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想学美称霸世界 “合众国”之梦再次萦绕欧洲ZT

Fisher2004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7-25
消息
33,823
荣誉分数
374
声望点数
243
精英想学美称霸世界 “合众国”之梦再次萦绕欧洲
2011年09月20日 13:45:18
来源: 环球时报




“欧洲当前的危机清楚显示,一个统一货币不能缺少统一的财政、经济和社会政策,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受欧洲议会监督的政府,那意味着‘欧洲合众国’”。欧洲多国领导人和知名经济学家近来纷纷重提起一个争论近90年的梦想——“欧洲合众国”。许多欧洲精英一直质疑,为何总体经济力量与美国相当的欧洲,却不能像美国一样在世界上“为所欲为”?近年来中国的崛起更让欧洲感慨“欧盟的影响已减弱到中国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面对当前的欧元危机,欧洲领导人极力想重新点燃民众的“合众国梦想”,但对此质疑甚至反对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支持“欧洲合众国”讲话的第二天,英国一些议员就把有10万个签名的“请愿书”送到唐宁街10号,要求举行全民公决来决定是否退出欧盟。欧洲大国小国对“欧洲合众国”都是各怀心思。有欧洲学者称,“欧洲合众国”可能会像欧洲人创造的世界语一样,梦想很美妙却难以实现。

“要么分手,要么走到一块”

“欧洲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抉择,要么走到一起,这意味着必须成立一个像美国那样的欧洲合众国,要不然我们就像离婚般的分手。”比利时经济和改革大臣文森特日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这样的警告。对于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他感慨地说,和美国近100%的负债率相比,欧元区负债率只有85%;欧洲整体赤字是4%,而美国约9%,很多方面欧盟本应该更有优势。对文森特这番话,立即有欧洲媒体讽刺称,比利时自己近两年来也没有搞出一个政府,何谈在整个欧洲成立一个大政府。

近来“欧洲合众国”这个词突然成了热门话题。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巴黎会面时,提出应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在《明镜》周刊上主张,应该使整个欧元区“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也表示,应讨论彻底改革欧元区的运作方式。这些人的最终目标都是使欧元区变成一个类似美利坚合众国的“欧洲合众国”。对于欧洲精英们热烈讨论“欧洲合众国”,《纽约时报》称,美国最初由13个松散的州组成,为此早期联邦运作几乎失败,美国历史说明更强大的联盟是必须的,这些故事对于当今的欧洲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一些政治家和学者更青睐“欧洲合众国”理念。

英国天空电视台称,当德国最高法院拒绝救助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后,欧元区已陷入“要么加速一体化,要么散伙”的两难选择,这迫使欧洲不得不讨论“欧洲合众国”这个终极一体化目标,同时也悄悄做好欧元区解体或变相解体的准备,即使对欧洲一体化最不热心的英国也不得不参与讨论,以免最终成为不得不接受既定结果的受害者。

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公共电台等共同制作的一个报道“欧洲合众国”的网络广播节目,引来众多网民评论。一个署名Angel的网民略带讽刺地称,只有当欧洲的国家分裂成一个个省时,“欧洲合众国”才能建立起来。因为这样一来,每个省,而不是一个国家将变成“欧洲合众国”的一个州,合众国也不会因某个州的生产率低而拖垮整个国家。但学生们将会不满意,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记住这么多州的名字。



欧元没有让欧洲团结

“欧洲合众国”的概念早在1923年奥地利政治家古登霍夫·卡勒基就在《泛欧洲宣言》里提出,1929年法国政治家白里安在国际联盟首次以“欧洲联邦代表”身份发言,并在次年提交“建立欧洲联邦体系的备忘录”。二战的惨痛损失和苏联的强大压力,令欧洲一体化理念在战后兴盛一时,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此后逐渐扩大并加深联合程度,最终形成今天的欧盟。

然而随着冷战结束,“欧洲合众国”的概念不再受欢迎,由于各国民众反感,“欧洲宪法”、“联邦”等带有“国家”色彩的概念,在一次次受挫后,被“共同纲领”等名词替代,一些“欧洲派”政治家期望建立统一的财政预算、将“全体一致通过原则”改为少数服从多数等动议,全都以失败告终。

在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公开表示“支持建立欧洲合众国”。但第二天,英国议会多个党派议员大张旗鼓地把一份有1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送给卡梅伦,要求全民公决是否退出欧盟。议员霍普金斯称:“对英国人来说,欧盟是一个大失败。”

对于“欧元区合众国”,英国民众并不“憧憬”。《每日邮报》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八成英国人“不愿看到‘欧洲合众国’的出现”。许多英国人认为,正是早前拒绝加入欧元区使英国成了欧洲“安全港”。《每日邮报》称,卡梅伦现在大谈“欧洲合众国”更多是“以攻为守”。文章称,欧洲一体化“必须为英国所用”。英国只是想从布鲁塞尔手中夺回部分对欧洲一体化的话语权,避免英国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卡梅伦在议会接受质询时也不得不明确表示,他“绝不赞同”放弃英镑,改用欧元。

