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60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通报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0・5”铁水外流重大事故相关情况。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炉缸内部碳砖受侵蚀变薄,在对其强度检测和论证评估不充分的情况下割开了残铁口处炉皮,复风操作使炉内压力升高,导致铁水击穿炉壁流出。
2011年10月5日11时40分左右,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高炉在停炉准备过程中发生铁水外流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烫伤。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南钢股份于1999年3月由原南京钢铁集团公司部分改制设立,由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控股。南钢股份是集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具有800万吨钢、700万吨钢材的产能,主要有中板、中厚板(卷)、棒材、带钢和型材等五大类产品,现有职工11000余人。
据了解,南钢股份炼铁厂5号高炉于1998年建成投产,2006年停炉,2007年6月19日大修后开炉。炉容为402立方米,年产能为50万吨,高炉设有14个风口和1个出铁口,采用碳砖+陶瓷杯水冷炉底结构以及PW无钟炉顶上料方式。
2011年10月5日7时30分,南钢股份炼铁厂5号高炉按照停炉方案要求降料线9-10米进行预休风操作。预休风期间,拆除了炉顶大放散阀和煤气取样管,安装了炉顶打水装置,割开了残铁口处炉皮,并取下了残铁口处冷却壁,同时对5号炉界区内净、荒煤气及高炉富氧等设施进行安全处理,并与公共部分管线隔断。11时37分左右,进行复风。11时40分左右,现场作业人员在安装残铁沟时,大量铁水突然从残铁口预开位置流出,造成在残铁平台上的12人死亡、1人受伤。
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就此,国家安监总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
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建立严格的检修制度,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严肃事故查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新闻回顾:江苏南钢炼铁厂铁水外溢 已致12人死亡
10月5日,江苏南钢炼铁厂发生铁水外溢事故,目前已致12人死亡,1人受伤。据初步调查,事故主要原因是在淘汰5号炉的准备过程中,炉中剩余铁水击穿炉壁流出,高温铁水形成气浪,造成人员伤亡。南钢成立12个善后小组,对死者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善后安抚工作。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NN070
http://china/2011-10-12/1778585.php
2011年10月5日11时40分左右,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号高炉在停炉准备过程中发生铁水外流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烫伤。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南钢股份于1999年3月由原南京钢铁集团公司部分改制设立,由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控股。南钢股份是集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具有800万吨钢、700万吨钢材的产能,主要有中板、中厚板(卷)、棒材、带钢和型材等五大类产品,现有职工11000余人。
据了解,南钢股份炼铁厂5号高炉于1998年建成投产,2006年停炉,2007年6月19日大修后开炉。炉容为402立方米,年产能为50万吨,高炉设有14个风口和1个出铁口,采用碳砖+陶瓷杯水冷炉底结构以及PW无钟炉顶上料方式。
2011年10月5日7时30分,南钢股份炼铁厂5号高炉按照停炉方案要求降料线9-10米进行预休风操作。预休风期间,拆除了炉顶大放散阀和煤气取样管,安装了炉顶打水装置,割开了残铁口处炉皮,并取下了残铁口处冷却壁,同时对5号炉界区内净、荒煤气及高炉富氧等设施进行安全处理,并与公共部分管线隔断。11时37分左右,进行复风。11时40分左右,现场作业人员在安装残铁沟时,大量铁水突然从残铁口预开位置流出,造成在残铁平台上的12人死亡、1人受伤。
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就此,国家安监总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
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建立严格的检修制度,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严肃事故查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新闻回顾:江苏南钢炼铁厂铁水外溢 已致12人死亡
10月5日,江苏南钢炼铁厂发生铁水外溢事故,目前已致12人死亡,1人受伤。据初步调查,事故主要原因是在淘汰5号炉的准备过程中,炉中剩余铁水击穿炉壁流出,高温铁水形成气浪,造成人员伤亡。南钢成立12个善后小组,对死者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善后安抚工作。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china/2011-10-12/1778585.php