趣的 人们打开。“爱乐”同仁坚信,合唱团今天的每一个新景象,都将是未来首都华人社区合唱艺术繁荣的先声!
更完备的组织结构
2011年4月中旬,“爱乐”合唱团在社区内外朋友们以及团内许多成员的建议下,经过近三年的酝酿,特别是经过最近一年半以来细致有效的准备工作,以“渥太华中华社区合唱协会”的名义正式注册成为安大略省非营利性社团法人,由合唱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原中国中央乐团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张乃雯教授出任主席兼音乐艺术指导,带领全体团员继续以华人社区为主、并在整个首都地区推广合唱艺术和开展合唱演出活动,为首都地区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应地,合唱团管理团队也在2010年6月选举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人员调整和补充,成立理事会,使未来的经营、管理、外联能够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为社团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便捷的资讯交流
“爱乐”注册成为社团法人之后,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在合唱团永久性网站的设立。早在2008年建团之初,合唱团内数位具有网络技术专业知识 的朋友就开设了“爱乐”网上空间以及“爱乐”电子邮件网络群,旨在为全体团员提供信息共享和讨论交流的平台。2011年4月底开始,“爱乐”技术小组开始设立、并将逐步完善一个社团专属的永久性网站(www.aiyueottawa.com),将来不仅会为全体团员分配电子邮件帐户,也会将团员登记表格、季度财务报告、理事会决议等重要的文件上网供团员查阅。
此外,“爱乐”网站还将在相关著作权、版权法律许可并解决授权的前提下,为全体团员提供乐谱、示范录音、教学录像等资料储备。这里必须提到的是,2010年底的“专题音乐会”前后,“爱乐”与加拿大版权协会(SOCAN)签订了演出作品集体授权协议,承诺在社团活动之余,参与加拿大及全球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版权保护事业,并在该次音乐会前将相关演唱作品通告中国及相关国家音乐版权主管机关,交费后获得公开演绎权利。因此,“爱乐”网站未来的音乐资料储备功能也是实践此承诺的重要举措。
更丰富的训练方式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爱乐”合唱团已进行了大合唱、小合唱、小组唱等形式的排练200余次,近600小时,所积累的古今中外的曲目上百首,相关资讯材料不计其数。团员们的识谱、视唱、演唱、舞台表现等能力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有鉴于此,张乃雯教授在既有排练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了音阶练声与曲目练声相结合、四声部个人自由组合和声训练、领唱演员轮换等方法,使排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挑战性,也增加了每一个团员参与作品演绎的份量,使大家的演唱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定期的排练之外,张教授还在每个月抽出一天,在家中为登门求教的团员进行个别指导,许多团员由此获益匪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合唱团在年度汇报演出之外,特别增设了一次学术性汇报演出,由张教授为每个声部的成员指定几个独唱曲目,由每位团员择一进行汇报,由此进行更直接的对比、切磋,以共同进步。8月中旬,十多位团员聚在张教授家中,开展了第一次声乐教学与研讨会,对自身在声乐学习上的感想和经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的一些尝试,得到了团员们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之下,必将获得改进和发展。
更开放的学习态度
“爱乐”合唱团在张教授的指导下,一直本着谦卑谨慎的态度向本地的其他同类团体学习歌唱、经营、开拓和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与友团合作演出。“爱乐”早在2008年便与社区几个主要合唱团体一道,在为中国大陆四川地震大型赈灾募捐晚会上,奉献了震撼人心的百人大合唱;随后在2009年初又与Kanata合唱协会及西渥太华少儿合唱团一道,在由华联会主办的“新春联欢晚会”上,上演了至今令人难忘的中外经典作品联唱。上述的2010年“专题音乐会”更是“爱乐”作为华人社区主要合唱团体所创造的合作成果。
此外,张教授更鼓励广大团员“动起来”、“走出去”,以个人身份直接参与本地其他合唱团体的活动或演出,学习不同的风格、方法和理念。相当一部分团员也确实在这方面身体力行,活跃在首都地区的各个舞台上,他们带给“爱乐”是更加具体、先进的资讯,使合唱团能够时刻把握住合唱艺术发展的脉动。
更科学的决策模式
团员们“走出去”带给“爱乐”最大的回报之一,就是本地合唱团体在管理上所普遍采用的年度规划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由全体团员讨论下年度曲目选取原则、将团员按专业背景进行分工、志愿协助理事会管理工作、实行季度休整等等,从根本上使每个团员都参与到社团的具体运营当中来,增强凝聚力和主体性,并在时间安排上占据主动。在这样的模式下,“爱乐”的团员们已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就社团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结语
“爱乐”2011-2012年度的活动将在9月11日星期日晚7:00在St. Stephen’s Presbyterian Church (579 Parkdale Avenue) 拉开帷幕。回想三年前创团的艰辛,和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和喜悦,“爱乐”的大门永远向所有对合唱有兴趣的 人们打开。“爱乐”同仁坚信,合唱团今天的每一个新景象,都将是未来首都华人社区合唱艺术繁荣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