对“欧洲合众国”不抱希望的不光是英国人。德国《焦点》周刊的民调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对欧盟未来持悲观态度。德国工业联合会前主席汉斯·奥拉夫·亨克尔日前在《金融时报》上撰文呼吁“德国应当退出欧元区”。他说,“放之欧元区各国而皆准”的欧元,已变成了一种“放之欧元区任何一国皆不准”的货币;欧元没有让欧洲团结,而是加剧了欧洲各国的不和。

欧盟曾经拟用“欧盟制造”的标签取代欧洲各国制造,这被看成是“欧洲合众国的试探动作”。但这一计划立即遭到多国反对。欧洲工业联合会的孔特斯说:“我们的成员怀疑这一计划会给企业带来任何值得一提的好处。”德国品牌专家欧灵斯认为,一个国家连接着许多激情,这对于“激情”含量高的产品如汽车、香水、食品、饮料和服装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是“欧盟制造”所无法取代的,“‘欧盟制造’有可能等于说‘这一切都是破烂货’。”



精英梦想不被民众认同

实际上,“欧洲合众国”梦想近年来在欧洲精英心中重新燃起,不仅有经济原因,欧洲政治家一直期望欧盟能够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欧盟为此设立了欧盟常任主席及欧盟“外长”,想用一个声音讲话。但多数人认为,欧洲在国际问题上仍是一盘散沙。《南德意志报》日前评论称,欧盟在国家政治中越来越不重要。欧盟已经在与中国、美国等关系中失去平衡。该报称,在欧洲人眼中,中国的分量从来没有现在这样重。欧盟提出的任何世界政治话题,不与中国对话都难以想像。但对中国人来说,欧盟的影响已减弱到中国“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主要是“一个独立的欧洲”没有出现,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其是使自己失去了大部分外交力量。“这就是欧盟与中国、美国的区别”。

今年夏天,《环球时报》记者曾在华盛顿某智库旁听欧美政界学界关于“后中东时代”的研讨会,参加者包括法、德、英、意等国的中东事务特使,以及美国国务院官员和智库高级研究人员。在整场研讨会上,欧洲人提问明显是“一个鼻孔出气”,不仅主导整个会议的议程设置,而且在立场上几乎一致。会后,一名美国外交官说: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他们是“欧洲合众国”。记者从整场会议中感到,欧洲人对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事件比美国考虑得更充分,更有“国家”利益的战略考量。

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一次学术沙龙上,《环球时报》记者向德国与会者问起对中国表示愿意援助希腊、意大利等债务危机国的反应,有德国学者透露,其实德国并不希望中国援助这些债务严重的国家,因为只有没有外界援助,欧洲内部才会更团结。

对于欧洲精英们的“欧洲合众国”雄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一直有长远战略目标,即瓦解二战后美英独霸的雅尔塔体系,而恢复类似于一战时凡尔赛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卧薪尝胆,欧洲已经接近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张文木认为,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和宣布从伊拉克撤军,让欧洲感到巨大的战略空间。2011年初在西亚北非的乱局与欧盟的目标不期而遇。利比亚成了欧盟进军地中海南岸的突破口。

不过,《日内瓦论坛报》称,精英们心中的“欧洲合众国”概念在选民中曲高和寡,德国等富裕国家的选民往往担心,“合众国”会导致本属德国的财富,被合理合法地挪用去拯救希腊等“挥霍浪费、债台高筑的穷国”,因为在“合众国”体系下他们已经是“本国同胞”;而小国的选民则担心,“合众国”加强欧洲权力,废除“全体一致原则”,将令小国在欧洲范围内更无发言权,甚至自己的家务事都无法自己做主。



合众国就像世界语

“欧洲要么走向‘政治联盟’,要么结果便是最终四分五裂”。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罗比尼日前在布鲁塞尔出席研讨会时这样表示。在欧洲,有学者认为,“欧洲合众国”像世界语一样是理想化的产物,它最终会在无力支撑下自我终结。英国《金融时报》称,欧元在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后,并没有接近最初创造这一货币理念的初衷,原因就是没法让使用同一种货币的人最终获得相同的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19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已经到了不向前进就会后退的关键点。”丁纯认为,欧洲精英很清楚,如果不对欧盟彻底改造,不可能解决问题,不仅救不了债务危机国家,还将导致欧元垮台。但欧洲百姓很难接受,这种民意上的阻拦来自于人们心中民族国家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丁纯认为,“合众国”梦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而且存在风险。现在英国等一些欧盟国家甚至暗自庆幸没有加入欧元区。

西班牙《阿拉贡报》日前刊登题为“欧洲非合众国”的文章称,“欧洲派”政客长久以来的梦想——“欧洲合众国”现在已变得很危险。这个梦想只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最终目标,原本设定这一目标的原因是希望借此让欧洲重新掌握世界政治和经济霸权。“欧洲合众国”因此必须包括南欧和东欧国家,乃至俄罗斯。但现在的事实是,为这一梦想而设的欧洲货币联盟反而可能成为这一梦想的破坏者。(记者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丁大伟 陶短房 王文 段聪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