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不除 网络难安

水蜜桃1

封禁用户
注册
2011-06-18
消息
5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16
网络新闻、网络评论、网上发帖、跟帖、写博客、发微博……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舆论信息随时随地互动传播,中国5亿网民早已不再满足于从网上获取资讯,他们已经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早年的“天价烟局长”到今年的“中石化天价酒”,诸多热点新闻的线索来源都是网络。一个“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悄然到来。
不可否认,在你有“‘微言’权利”,我有“围观自由”的年代,网络特别是“微博”的呀呀坠地,网上捏造事实、编造谎言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就像计算机的病毒,存在着不同变种和版本,它们在不断变换着面孔和情节。如,最近有人在网上捏造所谓“微博名妓若小安”等谎言,一时间,网友蜂拥而来,转发甚多。(9月30日新华网头条)
从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浙江海宁癌症村”、“西北某大学3名女生被强奸,校方为封锁消息承诺保研”、“福建某大学发生爆炸”等,经有关部门查明均属编造。这种在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不仅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也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发互联网业界和广大公众的强烈愤慨和谴责。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它也催生了不少新问题。例如,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使得信息生成机制中的监管环节被“边缘化”,色情、造假、侵权、诈骗等“网络谣言”无孔不入,引发着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危害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中色情谣言,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网络谣言”是危害网络、危害社会的毒瘤,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固非一日之功,但需时刻践行。因此,清除“网络谣言”需要“多国部队、多兵种”协同作战。 政府依法行政,首先是整治各类“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
同时,传统媒体应该起到积极作用,呼吁人们加入网络文化建设,关注网络文化发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